首頁
:法師開示
藕益大師:《佛說阿彌陀經要解》講義(十)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
|
|
|
|
|
|
導言 淨土宗五經一論分別指:《無量壽經》,《觀無量壽佛經》,《阿彌陀經》,《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普賢菩薩行願品》,淨土五經通常與《往生論》並稱五經一論,為淨土宗之核心經典,《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由淨土宗泰斗印光大師增編合為五經。其中《無量壽經》,《觀無量壽佛經》,《阿彌陀經》三經專談淨土緣起事理。其余諸大乘經,亦與淨土密切相關。在這五經當中,以《阿彌陀經》最為大家所熟悉,多能熟背如流。但對它的義理,很多人都不甚了解。歷代大德對於這部經的注解有很多,最著名的有——明末幽溪大師所著的《彌陀圓中鈔》,蓮池大師所著的《疏鈔》,及我們要學習的藕益大師所著《彌陀要解》。《彌陀要解》是印光大師極力推薦的一本關於《彌陀經》的注解。大師稱贊此注解是“自佛說此經以來第一注解,妙極確極,縱令古佛再出於世,重注此經,亦不能高於其上矣”。大家都知道:印光大師是大勢至菩薩再來,大勢至菩薩如此贊歎此注解,可見藕益大師不是普通人,不是阿彌陀佛再來,也是觀音菩薩再來。 《要解》雖然精當簡捷,但是其中涉及很多比較專業的天台名相以及天台思想,且以文言文寫成,這對同修來講,確實有點困難。近代的寶靜法師以及圓瑛法師又先後對《彌陀要解》進行了注釋,寫成了《親聞記》以及《講義》。雖然兩位大師所處年代離我們較近,但他們所注解的這些講義,在一些初學佛的人看來仍然比較吃力。由此我們連載通俗易懂又精准解釋的本源法師開示,今天繼續登載講義(十),敬請恭敬耐心體會,佛法從恭敬心中得。 《藕益大師:佛說阿彌陀經要解》講義(十) 己初、約光明釋 『捨利弗。彼佛光明無量。照十方國。無所障礙。是故號為阿彌陀。』 這段經文是從光明無量的角度,介紹阿彌陀名號建立的由來。佛告訴捨利弗尊者以及大眾,極樂世界教主阿彌陀佛的光明遍照十方無量剎土,沒有任何障礙,他因為光明無量,稱為無量光佛,即是梵語阿彌陀佛。其光遍照十方剎土,就包括我們娑婆世界。有人要疑惑了,說我怎麼沒有看到阿彌陀佛的光明呢?這是由於我們自己有障礙,大一點來講就是見思煩惱障礙住了,小一點來講就是我們對淨土法門沒有生起真信切願之心。好比太陽普照大地,盲人看不到陽光,便認為沒有太陽,這並不是太陽的問題,是盲人自己的問題。只要我們生起真信切願之心,就能夠見到阿彌陀佛的無量光明。阿彌陀佛是徹底斷盡一切煩惱的聖人,本具的性德已經徹底顯現,性德所具的無量德能其相狀就是光明。這些光明對眾生有強大的加持力,只要我們始覺的智慧啟動,就是開始發真信切願來念佛,阿彌陀佛的光明就能加持我們。我們稱念這句佛號,隨著時間的推移,業障一天天地消除,智慧一天天地增長,心地一天天地清淨,這樣稱念下去,臨終之時必定蒙阿彌陀佛接引。淨土法門是二力法門,不但仗自力,而且仗阿彌陀佛的大願力加持。但是我們要知道這有前提,首先要講自力,就是看你有沒有發起真信切願之心,如果發起這種心就能蒙阿彌陀佛加持。我一直舉這個例子,就像蓋被子,只有把被子蓋在活人身上,它才能起到保暖的作用,把被子蓋到死人身上,他自身沒有溫度,蓋再多被子也是無用。我們自己首先要有溫度,被子才能起保暖作用,同樣的道理,念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首先自己要發真信切願之心,才能蒙阿彌陀佛的加持。 【心性寂而常照。故為光明。今徹證心性無量之體。故光明無量也。】 “心性寂而常照。故為光明。”這是解釋光明的意思。心性就是實相,就是性德,心性的本體是寂然不動,清淨污染的。一切諸佛經過因地的修行圓滿,修德圓滿,性德顯現,性德具足一切德能,起作用就是照,光明無量能照十方無量諸佛剎土。“今徹證心性無量之體。故光明無量也。”阿彌陀佛為什麼會光明無量?他在因地做法藏比丘已經修行圓滿,徹底斷盡一切煩惱,徹底證得心性無量之本體,心性具足的一切智慧德能都顯現出來,能夠光明遍照十方一切剎土。在座的各位也是在阿彌陀佛無量光明的照攝之下,現在我們迷惑顛倒,昏沉妄想,但是不要緊,苦海無邊,回頭是岸,只要肯回頭,定能蒙阿彌陀佛的加持。 【諸佛皆徹性體。皆照十方。皆可名無量光。而因中願力不同。隨因緣立別名。彌陀為法藏比丘。發四十八願。有光明恆照十方之願。今果成如願也。】 “諸佛皆徹性體。皆照十方。皆可名無量光。”一切諸佛經過因地圓滿的修行,性德顯現,皆徹證無量的心性之體,無量的心性之體皆具足無量的光明。佛佛道同,釋迦牟尼佛、藥師佛都具足這樣的無量智慧德能,所以每一尊佛都可以稱為無量光佛,梵語阿彌陀佛。