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淨空法師:阿彌陀經疏鈔演義 第248集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請看《阿彌陀經疏鈔演義會本》,第四八六頁:

  鈔【兼菩薩聲聞者,如觀經上品上生雲:佛與觀音勢至,無數化佛,百千比丘,聲聞大眾,無量諸天,現其人前;而亦有佛不來迎,菩薩來者,今從多分。】

  這是繼續說「其人臨命終時」佛來接引的狀況,經裡面有說菩薩、聲聞大眾隨著阿彌陀佛一起來接引。大師在此地舉《觀無量壽佛經》上品上生經文裡面所說的,『佛與觀音勢至』,這是西方三聖,『無數化佛』,這是上品上生,『百千比丘,聲聞大眾,無量諸天』。往生,來迎接的佛、菩薩、聲聞多少,幾乎每個人都不相同,有的人,佛菩薩來的很多,有的佛菩薩來的很少,這不是佛菩薩不公平,而是我們自己念佛的人感應道交不同。眾生有感,佛菩薩有應,能感的這個力量有淺深不相同,諸佛菩薩應現也有勝劣不相等,這其中恰好成正比例。這些事情,如果我們冷靜的思惟,不難理解。在這個世間,我們說弘法利生,法緣也是每個人不相同,為什麼?這是由於每個人跟一切眾生過去今生所結的緣不一樣。如果我們結的緣很深很廣,法緣就非常殊勝;結的緣淺、結的緣很少,法緣就不勝。由此可知,要問自己,不要問別人,孟子所謂反求諸己。也有『佛不來迎』的,我們看《觀經》下品下生,佛不來,而是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來迎接,也有這種情形。這種情形多半是這個人與菩薩的緣很深,跟佛的緣比較淡薄。有人在家裡供養觀世音菩薩、念觀世音菩薩,把阿彌陀佛給忘掉了,他臨終的時候,當然是觀音菩薩來接引,確實像《楞嚴經》所說的「隨眾生心,應所知量」,真的是感應道交。

  疏【問:臨終佛現,亦有魔否。】

  這也是許多人關心的大事,臨命終時,假如魔變成阿彌陀佛來接引我們,那我們可就上了大當。臨終會不會有這種情形?蓮池大師在此地答覆我們說:

  疏【古謂無魔,脫或有之,貴在辨識。】

  古時候向來都是這麼說,念佛人沒有魔來干擾。真正念佛人,確實沒有魔來干擾,如果念佛人還有魔來干擾,那一定是別有原因,這什麼原因?對西方淨土阿彌陀佛信心不堅定,願心不切,這個可能會遇到魔事。如果是真信切願,決定沒有魔事。『脫或有之』,脫就是假設,如果有。『貴在辨識』,你能認識它,這個非常重要。下面《鈔》裡面教給我們怎樣分別佛跟魔的境界:

  鈔【無魔者,單修禅定,或起陰魔,如楞嚴止觀諸經論中辨之甚悉。】

  魔來干擾,實在講,學禅的人容易遇到,學密的人也很容易遇到。大師在《疏鈔》裡面提到禅很多,提到密很少,我們讀歷史就曉得,明朝這個時代,密是被政府禁止的,所以這社會上沒有學密的,只有學禅的。密著魔好像比禅機會還要多,這是我們特別要小心要謹慎的。

  鈔【今謂念佛者,佛威神力,佛本願力,大光明中,必無魔事。】

  這就說念佛人為什麼不會著魔。我們念佛無論是有心或者是無心,無論是一心或者是散心,只要念佛一定得到佛光注照。佛的光明照我們,我們自己不能夠覺察,特別是散心念,這種念法力量很薄弱,佛光注照這個力量也不強,這很不容易覺察得到。如果是一心念,用真誠、恭敬心念,佛光加持的力量很強,幾乎自己都能感覺得到,所以魔是決定不得其便,它不可能接近,這是不著魔事的原因。這下面或者也有可能:

  鈔【然亦有宿障深厚,或不善用心。】

  『宿障深厚』,就是過去世造作很重的罪業。『不善用心』,我們的信願行都不得力,信裡面有懷疑,願裡面有夾雜,持名或斷或續,這是功夫不得力,就得不到佛本願威神的加持,可能有魔事現前。

