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轉載

 

《佛說施燈功德經》淺解 九 十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九)施燈得四種可樂之法

原經文:捨利弗!若有眾生於佛塔廟施燈明者,得於四種可樂之法。何等為四?一者色身。二者資財。三者大善。四者智慧。捨利弗!若有眾生於佛支提施燈明者。得如是等可樂之法。

淺解:佛告訴捨利弗:若有眾生於佛塔寺施佛燈明,所生之處福德隨身,又能得於四種隨心喜樂之法。

一者,所生之處身得大力,殊勝圓滿具足莊嚴。

二者,所生福德人家,資財豐足,衣食無缺。

三者,其心善良常慈念眾生,不造諸惡。

四者,生生世世能得宿命通智慧。

佛告捨利弗:若有眾生於佛塔、佛形象前施燈,能得如此四種利益。

 

原經文:爾時如來欲重宣此義復說偈言:

身傭圓滿具大力, 不與他人共戰诤,

 遍游諸方無惱者, 由燈奉施佛支提。

 生於大富上族家, 具足功德人所敬,

 生生恆得宿命智, 由燈奉施佛支提。

 於諸眾生常悲念, 發言眷屬皆敬受,

 心無損害恆調柔, 常不造作惡道業。 

(十)施燈得四種清淨

原經文:復次捨利弗!若有眾生供養佛塔,得四種清淨。何等為四?一者身業清淨。二者口業清淨。三者意業清淨。四者善友清淨。捨利弗!

淺解:佛告訴捨利弗:若有眾生燃燈供養佛塔、佛形象,所生之處能得四種清淨。一者,得身業清淨。二者,得口業清淨。三者,得意業清淨。四者,得善友清淨。

 

原經文:雲何得於身業清淨?若善男子、善女人,於彼彼生處遠離殺生,無殺害意。亦常遠離偷盜、邪YIN。於己妻所尚不邪行,況余人妻?亦不飲酒,放逸自縱。不以刀杖及余苦具加逼眾生。離不善法及諸惡業。捨利弗!遠離是等,是名身業清淨。

淺解:捨利弗!如何身業清淨?若有人燃燈供養佛,來世所生之處,遠離殺生,乃至心中都不起殺害意。也遠離偷盜、邪YIN,其人於自己妻子尚無邪行,更不會侵犯他人之妻。其人也不飲酒放逸自縱其心。不以刀具、棍棒打害其他眾生,其身遠離不善法及諸惡業。這是燃燈供佛所得的身業清淨果報。

 

原經文:捨利弗!雲何口業清淨?是人世世常不妄語。若不見聞,終不妄說。若見若聞,合時咨問然後乃語。

淺解:捨利弗!如何口業清淨?若有人燃燈供佛,來生世世離於妄語、兩舌、惡口、绮語。(1)、不妄語。若不見聞到的事,絕不妄說。若有見聞,有人咨問則應時而說。

 

原經文:為利自他不作異說。設若有人教令妄語,為護實語,終不妄言。不以此語向彼人說,不持彼事向此人道,二朋先壞不令增長,有所發言能善和诤。

淺解:(2)、不兩舌語。若有不利自己與他人,破人和合,犯兩舌話語絕不說,假如有人教令妄語,為護實語,絕不妄言。不以此語向彼人說,不持彼語向此人說。二人先有不和,不令增長。有所言說,調解他人的和诤。

 

經文:若痛心語,若粗語,若苦惡語,不喜語、不樂語、不愛語、不入心語、惱他語、結怨語,悉皆遠離

有所發言,潤語、軟語、意樂語、不粗語、悅耳語、美妙語、入心語、多人愛語、多人樂語、可愛語、可樂語、能除怨語。恆作如是種種美妙語。

淺解:(3)、不說惡口語。1、若刺痛人心言語,2、若粗魯言語,3、若挖苦人的惡劣語,4、他人聞而心中不喜之語,5、他人不樂聞語、6、不愛聽語,7、不入心語,8、令他人生煩惱語,9、結怨他人語,悉皆遠離。有所言說即是1、潤樂人心語,2、柔軟人心語,3、令人心中喜樂語,4、不粗魯語,5、悅耳語,6、美妙語,7、入人心語,8、語則令多人喜樂,9、可愛語,10、可樂語,11、能除他人怨語。永遠是說種種美妙之語。

 

原經文:復離绮語。不作異想異語,不作異印異期覆障實事不煩廣說,不非時語,恆究竟語。捨利弗!如是遠離不清淨口業,成就清淨口業。捨利弗!是名口業清淨。

淺解:(4)、不說绮語。不作想東說西的绮飾言詞不實之語,不作廣說言詞覆障實事令人心生煩惱之語,不說不合適宜之語,不肯定的事不說肯定語。捨利弗!其人所生之處,遠離種種不清淨口業,成就清淨口業。捨利弗!此名口業清淨。

 

原經文:捨利弗!雲何意業清淨?於他所有珍寶資財不起貪著,不起嗔心,遠離害心,又離邪見,無諸惡見。捨利弗!遠離是等,是名意業清淨。

淺解:捨利弗!如何意業清淨?若有人燃燈供佛,來生於錢財寶物不起貪心,於不順境界不起嗔心,其心正見遠離邪見,無諸惡見。此名意業清淨。

 

原經文:捨利弗!雲何得善友清淨?若諸善友,遠離妄語,亦不飲酒。離諸粗犷調伏正見。往詣其所,親近咨受。又詣諸佛、菩薩、緣覺、聲聞等所,親近供養,咨受未聞。捨利弗!是名第四善友清淨。

淺解:捨利弗!雲何得善友清淨?燃燈供養佛之人,來生所結交的朋友遠離妄語,也不飲酒,其心柔軟,離諸粗犷,皆具正見,常相往來親近咨問法義。又所生之處常得見佛,能常詣佛所,菩薩、緣覺、聲聞等所,親近供養,咨問所疑,啟請開示未聽聞過的佛法。捨利弗!此名第四善友清淨。

 

原經文:捨利弗!若善男子、善女人於佛支提施燈明已,得如是等四種清淨。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為欲照塔故然燈, 身口意業善調伏,

 遠離邪見具淨戒, 由是獲得如意眼。

 猶如淨日照十方, 速能獲得於漏盡,

 彼大智慧具威德, 得淨天眼離塵漏。

 智者能了眾生意, 亦得通明及辯才,

 求二乘道得不難, 由施佛燈獲是報。

 若求無上佛菩提, 天眼智慧及財物,

 於此三事恆無減, 由燈奉施佛支提。 

淺解:佛告訴捨利弗:若善男子、女人,於佛前、塔寺施佛燈明,能得此四種清淨。這時佛說偈言,重復上面所說經文。

 

上一篇:《佛說施燈功德經》淺解 八
下一篇:《佛說施燈功德經》淺解 十一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