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法師開示
大寂法師:成佛必經之路 三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
|
|
|
|
|
|
(三)菩薩如何深入布施的修持歷程?
1.菩薩如何深入外布施?
一個菩薩行者經過無量劫修學與佛道相應的布施法門以來,而在菩薩道上,生生世世招感人天富貴的果報,如從六度集經、菩薩本緣經、生經、菩薩本行經等所載菩薩宿世深入‘外布施’、‘內布施’、‘內外施’的學習過程,就可以清晰地明白,現代人若欲發願‘學菩薩’生生世世在生死海中修持‘布施波羅蜜’的歷程,是多麼的不容易呀!
(1)菩薩如何對人道眾生行外布施?
發成佛大心的菩薩,一定在宿世因廣行布施,而常常投生為一國之君,以國君身份,行菩薩道。又經常驚動天帝下凡人間,試探其布施之發心是否堅定。
例如宿世有一位菩薩,因布施福德所感,投生為古王國時代的大國王,以仁道治國,德被十方。每睹國境內有貧民,便會深自咎責,同臣民反省說:一國之君如果德行貧薄,百姓則窮;一國之君若是公忠體國,德高望重,百姓家足。現在國境內尚有貧民,代表寡人德行不足呀!於是經常到國內各地巡行貧乏、鳏寡之民;不僅命政府做好社會福利,而且自己出錢出力,照顧鳏寡貧民,令百姓歌功頌德,感恩不盡。
菩薩國王的仁慈,驚動了貪嫉心未斷的仞利天主帝釋,天王恐怕菩薩來世投生仞利天宮奪其王位,於是化作一位老梵志,來到菩薩之國,向王乞錢。國王樂善好施,以錢相贈。天帝並不滿足,又化作一位梵志向王乞國,國王早有修道之意,又見梵志壯志凌雲,精明強干,便捨王位,讓賢與梵志,偕妻入山修行。天帝進而化作另一位梵志,在國王路經山野的道上向王乞車,王見梵志疲倦已極,即以車馬惠之,與妻徒步上山。到了山間,依山止宿,當晚在樹林內,遇到一位五通道士,相談甚歡,與王成為好朋友。道士在定中觀知國王為天帝所破壞失財、失國,於是以實情相告。大王不但不忘恨天帝,反而感懷天帝的仁澤說:‘仞利天王若不是宿世普濟眾生,仁心恻怆,如何能獲得天王之位呢?天帝今天成就我的布施心,實是吾之大恩人,我豈能恩將仇報呢!?’於是淨心修禅,獲得神通之明……。
菩薩國王就是這樣世世懷著以德抱怨、怨親平等的心來對待一切眾生,因而在累世受生之中,能夠真正達到以清淨心、平等心修持禅定,開發神通妙用……。(六度集經卷一)
菩薩又有一世投生為王太子,凡是見有陌生人來求乞,一定會用猶子睹親的態度來接待他,歡喜布施。
有一次,因敵國求乞國寶白象,太子將自己最心愛的國寶白象布施結仇國之人,舉國震憤,將其趕出國門,放逐山野之域。太子心無怨言,偕同妻兒離開王宮,往山野行進。在山徑上,遇到一位可憐梵志求乞所攜寶物、車馬,太子皆歡喜布施,偕妻兒徒步入山。到了山上,用柴草為屋,食果飲泉,出游林薮間,淨心修道,不亦樂乎!
有一天,忽然遇著一位獵士向其求於,太子見其膝下無子,又有領養之誠,於是歡喜捨子,心無吝惜。
此刻菩薩的施心之深,驚動了天帝,變化作一位梵志,向太子乞妻,太子依然欣悅施妻。帝釋於是還復原形,當即贊歎太子的‘捨心’不可多得……。太子死後,因施福所感,上升兜率天上……。(六度集經卷二)
(2)菩薩深入外布施的意義是什麼?