  鈔【容有魔起,固未可定,須預辨識。】

  這個說不定,但是一定要預先知道,能夠認識它。

  鈔【如經論說:行人見佛,辨之有二。】

  這教給我們辨別的一個原則,這裡告訴我們有兩樁事情。

  鈔【一、不與修多羅合者,是為魔事。】

  在念佛時候遇到境界,這個境界跟經上講的不一樣,這是魔事。無論是在現前見,或是在定中見、夢中見,見的跟經上講的不一樣,你不理會就好,決定不為它所動,魔不能傷害你。最怕的是你受它的影響,或者生歡喜心、貪愛心,或者生恐怖心、畏懼心,那你就上當了。它現前的時候,你如如不動,那就沒有事情,記住《金剛經》上所說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我們要用這樣的態度來對付它。聽說市面上有一個小冊子,說哪一個人曾經到西方極樂世界,有個西方極樂世界的《游記》,它裡面所說的就是『不與修多羅合』,修多羅是淨土三經,跟三經裡面講的不一樣,他所講的我們在經典裡比對比對不相同。諸位要知道,不一樣就是假的,就不是真的。我們在《高僧傳》裡面看到,慧遠大師當年在生的時候,他是在定中,就是我們念佛止靜的時候曾經三次見到西方極樂世界。他給我們透露的消息,他所見的境界跟《無量壽經》上講的完全相同,相同就是真的,不相同就是假的,就是魔事。

  鈔【二、不與本所修合者,是為魔事。】

  『本所修』的,我們修的是持名念佛,我們希望見到的是阿彌陀佛、觀音、勢至。小注說,阿彌陀佛決定示現在西方,現在阿彌陀佛在東方、阿彌陀佛在南方,這個與我們所修的不相應,這就是假的。魔示現佛的境界來欺騙人,這個事情是真有,魔是投其所好來誘惑你。但是魔決定不能夠變現本尊的樣子來欺騙你,那是犯法的,好像我們今天講的商標仿冒,仿冒是犯罪的。你求阿彌陀佛,他現釋迦牟尼佛來接引你,這個不犯法,他沒有變現本尊。你本尊是阿彌陀佛,他現藥師佛的樣子來接引你,這個決定是假的。我們念念求生西方,臨終一定是西方三聖來接引,決定不是其他的佛菩薩。所以在這個時候見到其他的佛菩薩,那都是假的,都不是真的。我們從這個地方辨別就不難了。

  鈔【所以然者,以單修禅人,本所修因,唯心無境故。外有佛現,悉置不論,以果不協因故。】

  所以禅宗遇到的境界,只要修行人自己能把握得住,禅求的是清淨心,清淨心裡面沒有一絲毫貪染、沒有一絲毫好惡,所以禅宗說,魔來要斬、佛來亦斬,他統統不要,『唯心無境』。如果對於外境起一點貪瞋的念頭,那就著魔。剛才我說過,密比禅更容易著魔,密有境界,有佛境界、有護法明王境界、有鬼神境界,他的境界太多太復雜,換句話說,魔很容易趁機而入,你要沒有能力辨別,要不上當是相當不容易。所以我們看到很多學密著魔的,這在台灣、在外國常常會遇到。這就是不善用心,沒有能力辨別佛魔。

  鈔【今念佛人,一生憶佛,臨終見佛,因果相符。】

  念佛人見西方境界,見彌陀、觀音、勢至,這是正常的。古德在許多論典當中為我們開示,佛菩薩現前是為我們作證明的,增長我們信念的;魔境現前,他是來欺騙你的、是來誘惑你的、是來破壞你的道心,目的用意不相同。因此,佛境現前時間一定很短,現前之後,你就不會再見到,這是正常的佛菩薩示現的境界,不是常常見到的。遠公大師一生當中,只見三次!如果現的這個境界時間很長,境界消失之後隔沒多久又現,這就不正常,這就可以斷定它是魔境,它不是佛境。常常見這個境界,決定不是好事!有些同修曾經跟我說,他在初學佛的時候有很多瑞相,聞到異香,夢中夢到佛菩薩說法摩頂,念佛多年之後就再也見不到。他問:是不是我退心?是不是功夫不得力?我說:你希望常見是嗎?常見就壞了。佛菩薩所以不常現前,實在講,也是對我們大慈大悲,是對我們的真實護念。常見,我們受不了!煩惱習氣一定就現行,自以為「你看我常常見佛,你們都見不到,我的功夫比你好!」貢高我慢的煩惱生起來了。佛是教你斷煩惱;幫助你增長煩惱,那是魔,決定不是佛。所以說是非在必要的時候,不會來干擾你,不會來擾亂你。我們學佛、念佛,最重要的,我們所求的是一心不亂,求的是清淨心,不是求的天天見佛。所以經上只講在臨命終時佛來接引,沒有講常常會示現讓你見到。

