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本源法師:《藕益大師,佛說阿彌陀經要解》講義(一)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導言

  淨土宗五經一論分別指:《無量壽經》,《觀無量壽佛經》,《阿彌陀經》,《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普賢菩薩行願品》,淨土五經通常與《往生論》並稱五經一論,為淨土宗之核心經典,《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由淨土宗泰斗印光大師增編合為五經。其中《無量壽經》,《觀無量壽佛經》,《阿彌陀經》三經專談淨土緣起事理。其余諸大乘經,亦與淨土密切相關。在這五經當中,以《阿彌陀經》最為大家所熟悉,多能熟背如流。但對它的義理,很多人都不甚了解。歷代大德對於這部經的注解有很多,最著名的有——明末幽溪大師所著的《彌陀圓中鈔》,蓮池大師所著的《疏鈔》,及我們要學習的藕益大師所著《彌陀要解》。《彌陀要解》是印光大師極力推薦的一本關於《彌陀經》的注解。大師稱贊此注解是“自佛說此經以來第一注解,妙極確極,縱令古佛再出於世,重注此經,亦不能高於其上矣”。大家都知道:印光大師是大勢至菩薩再來,大勢至菩薩如此贊歎此注解,可見藕益大師不是普通人,不是阿彌陀佛再來,也是觀音菩薩再來。

  《要解》雖然精當簡捷,但是其中涉及很多比較專業的天台名相以及天台思想,且以文言文寫成,這對同修來講,確實有點困難。近代的寶靜法師以及圓瑛法師又先後對《彌陀要解》進行了注釋,寫成了《親聞記》以及《講義》。雖然兩位大師所處年代離我們較近,但他們所注解的這些講義,在一些初學佛的人看來仍然比較吃力。由此我們推薦本源法師用通俗易懂又精准解釋的開講,將分若干期登載,敬請恭敬耐心體會,佛法從恭敬心中得。

  《藕益大師:佛說阿彌陀經要解》講義(一)

  本源法師主講

  《彌陀要解》,“彌陀”就是指《佛說阿彌陀經》,“要解”就是對於這本經的注解。“清西有沙門藕益智旭解”。藕益大師是明末清初時代的人,因為大師在寫這部注解的時候已是清朝,所以這裡的“清”就是清朝的意思,表示時代。“西有”是他的別號,意思是西方實有極樂世界。“沙門”,印度語,翻譯成中文就是勤息。勤修戒定慧,熄滅貪嗔嗔。沙門有四種:聖道沙門、示道沙門、命道沙門、污道沙門。什麼叫聖道沙門?已經覺悟了世間一切真相的就是聖道沙門,佛、辟支佛即是。什麼是示道沙門呢?宣傳佛的正法者,譬如捨利弗尊者。什麼是活道沙門?按照佛陀的教誨依法修持的就是活道沙門。什麼是污道沙門呢?不按照佛所說的,在佛門中造種種的惡業,犯戒,等等惡行,就是污道沙門。現在一般的出家人都比較謙虛,自稱沙門某某,例如我們在外面常看到寺院牌匾上的題字,署名沙門某某題。我們繼續看“藕益”,藕,大家都知道,是蓮花所依賴生存的莖,由藕能夠生出荷花,這是用藕比喻信願念佛,往生西方即是蓮花化生。益,就是利益,由信願念佛感召往生西方的利益。“智旭”是法師的字號。拿我本人來說,大家知道我的法名叫本源,另外我還有一個字號,大家不熟悉,叫演進,是師父給起得名字。“西有”“智旭”“藕益”這三個名字是指同一個人,就是藕益大師。“解”就是解說的意思。古時解釋經文的文章叫做疏鈔。但是在藕益大師注解這部要解之前,已經有了《圓中鈔》與《疏鈔》,所以藕益大師為了加以區別,名之為要解。

  藕益大師是明末清初時代的僧人,蘇州木渎人。早年誹謗佛教,曾經撰寫誹謗佛法的書籍幾十篇。大師十七歲時,讀蓮池大師的《自知錄》與《竹窗隨筆》,知道了以前對佛法的誤解,即將此前所著誹謗佛法的書籍悉皆焚毀。二十歲誦《地藏經》發出世心。二十三歲聽聞《楞嚴經》生起出家之心。遂於二十四歲依憨山弟子雪嶺出家,法名智旭。隨後深究禅宗,二十六歲受菩薩戒,隨後遍閱律藏。後來大師生得一場大病,決定專修淨土法門,求生極樂。但業報未盡,從鬼門關走了一回,對生死無常深有體會之後,大師就專門修學淨土法門。我們看藕益大師是示現給我們大家看的,以前修學各種法門,但是當死亡真正來臨時,卻束手無策。這個時候只能依照淨土法門求生極樂世界。

