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轉載

 

感恩改過好夫妻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作者:黃威南

佛家重視發願,這幾乎是人盡皆知的常識,就連經題也時常這樣提示我們,如:《地藏菩薩本願經》、《藥師如來本願功德經》…在自己過去的想象中,諸佛菩薩的本願氣勢磅礴,腦海浮現充滿英雄感的電影畫面,“伴奏”的是萬人空巷的喝采聲…但在領受了佛經的教誨後,一盆涼水灌頂,原來諸佛菩薩的本願功德竟然就在日常生活,夫婦、眷屬間展現。

佛在《五苦章句經》(卷1)中說:“夫父子、夫婦、兄弟、家室、知識、奴婢有五因緣。何謂為五?一曰怨家,二曰債主,三曰償債,四曰本願,五曰真友。”除了我們平常熟悉的“怨親債主”之外,這段經文明明白白地告訴我們:親子、夫妻、兄弟、家庭成員,以及朋友、同事或下屬之間有五種因緣,分別為:一、冤家-過去我們對不起他,傷害過他,對他有一份虧欠,如今理應忍受他的怨恨,希望用誠意的改過和忍讓,乃至加倍的關懷化解他內心怨恨的痛苦,期盼他早日得到心平氣和的安樂自在;二、債主-所謂“討債來的” -那是我們欠了他的恩情,曾經受過他的恩惠,今生為了報恩來和他做伴的;三、還債-因為過去我們曾經幫助過他,對他好,所以今生對我們特別愛護、照顧,這份情義值得感念,應當彼此惺惺相惜,彼此感恩,延續善緣;四、本願-諸佛菩薩本願不離普度眾生,我們與一切眾生同住世上,彼此間互相對待的關系,古人歸納為五倫十義,家人、朋友…自然也是“眾生”之一;五、真修實干的同修道友。

隨後的經文為我們解說了五種對待關系的具體情況,經中說:“何謂怨家?父子、夫婦、兄弟、宗親、知識、奴婢相遇相殺,是謂怨家。何謂債主?父母致財,子散用之,是謂債主。何謂償債?子主致財,供給父母,是謂償債。何謂本願?先世發意,欲為家室善心歡喜,厚相敬從,是謂本願。何謂真友?先世宿命,以道法因緣共相承事,後相經過,生則明法,精進志和,是謂真友。”(CBETA, T17, no. 741, p. 545, c3-13)

第一種情形,就是“怨家”,也就是“仇家”,所謂“仇人見面,分外眼紅。”親子之間互相傷害,像現在新聞報導中的殺父、殺母,或虐待兒女致死,乃至夫妻、兄弟、親戚、朋友以及老板和員工之間,或者同事彼此反目成仇,刀刃相見,演成凶殺。人際關系如此惡劣,甚至彼此性命不保,當然已經全無幸福可言。

其實,像現在一再震撼社會的丈夫殺妻子或妻子殺丈夫的案件,在古代也曾經出現,在《法苑珠林》(卷44)中有這麼一段記載:“漢靈帝建寧三年,河內有婦食夫,河南有夫食婦。夫婦陰陽二儀之體也,有情之深者也;今反相食,陰陽相侵!豈特日月之眚哉?靈帝既沒天下大亂:君有妄誅之暴,臣有劫弑之逆,兵革傷殘、骨肉為雠,生民之禍至矣!故人妖為之先作,恨不遭幸有屠乘之論以測其情也(右三驗出搜神記)。”殺了自己的伴侶,還把他的遺體吃掉,這樣悲慘的事情讓人聽到即生起不忍的心情…古德說:夫妻有如太陽和月亮,是互相配合,相輔相成的,感情最深的-我們可以想象:夫妻成雙成對,就像筷子,也像左、右手,總是互補長短,你幫我、我幫你,一旦自相殘殺,就如同日月相撞,這不是要造成大災難的嗎?果然,古德在記載中告訴我們:不久之後,天下大亂,各種人與人之間的斗爭、傷害層出不窮,戰爭、仇殺…各種禍害一一來到社會大眾的面前!夫妻關系的崩潰瓦解,出現了不正常的情況,就是一種先兆,預示著即將出現的種種社會亂像-因為夫妻對下直接影響兒女的身心發展,對上必將失去對父母責任的承擔,其他人際關系也是牽一發而動全身的!因為不了解聖賢人的教誨,不明白佛法所揭示的因果定律,不能見微知著,從社會的一個小螺絲釘的松懈脫落而警覺到對整體結構的逐漸崩壞,接二連三更大的災難也就成了不可避免的宿命了…然而這真的是“宿命”嗎?還是我們不夠細心?我們應該趕快警醒才是!