釋迦牟尼佛也可以稱為阿彌陀佛,藥師佛也可以稱為阿彌陀佛,那為何唯獨稱西方極樂世界這尊佛叫阿彌陀佛呢?“而因中願力不同。隨因緣立別名。”一切諸佛皆證得了無量的心性之體,從理上講皆是相同,但是事相上有所不同。三世一切諸佛成佛的時候發一個總願,大家平時也發這個願,“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這是三世一切諸佛,每一尊佛成佛發的總願,總願之外還有別願,因為因地發願不同,就造就果地度眾生的緣不同。“彌陀為法藏比丘。發四十八願。有光明恆照十方之願。今果成如願也。”阿彌陀佛在因地做法藏比丘時,他發的四十八大願超過了一切諸佛因地所發的願,其中光明遍照十方願,一切諸佛因地我們沒有看到,讀過藥師經就知道,藥師佛在因地也發了十二大願,但是沒有這樣的大願。法藏比丘發了這樣的大願,經過無量劫行四攝六度,六度萬行,積功累德,成為阿彌陀佛,他所發的願也就兌現了。所以講一切諸佛名號是由因地發願決定的,阿彌陀佛因地發了光明遍照十方願,所以稱為無量光佛。 【法身光明無分際。報身光明稱真性。此則佛佛道同。應身光明有照一由旬者。十百千由旬者。一世界十百千世界者。唯阿彌普照。故別名無量光。然三身不一不異。為令眾生得四益故。作此分別耳。】 這是簡別佛的法報化三身,以及為什麼阿彌陀佛的應化身稱為無量光佛。“法身光明無分際。報身光明稱真性。”法身就是真如自性,實相之體,一切法的理性,智慧光明本來具足,沒有分別與邊際。佛的修德圓滿,成就了報身,報身是智慧積聚,是佛的自受用身,自受用報身稱合法性,所以光明稱合真性,也能普照十方佛剎。法身與報身為一切諸佛所同證,所以謂佛佛道同。“應身光明有照一由旬者。十百千由旬者。一世界十百千世界者。唯阿彌普照。故別名無量光。”應化身是他受用身,佛為了利益眾生,從法身報身當中示現出應化身來度化眾生,應化身的光明有照一由旬、十百千由旬、一世界、十百千世界者,其光明有所不同,與諸佛在因地發願有很大關系。雖然不同,但是他們都有這樣的智慧德能。好比一個人非常有智慧,他有能力做博士生的導師,但是沒有機緣,他的因緣只能做小學老師,就是因為因緣不同,所教化的對象就不同。一切諸佛光明的差別相就是在於因地發願不同,佛度眾生就是這樣的道理,有些佛能夠照一由旬,度的人可能少一點,有些能夠度無量無邊的眾生。度少一點他就示現隨類化身,像觀世音菩薩普門品中,應以何身得度者即現何身而為說法。如果跟一個世界的眾生有緣,他就示現聖化身,像釋迦牟尼佛跟我們這個世界的眾生有緣,所以示現到我們這個世間八相成道,度化無量無邊的眾生。“唯阿彌普照。故別名無量光。”其他諸佛少者照一由旬,多者照百千世界,唯但阿彌陀佛普照十方一切世間。阿彌陀佛在因地做法藏比丘時,在世自在王的指導下,看到二百一十億諸佛剎土,經過比較,他要創立一個國土超越一切諸佛剎土,所以他發大願經過六度萬行,積功累德,成就了果地上的無量光明大願。“然三身不一不異。為令眾生得四益故。作此分別耳。”法身如摩尼珠體,報身如摩尼珠光,應化身如摩尼珠影。一身具足三身,故不一;三身皆出自於一身,故不異。為令眾生得四悉檀益,所以作三身分別。 【當知無障礙。約人民言。由眾生與佛緣深。故佛光到處。一切世間無不圓見也。】 “當知無障礙”是從阿彌陀佛角度講的,阿彌陀佛光明遍照十方一切剎土,沒有任何障礙。釋迦牟尼佛在彌陀經中告訴我們“彼佛光明無量。照十方國。無所障礙。”但從眾生的角度講,這些光明還是有一定差別的。比如同在手機信號覆蓋的區域,有些人通話音質比較好,有的音質比較差,可能有些人用的正版機,有人用的山寨機,這是我們自己的問題。阿彌陀佛光明普照,但是我們有人能夠得到他的加持,有人不能得到加持,前面講到這是障礙啊,業障深重。我們各人與佛的緣不一樣,有些人跟阿彌陀佛因緣比較深,所謂緣深就是業障比較少,真正的發了了生死念佛的心;有些人與阿彌陀佛因緣比較淺,業障重一點,不能發心念佛,沒有發真信切願之心;還有些人是徹底跟阿彌陀佛無緣,業障深重,不信佛法,佛是不度無緣之人啊。我們這一輩子真正能夠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就是與阿彌陀佛緣比較深的人,業障少,真正發了念佛求生西方之心的。緣淺與無緣的眾生也不要怕,佛度眾生同時不捨一切眾生。無緣的佛跟你結緣,我們講四不退其中有畢竟不退,即便沒有對淨土生起信心,沒能發起求生之心,但聞彌陀名號,如塗毒鼓,聞者皆喪,像金剛種子一樣種下去了,緣淺的人阿彌陀佛生生世世會跟你加深你的緣。聽到這裡,我們念佛的同修一定要發心在這一輩子了生死,往生西方,就是要忏悔業障,真正地發起真信切願念佛之心,才能得度。大勢至菩薩告訴我們,憶佛念佛必定見佛,我們有這樣殊勝的機緣聚在一起共修,大家一定要放下一切萬緣,老實念佛。 己二、約壽命釋 『又捨利弗。彼佛壽命。及其人民。無量無邊阿僧祇劫。故名阿彌陀。』 