  鈔【問:既曰非魔,當是真佛,而古謂佛無去來,雲何有佛現在其前。】

  這個問得好!的確也是事實。古德跟我們講往生淨土這樁事情,說「生則決定生,去則實不去」,如果不是真正見到事實真相,這句話說不出來的。生決定生,去,沒去,這話怎麼講法?古人要體會是真不容易,現在人藉科學技術的比喻容易懂。譬如我們看電視,電視畫面在我們面前,我們在這裡一按鈕看美國的電視,美國確實在我們眼前,我們去了沒有?我們沒去,它也沒來,沒來沒去就在面前了。將來科技再進一步,恐怕可以跟電視畫面裡的人對談聊天。他也沒來,我們也沒去,我們見面聊天就彷佛在一起一樣。如果用科學的術語來解釋,實在講就是不同層次的空間,科學家認為我們居住的是三度空間,四度空間、五度空間、六度空間、無限度的空間,真的沒有來去,只是進入到另外一個空間,那就「生則決定生,去則實不去」。這是現代科學已經發現到這個事實。

  鈔【答:感應道交,不妨不來而來,無見而見。】

  就是說剛才所說的這個道理。蓮池大師是明朝時候人,在那個時候,我們這個世間科技還談不上,所以這個境界非常難懂,只有真正修行有定功的人他能理解。定中境界確實是把我們轉變到無限度的空間裡,那叫定中境界,他可以自由的往返,所以見到許許多多不同的世界。

  鈔【故永明謂如幻非實,則心佛兩忘,而不無幻相,則不壞心佛。】

  這些話是永明延壽大師說的,我們知道他是阿彌陀佛化身來的,他所說的話當然就有很深的道理,也實在是事實的真相。『心佛兩忘』是能感,心清淨了,沒有分別了。心跟佛是二法,二法就是我們今天講的相對,相對捨掉之後,絕對也沒有,說絕對跟相對又變成一對了。所以佛法裡面講,「二邊不立,中道不存」,中道也沒有,這個心才是真心,才是真正的清淨心,六祖所說的「本來無一物」。於是所有一切障礙統統都沒有了,界限沒有了,這才能超越無限度的時空。我們今天不能超越,就是有分別、有執著,佛在《華嚴》上所講的,「一切眾生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妄想執著要是去掉,跟諸佛如來一樣,無限的空間統統現在眼前。所有一切森羅萬象,大經上說「唯心所現,唯識所變」,也就是說佛法所講的依正莊嚴,我們一般人所講的宇宙萬有,從哪裡來的?從自性變現出來的。自性是能變,萬相是所變,能變是真的,所變是幻相,所以《金剛經》上講,這一切相,相是有為法,如夢幻泡影。我們心裡想什麼就會變什麼,我們想佛,佛的相就現前,想菩薩,菩薩的相就現前,這也是《楞嚴》上講的「隨心應量」,一點都不錯!

  鈔【又雲:法身真佛,本無生滅。】

  『法身』是本體,就是真如本性,我們現在哲學所講的宇宙萬有的本體,在佛法裡稱之為法身。法身就是一切萬法都依它生起的,跟現在所講的本體意思完全相同,不過名稱不一樣。『法身真佛,本無生滅』,法身變現的這個佛,我們稱他作報身佛,報身佛有生無滅。

  鈔【從真起化,接引迷根。】

  法身確實它有這個本能,這個能力是本來具有的,不是修來的。什麼地方眾生有感,哪個地方他就現形、就應。『接引迷根』,為六道凡夫而說。因為六道迷惑顛倒,是這一類根性的人,叫六道凡夫。

