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原文】阿難!此三勝流,具大隨順,身心安隱,得無量樂。雖非正得真三摩地,安隱心中歡喜畢具,名為三禅。——《楞嚴經》
【經文解釋】阿難!(少淨天、無量淨天、遍淨天)這三勝流,具足這個大的隨順。“隨順”,就是隨順眾生的心,令眾生也都歡喜。身心安隱:身也沒有妄想,心也沒有妄想了;身沒有不安穩的,心也沒有不安穩的。前邊那是苦惱不逼、憂懸不逼;這個地方,把那個憂懸、苦惱一點都沒有了,身也安,心也安了,身心都老老實實的。怎麼老實法?就是沒有欲念了。沒有再生心動念,或者男人去找個女人,女人去找個男人,沒有了!這叫“身心安隱”了。
你要是不安穩的時候,怎麼樣啊?這個念停止了,那個念又生來:“哦,某某生得很美的!某某又是很漂亮的!”一天到晚想這個事情。現在身心安穩了,對這些個問題都解決了,再也不生這個心了。所以說身心安穩了,什麼安穩?就是這一點!就是這一個問題!我講來講去,就是造業的也就是這個問題——無明——最初就是一念無明,就惹出這麼多的禍患來!欲念、愛欲從什麼地方來?就從無明那兒來的。所以十二因緣一開始,就講“無明”。無明,然後就有了行;行,就有識了;識,就有名色,都是從這兒來的。現在在這個地方,雖然沒有真正把無明破了,可是得無量樂:得到無量的快樂。雖非正得真三摩地,安隱心中歡喜畢具,名為三禅:雖然不是真正的定,可是他在這個安穩心中,有一種歡喜畢具,這名為三禅。
到這個時候,你坐到三禅的境界上,你這個念就不起了,得到一種寂滅樂。所謂“一念不生全體現,六根忽動被雲遮”,你在這一念不生的時候,那就是佛的本體;全體現了。六根忽動——可是你或者眼睛看一看,耳朵聽一聽;這一動,被雲遮,這就又生了雲彩,把你自性遮上了。那麼用功用到這個時候,前邊身心還生心動念,譬如脈停止了:“哦,我的脈怎麼停止了呢?”你這麼一想,脈搏又動了。你到呼吸氣停止的時候,你生了一念:“哦,我這怎麼沒有吸氣了呢?”這麼一想的時候,這個呼吸氣又有了,這就叫“念沒住”呢!現在到這個三禅上,脈搏、呼吸氣什麼也沒有了,也不管它了,不再生這個念了,自己連自己這個念都沒有了,都找不著了,這叫“一念不生”;一念不生就全體現,這是三禅的境界。(度輪法師解)
【經典介紹】《楞嚴經》是佛教非常重要的一部大經,舉凡發心、解、行、證、悟,皆詳盡剖析開示,包含了顯密性相各方面重要的道理,可說是一部佛教修行大全,也是一部著名的破魔寶典,祖師盛贊為“開悟的楞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