這段是從壽命無量的角度,介紹阿彌陀名號建立的由來。佛又告訴捨利弗尊者以及大眾,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及其人民壽命都是無量無邊,人民包括上至等覺菩薩,下至剛剛帶業往生的業障凡夫,所以這尊佛稱為無量壽佛,梵語即是阿彌陀佛。 【心性照而常寂。故為壽命。今徹證心性無量之體。故壽命無量也。】 “心性照而常寂。故為壽命。”這是解釋壽命的意思。一切諸佛的心性皆能隨緣不變,照而常寂,寂就是不生不滅的意思,處於寂靜之中,所以壽命是無量。“今徹證心性無量之體。故壽命無量也。”阿彌陀佛在因地做法藏比丘,六度萬行,積功累德,斷除一切煩惱,他已經徹證了無量心性之體,所以阿彌陀佛的壽命是無量無邊。其國人民壽命也是無量無邊,等覺菩薩我們還能相信,但是剛剛往生到極樂世界,下品下生的業障凡夫壽命怎麼也會無量無邊?這是阿彌陀佛的大願力加持,讀過四十八願就知道,阿彌陀佛發了這樣的大願,他現在成佛了,這個願也就兌現了。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極樂世界因緣非常殊勝,沒有惡緣,每天都是和阿彌陀佛、清淨大海眾俱會一處,一往生就圓證三不退,所以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的眾生皆得無量的壽命,等同佛果。 【法身壽命無始無終。報身壽命有始無終。此亦佛佛道同。皆可名無量壽。應身隨願隨機。延促不等。法藏願王。有佛及人壽命皆無量之願。今果成如願。別名無量壽也。】 這是簡別佛的三身。法身就是我們的佛性,是一切眾生本來具足的,無形無相,無始無終。我們現在始覺之智開始啟動,哪一天徹底斷盡一切煩惱,修德圓滿,報身就能夠顯現,報身是一得永得,所以有始無終。法身一切諸佛本具,報身諸佛所證皆同,所以法身報身是佛佛皆同。應化身是法身報身所示現的他受用身,為利益一切眾生故,他的壽命長短取決於佛因地所發的願,以及果地眾生的機感。眾生根機成熟有了感,佛就有應;眾生根機沒有成熟,佛即便示現到這個世間也沒有作用。“延促不等”,延是長,促是短,佛的應化身是隨順眾生的壽命而有長短。比如釋迦佛,他發願在五濁惡世來到我們這個世間度化剛強難化的眾生,時值人壽一百歲,所以他示現到這個世間八十歲。這裡有一個典故,魔王波旬勸佛早點示寂,佛看到這個世間的有緣眾生也度盡了,所以他示現早點入滅,提前二十年,把二十年的福報普施給末法出家修行人,這是佛的大慈悲心。彌勒佛是我們娑婆世界的候補佛,他在五十六億萬年之後示現到我們這個世間成佛,那時人壽八萬歲,所以他的壽命比較長。“法藏願王。有佛及人壽命皆無量之願。今果成如願。別名無量壽也。”法藏願王者,法藏是阿彌陀佛在因地做出家人的法名,他在世自在王面前發願,“設我得佛。壽命有限量。下至百千億那由他劫者。不取正覺。”又發一願,“設我得佛。國中天人壽命無能限量。除其本願修短自在。若不爾者不取正覺。”這個大願,沒有一佛因地發願可以超越其上,所以我們把阿彌陀佛稱為大願王,贊偈唱到“彌陀佛大願王”。阿彌陀佛為什麼會發這樣的大願呢?我們前面講過了,他在世自在王的幫助下,考察了二百一十億諸佛剎土,他看到這一切佛剎土的修行人壽命有長有短,修行有難有易,所以他在因地修學六度萬行,發大願,積功累德,圓滿成就,他的發願也就兌現了,其應化身與人民壽命皆是無量無邊,所以稱為無量壽佛,梵語阿彌陀佛。 【阿僧祇。無邊。無量。皆算數名。實有量之無量。然三身不一不異。應身亦可即是無量之無量矣。】 我們在經典中看到的“阿僧祇”及“無量”“無邊”都是數字,是古印度計數的單位名稱,就像我們用的十百千萬這些數字。佛在華嚴經阿僧祇品中告訴心王菩薩,從一百洛叉為一俱胝,至最大的數詞不可說不可說,共有一百二十三個數字單位,前面還有一些基數沒有包括進去。我們中國的數字是十進制,十個十是百,十個百是千,古印度的計數方式不一樣,它是由前面一個數字的平方決定後面一個數字,阿僧祇是最後十個大數單位的第一個大數單位,阿僧祇的平方是無量,無量的平方是無邊,到最後的數字單位就是不可說不可說。雖然到了不可說不可說這樣大的數字單位,但我們還是能夠算的到,這就不是無量了,就是有量,所以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應身佛的壽命是有量的無量。彌陀經中告訴我們阿彌陀佛壽命無量,這裡“無量”是個數字,不是真正無量的意思。聽到這兒有些人會擔心,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的應身佛壽命是有量的,如果我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圓寂了怎麼辦?那不就是白去了嗎?