以上這兩則故事,正是敘述菩薩宿世行‘外布施’的事實。這在常人看來似乎很不合情、理、法的處世原則。但是這正是一位菩薩行者學布施的深入施捨過程。
當菩薩投生為白衣居士時,能為修行做到有外緣求乞時,當下將身外之財隨乞者歡喜,欣然施捨,就代表菩薩已經斷除對身外之財的貪吝之心;當菩薩能為修行進一步做到將自己的妻子、丈夫、兒女……毫無眷戀地當下施捨與求乞之人時,便代表菩薩已經斬除對至親之人的情執之心,這是站在學‘外布施’的立場,‘施捨至極的發心’而論。(按菩薩施財、施妻、施子……,並不是沒有辨別、沒有智慧地‘任性’而施;這層道理,將在下一篇‘菩薩行外布施及內布施時如何分辨應施與不應施’的一文中有詳述)。
一般人要他稍微施捨一點財物都做不到,何況是捨妻、捨子?!一類菩薩就是這樣從無數劫以來,在度眾生的生死苦海中,捨財、捨情、不爭權、不貴勢,出污泥而不染,才能將外布施的施捨心發揮至極,令人感佩!
就如六度集經卷一所說:‘有一位叫做普放的菩薩行者,自己回憶說:我從無數劫初發菩薩心修行以來,不知經過多少次的生死受生,在死死生生的輪回中,我見到自己飲母乳汁,啼哭號泣,身死血流,海所不受。又因與佰世眷屬重逢,恩愛難絕,生死難止。為求菩薩道,我堅定杜絕恩愛之本的信念,今世抒之不盡,世世抒之……。’
這是說明一類最初發出菩薩心的行者,已經了悟生死輪回的可怕,恩愛情纏的難斷,而從啟發菩薩心的開始,著重定慧的修持,不斷地往斬斷生死心、斬斷恩愛情的‘修心’方向前進,才能生生世世在生死海中受生而不為‘生死業緣’所障礙。這是末法中煩惱深重、業障深重的凡夫俗子所做不到的。
你願意學大悲菩薩生生世世在生死海中為度眾生而受生嗎?或者正在發大信願心,積集往生淨土的淨業資糧嗎?不論為度眾生而受生或者發願往生淨土,請從今天開始,試著學習大悲菩薩深入‘外布施’的修持精紳吧!
2.菩薩如何深入內布施?
(1)菩薩如何對人類行內布施?
甲、菩薩如何堅固內布施的發心?
菩薩若不能為度眾生而深入‘外布施’的修持領域,則不能轉化這顆凡夫的私情、私欲之心成為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無量利益眾生的悲願心。而當菩薩行者完成‘外布施’的修學歷程時,進一步必然會顯發為度眾生而棄自己生命於不顧的同體大悲心。這是多麼令人感動的發心,就像現在捐獻器官,遺愛人間發大善心的人士一樣的令人敬佩!
尤其身為一國之君,獲得國中最高的權位,而能當即捨財、捨身、捨命,棄之如芥子,更是一般財勢薰心、大權在握的達官貴人所做不到的。
菩薩因累世行布施,常感生生世世富貴、財寶豐足,享有國君之位,甚至獲得人中最大的福報—轉輪聖王。為何身居高位,而能有如此豁達的胸襟,清心寡欲,過著超然物外的生活呢?
當知菩薩國王,因宿世善根所感,雖然身居高位,經常思惟佛法,私自反省說:‘過去諸佛皆曾獲得此輪王之位,乃至國君之位,然而覺悟五欲快樂,皆是無常短暫,猶如幻夢,不可長保,而發心即時修道,行內外施,更發棄捨王位之心,出家修行,乃至於無量世中,捨身、捨命,如妙高山。我既然已發成佛之心,亦應學習諸佛難捨能捨之行,誓願以此身捨與法界,無論成就多少‘捨心’,皆願與一切眾生共證無上佛道。我常觀己身,猶如芥子之微,尚不惜身命,何況珍財?而且此虛幻之身,前際不來,後亦無去,乃由父母不淨種子和合而有我身。此身既處於不淨之中而受生,我今暫憩此污穢色身中,豈可為愛惜此危脆之身而不行施捨呢?’
菩薩國王因累世捨身時,均做此觀想,而能堅定利益眾生—內布施的慈悲行為。
乙、菩薩修行到何種程度才能行內布施?
