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蔡禮旭:和順為齊家之本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和順為齊家之本”。家庭要充滿祥和之氣,家和萬事才會興。而我們常說男子要陽剛嘛,所以是剛正。女子是柔和、柔順。好。剛柔之禮。請問剛跟柔一不一樣?我們想,一個男子的剛在哪?剛在“無欲則剛”。無欲的人不會被境界所轉,不會因境界而發怒,不會因境界而起貪心。這個才是剛。所以這個“剛”的精神事實上還是修養,不隨著習氣,隨著正氣這個叫“剛”。這個叫“道義之身”,才顯出他男子漢大丈夫的氣概。甚至於不只是不動氣,人家侮辱他、罵他,他如如不動,不跟人計較,不回嘴,這個才是“剛”。

    而這個“柔”呢?“柔”也是不動氣,決不跟人家計較。逆來順受,所以大家覺得這個剛跟柔一不一樣?在心性上都是修養。只是男女特質展現出來不大一樣。可是他的本質都還在心性的修養上。不動習性,能隨順德行,所以真正的男人剛中有柔,真正好的女人柔中有剛。所以男人很剛強,柔起來的時候也很溫柔,是不?女人很溫柔,等到她遇到一些境界的時候她比鐵石還堅。

    大家有沒有看那個《德育故事》?哇,你看面對國家危難的時候,兒子回來了,“媽,我最不放心的就是妳呀。”“為國效忠,流什麼淚,趕緊去殺敵。”然後自己帶著媳婦沖上城牆去,抵御敵人到最後一刻,還不能讓敵人羞辱了自己死去的身體,放火燒了自己。你說那個剛可能男人都不一定做得到啊。所以真剛有真柔,真柔有真剛。

    那這個“正”,正直,處事待人甚至起心動念都是順著道理,有正氣。而這個“和”,其實也都是懂得順著道理、順著情理。所以有柔為體,和為用,有這樣的修養做出來了,就是非常公正無私,就是非常地和順。所以這個是“和順為齊家之本”。

    “調劑人情,發明事理”,這八個字也很重要。其實這八個字也是在提醒我們,“知所先後,則近道矣”。事情的先後順序不可顛倒。比方《論語》裡面講,“君子信而後谏”,就是呢,親戚朋友之間取得足夠的信任才好勸谏他。“未信”,還沒達到信任你就勸他,“則以為謗己也”。他不舒服了:哎呀,你是不是要毀謗我,你是不是看我不順眼。信任夠了,你勸他,他覺得你愛惜他。這就是人情,要體恤得到。所謂“交淺不言深”,就是信任要夠才好。我們有時候那個信任還沒建立,一講起話來連珠炮,一個接一個哒哒哒哒哒哒,結果人家很不高興了,不接受了,我們還在那裡,“狗咬呂洞賓,這個人沒善根,算了”,“我這個人講話就是很正直”。你看啊,自己不通人情,還要把自己抬得很高,“我這個人就是正直”。

    所以人有時候自己在“倘掩飾,增一辜”,自己都不知道。所以這個人情事理感覺得到的話,就知道什麼先要做,什麼後面才能夠順勢而為。所以“調劑人情”,彼此的關系、信任就夠,之後才能借一些機會善巧地把一些道理供養他、提醒他。假如沒有“調劑人情”,就是長篇大論的道理,一般都不能接受。

    所以我們不知道有沒有學長有講過《少娣感嫂》?《少娣感嫂》這個故事確實是很有智慧。有沒有哪一個學長是挑這個故事?沒有啊。沒有,我就講,有,就你們講。

    這個崔少娣她要嫁到蘇家,蘇家有五個兄弟,她的未來的夫君是老五。所以她還沒過去前有四個大嫂。他們五個妯娌之間怎麼相處?所以當她要嫁過去以前,因為她四個嫂嫂常常吵架,有時候吵得不過瘾,抄家伙,那個木棍什麼都拿出來了。所以她的親戚就歎氣了,說,“妳還要嫁過去呀,妳嫁過去不是很危險嗎?凶多吉少。”都不看好。但是,這個少娣她對於人性本善有堅定的信心:我們只要誠心,都能夠改善。她就嫁過去了。

