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康子問政於孔子,孔子對曰: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
這個話大家都很熟,這是我們中國人對“政”這個名稱的解釋。政就是“正”,所謂政治的道理,就是領導社會走上一個正道。剛才我們講到真、善、美的哲學觀點,現在引用哲學觀點來說,什麼叫正?什麼叫邪?也很難講。這就牽涉到人生的道德行為觀念,以及社會的、歷史的道德觀念等等,都受時間、空間的影響,而改變了觀念的標准。以前的社會型態並不適於現在的社會型態,過去歷史的標准,並不一定完全可以適用於現在。所以怎樣才算是正或邪,也是對某一時間、某一地區而言。但無論如何,政治的原則,就是“正己而正人”,自己先求得端正,然後方可正人,譬如一個教育家、宗教家,以感化的教育,轉移社會風氣,也可以說是“政者正也”的一個范例。帥之以正,這是孔子的定義,也是千古以來中國政治思想的一個名言。季康子是一個當權的人,所以孔子對他說“子帥以正,孰敢不正?”只要你領導人自己做得正,下面的風氣就自然正了,這是偏重於為政,偏重於領導而言的。
季康子患盜,問於孔子。孔子對曰:苟子之不欲,雖賞之不竊。
“季康子患盜”,這是說他那裡強盜土匪太多了。這是一個大問題,和政治問題、經濟問題,都有連帶關系。季康子問孔子,強盜土匪這樣多,該怎麼辦?孔子說很簡單,你所不要的,賞給他,他都不要。在文字上就是這樣,很簡單明了,但在《易經》系傳上說:“謾藏誨盜,冶容誨YIN。”“誨”就是教的意思。這句話是說,金銀財寶,不好好保藏起來,等於教人家來偷;把自己打扮得漂亮、妖艷,就等於教人家來揩油。有的女同學,晚上回來很生氣,說外面社會如何亂,男孩子如何不好。因此還是少打扮的好。所以孔子對季康子說:“你所不要的,丟在路上,人家也不要,更不會偷,不會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