而且菩薩深入‘內布施’,實踐為度眾生而燃燒自己生命的大悲行為,更不是一般捐獻器官者在腦死後遺愛人間的義舉所能媲美。
因為菩薩累劫以來,在利生道上不斷地實踐與佛道相應的‘外布施’,而堅固了禅定的修持。到了進入色界禅定一心不亂的功力,便開始以具有堅固度生行願的大悲正定行‘內布施’—活生生地用五官、內髒甚至身命惠施眾生,並非要等到遇上意外事故發生腦死現象,或者於臨命終時,才捐獻器官。
就如大智度論說:‘唯有一心不亂,才能盡攝諸善法,深重佛道,令一切煩惱折薄,對眾生深加慈心,能自以身命布施眾生。’
由此所說,即可明白菩薩行內布施的修持程度,不是一般人學布施所能做到的。一定要經過禅定的修持,與不斷地接受大悲心的熏陶,以及在無數劫中不斷對眾生行外布施,才能堅固地進入‘內布施’的學習。
丙、凡夫眾生能夠行內布施嗎?
而一般的凡夫眾生,在還沒有達到禅定心(至少證二禅,斷嗔火心),與大悲心堅定的程度,就冒然進入‘內布施’—身命施的階段,站在長遠的修行立場及‘臨終心念’的問題來看,來世是有喪失人身危險的。
如捨利弗在宿世修行時,曾經發過成佛道心,放六十劫中,發心行菩薩道。當時他的發心感動了天帝,於是天帝化作一位婆羅門青年,來試探他。
青年來到捨利弗跟前,哭泣地向他乞討說:‘我母親患了絕症,需要一種難得的珍品,才能治愈她的病。’
捨利弗當即發大施捨心對他說:‘你需要我幫忙什麼,盡管說,不論我的身體和財物,都可以布施給你。’
青年回答說:‘我不需要你的身體和財物,只需要你的眼睛做藥引,為我母親治病。’
捨利弗即刻不慌不忙地發歡喜心挖出一眼給他。不料青年沮喪地說:‘醫生吩咐過我,母親需要的是右眼才能治病;你挖的卻是左眼,怎麼辦呢?’
於是捨利弗又忍痛挖出右眼給他。青年捧著他的雙眼,居然用鼻子聞了一聞,便丟棄在地,又用雙腳踐踏,氣憤地責怪他說:‘你的這雙眼睛又腥又臭,怎能給我母親做藥呢?’說罷掉頭就走。
捨利弗感受到這種情景,真是又氣又憤,當時大發嗔怒之心,深深地體悟到:如此愚癡之人,實不可度也,不如自己了脫生死,自修自度算了。於是從那一世開始,他使退失菩薩道,回入小乘。而且這樁屈逆的境界,使他終生耿耿於懷,死前終被嗔怒的業火所困,墮入畜生道中,為蚖蛇之類。(智度論)
這是警惕我們:凡夫俗子,若是自己的悲願心與禅定心尚未到達‘內布施’—身命施的‘大施捨心’程度,最好不要勉強而行,否則一失人身,萬劫難復。
丁、捐獻器官的省思
而在腦死後‘捐獻器官’也是屬於身命施’內布施的一種。站在‘一世往生’的立場及長遠的修行道路上來衡量,凡是屬於身命施的義舉,都是值得再三勘酌的!
當然也有人持不同的意見,認為今生行身命施—捐獻器官,正是讓凡夫眾生種下培養大施捨心的最好機會,而且因施捨身命而產生的‘嗔痛心’,不一定會挾帶‘恨意’,並且在斷氣後,只要不再於嗔痛的回憶中,惋惜自己的色身被人割截的痛苦,‘當下心念清淨’,就能因今生發大悲心行內布施—命終捐獻器官的因行所感,上生天界。或者求往生的人,若能在捐獻器官斷氣之後,仍然能在中陰身中,‘自憶於發願求往生之事’,便能因此發大悲心於命終行內布施的功德所感,往生淨土,蓮品增上。
事實上,‘臨終之前的心念’,及死後的‘中陰身中的心念’,對末法中業障深重又修行功力不夠的凡夫眾生來說,絕對是難以控制的。換句話說,行身命施的義舉,是有其生前的修行條件與臨死前的助緣以及死後薦拔條件的。如果你發心在今生命終時或遭遇意外死亡前,以有用的器官行內布施,利益人類,就請從今天開始精進培養菩薩的悲願心和禅定力量,否則還是先求往生淨土,有足夠的定慧力量,再回入五濁惡世中行身命施吧!