    結果嫁過去以後,她非常懂得禮讓,懂得忍讓,懂得謙讓。比方回娘家拿回好東西,先讓她的大嫂、先讓她的侄兒來享受,先人後己。侄兒都吃了才讓她的孩子來吃。然後婆婆分配:“這個工作誰去做?”假如看到這個嫂嫂面有難色,調劑人情,馬上過去:“婆婆,我是最後來的,我年輕,這個我來就好了。”又把工作給攬過去。家裡一起吃飯的時候,嫂嫂沒上桌,她絕不上桌。等嫂嫂坐下來,她才坐下來。

    所以這一點一滴對她們的一種尊重、關心,哪有不感動人的?人的心都是什麼做的?肉做的。都是有感覺的,有感情的。甚至於有一些情況,比方說,她抱著侄兒,侄兒都還小,還在襁褓當中。抱著,“哎呀,好可愛啊,好可愛啊”,而且她衣服也穿得是非常正式的服裝、莊嚴的服裝。突然這個侄兒撒泡尿,然後就撒在她的衣服上面。

    好,諸位學長,剛好你今天穿了一件很昂貴的衣服,然後,“咻”,撒在你的身上,你第一個念頭是什麼?“這件多少錢,哎呀,怎麼辦啊!”可能是這個反應。可是,這個崔少娣,因為嫂子看到這個情景了,人家也不好意思,馬上,“哎呀,抱歉抱歉”,就要把孩子給抱過去。這個崔少娣當下的反應:“嫂子,別緊張,別嚇著孩子了。衣服洗就好了,一點關系都沒有。”哇,你看當場大嫂是什麼感覺?“在這種情況,念念的還是我的孩子啊。”你一心一意為她的孩子著想,感來的,人的心化掉之後也是一心一意為你著想。

    然後因為這四個嫂嫂之間以前都是常常吵啊、罵啊,很多事事非非也是存在的。然後,這個嫂子就會來講,哎呀,另外一個嫂嫂怎麼不好怎麼不好,就來講給她聽了。我們應該怎麼反應?“『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是不是?那個嫂子:哦,妳給我記住,這麼不給我面子。這個就不是“調劑人情”了嘛,不要拿道理壓人。所以當她的嫂嫂來給她講其他人的不是,有一個本事要學,叫傻笑,“呵呵,呵呵”,沒有任何的回應,她就講不下去了,不好意思就走了。

    所以人與人相處,就是你有響應,就越來越起勁。比方說他罵你,你一回嘴,他就越罵越起勁。他罵你兩三句,你沒反應,他就覺得罵不下去了。他打你,你都不還手,他推你,你躺在那兒,“啊”,他也不知道接著要該怎麼辦,他下不了台了。所以一個巴掌拍不響。人家是非人我了,你都不回應,他也講不下去了。他慢慢地看你都不談這些,你的德行就感動他。“哎呀,還是你有修養。”

    結果她的僕人也跑來給她說三道四,她斥責她的僕人。然後把她的僕人帶去給她的大嫂道歉。大家覺得這麼做好不好?“哎呀,好像太凶了。”大家要注意,不要看眼前她舒不舒服、難不難過,要看著這個僕人,這個姑娘以後是要當人家的媳婦的,她假如不在其中得到教訓,她以後吃不完兜著走。所以這個嚴格是對她的疼愛喲。

    所以崔少娣這個調劑人情啊,自己都把榜樣給做出來了。一年左右,她四個大嫂說到了,“五嬸大賢”,被她的德行感動了,我們這些人跟她比起來真的不算人,叫“我等非人”。有沒有批評人?沒有。正己化人。