  鈔【此乃如來本願功德,令彼有緣眾生,專心想念,能於自心見佛來迎,不是諸佛實遣化身而來迎接。】

  這個事實都應該要曉得,我們天天想佛,到臨終的時候,你就會看到佛,佛從哪裡來的?佛是我們自性變現的,怎麼變現的?是阿彌陀佛本願威神加持變現的,所以就是佛的化身,而不是佛從西方極樂世界變一個身,趕快去,不是這個意思,這樣講法就錯了!佛的化身在哪裡?就在面前化的。所以,佛實在是沒有來去。但是佛的身相確實現在我們面前,我們自己也感覺得我們跟佛到了西方,你只要一跟佛,立刻就到西方。所以經上常講「彈指頃」,彈指頃這個時間非常快速,一彈指就到了,就是西方!所以十萬億佛國土不遠,一彈指就到了,剛才講了,只是在空間轉變了一下,從我們這個三度空間轉變到阿彌陀佛無限度的空間,這一轉變就是的,是這麼一個意思。

  鈔【則佛身湛然常寂,眾生見有去來。】

  這是兩個境界不相同。佛是圓滿的心性顯露,而我們凡夫是一品煩惱都沒有斷,這個程度差距太大了。佛的境界裡面盡虛空遍法界是一體,而我們心裡面有許許多多的分別執著,好像有來有去,換句話說,我們見了佛,分別執著的習氣還在。到西方極樂世界,這習氣礙不礙事?不礙事,叫帶業往生,帶到那裡也不礙事。像經上講的,我們穿衣吃飯,穿衣吃飯是習氣,到時候他自然就想起來了。到西方極樂世界還要不要吃飯?不需要。不需要,有的時候會想起來「好久沒吃飯了」,一想到吃飯,餐具、飯菜都擺在面前了,只要你一動念就現在面前。等一下,現在面前想起來「我在西方極樂世界,現在已成菩薩,這東西不要了」,這東西就沒有了。這是習氣在那裡變現的幻相。所以佛跟眾生境界不相同,彼此不相妨礙,在西方極樂世界逐漸的、不斷的把我們的境界向上提升。

  鈔【如鏡中形,非內非外,如夢中事,不有不無。】

  這個比喻得很好,我們用電視機的畫面作比喻,也是這個意思。非內非外、非有非無,這是事實真相。我們眼前這個世界也是這個樣子,可惜很多人不能夠覺察,把幻相當作真相,幻有當作真有,在這裡面分別執著,還要占有它,好辛苦!用盡心機,吃盡苦頭,有沒有得到?一樣也沒得到,為什麼得不到?因為事實是「非有非無」,所以你得不到。包括我們自己身體在內,我們身體都得不到!這個真正覺悟人,把身體看作衣服一樣。衣服髒了,脫下來洗一洗,再髒了,脫下來丟了,不要了,再換一件。真正覺悟人對身體就是這個看法,身體不值得重視!我們需要用它,不能執著它,就像衣服一樣,我們要用它,我們不執著它,應當丟的時候就把它丟掉。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時候,極樂世界那個衣服比這裡好得太多,這骯髒東西不能帶去,要丟掉!極樂世界到那裡去受生,你看經上講的,身的體質是紫磨真金、相好光明,我們這個臭皮囊到那裡去,沒有人喜歡!所以到西方極樂世界要把這個捨棄,把它丟掉,你所得到的一個新的身體跟阿彌陀佛的身體完全一樣。《無量壽經》四十八願講得很清楚,佛的身有無量的相好光明,生到西方極樂世界,我們身相跟阿彌陀佛是相同的,那個世界是平等世界。所以對於現前,我們身體以及生活環境,一切一切都要看淡一點,不要看得太認真,不可以執著,那就對了。我們念佛才能得一心,才能得清淨心。

  鈔【又經雲:應以佛身得度者,即現佛身而為說法。亦此意也。】

  我們見到的佛、見到的菩薩,兩、三個人在一塊共修,每個人見到的都不會一樣。大陸普陀山梵音洞,有人虔誠在洞外禮拜,觀音菩薩就現相;也有人去拜很久,什麼也見不到;有人拜十幾分鐘、半個小時,就見到觀音菩薩現身。香港聖一法師告訴我,他們有三個人到普陀山梵音洞拜觀音菩薩,拜了半個小時,菩薩現身了,三個人都非常歡喜。回來的時候彼此問,你見到觀音菩薩是什麼樣子?結果三個人說的都不相同。聖一法師見到的相殊勝,現的是男身,全身金色,戴毗盧帽;另外一位法師見的是女身,白衣大士這個樣子;另外一位看到的是出家比丘相,是穿海青搭衣的。三個人同時見到,但是看到的相不一樣。正是《普門品》講的,應以什麼身得度就現什麼樣的身相,可見他們三個人心地清淨不同,修行功夫淺深不一樣,全是自己心能感,菩薩能應,感應道交而現的相。所以,應以佛身得度就現佛身。