戊、菩薩行內布施的實例
我們看真正夠資格行身命施的修行者,應該具備什麼樣的悲心條件,才能行身命施?
據六度集經所載:在無量劫前,有一位菩薩,宿世因布施福德所感,投生為一國之君,名叫長壽。他育有一位太子,叫做長生。菩薩國王,仁恻懷心,經常悲愍眾生,誓願濟度。因國王所作所為,均以仁道治國,杜絕殺戮,而使臣民團結,對王無怨,因此招感風調雨順,寶谷豐沃,受到鄰國小王的嫉妒,於是興兵討伐,欲奪其王位,劫其寶物。
菩薩國王不願為保一己之王位,令百姓受到傷害,於是與群臣會議,將王位交與太子,深夜踰城入山,改名換姓,隱居山野。
貪王攻入其國,知國王逃遁,於是發出通告,欲用黃金千萬兩懸賞捉到國王的人。
長壽王到了山中,在大樹下靜坐禅思:愍念眾生,世世輪回生死,為欲所惑,以苦為樂,猶不能覺悟此身是苦、是無常、是無我、是空的道理。正在感慨萬千之際,遠國一位梵志,聞王好施濟眾,千裡迢迢來到長壽王國,剛巧經過這條山徑;見到國王在樹下休息,便與國王暢談起來。梵志聽王陳述本末,居然失望至極地說:‘我現在已經老邁,原本想來貴國向王乞施,以存余命,而今大王亡國,我的希望落空了。’說罷又哀恸逾恆。
長壽王隨即安慰他說:‘你不必難過,雖然我現在已經亡國,身無分文,無法惠施你,但是現在新王以千萬兩黃金,懸賞能砍下我的頭的人,你只要取得我的頭,便可獲得重賞。’
梵志不願,長壽王又開導他說:‘有生必有死,誰能常存此身呢?你若不取我的頭,我已老朽,不久的將來必然化為灰土,不能利益眾生。如果取得我的頭,你還可換得千萬兩黃金,濟貧行善。死有重於泰山,輕於鴻毛;願你滿我所願,繼承我普渡眾生之志,趕快砍下我的頭去濟貧度眾吧!’
梵志為王悲心所恸,與王一同出山,將王系縛在城門,令人傳報。於是新王將黃金賞賜梵志,再將長壽王系於城門口活燒示眾。百姓哭聲震天,為王哀悼……。
太子長生獲知父王在城門被活燒示眾,佯裝樵夫,走到父王面前,含淚望著父王,一心想替父王報仇。但是卻仿佛看到父王奄奄一息地對他勸導說:‘兒啊!諸佛以四弘誓願慈潤眾生,德韬天地。我若懷一己之私,只為保全自身性命而殺生害命,不願捨身濟世,則必違菩薩利生本懷;何況以怨報怨,對眾生行報復之舉呢?兒啊!萬萬不可違父遺誨,內心含凶懷毒,積蘊重怨,欲報吾仇,恐怕將招來殺生之禍呀!若違父誨,則非孝子;不替我報仇,可謂孝矣!切記!切記!’
長生太子在恍惚間,似乎聽到父王對他的警惕之語,猶不忍坐視父死,於是尋找各種管道,接近新王,欲報父仇。終於以廚監的身份接近新王,因為他的廚藝精湛,受到新王的重視,擢升為近臣。
有一次新王命長生太子隨他出外打獵,這是一個很好的報仇機會。太子俟新王在山中休息之際,三次拔劍欲斬新王。但是每次都忽然記憶起父命:‘違父之教,則非孝子’的教誨,又含忍收劍。
新王醒寤之際,驚慌失措地告訴太子說:‘好可怕,我三次夢到長生太子要斬我的頭!’
太子據實而答:‘長生就是我,我剛才三次拔劍欲斬大王的頭,但憶起父王的命令,不可怨怨相報,違背菩薩慈悲濟世之道。現在大王既然已知我就是長生太子,任王處置吧!’