    所以這個故事也啟發我們:“三爭三讓,天下無貪人矣;三怒三笑,天下無凶人矣。”人沖突都是爭一時的意氣,能不爭了,能讓了,能微笑面對了,這些沖突就化掉了。我們看,“三爭三讓”,為什麼?因為人都有良心啊,他在這些小利當中貪,你每一次都不貪,他說,“你君子,我小人”,他的慚愧心就起來了。

    所以在漢朝那時候很重視五經的學問,所以皇帝設了五經博士。然後剛好五經博士聚會,皇上下旨每一個人送一只羊。結果散會了,所有這些五經博士就圍在那裡:“哎喲,哪一只羊比較肥?”“哎呀,這樣看不准,去拿秤來稱比較准啊。”就在那裡爭啊,要拿那個最重的。結果其中一個五經博士,好像叫甄宇,看到大家在那裡爭,覺得很難受。大家要了解,他們是什麼身份?五經博士啊。那真是丟臉丟透了,都是講經,結果蠅頭小利都在爭,那是有口無心了,記問之學了。所以甄宇覺得,哎呀,很慚愧,很丟臉啊。馬上一看,那只最瘦的,牽著就走了。結果他羊一牽走,所有的人互相看一看,都不好意思。只要有人做出不貪,貪的人也會慚愧心起來。後來皇帝知道這件事情了,皇帝很聰明,借這個機會教育天下人,所以就封這個甄宇叫“瘦羊博士”。除了五經博士以外,叫“瘦羊博士”。這個天下的楷模。

    所以這個漢朝的皇帝我感覺很不簡單,難怪我們叫漢人。大家看,漢文帝為母親親侍湯藥,三年啊,不簡單。而且漢朝的皇帝全部都加一個號,漢“孝”文帝、漢“孝”景帝,以“孝”治天下。而且大家看《弟子規》裡邊講的,“冬則溫,夏則凊”,這是東漢黃香的風范。皇帝一發覺這個榜樣了,馬上诏告天下,可能還親筆御筆贊歎,寫著,“江夏黃香,舉世無雙”。天下人不都學孝道嘛。皇帝做了,又把天下的榜樣立起來,所以這整個朝代都是重視孝道、德行。

    所以東漢光武帝復興漢室之後,因為隨他打仗有很多將軍,結果後來平定天下了,這些將軍就在那裡說,“我的功勞最大”,另外一個說,“你算什麼,我比較大”,就開始爭了。結果有一位將軍叫做——馮異大將軍。我們這一位學長“視思明,聽思聰”,他一看就知道我的腦筋短路了。馮異大將軍,他的功勞應該算是最大的。可是他看到大家在那裡爭,他就覺得很難過。他覺得:我們為國效忠是應該的,而不是爭的。他就自己默默地走出去了。要默默的,你不要:“哼,無恥!”然後人家說:“你有什麼了不起!”是吧。那就不能感動人了,還給自己埋下很多對立、沖突。他默默地走出去,然後走出去就坐在一棵大樹下沉思。後來皇帝知道這一件事了,就封他叫“大樹將軍”,所以天下的人都不去爭功了。

    所以領導者能把善立起來,對整個團體的風氣非常重要。這是“三爭三讓,天下無貪人矣”。

    “三怒三笑,天下無凶人矣”。人家惡意對我們,給我們亂發脾氣,我們都不計較。還是對他很好,慢慢地忍,他就覺得不應該了。所以這個是調劑了人情,道理人家很容易就接受。甚至於可能她的嫂嫂在那裡批評誰怎麼樣怎麼樣不好,甚至於這個崔少娣還講,“她上一次還為了妳什麼很付出啊,妳不要只看到她不好,她對妳很好的”,是吧。她還從中把每一個人的好提醒對方,讓她不要只記她的不好。這個就能化解家庭裡面很多的不愉快。

    這個是“和順為齊家之本”。所以有和順之心,總想著如何大事化小,小事化無,如何讓家庭更團結,就是她講話最中心的一個態度。

 
 

上一篇:蔡禮旭:教育孩子要恩威並施
下一篇:輪回轉世的實例:明代理學家王陽明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