佛經中說:“夫婦不相和順,數共鬪诤,更相驅遣,後墮鸠鴿中。”(CBETA, T17, no. 747b, p. 564, a22-23) (見《佛說輪轉五道罪福報應經》卷1)夫妻之間不和,經常爭吵,還鬧離婚者,將墮落為禽鳥。因為,這是一種人類文明的倒退:連夫妻之間都不知道如何相處,我們待人處事的能力在那裡?人類自稱為“萬物之靈”,是否應該自問:“夫妻彼此的結合是為了甚麼?”《地藏經》說: “若遇邪YIN者,說雀鴿鴛鴦報。”一些禽鳥的結合是為了傳宗接代,人類的延續香火更肩負了將現有道德文明傳承下去的使命:小則個人家庭興衰,大至與天地並稱“三才”,要為大自然善盡一份保護環境,確保一切動植物皆能共享天地之恩的使命…為何會淪落至被與禽獸相提並論的處境?甚至可能還更加不如…在《護生畫集》中有這麼一幅畫,還有這麼一段話,敘述了動物界中雌雄成對,願共甘苦的“夫唱婦隨”,這幅就題為“願共甘苦”的漫畫,其文字說明如下:

“菱峽間有子母鵲,比常鵲差大,雌雄未嘗相離。虞者必雙得之。閉雌於籠中,縱雄出食,食飽則歸。縱雌亦然。若雙縱,則徑去不復返矣。”兩只鵲鳥一起被捕捉,一同關在籠中。若把雄鳥放出覓食,吃飽後一定還是回來,自願入籠與伴侶一起受苦;把雌鳥放出的情形也一樣。除非是雙雙一起放生,那麼他們就會一去不回頭;否則的話,為了與自己的伴侶相守相伴,他們是誰也不願背棄誰的。看看他們,想想自己,當我出門在外時,是否還記得自己的責任?我如何顯揚父母對我的品德教育?如何為子女做楷模?為兄弟、親朋做示范?在物欲、情欲中我是否迷亂了自己?我還記得自己是一個“人”嗎?

印光祖師說:“世少賢人,由於世少賢母,與賢妻也。” (見《印光法師文鈔》〈馮平齋宜人事實發隱〉)一個人是否能成就確實與母親和太太的影響有很大的關系。也即是說:與自己對待母親和妻子的態度有很重大的關系。一個男人對自己妻子的愛,源頭必是來自於對母親的敬愛。因為,在家庭中妻子承擔的即是傳承自母親的責任,彰顯的即是母德的光輝。不能感念母親恩德的人如何感知妻子的賢德?不愛妻子的人又怎會珍惜自己的子女?不能敬妻愛子的人又將父母對家道發展延續的願望置於何處?父母是自己的恩人,而妻子是自己家庭的恩人,她放棄自己的家庭溫暖,為承傳延續丈夫的家道而付出一生辛勞,為丈夫圓滿孝道,擴充孝行-“敬重愛護”是所有丈夫唯一可以做的回報,又怎能將她視作任意滿足自己情欲的對象?更不能做出對她不忠的事!所以佛為在家弟子制訂五戒,有“不邪YIN”這一條,在十善業道中更進一步提升到“不YIN”,這是對自己配偶徹底的敬重和愛護。雖說“食色性也”,但是我們能將自己的人生伴侶視同食物嗎?