  昨天有一個人來問我,他是代一個同修問的,是一位男居士,他說:有一位女同修,她希望還是以女身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問可不可能?我說:這個大概不可能,經上沒這個說法。他說:如果到西方世界,不是用女身去的,這就很不平等,為什麼一定要男身?為什麼女身不可以到西方極樂世界去?實在講不是人家不平等,是你的分別執著太重!你天天在打妄想,這種妄想執著心,念佛是決定不能往生的。生到西方極樂世界,你喜歡女身,你看看這個地方,「應以女身得度者,即現女身而為說法」,你到盡虛空遍法界十方剎土,不知道可以現多少女身,那多自在!你要是去不了西方極樂世界,你什麼身都不會現,隨著業力去變現,那才苦!所以西方世界是願力,這個一定要曉得。但是在西方世界決定是平等的,有男有女就不平等。我們在《無量壽經》讀過,也討論過,阿彌陀佛西方世界為什麼發願統統是男身,而且統統身相都一樣?免掉分別,避免許許多多的煩惱。許多經上都說,哪一個世界有男女混雜在一起住的,這個世界決定有地獄;如果這個世界清一色的是男眾,或者清一色的女眾,這個世界沒有地獄。

  西方極樂世界沒有三惡道!不但完全是男眾,個子一樣高,相貌都一樣,這才叫真平等,為什麼?世間人,身體壯的、相貌好的就驕傲,體弱的、體貌差一點,心裡就覺得自卑感!這就不平等。阿彌陀佛看得很清楚,這種不平等不要,到我西方世界來統統平等,大家在一塊沒有自卑的也沒有傲慢的。所以那個世界沒有三惡道。你如果不願意去,他方世界有三惡道的地方很多,你盡管去!所以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就有能力隨類化身。隨類化身,不是在西方世界,是到他方世界。你到十方世界去供養佛,隨便你化什麼身,你喜歡化什麼身都可以。去度眾生,那當然是隨眾生的心量來化身,那就是「應以佛身得度就現佛身,應以菩薩身得度就現菩薩身」。應以什麼身得度,他就現什麼身,真的是得大自在!回到西方極樂世界,還是跟阿彌陀佛同樣一個身相,決定是平等的,西方世界是平等的身相。下面用個比喻說:

  鈔【是故水清則月自來,心淨則佛自現,所謂感應道交難思議也。】

  難思議,就是不可思議。水清,水裡面就現月亮,月亮是不是到水面來?沒有來。沒有來,它現了,就是不來而來。我們心清淨了,佛就現了。清淨心中,不但現諸佛的境界,十法界依正莊嚴統統都現前,而且都屬於現量境界,這是最真實的,一點錯誤都沒有。從前有一本書叫《造化通》,寫這個書的人很有學問,確實是博學多聞,裡面有兩篇討論到預言,預言從哪裡來的?他給我們說了兩個來源:一種是從數學裡面推論的,中國許多的預言,像最著名的邵康節的《皇極經》,他那個推算,不但推算一個國家朝代,他推算到整個地球的命運,也推算的相當准確,但是也有不准的。什麼原因?他是從數理上來推,數理有的時候有變化,加減乘除幅度太大,它就起變化,這就不完全可靠,但是大部分可以相信。另外一個來源,就是這些聖人從定中見到的現量境界,那是決定可靠,因為在定中,過去、現在、未來他統統看到,那是決定沒有錯誤。心清淨,過去、現在、未來那些現象統統在眼前,你就都看到了。此界他方,不僅是佛法界,『心淨則佛自現』,心淨則十法界依正莊嚴想現就現、想見就見,這就是感應道交不可思議。通常要到這個境界,最低的程度要初果以上。初果有相當的定功,定能伏斷煩惱,他把三界八十八品見惑伏斷,在六種神通裡面,他得二種,有天眼通、天耳通。到二果,有宿命通,知道自己過去生中的事情,有他心通,知道別人心裡想什麼。三果有神足通,就是飛行變化,孫悟空七十二變屬於神足通,三果能力不止七十二變,他能變化、能分身。四果得漏盡通,那就是八十一品思惑斷盡,超越三界。可見得清淨心、定力非常重要。這些能力,佛給我們說都是本能,不是從外來的。心清淨了,我們自己本來有的能力恢復了;現在這個能力喪失,就是被妄想分別執著這些煩惱將我們的本能障礙住,不能現前,是這麼一個道理。