  大師有一位朋友,也是專修淨土法門的,就請大師把《彌陀經》注釋一遍,要求寫得言簡意赅,義理周全。大師隨即動筆書寫,僅用九天的時間就完成了這部要解。藕益大師花九天時間寫成,我們花九年卻不一定能把它的義理全部領會。但是,只要你至誠恭敬,面對要解也不會有多難,俗話說,功夫不負有心人啊。

  下面我們看正文。

  【原夫諸佛憫念群迷,隨機施化。】

  諸佛菩薩已經證得了究竟解脫,為什麼還要到這個苦難的世間來救度眾生呢?因為佛菩薩有大慈悲心,不忍眾生在苦難的世間受苦,牽掛著我們這些苦難眾生,示現到娑婆世界,來度化我們這些有緣的眾生。但是我們卻無法理解佛菩薩的大慈悲心,不能破迷開悟,雖然接觸到這樣甚深的解脫大法,卻不能依教奉行,還是迷惑顛倒。我們要相信佛的話,老老實實修行解脫,相信佛菩薩的力量,能夠幫助我們出離六道輪回的苦海。

  眾生有不同的根機,佛只能隨順眾生的根機而講種種的法門。有些比較散亂,有些嗔心很大,有些比較愚癡等等不同的根性。於是佛講了種種的法門,多散眾生修數息觀,多嗔眾生修慈悲觀,多癡眾生修因緣觀等等諸多對應的法門。

  【雖歸元無二,而方便多門。】

  雖然眾生的根機不同,講了諸多法門。但是修行最終的目的都是一樣的,就是學佛要成佛。不管你修學禅宗也好,密宗也好,淨土也好,最終的目的都是要成佛。所以叫方便有多門、歸元無二路。但是到了法華會上,佛陀開權顯實,把所有的方便法門全部打開,讓大家看到佛陀講一切方便法的真實意,顯示了佛陀的本懷,最終都是希望所有眾生入於大般涅槃。

  【然於一切方便之中,求其至直捷、至圓頓者,則莫若念佛求生淨土。】

  在法華會之前所有的法都是方便法,一切方便法又是真實法,都是諄諄誘導大眾趨向解脫大道。在這一切法中,求其至直捷。直,就是不屈,不走彎路。捷,就是快捷的意思。修學其他通途法門,至少要斷見思惑,才能了脫生死。如果修通途法門,完全仗自力。可能這輩子都還沒有斷盡見思惑,死神已經來了,那你之前所修,就白修了,因為下一世不知道到什麼地方去,即便到人道,也不一定能修學正法,前世所修的也不能繼續保持下去,因為有隔胎之迷。而修學淨土法門,是非常直接,而且能夠非常快捷成佛。只要能夠往生西方,就能夠圓證三不退,成佛就快了。

  至圓頓者,圓就是圓修一切法,圓成佛道。從因地講是要圓修一切法,到果地也要圓滿佛果。

  修學淨土法門只要一往生西方就得三不退,什麼是三不退呢?位不退,行不退,念不退。如果我們修學通途法門,你要得到三不退。第一個位不退,就要斷盡三界八十八使見惑。這是什麼位置呢?小乘就是初果須陀含,大乘別教初住,圓教初信。行不退,就是要斷盡見思惑、塵沙惑,這是大乘別教的十向,圓教的十信位。如果能夠斷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就是念不退了。那就是大乘別教初地,圓教初住以上的位置。這是三不退,但是不圓滿。圓證三不退,就是等覺菩薩的位置。你看我們一個業障凡夫,只要能夠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雖然見思惑沒斷,但是我們所享受的是等覺菩薩的待遇。

  至頓,有些法門是慢慢引導你進入佛果,趨向菩提的,也有些當下就讓你趨向菩提。淨土法門,不假方便,當下圓收,圓收圓成,這個就是至頓。

  不但蕅益大師這麼贊歎淨土法門,印光大師也多次強調淨土法門是至圓頓,至快捷的法門。

  【又於一切念佛法門之中,求其至簡易、至穩當者,則莫若信願專持名號。】

  念佛方法有四種:一、持名念佛;二、觀像念佛;三、觀想念佛;四、實相念佛。這四種,攝盡無量的念佛法門,依此修持,確保可以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其中前三種是事持,後一種是理持。