能夠敬重自己妻子的人學佛會有成就,可以消除自己的災難,這在經典中有典范:

在《三寶感應要略錄》(卷1)中記載著這麼一則《信婦言稱阿彌陀佛名感應(出外國賢聖記)》的事跡:“昔天竺阿輸沙國中,有一婆羅門,愚癡不信,惡業嚴身。”這則感應事跡的題目若直接翻譯成口語的話即是“聽老婆的話念阿彌陀佛名號而得到感應”。有關事跡發生在古印度的阿輸沙國,一位愚癡而不信佛,滿身惡業的人身上。雖然他本身是一位宗教工作者,但是對於佛法卻排斥不信。

“其婦淨信,解念佛定。婦每勸夫曰:‘汝可念無量壽佛!’夫不隨。”幸好,這位幸運的男士有一位信佛的妻子。這位太太有著清淨的信心,一心念佛。這位女居士常勸丈夫:“您也可以念阿彌陀佛!”她的丈夫卻不願意接受。這自然是有原因的。為什麼呢?

“此婆羅門多欲愛婦,情深染著,不知厭足。”原來,這位男士的情欲深重,對妻子的各種欲望、要求沒有滿足的時候-執著很重。

“時婦曰:‘夫婦如雙羽,汝如何不似我行?既不隨我心,我亦汝不隨;眾不順情!’時婆羅門曰:‘我愚癡故,不能持汝行。將如何?’婦曰:‘汝定一時,我修念佛定訖擊金鼓時,將唱南無阿彌陀佛,入寢屋方交臥。’婆羅門如言而行。三年後依微疾而卒。脅下尚暖,婦疑不葬。”這位有智慧的太太就說了:“夫妻好比鳥的一對翅膀,應當比翼雙飛,您怎麼不與我同行呢?您若不順我心意,和我一起念佛,我也不再順從您,任何事情我都不再聽從您的了!”她的丈夫就說了:“我太笨拙了!不能好好持念這句佛號,怎麼辦呢?”所謂“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只要有“心”念佛,那也就不難了!這位覺悟人生,一心慈悲救護,要將與自己今生有緣的丈夫自輪回的苦海中救脫出來的學佛太太,發揮持名念佛法門的方便妙用,向自己的丈夫提議說:“您自己擇定一個時間,當我修學念佛三昧功課告一段落時,會擊打金鼓,出聲唱誦‘南無阿彌陀佛’的名號,這時您就用心聽、用心和,我們一起念佛!然後我們才進入睡房安寢。”有如順水推舟,因為對妻子的執著,而對妻子言聽計從的婆羅門丈夫就這樣在欲望的推動下不知不覺與這句救度生死苦難的阿彌陀佛名號越來越親近,對“阿彌陀佛”越來越熟悉,印象一天比一天深刻,在潛移默化中不自覺地皈投依靠了阿彌陀佛的清淨慈悲。三年後,婆羅門因一場小病而去世了。但是因為脅下還有體溫,他的太太有所疑惑,並沒有直接將他入棺,舉行葬禮。

“五日方活。悲泣謂婦言:‘吾死入镬湯地獄,羅剎婆以鐵杖打罪人,打動镬緣,即謂汝金鼓聲,不覺高聲唱南無阿彌陀佛!爾時地獄如涼池,蓮花彌滿其中,聲所及罪人皆生淨土!”五天後,他醒過來了!涕淚交流的婆羅門向自己的妻子敘述著自己的瀕死體驗:“我死後進入镬湯地獄,那兒的鬼卒以鐵棍棒打罪人,當棍子打在鐵镬的邊緣時,發出的敲擊聲不禁令我即時回想起您每次唱念佛號時所敲打的金鼓聲,我即不覺隨聲附和高聲唱念起南無阿彌陀佛!此時地獄就如清涼的水池,到處開滿了蓮花…佛號聲音所及之處的罪人都往生淨土!”