  疏【故知臨終設像助念,文載聖經,法傳西域,不應疑阻。】

  這是說臨終,在臨終人的面前,我們陳設阿彌陀佛的佛像,或者是西方三聖的像,讓他觀想,這是《華嚴經》有這個說法。臨終怎樣去做,這也是從印度傳過來的,這些方法我們不應該懷疑、不應該阻撓,依照這個方法去做,一定有好處。

  鈔【華嚴十五經頌雲。】

  《華嚴經》第十五卷偈頌。

  鈔【見有臨終勸念佛。】

  這就是我們現在所講的臨終助念,勸他念佛。

  鈔【又示尊像令瞻敬。】

  佛像,塑的佛像也好、畫的佛像也好,一定要讓臨終的人看得清清楚楚。臨終的時候這個情形很特殊,病人躺在床上,這個像供在他腳的那個上方,他躺在那個地方能看到,這個時候沒有恭敬不恭敬的,一定要讓病人很方便,一張開眼睛就看到,要供在這個位置上,幫助他觀想,提醒他念佛,這非常重要。下面兩句是講目的:

  鈔【俾於佛所深歸仰,是故得成此光明。】

  這是教他對佛能夠生信心,能夠產生願心,真正的歸命,真正求生,他決定得生。

  鈔【疏雲。】

  《疏》是清涼大師的注解,《華嚴經疏鈔》是清涼大師作的。

  鈔【西域法。】

  這就是從印度傳來的這個方法。

  鈔【有欲捨命者,令面西。】

  這個人臨終的時候,一定要把他面向西方,求感應。

  鈔【於前安一立像。】

  『立像』就是阿彌陀佛接引的像。臨終佛來接引,所以用立像。

  鈔【像亦面西。】

  佛像安立在西方,讓病人面向西方。

  鈔【以幡頂掛像手指,令病人手捉幡腳。】

  人在臨終時,助念最殊勝的佛事就是《三時系念》,佛垂手接引的手上,掛一個長長的幡,表示接引的意思。這個幡的尾讓病人手上拿著,佛來接引,跟著佛去,取這個意思。

  鈔【作隨佛往生想,兼與燒香鳴磬,助稱佛名。】

  念佛幫助他,這就是助念,幫助他求生淨土。

  鈔【非直亡者得生佛前,亦終成見佛光也。】

  臨終,一生的業力在這個時候統統現前。這樁事情,我們如果細心去觀察,不難發現,在我們家親眷屬朋友之中,在臨終的時候,你注意觀察,學佛跟不學佛差異就很大。學佛,學其他法門跟學念佛法門又完全不同。念佛人,他的修行功夫淺深也不一樣,在這個時候統統可以看出來。念佛功夫好的,臨終有非常好的瑞相;平常功夫差一點的,假如在臨終遇到的緣殊勝,也會有很好的瑞相,那是臨終助緣得力,他在這個時候真的放下了,真正發願求生,所以他走的時候那個相完全不相同。或者走了以後,人死了以後,面貌光彩、身體柔軟比害病的時候還要好,還要殊勝,這個可以證明他決定往生,證明助念真的得力了。所以助念實在講是很有必要,而助念的功德也不可思議。這個方法確實是有根據的,不是我們中國這些大德們自己編的,是從印度傳來的。

  鈔【若神游大方,去留無礙者,置之言外。】

  神游大方、去留無礙,那是得自在。《華嚴經》這首頌,小注裡大家自己看就行了,可見得這確實是有根據的。去留無礙,那這個人是隨願得生,看他臨終的願望,他想生佛國一定往生;想生天,他也決定得生;他想來生得人間富貴也必定得到,為什麼?他得到自在了,所以去留無礙。置之言外,這就不說了。