  一、持名念佛

  就是我們平時的持名念佛。信願具足,都攝六根執持阿彌陀佛名號。

  二、觀像念佛

  觀像念佛源於《大寶積經》。經中說:釋迦牟尼佛因地修行,名大精進菩薩,未出家時,看見一比丘在畫佛像,非常莊嚴,從而生起大恭敬心,隨即發心出家。出家後,向那位比丘禮請其所畫的佛像,比丘滿足了他深切的心願。於是,他誠心誠意地恭請佛像到深山裡供奉,專修觀像念佛,即眼觀佛像,心裡念佛,這就是觀像念佛的起源。

  我們平時修學觀像念佛,可以請一尊阿彌陀佛的佛像,每天在佛像面前,至誠恭敬,觀想阿彌陀佛相好莊嚴。

  但末法眾生障深慧淺,心念粗劣,觀像的時候,佛像能夠顯現;不修觀的時候,心中就無佛像。這樣,則成間斷,不能前後相續,難以達到一心不亂。

  三、觀想念佛

  觀想念佛就是觀想阿彌陀佛本願功德不可思議,以及觀想南無阿彌陀佛六字宏名功德不可思議。

  四、實相念佛

  實相念佛,屬於理持法門,非常高深,不是語言文字所能表達的。就是念我們自性與阿彌陀佛無差別。

  在這四種念佛法門當中,最簡單,最穩當的就是具足信願持名念佛。蕅益大師講到:得生與否,全憑信願,品位高下在於持名功夫的深淺。持名念佛的前提千萬不能忘記。我們現在大部分人啊,只知道念佛,卻沒有信願,講得簡單點,還是不想離開這個娑婆世界!沒有往生的心。如此雖然嘴巴上念佛,但是喊破嗓子也枉然。所以一定要具足信願去念佛。

  那什麼是信願呢?信,就是要信極樂世界實有,信我們只要具足信願就可以往生極樂世界。願,就是要願離娑婆,願生極樂。

  至於信願,我們往後還要詳細地和大家講解。具足了信願,我們去做一切事情都是服務於往生西方,真正地做到了以出世的心(生極樂的心),做入世的事(娑婆世界)。

  【是故淨土三經並行於世,而古人獨以《阿彌陀經》列為日課。】

  最早在中國流通的是《觀無量壽經》,接著流通的是《無量壽經》再後來是《阿彌陀經》,這三本經典在中國得到了廣泛的流傳,並行於世。到了宋朝的時候,祖師大德就把《彌陀經》列入早晚功課。

  為什麼會把《彌陀經》列為日常功課呢?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豈非有見於持名一法,普被三根,攝事理以無遺,統宗教而無外,尤為不可思議也哉!】

  有見於信願持名念佛法門很簡單,能夠讓三種根性的人都能修學(上根、中根、下根)。

  信願持名念佛法門,是通過有為之念契入無為之法。很簡單,就是念一句阿彌陀佛佛號,這是事修。事修之久必得三昧,契入理體。

  宗教就是宗門教下。宗,就是禅宗,注重從修入手,禅宗不立文字,直觀其心,明心見性。這是宗門的修法。教下,就是教理,就是依照文字般若起觀照般若,而達到實相般若。注重對教理的研究,依照教理去修學,而大開圓解。比如天台宗,就屬於教下。

  我們都攝六根,淨念相繼,能夠開悟,這就是屬於宗門,念佛法門是無上甚深微妙禅。念一句佛號,讓你能夠體會這句佛號所蘊含的不可以思議真理,就是教下。

  最後這一句,是蕅益大師贊歎這句佛號不可思議哉。

  【古來注疏,代不乏人,世遠就湮,所存無幾。】

  歷代有很多大德高僧為《彌陀經》注解,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很多都無法保存下來,能夠保留下來的也不多了。

  【雲棲和尚著為《疏鈔》,廣大精微。幽溪師伯述《圓中鈔》,高深洪博。】

  雲棲和尚就是蓮池大師,蕅益大師是在他塔前剃度的,所以稱蓮池大師為和尚(和尚就是親教師),藕益大師自稱是他的弟子。蕅益大師贊歎蓮池大師所寫的《疏鈔》廣博浩大,精妙入微。