所謂“習慣成自然”,古德一再提示我們:念佛訣竅在於“熟處轉生,生處轉熟。”一定要將自己起心動念時熟悉的、慣性的貪、嗔、癡、慢…轉換成這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從此以佛為依靠,不再以自己的煩惱、習氣為依靠;讓貪、嗔、癡的念頭,自我中心的慣性思維越來越“陌生”,讓阿彌陀佛的慈悲音容越來越熟悉、鮮明,讓諸上善人的生活言行對自己產生的影響越來越周密,讓極樂淨土的風土民情全面填滿心間,讓娑婆世界的濁惡影響淡出自己的心念,不再困擾、糾纏,引發自己的痛苦煩惱,晝夜六時只有阿彌陀佛在心間。李炳南老居士曾說:“念佛不改心,喊破喉嚨也枉然。”這句話即是在提示我們:念佛目的在“改心”-即轉變我們的心念。“一切法從心想生。”要改變命運,要轉變境界,就要轉變自己的念頭,把自己錯誤的看法、想法轉變過來,然而我們的思想千頭萬緒,念頭此起彼落,念念相續,要如何捕捉?要從何下手?大覺世尊深知我們的習氣,體諒我們的苦惱,為我們開示了殊勝、方便的念佛法門,古德教導我們:“妄想千般都不管,佛號一句要分明。”一句佛號取代了萬千煩惱,就如千年黑暗被一盞明燈照破:當一念慈悲生起,再如燭火燃燒相續,我們對人的關懷、照顧成為起心動念自然而然的反應,以此善念而起的皆是善言、善行,待人處事時帶給人的總是溫暖、光明,當自己這樣做到之後,父母所得必為善體親心的孝子,妻兒所見必是體貼盡責的好丈夫、好父親,其余類推。我們對人的親愛方才得以實現,對自己人生幸福的期望也才得以實踐。

俗話說:“夫妻本是同林鳥,大難來時各自飛。”生離死別即是“大難”。再恩愛,再關懷,生死之苦,有誰能免?在世千種恩愛,死時萬般無奈!唯有佛法可以超越。一句佛號帶我們疏遠自身的煩惱習氣,解脫生活的苦惱,也帶我們走出死亡的幽谷,飛躍死亡的恐懼。就如這則感應事跡中的這對夫婦一樣,還陽的婆羅門通過自己的親身經歷體證了夫婦同念佛,生時歡聚死無懼,確實能得幸福。

這位念阿彌陀佛的婆羅門說:“羅剎白王,王放還吾曰:以此奇事傳說人間。即說一偈雲:
 若人造多罪  應墮地獄中
 纔聞彌陀名  猛火為清冷’
婆羅門憶持而再說,聞者歡喜矣。”鬼卒眼見一句佛號將地獄的熱惱化成蓮池的清涼,受苦的罪人因此往生極樂的淨土,便向閻王老爺據實報告。結果閻王爺對這位念佛人說:“你回去吧,把你親身經歷的這件奇事傳說出去,幫助更多的人脫離苦難吧!”閻王爺還即時作詞作曲,唱了一首歌:“如果有人造作了許多罪業,應當墮落到地獄之中受苦,只要一聞阿彌陀佛的名號,猛烈的火焰立即化為清涼!”貪嗔癡像三把猛火,燒痛了我們的人生,專念佛名熄滅了火焰,還原了生命的清涼。

夫妻一起念佛,獲得幸福人生的例子還有很多。這是我在《大藏經》中搜索到的另一則公案:

《往生集》(卷3)有這麼一則〈夫婦見佛〉的記載:“宋葛濟之,句容人,稚川後也。世事仙學。妻紀氏,獨精誠念佛。元嘉十三年,方在機杼,忽覺空中清明,因投杼仰瞻四表,見西方有佛現身,寶蓋幢幡映蔽雲漢。喜曰:‘經言:無量壽佛,其即此耶!’面佛作禮。濟之驚異,就之。紀氏指示佛所,濟之亦見半身。俄而隱沒。祥雲五彩親裡鹹睹焉。自是多歸佛法矣。”