阿彌陀佛應身佛的壽命雖然有量,但是這個時間是非常之長,阿彌陀佛成佛於今十劫,與他在西方極樂世界時間的無量相比,就相當於十天對一百年。所以大家不要擔心,我們現在發願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將來就是元老,因為阿彌陀佛成佛十劫,跟他在西方極樂世界示現的時間比起來只是十天對一百年,剛剛開始,你去往生不就是元老了嗎?即便我們去晚了,阿彌陀佛示寂了也不要緊,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上半夜圓寂,下半夜觀音菩薩就成佛了,馬上接班,他成佛之後的名號叫普光功德山王如來。觀音菩薩如果圓寂了,大勢至菩薩就接班了,大勢至菩薩成佛的名號叫善住功德寶王如來。所以西方極樂世界是一尊佛接著一尊佛,永遠有佛在,永無像法與末法,沒有佛前與佛後。釋迦牟尼佛示現到我們娑婆世界之前,就是佛前,佛前的眾生非常苦,沒有聞到佛法。釋迦牟尼佛入滅之後就是佛後,我們現在還稍微好一點,因為在釋迦牟尼佛法運之內。再過一萬年徹底沒有佛法了,直到五十六億萬年後彌勒佛成佛,才能夠聞到佛法。我們這輩子有這樣的大福報,能夠選擇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這樣一個法門,你是選對門了。“然三身不一不異。應身亦可即是無量之無量矣。”這是打破眾生的情執,有時憑著自己的想法分別計較佛的三身的壽命。我們前面學過,三身本為一體,無所謂有量之無量,都是無量之無量。比如釋迦牟尼佛,他的教化世界是三千大千世界,我們地球眾生只是冰山一角,他在我們這個世界示滅了,又在其它的小世界裡面示現成佛度眾生,所以皆是無量之無量。 【及者。並也。人民。指等覺以還。謂佛壽命並其人民壽命。皆無量等也。】 這裡藕益大師特舉極樂世界眾生壽命無量,讓大家生起信心。極樂世界不但是阿彌陀佛的壽命無量,其國人民壽命也是無量,上至觀音勢至等覺菩薩,下至剛剛帶業往生的凡夫,這就反映了西方極樂世界是一個真正平等的世界,一切眾生往生,其受用皆與佛等同。 【當知光壽名號。皆本眾生建立。以生佛平等。能令持名者。光明壽命同佛無異也。】 “當知光壽名號。皆本眾生建立。”這裡重釋光壽二義。一切佛教的名詞名相,皆是為了教導眾生方便而建立的,這裡所講“光壽”,亦是方便教導利益眾生。佛的自性當中本來無一物,為了教化眾生故,自性稱性起用,設光壽無量。從事相上來講,西方極樂世界佛與眾生確實是光壽無量,所以稱此名也是名副其實。“以生佛平等。能令持名者。光明壽命同佛無異也。”西方極樂世界是真正平等的世界,不但理上平等,事相上也平等,一切眾生跟佛的壽命等同。在我們娑婆世界就不一樣了,理性上雖然平等,但是事相上不平等。持名念佛的人,知道西方極樂世界生佛平等,就會生起無量的信心,只要能夠往生極樂世界,我們的光壽跟阿彌陀佛是等無差別。 【復次由無量光義。故眾生生極樂即生十方。見阿彌陀佛即見十方諸佛。能自度即普利一切。】 “復次”承接上文,上面總說了光壽二義,這裡別釋無量光義。我們現在信願執持名號是因,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就能得到光壽無量的果報,詳細地講有三種果報。第一,眾生生極樂即生十方。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就等於往生十方一切諸佛剎土,你想到彌勒淨土去很容易,想到藥師淨土也很容易。但是如果求生彌勒淨土,你想到極樂世界,還要信願執持阿彌陀佛名號才能往生到極樂世界,我們為什麼要走這樣的彎路呢?為什麼不當下就信願執持阿彌陀佛名號,求生西方極樂世界呢?第二,見阿彌陀佛即見十方諸佛。你見到了阿彌陀佛,想見彌勒佛、藥師佛非常容易,彌勒佛說不定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講法。但你如果往生到彌勒淨土,想見阿彌陀佛還不一定能見。第三,能自度即普利一切。自度就是自己斷除一切煩惱,徹底證得法性理體,同時你能夠去利益一切眾生。前面講到,阿彌陀佛要去度化跟他因緣比較深的眾生,那你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跟你緣深的是哪些人?就是你無始劫以來的六親眷屬、朋友師長,你到了西方極樂世界,就知道無始劫以來你的父母、朋友師長、六親眷屬在哪一道,該怎麼去度化他,就有能力啦,這個非常殊勝。所以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真正是我們念佛人這一輩子的目標。 【由無量壽義。故極樂人民。即是一生補處。皆定此生成佛。不至異生。】 這是別釋無量壽義。