  幽溪師伯就是傳燈大師,是蕅益大師師父的師兄弟,所以稱幽溪大師是師伯。幽溪大師是天台宗大德,台宗把佛教分為藏,通,別,圓四種教。圓教就是圓滿的教,最高的位置。天台宗講真谛,俗谛以及中道第一義谛。中,是中道實相,非是空、假、中三觀的“但中”。幽溪大師把《彌陀經》放在至圓、至頓的位置,圓教中道實相法門,所以稱他的注解為《圓中鈔》。幽溪大師是天台宗的大德,是以圓教的思想來解《彌陀經》,以中道實相來彰顯其深義。所以注解得非常高深。

  【蓋如日月中天,有目皆睹,特以文富義繁,邊涯莫測,或致初機淺識,信願難階。】

  以上兩位大師對《彌陀經》所注的解釋,就如天上的太陽與月亮,有眼睛的人都可以看到。這兩部注解內容非常豐富,但義理非常繁鎖,而且很深。一般人是無法揣摩它的邊際的。初機的人看到它,簡直是天書,看不懂。當然就無法生起信心,沒有信心就不導願,沒有願就不能啟行。

  【故復弗揣庸愚,再述《要解》。】

  這是大師謙虛的講法。所以我就不思量自己才智的平庸與愚癡。就再來依照佛的經典,述寫一本《阿彌陀經》的解釋。大師在這個地方用“述”,不是著,可以看出大師給我們放了個好樣子,講經說法不能離開佛教化眾生的本懷,而是要按照經典的意思去述說。

  【不敢與二翁競異,亦不必與二翁強同。】

  二翁就是幽溪大師與蓮池大師。競異,就是故意不一樣,顯異惑眾。也不可能與兩位大師的注解完全一樣,這是大師比較自信,他寫的注解也有可能與前面兩位大師有寫得不一樣的地方。

  【譬如側看成峰,橫看成嶺,縱皆不盡廬山真境,要不失為各各親見廬山而已。】

  這個地方,藕益大師用了一首蘇東坡的詩《題西林壁》來譬喻他為什麼要寫這篇要解。

  這首詩是,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側看成峰,橫看成嶺,這是告訴我們從不同的角度去看山峰,會看到不一樣的景象。這裡用廬山來比喻《阿彌陀經》,每個人對這部經典的理解不盡相同,各有各的心得體會。

  大家雖然不能看到廬山的真實面目,但是都親自看到了廬山。就是每個人對《彌陀經》的理解不一樣,各執己見,雖然沒有佛的境界圓滿,但都是大家親自證得的境界。都符合佛意。

  【將釋經文,五重玄義。】

  講經之前一般都用天台宗的五重玄義,或者賢首宗的十門開啟,首先對一部經典的主要內容有個大致的了解。

  蕅益大師是天台宗的傳人,這部《彌陀要解》也是按照天台的五重玄義講的,什麼是五重玄義呢?五重,就是五個層次。玄義,就是玄深的道理。分別是釋名、辯體、明宗、論用、判教。

  釋名,即解釋一部經典的名字。辯體,就是分辯這部經典所依據的理論依據。明宗,這部經典以什麼為修行的綱要。論用,就是在達到這個目標之間起什麼作用。判教,是這部經典在一代時教當中的價值取向。

  五重玄義看起來好像有點玄,其實,它是我們認識一切人事物,所需要把握的五種要素。比如,一個人到寺院來掛單,首先,我們要知道他的名字,叫什麼?釋名。第二步,我們要判斷這個人是不是一個正常人——辯體。第三步,他來到道場有什麼目的——明宗。第四步,他能夠做什麼——論用。第五步,能不能把他留下來,放到什麼位置比較合適——判教。

  下面我們來看本經的五重玄義。

  【第一釋名。】

  經題,是一部經的綱領。有一定學佛基礎的同修,一看經題,就知道這部經的主要內容。

  經題的組成無非是七種形式,所謂單三、復三、具足一。

  單三:單人立題、單法立題、單喻立題。

  什麼是單人立題呢?本經即是。《佛說阿彌陀經》,“佛”是人,所說的也是人——阿彌陀佛。在經題中只有人,所以是單人立題。

  單法立題,譬如《涅槃經》。“涅槃”是法,涅者不生,槃者不滅;不生不滅,沒有生滅的法,這是單法立題。

  單喻立題,譬如《梵網經》。“梵網”是比喻。梵網,是大梵天王宮殿前的一個網羅幢。四面有孔,因此叫做網,就像魚網一樣,是用來莊嚴王宮的。大梵天王歡喜把他的宮殿裝飾得最壯觀最美麗,所以懸掛網羅幢。網羅幢每個網孔裡有一粒寶珠,寶珠晝夜熠熠發光,叫夜明珠。一孔一珠,光光相照,孔孔相通。光和光互相照耀,孔和孔互相通達,這叫梵網。《梵網經》就是菩薩戒品,為什麼用梵網比喻菩薩戒來命名呢?因為每條戒律,就如同一粒寶珠會放光,你能守戒清淨就有光明。