宋朝的葛濟之,本來世代都是學仙的,他的妻子紀女士,自己專心誠懇地念佛。有一天,紀夫人正在紡織的時候,忽然感覺空中一片清淨光明,因而放下手中的工作,周圍仰望,見到西方有佛現身,寶蓋和幢幡布滿虛空,景象莊嚴。紀夫人很歡喜地贊歎道:“佛經上所說的阿彌陀佛,就在這裡了!”於是面對佛像恭敬禮拜。濟之先生覺得很訝異,便走過來了解情況。紀夫人指示佛所在的地方,濟之也見到了佛的半身。片刻之後佛的影像也就消失了。他們的親友、鄰居也都見到了伴隨阿彌陀佛而來的五彩祥雲,從此之後,這些親友之中的許多人也都皈依佛法了。

紀夫人一心念佛,見到了佛的全身;她的丈夫葛濟之因為向來學仙,心思分散,還有很多“自己的”看法和觀念,雖然受到自己妻子的精誠所感,也見到了佛的現相,所見卻只有半身。周圍的親朋好友和鄰裡等,與紀夫人的關系更為疏遠,認識更淺,所見只有阿彌陀佛周邊的五彩祥雲。一個人認真念佛、努力學佛,她的思想、行為表現在外,一定會造成影響。所謂“腹有詩書氣自華”,心中有佛,覺性自然表露在外,不必刻意宣揚表現,流露的慈悲、寬容也自然感動著身邊人,甚至動物草木。這是自然發生的事。完全不必刻意去經營、造作。要度眾生,先度自己。當自己的煩惱習氣一分分減少,當自己的態度一天天謙和恭敬,佛法的真實利益自然展現在大家面前,勝過千言萬語“廣告式”的宣傳。還有甚麼比親眼所見、親耳所聞、親身感受更能令人信服呢?我們費盡心思,刻意經營人脈,向外奔馳,強求幸福-要找一個理想的太太或尋訪一位“如意郎君”,或是期待一位“貴人”的降臨,打救自己的苦難,提升自己的事業或人生境界,卻遺忘了准備好一個安分守己,親切隨和,無诤和善,樂於助人,讓人歡喜結交、仰慕親近的自己。幸福不遠,就在為人付出的地方生起;就在不求回報,沒有怨悔的土地生長延續。不論婚姻、親子、朋友,任何一種關系都一樣。實例中的紀女士就在自己的紡織機旁,面對自己學有專長的丈夫,沒有化妝打扮,沒有妖艷嬌嗲,卻讓他關心、留意自己的一舉一動,依從自己指示的方向去觀察留意,看到和自己一樣的美好境界。夫妻同心,幸福隨時。這不是每個女子夢寐以求的好丈夫嗎?這不是每對夫婦日夜盼望的快樂生活嗎?紀夫人安分守己,把自己的紡織工作做好後,還要顧及家務,恐怕已經沒有時間去進行甚麼“交際手腕”了…但是,如果親戚、鄰居對她不信任、不關心,又有誰會理睬她在某個黃昏的所見?誰會按她指示去伸長脖子仰望?究竟當日空中出現的只是一抹特別奇詭秀麗的晚霞,或是酷似人形的雲彩?我們可以確定的是:紀夫人紡織的布裁制成衣服之後穿在任何人的身上都暖和、耐用。紀夫人在她的人生舞台上扮演的一定是一個時時“惠與眾生真實之利”的角色。這是絕無疑義的。

一句簡單的佛號竟能有如許大的威神力,似乎難以想象。《大藏經》中的另一則實例或許可讓我們對此有更深入的了解,增長我們的信心。

《法苑珠林》(卷33)中記載:“如舊雜譬喻經雲:昔捨衛城外有人婦,清信戒行純具。佛自至門乞食,婦以飯著佛缽中,卻行作禮。佛言:‘種一生十,種十生百,種百生千,種千生萬,種萬生億,得見谛道。’其夫不信,默於後聽,佛祝願。夫曰:‘瞿昙沙門言何過甚!施一缽飯乃得爾福?復見谛道。’佛言:‘卿從何來?’答曰:‘從城中來。’佛言:‘汝見尼拘陀樹高幾許耶?’答曰:‘高四五裡,歲下數萬斛實,其核大如芥子。’佛言:‘汝語過甚。何有種一芥子乃高四五裡歲下數十萬子?’答曰:‘世人共見其實如是。’佛言:‘地是無知其報力尚爾,何況人是有情?歡喜持一缽飯上佛,其福甚大不可稱量!’夫婦二人心開意解,應時即得須陀洹道。”