眾生以信願持名為因,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就得無量壽的果報,極樂世界眾生因為無量壽,因為修行不退轉,所以是一生成就,不待異生,異生就是二生。大乘經典中佛告訴我們,在娑婆世界成佛要三大阿僧祇劫,為什麼要這麼長時間呢?因為修行有退轉啊。就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從初果須陀洹到阿羅漢果位,要經過七番生死。成佛就要經過三大阿僧祇劫,非常不容易,不知道要經歷多少生啊。在西方極樂世界一生就解決了,一生補處,就是候補佛,像彌勒佛是我們娑婆世界的候補佛,到了西方極樂世界不待二生,這一生就成為候補佛。 【當知離卻現前一念無量光壽之心。何處有阿彌陀佛名號。而離卻阿彌陀佛名號。何由徹證現前一念無量光壽之心。願深思之。願深思之。】 這裡是結歸心性。阿彌陀佛名號是無量光壽實體的名,無量光壽是阿彌陀佛名號的實體,有名就有實,名跟實是一不二。從事與理的角度來講,阿彌陀佛名號是事,無量光壽是理,事由理成,離卻現前一念無量光壽哪裡有阿彌陀佛事相的名號?同樣的道理,事由理顯,無量光壽的理性必須通過念佛才能體現出來,離卻阿彌陀佛名號何有徹證現前一念無量光壽之心?我們念這句阿彌陀佛的意義,就是要讓自性的無量光壽顯現出來。我們念佛,自己就像個植物人一樣的,每天念佛就是在喚醒那個迷惑的自己,總有一天會把他喚醒過來。只要信心懇切,一定會成就。 己初、主(此亦釋別序中今現在說法句。) 『捨利弗。阿彌陀佛成佛以來。於今十劫。』 這段經文的大意是,佛告訴捨利弗尊者以及大眾,阿彌陀佛成佛已經十劫。有一次我聽一個人講解這段時,說劫是劫難,阿彌陀佛成佛以來遇到了十次劫難,這是錯誤的。劫指時間,有小劫、中劫、大劫。小劫是從人壽十歲開始,每一百年增加一歲,增至人壽八萬四千歲時,再每一百年減一歲,減至人壽十歲,這一增一減就是一小劫的時間。二十小劫的時間是一中劫,成住壞空四中劫為一大劫。這裡的“劫”就指大劫,娑婆世界經歷十次成住壞空的過程。十大劫的時間對於我們娑婆世界眾生來講非常長,但是對極樂世界很短,與阿彌陀佛無量的壽命比起來,就好像十天跟一百年。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與諸上善人俱會一處,這些上善人都是等覺位置的菩薩。阿彌陀佛剛剛建立西方極樂世界的時候,他們也是業障凡夫,帶業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在這十劫當中就成就了等覺菩薩的位置,就是候補佛。在娑婆世界有退緣,成佛要經三大阿僧祇劫,經歷多少次生生死死,而在西方極樂世界十劫就能成就等覺位置,這是殊勝無比。 【此明極樂世界教主成就也。】 這裡別釋西方極樂世界的教主阿彌陀佛。 【然法身無成無不成。不應論劫。報身因圓果滿名成。應身為物示生名成。皆可論劫。】 這段從事相上介紹法報化三身。“成”是成就,成佛。“劫”是時間。“法身無成無不成。不應論劫。”法身是一切眾生本來具有的,我們前面講過兩種法身,這裡指的是自性清淨法身,本來具有,是理體,無形無相,無始無終,所以從時間角度來講不能論劫,也談不上成與不成,本來具有。“報身因圓果滿名成。應身為物示生名成。皆可論劫。”報身可以談成,因地修行斷除我法二執,斷除見思、塵沙、無明煩惱,出兩種生死,這是因地圓滿。無明煩惱斷盡就證得了圓教的究竟佛,就是果地上的圓滿。報身是有始無終,一得永得,所以可以談成,也可用時間來說明。我們這個世間一切有情無情都稱為“物”,無情有植物、礦物,有情就是動物了,人也是動物。這裡應身為“物”示現,就包括除佛其余的九法界,都屬於物,我們平時買放生物叫買物命,就是這個意思。這個地方如果用“人”,為人示現,那除人以外其他道的眾生就沒有辦法救度了,所以此地用“物”來代替九法界眾生比較合適。應化身是他受用身,為物示現不是為自己,是為利益一切眾生而示現。應化身可以用時間說明,比如釋迦佛住世八十年,這個生命是有限的。佛住世的時間是由眾生的緣決定的,眾生根機成熟了,佛就會示現到這個世間來,有緣眾生度盡了,眾生緣沒有了,佛就會圓寂。所以應化身有具體的時間,可以論劫。阿彌陀佛成佛以來於今十劫,就是講的應化身。 【又法身因修德顯。亦可論成論劫。報身別無新得。應身如月印川。亦無成不成。不應論劫。】 這是從理上介紹佛的法報化三身。“法身因修德顯。亦可論成論劫。”我們聽糊塗了,前面講法身不可論成論劫,它本來具有,這裡怎麼又講可以論成論劫?法身有兩種,前面講的是自性清淨法身,這裡講的是離垢妙極法身。雖然我們本來具有清淨法身,但是凡夫的自性清淨法身沒有辦法顯現。好比礦中本來具有黃金,但這個黃金有雜質,必須經過提煉才能得到純金。提煉的過程就是我們修行的過程,只有通過修行去除無明妄想分別執著,才能顯現出自性清淨法身。大乘經典告訴我們,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無明斷盡法身才能顯現出來。