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洛桑陀美金剛上師:如何走出學習《菩提道次第廣論》的誤區(一)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學佛的過程當中,很多人由於聞思不夠,往往會走入誤區,衍生出許多自以為正確的偏頗的見解,但是真的修的怎麼樣,就沒人知道了。自己所謂的“修行”,到底有沒有走在正道上,有沒有落在生活實處、依教奉行,是每個修行人時刻應該觀照、反省的。

  學佛到底應該從哪裡開始?有些人只是誦誦經、念念咒,沒有系統的聞思,不知道怎麼做,也不明白為什麼要這樣做,沒有方向、非常盲目,盲修瞎煉,或許為了功德而去做這些,但是對我們並沒有真正的利益。  修行,需要遵循次第,要有方向、有目標。就像在漆黑的茫茫大海中航行,需要燈塔來引導我們前行。人的一生非常短暫,如白駒過隙,在這短短的幾十年當中,如何不浪費暇滿人身,而能最快、最直接地通達佛理,成辦聞思修的功德而最終達到佛的圓滿的果位呢?

  “初於廣學而博聞,中而教理教授思,後而晝夜精進修,皆為教興做回向。”宗大師清楚的表明了修行三要:要聞、要思、還要實修。但是很多修行者,要麼只聞不修;要麼只修不聞。注重修而沒有聞思,易墮入盲修瞎練;只聞思而無修證,則無法在心相續中生出法的功德而流於世俗。因此,宗喀巴大師為了讓眾生在修行的路上少走彎路,有次第的學佛修行,更快地積累福資糧和智慧資糧,專門為我們繪制了成佛的地圖——《菩提道次第廣論》,遵照《廣論》的要求次第修習,這是最穩妥、有益、快速的修行道路。

  “總攝一切佛語扼要,遍攝龍猛無著二大車之道軌。往趣一切種智地位勝士法范,三種士夫,一切行持所有次第無所缺少。依菩提道次第門中,導具善者趣佛地,是謂此中所诠諸法”。  意思是說,《廣論》總攝三藏十二部精髓,循著龍猛、無著二大論師之軌道,以三士道(下士道-中士道-上士道)的次第由淺入深編著而成。三士道是任何一種根基,從初發心到證得無上菩提之中修學佛法的必經過程。我們如理依照《廣論》的次第修行,必然能打開通往解脫、成佛之門。

  很多正在學習《廣論》的修行人,或者聽聞、即將學習的人,心中肯定會有很多疑問。《廣論》作為一部大乘論典,它與大乘的佛經相比,二者應該如何抉擇?學習論典有沒有必要?  佛住世說經,菩薩於後造論。那麼既然佛已經講經說法,為什麼菩薩還要倒駕慈航,來造論典呢?  我們可以思惟一下,我們已經錯過了佛陀住世的時代,相比之下,我們的福報沒有與其住世弟子那樣大,同樣智慧也比不上,所以能看得懂佛經的人少之又少,反而輪轉三塗之眾浩如大海。

  為什麼呢?就是因為末法時期,我們的福報、智慧資糧不夠,所以很難理解佛講的甚深密意,因此有了菩薩造論的因緣,在經典的基礎上更加廣大、淺顯地解釋,論典應運而生。這是佛法與時俱進的特點,隨著人們根基和思想意識的改變,佛法的表現形式也需要隨之發生變化,這樣才能為更多的人接受和理解。

  正如宗喀巴大師造《菩提道次第廣論》,正是以善巧方便在引導、度化眾生。並且以著《廣論》的因緣來說,恰如其分,內容深入淺出,正適合末法眾生的根基學習。所以這部論典相當的有分量,值得我們用一生去聞、思,契入修行。

  很多人看重佛經,但是對於論典卻沒有信心。扪心自問一下,你真的能夠讀懂、領會佛經嗎?常年累月的讀經,確實會得到利益與功德,佛所說法是真實不虛的。而且當功德生起之後,世俗間的福報也自然會增加,家庭、工作等,都會比較順利,或許有求皆應,這當然是一樁美事。但是我們修行人卻不能執著於世間的福報。學佛修行要有聞思修,要明理,要懂得修行是為了什麼。

  很多人只喜愛佛經,所以對《廣論》的認識有這樣那樣的誤區。或者認為論典不如經典究竟,或者認為《廣論》只是像世俗間的論著一樣晦澀難懂,就像曬干的苞米一樣啃起來費勁而無味,沒有實際的修行竅訣,所以大多數人還未提及就已經捨棄,已經提及卻沒有信心,學習之後沒有思惟又退失,真的非常惋惜。就像我們去吃一種食物,有的人搖搖頭不願嘗試,有的人剛剛放入口中就吐了出來,而有的人則能仔細品味其中滋味。

 

上一篇:覺慧普弘:護法
下一篇:元音老人:喜怒哀樂從哪來?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