  復三:人法立題、人喻立題、法喻立題。

  人法立題,比如《文殊問般若經》。“文殊菩薩”是人,“般若”是法。

  人喻立題,比如《如來獅子吼經》。“如來”,即佛的十號之一,是人。“獅子吼”是喻,獅子乃百獸之王,獅子一吼,全獸皆懼。佛講法如同獅子吼一般,震懾群魔。

  法喻立題,比如《妙法蓮華經》。“妙法”是法,“蓮華”是喻,以妙法配合蓮華之喻作為這部經的題目。

  具足一,就是《大方廣佛華嚴經》。“方”是方法,也是佛法。“大方廣”三個字的簡單解釋是:佛法深如大海,廣大如虛空,沒有邊際。“佛”是人。“華嚴”是譬喻——華代表德性圓滿,嚴是莊嚴。以圓滿的德性以及修行的功德來莊嚴佛的法身。所以這一部經,人、法、喻三種完全具足。

  佛所說的經典,縱有幾千卷,總不出這七種立題。所以,我們在學習經典的時候,一看經題,就應該知道這部經是以什麼作為題目。知道了題目的內容,為深入經藏打好基礎。

  【此經以能說所說人為名。】

  能說的佛是人,所說的阿彌陀也是人,所以本經,是單人立題。

  【佛者,此土能說之教主,即釋迦牟尼。乘大悲願力,生五濁惡世。以先覺覺後覺,無法不知,無法不見者也。】

  佛者,指娑婆世界的教主——釋迦牟尼佛。佛菩薩的名號,都有著特殊的教化意義。“釋迦”,是能仁的意思。我們這個娑婆世界的眾生,自私心很重,心地狹隘,對一切眾生不能仁慈。為了滿足自己的欲望,不惜造作種種惡業,殺盜YIN妄等等罪業。學佛,我們首先要能夠對一切眾生生起仁慈之心,萬物皆為一體,應具足同體大悲,無緣大慈之心。“牟尼”,是寂默的意思。娑婆世界的眾生,整日心猿意馬,妄想紛飛,無法靜心思考宇宙人生的真相,所以,佛陀用寂默來教化大眾,希望大眾能有所清靜,思考宇宙人生的真相。

  凡夫都是隨順業力來此世間受生。而諸佛菩薩為什麼要來到這個五濁惡世呢?這是諸佛菩薩因為大願心與慈悲心,不忍眾生在無明六道苦海中輪轉,所以示現到這個世間教化眾生。

  釋迦佛過去世早已成佛,觀察到我們這個世間的眾生,得度的因緣成熟了,即在此示現八相成道度化眾生。釋迦佛是已經證得了一切智、道種智、一切種智的聖人,對一切法無所不知、無所不曉,是先覺者。來到這個世間度化我們這些愚癡無明的眾生。所以我們今天能夠聞到正法,要感恩釋迦佛!

  【說者,悅所懷也。佛以度生為懷,眾生成佛機熟,為說難信法,令究竟脫,故悅也。】

  說,就是用嘴巴說話表達的意思,但在此地,蕅溢大師講“悅所懷也”,也就是“懷著歡喜心暢所欲言”。釋迦佛示現到這個世間的本懷是什麼?就是要令一切眾生離一切苦,得究竟樂。究竟樂,就是指成佛。淨土法門被稱為難信之法:有些人認為,一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就得三不退轉,這是等覺菩薩的待遇,哪有這麼容易的事情;也有人認為西方極樂世界只是一化城而已,不究竟。其實這些認識是錯誤的。西方極樂世界是究竟成佛的寶所,只要你能夠往生,即便是下品下生,這輩子在西方極樂世界也必定成佛,所以西方極樂世界是究竟成佛處。一般根性的人很難生信。釋迦佛觀察到,這個世間眾生成佛的因緣成熟了。注意這個地方不是“得度”的因緣成熟,而是“成佛”的因緣,(因為只要能夠往生西方就必定一生成就)所以懷著歡喜心就為之說此難信之法,令一切眾生只要信願念佛,就會得到究竟解脫。故名悅也。