所以從這個角度講,法身可以論成論劫。“報身別無新得。”修德圓滿成就報身,報身積聚了無量的智慧德能,無量的智慧德能不是外來的,是我們自性本來具有的。好比一面鏡子本來具有光明,但是上面覆蓋了灰塵,我們只有不斷地擦拭,擦的過程就是修行,灰塵擦盡了,本具的光明就會顯現出來,自性本具的智慧就會恢復,故曰別無新得,從理上來講談不上成與不成,也不能論劫。“應身如月印川。”應身隨眾生機感而示現,千江有水千江月,但千月還是一月所攝。天上的月亮好比法身,月光是報身,千江映月就是化身,同是一個月亮,法身報身化身本是一體,也就無所謂成與不成,不能論劫。藕益大師從事理兩方面解釋三身,目的就是要圓滿的說明,不能執事廢理,也不能執理廢事。 【但諸佛成道。各有本跡。本地並不可測。且約極樂示成之跡而言。即是三身一成一切成。亦是非成非不成而論成也。】 “諸佛成道。各有本跡。”十方一切諸佛成佛皆有本門與跡門,最初覺悟成道是佛的本門,成佛之後再去示現度化眾生是跡門。像釋迦牟尼佛,兩千多年前示現到我們這個娑婆世界來,這就是釋迦佛的跡門。釋迦佛把成佛的方式濃縮起來向大家介紹,我們不要覺得佛就是這幾十年成就的,經典當中告訴我們,成佛要經過三大阿僧祇劫,佛這是示現給我們看的,演戲來度化我們的。佛在《法華經》中講了真話,他不是這一生示現八相成道成佛的,在沉點劫前就早已成佛。在《梵網經》裡面說得更清楚,他這一世是第八千次示現到娑婆世界來。諸佛本地不可測,非但凡夫不可測,二乘也不可測,甚至於等覺菩薩都不可測。法華經中,釋迦佛講完安樂行品,正要宣說從地湧出品時,他方世界來了八恆河沙的大菩薩,發心供養護持釋迦佛,因為這些菩薩都發願要護持一切宣講、讀誦、書寫法華經的人。釋迦佛婉拒了,說我不需要你們過來護持,我們這個本土即有六萬恆河沙大菩薩。說完大地震動裂開了,從地中湧出無數菩薩,皆具足三十二相金色之身,具足這樣的功德莊嚴都是要經過久遠劫修行成就的,他們都稱釋迦佛為親教師。彌勒菩薩就納悶了,說我們只知道釋迦佛是這幾十年成佛的,在王宮發心出家,經過八相成道這樣一個過程,怎麼會有這麼多大菩薩弟子?就好像一位百歲老人稱呼二十五歲的男子叫父親,而這個年輕人也答應,這確實叫人難以置信。諸佛的本地是難以測度啊,等覺菩薩都難以測度,更何況我們這些凡夫了。“且約極樂示成之跡而言。”西方極樂世界示現的是跡門,經中佛告訴我們,釋迦佛曾經與阿彌陀佛在本地是同參道友,所以阿彌陀佛的本也不是我們能夠揣測的,現在能夠說法的那位阿彌陀佛是跡門,將來還要示現入滅。我們將來往生到極樂世界,一生成佛,這是我們的本。成佛之後去他方世界度化無量的眾生,示現成佛,屬於跡門。“即是三身一成一切成。亦是非成非不成而論成也。”三身即是一身,三而一,一而三。從事相上講,一成一切成。從理性上講是非成非不成,從非成非不成再來說成,就是中道的觀念。 【又佛壽無量。今僅十劫。則現在說法。時正未央。普勸三世眾生速求往生。同佛壽命。一生成辦也。又下文無數聲聞菩薩及與補處。皆十劫所成就。正顯十方三世往生不退者。多且易也。】 “又佛壽無量。今僅十劫。”阿彌陀佛在西方極樂世界示現跡門的時間,與阿彌陀佛應化身無量的壽命比起來,就同十天比一百年。所以藕益大師講“則現在說法時正未央”,央是中央的意思,阿彌陀佛說法還未至半,才剛剛開始,所以我們現在發心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將來都是元老了。 “普勸三世眾生速求往生。同佛壽命。一生成辦也。”這裡可以看出藕益大師的慈悲心,防止我們這些末法眾生發不起真信切願,不能老實念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大家要知道,今世不往生,來世必定墮惡道。你們昨天讀過《地藏經》,閻浮提眾生無時無刻不在造業,而且惡業居多,我們現在念頭一動,多是自私自利的心,自私自利的心就是跟三惡道相應。雖然現在念佛可以在阿賴耶識裡面種下得度的種子,總有一天會到西方極樂世界去,但是如果這輩子不能往生極樂,一輪轉,來世有隔胎之謎,以後不知道猴年馬月才能到西方極樂世界了。所以我們一定要發大心,一定要求生極樂世界。在座的同修修行肯定有差異,有些人這一輩子能夠成就,在阿彌陀佛成佛講法十劫的時候到極樂世界去;還有些人整天妄想,心不在道,來世墮三惡道,以後往生了,那時可能不是阿彌陀佛成佛以來十劫了,可能是百千萬劫了。你那時到極樂世界去看,以前一起在彌陀寺修行的這些人,他們已經是等覺菩薩了,甚至於成佛了,為什麼?西方極樂世界到等覺位置只消十劫,你一輪轉墮個地獄,十劫才能出來,從地獄裡面剛剛出來,這些人已經在西方極樂世界成佛了。這裡大師勸導三世一切眾生不要迷惑,既然知道了西方極樂世界的依正莊嚴殊勝,要抓緊時間念佛,但一往生受用便等同佛故。