這也是一則學佛的妻子引導自己的丈夫學佛並獲得成就的事跡。佛陀托缽乞食,來到這位學佛婦女的家門前。對佛法有著清淨的信心,認真持戒修行的女居士,恭敬頂禮,供養了一缽白飯。接受供養之後,佛說了:“種一生十,種十生百,種百生千,種千生萬,種萬生億,得見谛道。”女居士的丈夫在一旁聆聽佛的祝願,覺得佛有誇大其詞的嫌疑,即開口責問:“這位出家人,我說您說話也未免太過誇張了吧?只不過施捨一缽飯而已!能有那麼大的福報嗎?還能開悟見真谛呢!”佛陀不答反問:“您剛從那兒回來啊?”丈夫回答:“剛從城裡回來。”佛陀又問:“那您可見到尼拘陀樹了嗎?樹有多高?”丈夫回答:“那樹可高了!樹身高度有四、五裡,每年結的果實累累,有數萬斛之多!果實中的種子卻只有芥子那樣小。”這時,佛陀模仿這位先生剛才的口氣說:“您這不是太過誇大了嗎?那有種一顆芥子而能長到高達四五裡的樹木,還能年產數十萬顆果子?”這位先生回答說:“這是世人共同親眼所見的事實,事情確實就是這樣子!”於是佛說了:“土地無知,(是我們所謂的非生物),它所產生的作用尚且達到這種程度,何況人是(會思維,有自主行動的)有情眾生?歡喜供養覺者一缽飯,所產生的福報極大,大到無法測量計算(意思就是無量無邊,沒有止盡)!”夫婦兩人聽了佛的開示之後,心開意解,當時即證得(初果)須陀洹道。

因緣的力量不可思議,我們的心力不可思議,經言:“是心是佛,是心作佛。”如何用“心”-把握這一念心,對我們人生命運的升、沉,苦、樂,至關重大。因此日常生活中如何待人處事其實就決定了我們人生的幸福與否。

佛經所說五種親子、夫妻、親眷…等人際關系的因緣中,“討債”、“還債”,多數同修已經耳熟能詳,有者經常掛在口邊,甚至哀歎自己“債主”太多,家親眷屬皆成了自己修行解脫,往生路上的“拖累”及“障礙”。其實換個稱呼,所謂“債主”都是過去對我們有恩惠的人,我們來不及回報他們,就向他們匆匆告別了,現在有緣重聚一堂,能夠彌補前生的缺憾,回報甚至加倍地關愛、惠顧他們,圓滿未了的一份心願,延續曾經的一段情誼,正是自己知恩報恩,累積功德的機緣,不能不說是一件好事。所謂“還債”,那是自己以前做的可能還算可以,最重要的是,對方人好,隨和,不計較,還寬宏大量,見我一點小小付出,竟然對我“湧泉以報”,扪心自問:自己那有這麼好?今生這麼小器,過去一定也好不到那裡!對於這份濃情厚誼能不感恩嗎?自己怎麼那麼幸運?遇見這麼厚道的人!一定要珍惜,要向他學習!要知恩報恩!