  鈔【不爾。】

  不然的話。

  鈔【勉旃斯行,如上,則特為設像,以助往生。何況一心不亂,感佛現前,乃慮為魔,自生疑阻。】

  這是臨命終時最不好的現象,也可以說是最大的魔障。就是在臨終時候,或者是自己疑惑,或者是家人不相信,不但不能幫助你,反而來阻撓你,這個事情就麻煩,這是很可怕的一樁事情。所以這個都要平時作功夫,平時跟自己家親眷屬要溝通,要給他們說明,臨終時候應該要怎樣做法,這才如法,才不會起障礙。像前幾時有一個同修來問我,他們全家人只有他一個人念佛,他家的老人往生了,兄弟姐妹當中,有的是道教的,有的是基督教的,每個人主張都不一樣,都認為自己做的是對的,這亡者就苦!他一個人學佛,而且在兄弟姐妹裡面他是最小的,他來問我怎麼辦?我說:無可奈何,你在家裡說話沒有分量,你只好念佛給他回向好了,其他的你做不了主,還是隨你兄弟姐妹讓他們去處理。這是最困難的,這真的叫魔障。當然最好的是自己念佛真有功夫,就像前面講的「神游大方,去留無礙」,那就行了。像香港東蓮覺苑,何東爵士的夫人,她那一招很高明,臨終的時候預知時至,她有一點小病,但是那個病不妨礙,她還是打坐坐著走的,神智很清楚。走的那一天,把她的親戚朋友都邀請來,在家裡開往生大會,讓這些親戚朋友看她往生。因為他們全家就她一個人念佛,全家都是虔誠的基督教徒,她用這一招把她全家人都度了。這家的人真的看到了,念佛是這樣走的,這相信了。所以兒子、媳婦統統回頭,還把自己房子捐出來做道場,不容易!這個老太太很聰明,很高明。時節因緣沒成熟,你上你的教堂,根本問都不問,到時候這一招一表現,全都回來了,度了很多人!因為這樁事情在報紙上都登出來,許多人看到這個現象,知道念佛真正往生,那不是假的,是真的。在我們台灣,像她這樣功力的人不少!我們常常聽說。還有站著走的,功夫比她還高!台灣站著走的,我就聽到有好幾位。最近我在高雄還聽到一個站著走的,預知時至,他念佛只念了七個月。這不是假的,確實是真的。這個就無所謂,臨終時候家人有不同意見,也障礙不了他,他來去自由!

  疏【稱理,則自性妄窮真露,是臨終佛現義。】

  這一節是我們這一段經文稱性而談,也是將臨終那個時候,佛為什麼會現前,所以然的道理為我們說出來了。『自性妄窮』,窮是窮盡的意思,『真』就是真性,真性顯露出來了。這一句裡面有淺深境界不同,事一心,妄想煩惱伏住了,沒斷,真性沒有露出來,只是煩惱伏住而已,不起作用。佛菩薩大慈大悲,在其他法門裡面,這個境界是見不到佛的,不管用的;淨土法門,這個境界當中就行,就能夠感應佛現身,叫帶業往生,生凡聖同居土,這是淨宗第一殊勝之處。如果真要是露了,露了一分,那是理一心不亂;妄確是斷一分,真的顯一分,真心顯一分,這在其他宗派是圓教初住菩薩,別教初地菩薩,那個確實不一樣了。到這個境界,就是前面所講的去留無礙,那是得大自在。淨宗殊勝不是殊勝在這個地方,殊勝在伏煩惱,沒斷,帶業往生,殊勝在這裡。這樣的功夫,我們每個人在一生當中統統做得到;假如說斷煩惱,妄要斷,真要顯,那的確不是每一個人一生當中能夠做得到的,這個太難了。如果只伏不斷,的確是個個都能做到。當然我們見到的佛,西方三聖都是化身。化身、應身,諸位一定要記住,都是真佛,千萬不要認為法身、報身才是真佛,應化身是假佛,你要有這個疑惑,麻煩大了!疑惑要是重的話,這一生不能往生;疑惑縱然不重,淺顯的疑惑,也會落到邊地往生,不能入品。大經上常說:疑為菩薩重障。疑惑是菩薩修行重大的障礙,我們一定要斷疑生信。蓮池大師《疏鈔》說的實在是非常詳盡,他的目的就是幫助我們斷疑生信。自古以來可能有疑惑的地方,他統統都提出來,都給我們做了很詳細的解答。所以目的非常顯然,幫我們斷疑生信,堅固求生的願望。這是大師在《疏鈔》裡顯示出真正的慈悲,對我們有真實的利益、有真正的幫助。我們今天就講到此地。

 

上一篇:洛桑陀美金剛上師:和諧中的解脫之淨罪積資(四)
下一篇:達真堪布:功德、善根要回向,否則會有三種過患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