我們這些老菩薩,你們在師父前面往生到極樂世界去,將來我往生到極樂世界的時候,不是你們聽我講法了,我到了那個地方要聽你們講法,大家要發大心啊。 “又下文無數聲聞菩薩及與補處。皆十劫所成就。”下面經文中講到無數聲聞菩薩及補處菩薩,這些二乘以及補處菩薩都是在阿彌陀佛成佛十劫當中成就的,當初他們求生極樂世界的時候也是業障凡夫,十劫當中就成了等覺菩薩,這比在娑婆世界修行殊勝啊,娑婆世界要修三大阿僧祇劫。釋迦牟尼佛舉這個事實依據讓我們淨業行人加深信心,具足真信切願求生極樂世界。 “正顯十方三世往生不退者。多且易也。”正顯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剎土往生極樂世界的眾生非常之多,不但我們這個世界,更有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剎土。經中六方諸佛出廣長舌相,贊歎阿彌陀佛國土的不可思議,都在勸導他們的眾生求生極樂世界,我們娑婆世界也不例外。往生的聲聞菩薩眾弟子,多至無法計數,反映了這個法門收機比較廣。不但收機廣,只信願具足念一句佛號,也非常容易,所以一般人很難相信。修學淨土外的其他法門,禅宗、天台、止觀、密宗,要想出離三界必須把見思煩惱斷盡;修學念佛法門,不要斷見惑跟思惑,帶業就可以出離三界,出離輪回,一般的人不相信啊。從前一位國王向法師請教,說念佛的人真的可以帶業往生嗎?法師反問國王,你說石頭掉在水裡會不會沉啊?國王不假思索地說當然會沉。法師又問,那有沒有辦法讓它不沉?國王回答說不行。法師就跟國王講,如果把石頭放在船上,它會不會沉?國王聽後恍然大悟,這個船就是阿彌陀佛的大願船啊。有人一聽修學這個法門可以帶業往生,那我可以去搬弄是非,兩舌惡口,妄語绮語,殺盜YIN妄全部具足了,不是可以帶業嗎?一定要注意,所帶的業是過去的業,念佛之前的業,不是現在一邊念佛還一邊造業,這就不對啦。所以我發現現在念佛人一個最大的問題,就是不持戒。我們要不造業就須持戒,我現在聽弘揚淨土法門的人不講持戒。一切法門不出戒定慧三學,戒是基礎,是一切法門的基礎,我們要想不造業就要用戒來管住。戒就像造一棟大樓的地基,如果地基不牢,樓造得再高也不行。所以在信願執持一句阿彌陀佛之前,還要加兩個字——持戒。上面是介紹西方極樂世界教主阿彌陀佛的主成就,有主有伴,下面開始介紹阿彌陀佛的法眷,是眾成就。 己二、伴 『又捨利弗。彼佛有無量無邊聲聞弟子。皆阿羅漢。非是算數之所能知。諸菩薩眾。亦復如是。』 佛又告訴捨利弗尊者以及聽經大眾,極樂世界有無量無邊的聲聞眾弟子,數量太多了,無法用世間的數字來計算,菩薩眾亦復如是,包括一切位置的菩薩。這些是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講經說法法會的眾成就,就是聽眾。這裡我們要疑惑了,西方極樂世界全部是大乘佛法,怎麼會有聲聞眾,聲聞眾是小乘,怎麼會有這些名字呢?請看藕益大師解釋。 【他方定性二乘。不得生彼。若先習小行。臨終回向菩提。發大誓願者。生彼國已。佛順機說法。令斷見思。故名羅漢。如別教七住斷見思之類。非實聲聞也。】 “他方定性二乘。不得生彼。”他方,指除了西方極樂世界的十方一切諸佛剎土,這些諸佛剎土的定性二乘是不能往生極樂世界的。定性二乘,是阿羅漢與辟支佛,已經斷除了見思煩惱,住於無余涅槃當中,不能從空出假,不肯發心出來救度眾生,視三界如牢獄,認為有生死有涅槃,沉空滯寂。在教理裡面講叫焦芽敗種,成佛的芽焦了,菩提心的種子敗壞了。二乘是焦芽拜種,不知他方佛名,不肯念阿彌陀佛,所以不能生西方極樂世界。“若先習小行。臨終回向菩提。發大誓願者。”有些人開始修小乘法,但是在臨命終時遇到善知識開示念佛法門,能夠生起信心發大誓願,生起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大願心,這些人可以往生極樂世界。到了極樂世界,佛隨順機說法,佛在果地上有十力四無畏,知道他以前修小乘道法,就接著給他講小乘道法,他以前修的這個法門聽了便很歡喜,再慢慢引導他修學大乘法。這些人到西方極樂世界把見思煩惱斷除了,就相當於他方世界的阿羅漢。“如別教七住斷見思之類。非實聲聞也。”這種羅漢如同別教七住斷見思煩惱的大乘人,不是真實的阿羅漢,阿羅漢只是一個假名而已。不但是大乘菩薩,更是阿鞞跋致,在圓證三不退。 【蓋藏通二教。不聞他方佛名。今聞彌陀名號。信願往生。總屬別圓二教所攝機矣。】 這段說明西方極樂世界聲聞實際都是菩薩,假名羅漢。“藏通二教。不聞他方佛名。”藏教是小乘教,通教是通前通後,大乘教的初門,這兩教的眾生皆不知道他方世界佛名。小乘的人非常固執,認為只有一尊佛,一個佛所教化的教區,一個三千大千世界,不承認有第二尊佛。