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寺院的僧人都非常清淨,沒有那麼多雜念。可是有的人雜念太多,很容易多心,不但自尋煩惱而且還造業。
●學佛要修清淨心,內心清淨的人開口就是贊歎,因為他內心有淨土,所以他看這個世界就是淨土,沒有不好的地方;內心不清淨的人,開口就是批評,因為他內心滿是污垢,所以他看這個世界也滿是污濁,他眼中的人和事都是問題,都是缺點。
●內心清淨的人,時時會快樂,因為他內心不裝煩惱,也沒有煩惱;內心不清淨的人,處處是煩惱,就算給他甘露也能變成毒藥。
●平日裡我們看什麼,聽什麼,想什麼?看善事、聽善事、心裡想著隨喜善事、做善事、學人家的長處,如此下來,我們的內心就有一片淨土,沒有不好的事情,都是好事;沒有惡人,都是善人,這樣哪能不快樂,哪會有煩惱。
●佛菩薩的心是清淨、平等、無雜染的心,世俗的心是高低、比較、糾爭、雜染的心,我們想要得到內心的清淨,就要努力把自己世俗雜染的心斷掉。
●現在社會變化的太快,人心的變化更快,昨天還是朋友今天就可能成為敵人,我們如何應對?不論發生什麼情況都保持不變:保持清淨心不變,慈悲心不變,內心不生煩惱,不被外境所動。
●什麼會障礙我們的清淨心?觀察他人過失心。我們的心裡一定不裝他人過失,他做錯了是他自己的問題,我們不去管,依舊以慈悲心對待他。
●外境不論遇到什麼樣的緣分和事情,我們都需要排除自己的貪心和嗔心,生起平等心,這是境遇面前我們首先要做的事情。也許境界面前我們可能一下子抵擋不住,會需要一個過程來降低自己的貪嗔之心,但自己一定要向這個方向去努力。當自己的內心平靜的時候,沒有強烈的貪婪和嗔恨的情緒波動,再運用慈悲和智慧去處理事情。
●學佛之人單純一點、想法簡單一點好,這樣自己很容易清淨,別把自己搞得太復雜,否則什麼懷疑心、戒備心、狹隘心都出現了。
●不論每天發生什麼、遇到什麼,都沒有那麼多雜想、妄想,心地真誠、單純、無染,不會去計較,煩惱自然會少。如果做不到,那麼就在境遇面前用慈悲、忍辱的觀念來不斷地鼓勵自己,使自己逐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