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德」的第十一個綱目,「有恆」。我們看到「有恆」就知道,「有恆為成功之本」。而這個有恆,實實在在是成敗的關鍵。比方曾國藩先生有講到,「養生與學力」,你保養自己的身體,包含提升自己的道德學問,「皆從有恆做出」。你沒有恆心,身體鍛煉不起來,學問也提升不起來。所以這裡就點出來,有恆必須先對治五分鐘熱度,決心發了,三天就退了。所以有一句經文講到,你求學問就像鑽木取火,「未出而速息」,你在那鑽木取火,然後「手酸了,休息一下,待會再繼續」,那這樣鑽到哪一年哪一月都不可能把火鑽出來。這個比喻,火是什麼?智慧。這個火怎麼生起來?你要精進不懈怠才有可能生智慧。所以一懈怠了就沒有恆心了。所以「皆從有恆做出,故古人以有恆為作聖之基」,要成為聖賢,基礎一定要有有恆的德行。
曾國藩先生又講,「敬字恆字,是徹始徹終工夫」,這個不能絲毫放松,不可須臾離也。「大凡進德則持之以敬」,你要提升自己的道德,保持這個恭敬的心,時刻都不能忘。「修業則貞之以恆」,你學問要不斷積累,一定要恆心。曾國藩先生每天讀書不間斷。其實不只是學問,任何一門技能,你每一天都不能斷。所以打拳的人,拳不可以一天不打;唱歌的人,歌不可以一天不唱;講學的人,課不可以一天不講。包含康熙皇帝講,康熙皇帝的書法寫得真是莊嚴,他在給孩子的教誨當中就講,他沒有一天不練字,哪怕再累再繁忙,他一定還是會練幾行,所以他的功夫沒有間斷。要有恆心,要克服,不能急躁。一浮躁就不耐煩,沒有恆心、毅力。不能貪快,不能貪功,然後要不能退縮,不能半途而廢。
摘自:《群書治要36O》學習分享 蔡禮旭老師主講 第七十九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