  【阿彌陀,所說彼土之導師,以四十八願,接信願念佛眾生生極樂世界,永階不退者也。】

  阿彌陀,即釋迦佛介紹的西方極樂世界的教主。彼土,就是指極樂世界,此土是娑婆世界。阿彌陀佛以四十八大願(四十八大願在《無量壽經》有詳細說明,《彌陀經》只是從極樂依正殊勝莊嚴而說的)接引大眾,大家要注意這個大眾不是一般的大眾,而是信願念佛的大眾。講到這裡我們就清楚了,一般的法門完全是仗自力解脫,而淨土法門講二力法門,不但仗自力,而且仗阿彌陀佛的大願力。只要我們至誠懇切,信願具足,老實念佛,與佛感應道交,必然蒙佛接引。學習《要解》到現在,我們已經知道了,往生西方的條件就是,“具足信願,老實念佛”,就是我們平時講的信願行三資糧。永階不退,階,是到達的意思,只要我們能夠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即使下品下生也不會退轉到凡夫地。有人很擔心自己帶業往生西方,會退轉。在這裡我告訴大家,只要你能夠到西方極樂世界,永遠不會退轉,業因到了西方是沒有惡緣成就它的,徹底給它冷凍了,不會產生果報,盡管放心。

  【梵語阿彌陀,此雲無量壽,亦雲無量光。要之功德智慧,神通道力,依正莊嚴,說法化度,一一無量也。】

  阿彌陀是梵語,翻譯成中文,是無量光或者無量壽的意思。光代表空間,壽代表時間。時間與空間就是時空的意思,時空無量就代表了一切無量。

  同時,光又代表智慧,壽代表了福報。修學佛法,就是要修福與修慧,叫“福慧雙修”,當我們智慧與福報都圓滿的時候,就是福慧兩足尊,就成佛了。所以,念一句阿彌陀佛就是福慧雙修。福與慧都圓滿了,那就成佛了。成佛了就一切都無量,神通也無量,道力也無量,依報也無量,正報也無量,辯才也無量,相好也無量,說法也無量,化度的眾生也無量。叫一一無量。

  【一切金口,通名為經。對上五字,是通別合為題也。教行理三,各論通別,廣如台藏所明。】

  佛所講的,稱作金口宣說,名之為經。

  一般經典的經題,分為通題與別題。所謂通題,就是和其他經題相同的地方,不同的地方是別題。本經的別題是“佛說阿彌陀”,“經”是通題。通題與別題組合起來就是經題。

  教行理三,是講一切經典都具足教經、行經、理經這三種。《彌陀要解》的天台思想很濃,如果我們不了解天台思想,就很難將這部《要解》理解透徹。教行理經,就是天台的思想。在這三種經典當中有相通的,也有不同,都在天台藏有所說明。

  這裡,我們簡單向大家介紹一下教經、行經、理經。教經,是佛所說的教法。舉《阿彌陀經》為例,教你“不可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聞說阿彌佛,執持名號。”,這些教導你怎麼做的妙法,叫“教經”。如何去實踐呢?佛教你“執持名號,若一日、若二日乃至若七日,一心不亂。”,這就是“行經”。依行而證得的那個理叫“理經”。經文“當信是稱贊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為什麼稱贊不可思議功德,而為一切諸佛所護念?這乃是因此經所說之理及所證得之理皆為不可思議,故為一切諸佛所護念,而這內在所隱含的道理,就是理經的內容。

  “各論通別”是什麼意思呢?例如《阿彌陀經》中教你信願持名,與其他經教法不同,這就是教別。但是修信願持名,跟修觀想念佛、觀像念佛都可以往生極樂世界,其教法又通於其它淨土法門,這是教通。所以教行理三經有通有別。這些在天台藏中皆有詳細說明。

  未完待續

  《阿彌陀經》是勸我們修行的,佛宣講阿彌陀經,描述西方極樂世界的依正妙果,令聞者生信、發願、執持佛名,求生淨土。信、願、行(執持名號),是淨土法門的綱領宗旨。具此三資糧,不論是畢生執持而現生就得「一心不亂」(非常深的禅定境界,已達生死自在,能自行決定何時往生),或臨終聽聞開導、至心信願稱念佛號乃至十念,皆得蒙佛接引,往生西方。彌陀經攝受力甚廣,因此被列入寺院晚課。

 

上一篇:淨空法師:佛教跟基督教
下一篇:為什麼霧霾嚴重?邪YIN、墮胎致嬰靈的怨氣!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