所以在小乘佛教的國家,像南傳佛教包括泰國,他們只承認釋迦牟尼佛,只承認小乘經典,認為大乘經典非佛說,不承認大乘經典,不承認有他方佛、阿彌陀佛,所以小乘的人不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今聞彌陀名號。信願往生。總屬別圓二教所攝機矣。”小乘根性的人在臨終時候得聞善知識開導,能夠念佛發願求生極樂世界,這些人宿世的根機都是大乘的根機,但是這一輩子沒有遇到大乘佛法,在臨命終時機緣成熟了,遇到了大乘佛法,一聽馬上就能生起信心,就能念佛求生。前面我們在經典當中看到,阿羅漢皆是大阿羅漢,“大”就是贊歎的意思,可以看出不是普通的阿羅漢,都是法身大士示現的。在座的大家能夠生起真信切願念佛之心,你們的根性也不是藏通二教的根性,都是別圓二教的根性。所以我們大家要生起信心,自己的根機不差,老實念佛,必定往生,萬修萬人去。 戊二、結示 『捨利弗。彼佛國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 這段經文在彌陀經中看到四次,每一次的意思不盡相同。前三次主要是總結西方極樂世界的依報莊嚴,這裡是總結西方極樂世界的正報莊嚴,有主有伴。主就是阿彌陀佛以光壽無量莊嚴,伴就是清淨大海眾,聲聞菩薩人天道的眾生不可計數,菩薩具足無量功德莊嚴。 【佛及聲聞菩薩。並是彌陀因中願行所成。亦是果上一成一切成。是則佛菩薩聲聞。各各非自非他。自他不二。故雲成就如是功德莊嚴。】 “佛及聲聞菩薩。並是彌陀因中願行所成。”阿彌陀佛心性當中具足光壽無量莊嚴,以及聲聞菩薩無量無邊的數目,無量的智慧德能,皆是阿彌陀佛因地發大願修萬行,積功累德所成就的。“亦是果上一成一切成。”從果地上講,唯心所現,阿彌陀佛一成佛,無量的光壽心性之體徹底證得,心性之體一成,一切依正莊嚴皆成,所以西方極樂世界的一切依正莊嚴皆是阿彌陀佛的一切種智所變現的。“是則佛菩薩聲聞。各各非自非他。自他不二。”各各,指菩薩聲聞包括人天,佛已經徹證心性理體,所以西方極樂世界的一切依正莊嚴皆是阿彌陀佛的心性所變現的,眾生雖然沒有證得心性理體,但是西方極樂世界的依正莊嚴也是眾生的阿賴耶識所變現的,唯識所變。從理性上講,心佛眾生三無差別,佛、菩薩、聲聞以及天人是同一性體,同一性體當中就是非他。從事相上講,佛就是佛,菩薩就是菩薩,聲聞就是聲聞,天人就是天人,這是非自。性相合之,即是各各非自非他。自他不二,就是生佛不二,菩薩、聲聞、天人是佛心中的眾生,佛是眾生心中的佛,生佛一體,自他不二,皆是現前一念心性所變現的,所以成就如是功德莊嚴。 【能令信願持名者。念念亦如是成就也。初廣陳彼土依正妙果以啟信竟。】 釋迦牟尼佛轉*輪有三種轉法:一、示轉。對利根的人介紹修學的法門,一聽就生起信心,絲毫不懷疑,能夠成就。二、勸轉。根性稍微差一點的,便勸導他們去修行,這些人聽了佛的勸導也能夠依教奉行,也能成就。三、證轉。對鈍根的人,佛便善巧方便舉事實例子,佛已證得,讓大眾生起信心。我們現在是末法眾生,根機陋劣,障深慧淺,所以佛在經中舉了這些事實依據,阿彌陀佛已經成就了,這些菩薩聲聞十劫當中已經成就了,通過這些證明來讓我們生起信心。佛大慈悲心,苦口婆心勸導我們,要具足真信切願執持這句阿彌陀佛名號。學習到現在,我們應該明白念這句阿彌陀佛不是這麼簡單的,這句名號裡面蘊含了無量的深意,是法藏比丘經過因地六度萬行,積功累德才成就了這句萬德洪名。我們現在只要一心執持這句佛號,就能把阿彌陀佛的功德轉化成我們的功德。我們現在老實念佛,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臨命終時必定蒙阿彌陀佛接引,大家要信心百倍。“初廣陳彼土依正妙果以啟信竟。”這是正宗分的第一部分。彌陀經的核心思想就三個字,信、願、行,信講完了,就是讓我們知道極樂世界的殊勝,不但正報殊勝,依報也很殊勝,知道娑婆世界的苦,就要發願修行,信非常重要。現在很多同修雖然在念佛,心裡對這句阿彌陀佛,對西方極樂世界可能還有懷疑。口念彌陀心散亂,喊破嗓子也枉然。雖然念佛有功德,但是人天福報,金剛經告訴我們人天福報是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即便求得了最高的天道,非想非非想,猶如仰箭射虛空,最後福報盡了墮入三惡道。我們要相信佛的話,要信他,佛在金剛經中告訴我們,佛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诳語者、不異語者,佛不會說假話欺騙我們的。這部經佛也在跟他的兒子說法,父跟子能講假話嗎?是在勸導我們真心要求生啊,希望大家能夠生起信心。
|
|
|
|
|
|
上一篇:藕益大師:《佛說阿彌陀經要解》講義(十一)
下一篇:虛雲老和尚:居士成就再大也要懂得供僧
|
|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