我們知道:諸佛菩薩的心中以“一切男人為我父,一切女人為我母。”這是從諸佛菩薩普度眾生的本願中流露出的慈悲敬愛。佛經中說:“何謂本願?先世發意,欲為家室善心歡喜,厚相敬從,是謂本願。”既以眾生為我父母,則一切眾生皆成眷屬;菩薩為成就、莊嚴一切眾生而成就、莊嚴了自己。《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說:“諸佛憐念眾生,如母憶子。”說明諸佛以親子之情看待一切眾生,如此看來,則關懷子女之情、不忍子女受苦之心,可以上通佛心;子女亦為眷屬,則家親眷屬可以成為助道之緣,是我們立地成佛的基礎。世間絕無愛兒愛女而不愛其生父、生母之理,若真疼惜子女,怎忍心讓他失去雙親之一?婚姻關系與親子關系一脈相承,息息相關,不可分割。如今離婚成風,即是割裂親子關系,即是瓦解家庭關系,也就是在崩潰社會的基本單位,破壞社會的整體和諧!此所以古人說:“婚姻乃是終生大事。豈可兒戲!”我們在放縱自己的情緒和欲望的時候,可有想及自己的所作所為對自己未來的人生以及其他人所造成的傷害?佛心時時憐念眾生,而我心日夜汲汲營營只顧自己放縱“YIN”欲-“YIN”者,泛濫也。泛濫的欲望,不論食欲、色欲,名利之欲、自私之欲,泛濫成災,人際關系的敗壞、治安的決堤、健康的紅燈、此起彼落的天災,追本溯源,豈不都由此而生嗎?時時憐念眾生者必時時約束自己的言行,不令自己的所作所為對眾生造成傷害,努力於有利眾生的事業,所思所想以及言行舉止必定以利益眾生為目標。“愛人者,人恆愛之。”為眾生造福,才是真正為自己求福。我們所以受苦輪回,只因念念自私為己,劃地自限,以“我”為囚籠,困住了自己,不得自在。所以,我們應當知道:在修行歷程上真正障礙我們的,不是別人,而是我們自己的自私自利。

明白這一點,就知道修行關鍵在轉自己的念頭,改變自己的態度,而不是去改造或控制別人。所以修行的障礙永遠是自己的煩惱習氣,人生的幸福永遠只在掃開自己內心的雲霧後霎時出現。這是一個重要的轉捩點,也是人生路上重要的分水嶺。

我們的生活總離不開家庭和事業,苦樂在此,人生的成敗亦在此。孝順父母,是為天下子女做示范;敬妻愛子,是為一切夫婦立榜樣,告訴大家:家庭是可以幸福美滿的;忠於事業,熱心服務,是為大家做引導:瞧,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從來善有善報,功不唐捐。在在處處,自利原是為了利他,利他方是真正自利;自、他之間其實原為一體,彼此互相影響,互相帶動。所謂“本願”即是我們的根“本”目標(“願”望),我們的人生方向。自利利他就是我們人生的立足點(根“本”),也是我們人生努力實踐的目標(“願”)。在明白了人、我一體,彼此實為一個生命共同體之後,於是我們和身邊的每一個眾生成為了生死旅程中“真”正的“友”伴。

佛經告訴我們:“何謂真友?先世宿命,以道法因緣共相承事,後相經過,生則明法,精進志和,是謂真友。”誰是真正的同伴?誰是最佳良友?延續著宿世的因緣,彼此今生今世互為眷屬、親戚,或成為朋友、同事,若以道義相交,明察因果,一心成全而又心平氣和,則彼此一起改過,共同進步。這就是真正的善知識,真正的朋友。如何方得結交如此良友?獲得如此理想的人生伴侶?關鍵還在自己。胡小林居士曾於演講中總結其修行綱領:“感別人的恩,改自己的過。”這就是幸福人生的秘密。用在婚姻生活中,這句話就是:“感太太(或丈夫)的恩,改自己的過。”總想到對方的好處,時時感受對方對自己關懷照顧的地方,常發覺自己對他還做得不夠、不好的地方,感激他的寬容,感激他依然給自己改過以求做得更好的機會。感恩他用眼淚、怒氣,或唠叨來提醒自己發現自己的缺點,那是對我的提點,對我最徹底深刻的愛護!你以為每個人都願意來冒著得罪你的危險,給你勸戒提醒嗎?若不是因著一份關懷之情,誰會理睬我?誰會願意為我勞神費力?這樣的犧牲,如此忘我的照顧,教我怎能不感恩?

如果真能做到只看對方的優點,專改自己的缺點,夫妻之間那有甚麼爭吵糾紛,那會有甚麼不滿?對於自己的配偶只有感激,天天感受到對方對自己的恩德,心平氣和,心滿意足,歡喜滿盈心中,一定笑口常開,如此婚姻生活一定是幸福的。

 

上一篇:印祖一生教化三十二字箴
下一篇:淨空法師法語:愈做就愈愉快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