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周泳杉老師:《弟子規》的由來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
|
|
|
|
|
|
【總敘。弟子規。聖人訓。首孝弟。次謹信。泛愛眾。而親仁。有余力。則學文。】 這一篇『總敘』就是《弟子規》全文第一個段落,也就是說,這是《弟子規》的著述者李毓秀夫子,這是我們前清的一位大儒,他著述《弟子規》的由來,學術的由來。我們非常佩服古人這樣的一個心境,為什麼?一樣的道理,述而不作,沒有自己的想法,他的匯集都是來自於古聖先賢的智慧,不是自己的想法。所以它第一句話,“總敘”,標明了整篇文章的來源。換句話說,就是我們現在說的師承,師承哪裡。這個是有學問的人。我們要曉得,古人懂禮,我們請教別人的師承,這是一種禮的做法,而對方也懂禮,他會把他的師承告訴我們,在這裡,李毓秀夫子就把他的師承給標出來了。師承哪裡?我們孔老夫子的《論語》。這一篇《弟子規》就是由我們《論語.學而篇》的第六章,這一章書衍生出來的。“學而篇”的第六章就是我們剛剛念的那幾句話,“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他就從這幾句話當中,去詳細的把中國家規敘述出來,所以他不是自己創作的,他是述而不作。他第一句話講『弟子規,聖人訓』,非常的明白,這是聖人的教訓,不是某某人講的,某某人講的不一定可靠。我們就可以看到,一般的賢人他不妄作(不妄創作),這是我們需要學習的。我們現在的人有一點點的發明創作,我們就要把它申請專利,有沒有?還後面要寫個“版權所有,翻印必究”,這個心量太小。
|
|
|
|
|
|
上一篇:蔡禮旭:讓名於上 讓功於眾 讓位於賢 讓食於幼
下一篇:如何學習經典
|
|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