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尼寶,也被稱為如意寶,據說是天人所持有的一種寶珠,這種寶珠能如己所願,變現出種種珍寶。此外,還能去除種種疾病和痛苦。有人想:“我要是擁有這樣一顆摩尼寶珠就好了!可惜,這樣的如意寶只有遙遠的天界才有。”
事實上,我們不必失望,也不必去祈求天界的那顆神奇的摩尼寶珠。因為,佛陀告訴我們,我們每個人都擁有一顆真正的摩尼寶珠,這顆摩尼寶珠就是我們每個人自己的心!佛陀說,我們凡夫好比是懷中藏著如意寶珠的乞丐,明明自己就有如意寶,可以求什麼得什麼,卻偏偏要做乞丐,到外面去辛苦地乞討,吃盡苦頭,遭人白眼和呵斥。
有不少人對佛陀所宣說的“心是如意寶”的道理表示不解:“我們的心真的這麼神奇?真的可以求什麼得什麼?”事實上,“不妄語”是佛陀親自對所有弟子制定的一條非常嚴肅的戒律,佛陀早已斷盡了一切煩惱,證得了一切智智,並對眾生具有無限的慈悲,根本不可能對眾生說半句妄語。只是我們很多人智慧微劣,心浮氣躁,不願意仔細觀察和思考佛陀對我們所開示的真理。所以,就無法明白這個真理,並因此產生種種疑慮。
觀察世間絕大多數人的思想、言語和行為,就不難發現,他們確實是“乞丐”。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他們的心具有向外境“乞討”安樂的禀性,不能做到“自食其力”,自己供給自己安樂。離開了外境,他們的心就會“餓死”——也即根本得不到安樂。例如,很多人有錢就安樂,沒有錢就痛苦,這就是向外境上的金錢乞討安樂;也有人有名聲和地位就高興,沒有名聲和地位就痛苦,這就是向外境上的名聲和地位乞討安樂;有人吃得好就開心,吃得不好就眉頭緊鎖,這就是向外境上的食物乞討安樂;有人事情如己所願就心情愉快,不如意就發火、抱怨,這就是向外境上的事情乞討安樂;有人身體健康就快樂,身體不健康就悲悲戚戚,這就是向身體乞討安樂;有些人得到利益就沾沾自喜,失去利益就痛不欲生,這就是向外境上的利益乞討安樂……。總之,仔細觀察就會發現,大多數人的安樂都是向外境的“色聲香味觸”乞討來的,不是心自己“獨立自主”產生的。我們周圍的很多人無時無刻不在向外境瘋狂地乞討著,就像一個貪婪的乞丐,剛在一個地方得到一點布施,可是心裡並不滿足,立即向一個新的目標又伸出了乞討之手。當向外境“色聲香味觸”的乞討成為習慣時,不少人連乞討的目的都已經忘記,只剩下“乞討”這一本能的習慣性動作。
事實上,面對種種外境,我們的心完全不必選擇乞丐的角色。我們完全可以不將自心的苦樂建立於外境之上,而是建立於自心穩固的信念之上,依靠心自己獲得安樂。不僅如此,我們還能將自心所擁有的安樂布施和散射給外境。一個通過修行般若智慧證悟了心的本性的人,內在的安樂就會自然擁有。對於沒有證悟心性的人來說,如果內心能不斷地頑強地發展“安忍”和“向外境布施安樂”的信念,則內心也將擁有暫時的安樂。
什麼叫慈悲?慈悲的本質就是向外境的一切眾生布施和散射自心本有的安樂。有人問:“將自己內心的安樂向外境的眾生布施和散射的時候,我們自己內心的安樂會不會越來越少?”這是沒有真正去實踐慈悲之道的人提出的疑問。事實上,當我們從內心深處真正發願從此不再向外境乞討安樂,而是布施安樂,並在日常生活中不斷訓練,我們就會發現,我們內心的安樂和慈悲就會越來越多。心就像如意寶珠一樣,其內在的安樂可以取之不竭、用之不完,而且越取越多,越用越有,永遠不會枯竭。心本身就是一個“安樂藏”。
所以,作為一個佛教修心者,應當經常訓練自心的慈悲,並時時在心裡真誠祝願:“願諸眾生永具安樂及安樂因,願諸眾生永離眾苦及眾苦因,願諸眾生永具無苦之樂、我心愉悅,於諸眾生遠離貪嗔之心、住平等捨。”在每一次念誦放生儀軌的時候,我們都要念誦這個四無量心偈,實際上就是要通過放生這件事,鍛煉自心向眾生布施和散射安樂的習慣,去除向外境乞討安樂的惡習!不僅是放生,在行持其他任何善業的時候,如念經、念咒、念佛,甚至在走路的時候,我們都要在心裡默默念誦這個四無量心偈,努力鍛煉自心向外境散射和布施安樂的能力。
心確實是如意寶,一顆慈悲的心不僅可以帶給自己安樂,而且可以帶給一切眾生以安樂。禅宗六祖大師說:“一切福田,不離方寸,從心而覓,感無不通。”求安樂,要向內心求——心慈悲,心就安樂;求富足,要向內心求——心布施,心就富足;求尊貴,要向內心求——心不乞討,心就尊貴;求健康,要向內心求——心無私,心就健康……。心就是福德的寶藏,它可以賜予我們一切安樂,將我們置於天堂;心也是災難的淵薮,它可以降臨一切痛苦,將我們帶進地獄。
紙短話長,短短的兩頁紙怎能說盡心靈的奧秘?事實上,大覺世尊釋迦牟尼佛還告訴我們,猶如一個人夢境中所夢到的一切都是自心的變現一樣,我們的“眼耳鼻舌身”這五根所面對的一切外境也都是自心通過五根在外境虛空中“放電影”,外境所顯現的一切,實際上都是心在過去時的頑強造作。
所以,我們應當時時牢記世尊的慈悲教導:“自心就是如意寶!”我們要充滿信心地不斷訓練自心,使之停止乞討,並不斷向一切眾生布施安樂。
摘自《放生心語》(明如居士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