新王受到長壽故王的仁德之心所感動,不殺太子,又將王位交還太子,返回本國去了……。
這都是因為長壽國王的行內布施—捨身濟貧之義,令太子放棄報仇之念,而化解了他本人與新王及太子之間的怨結。
我們看這位菩薩國王,平素宅心仁厚,不與人計較,凡事皆以眾生利益為先,乃至捨棄王位,獨居山野,猶不忘普渡眾生,不願放棄任何燃燒自己、照亮別人的利生機會,乃至被貪王活活燒死,不但不怨恨,還懷著怨親平等的心來勸導太子。倘若不是宿世悲心至深,絕不能為利益眾生而捨財、捨權、捨身、捨命!現代人若有長壽王念念不忘利益眾生的深厚慈悲心,亦可行內布施矣!
(2)菩薩如何對畜生行內布施?
菩薩不僅經常投生為國王及太子或百官大臣為人道眾生行身施,而且也經常對畜生道眾生行身命施,利益畜類,因而使‘內布施’的施捨心,遍及惡道眾生。
例如一位菩薩行者,宿世曾經居住在山澤之間修道,雖然在山林,食果飲泉,獨居生活,但猶經常慈念眾生輪回不息,不知出離,實在可憐!常思:若見眾生有難,一定捨身相救,絕不吝借生命!
有一天,正在林中尋素果蓏時,於山徑上遇到一只母虎正在喂子食乳;母虎喂乳之後,十分疲困,又饑馑難忍,居然轉飲食子。菩薩睹之,心中一陣悲痛,怆然淚下,哀念眾生,處於亂世之中,憂苦無量,今兒母虎欲食其子,於心何忍?若令母子相吞,其痛難言。於是哽咽含淚,回顧四周,尋找可以喂虎之物,但卻無所見。此時菩薩深自思惟:母虎是肉食之類,瓜果難以飽腹,我終日愍念眾生,欲救度眾生苦難,都難能如願,今遇母虎欲殘害其子,悲痛之心難以忍受。我既有度生悲願,又遇眾生有難,豈可坐視不救?我若貪生怕死,終日所發利生悲願即成為空願,有違菩薩慈心濟世之義,更證明我的身執之心難斷。思惟既定,便以正定之心捨身投虎,令母虎飽腹一餐,救了虎子一命,使虎母及子俱全生命,不再母子相殘。但母虎因用貪婪之心食菩薩,得殺罪,然而已與菩薩結下深厚的度化因緣;菩薩以慈悲心捨身喂虎,來世投生天上,得慈心之善報。而後下生入間,續行菩薩道,慈心轉增,施身不斷,度盡一切惡道眾生,去惡向善,發學佛心,行菩薩道……(六度集經卷一,另金光明經卷十亦記載菩薩捨身喂虎事跡,在此不錄。)
(3)菩薩如何進入惡道對畜類行內布施?
甲、菩薩如何以兔身行內布施?
菩薩不僅投生在人道對人類及畜生行內布施,而且也經常以大願力,轉生入惡道,為各類眾生及對同類畜生行布施、愛語、利行、同事四攝法,廣度畜類。
例如菩薩有一世投生為兔子,深具智慧,生處山澤中,不忘以慈悲心利益同類。那一世,有一位梵志,已有一百二十歲的高齡,終身執貞不取,YIN泆淨盡,與兔子同處山澤間;梵志不樂世勞,以茅草為廬,蓬蒿為席,飲泉食果,賴以維生。
而且這位梵志,志弘行高,普天下的人們,皆贊歎他的德行。國王欲禮聘他為宰相,但梵志志道不仕;處於山澤數十載,其仁德感動禽獸皆來附恃。當時兔子與狐狸、獺、猴等皆懂人語,經常用泉果供養道士,靖心恭聽梵志開示。積年之後,山中果食都已食盡,梵志便欲遷徙他處,覓果維生。四獸皆憂慮,如果梵志一走,不可再聞經法;於是野獸們共同商議,欲尋一月糧食供養梵志,以便續聞經法。狝猴使到遠處索得果實,狐狸向樵夫化得一囊麸食,獺在溪邊捕獲一條魚,他們相互安慰說:現在所獲食物,可供養梵志一個月的糧食。只有兔子深自憂愁,自言自語說:獸友皆取得糧食,惟有我無力獲食!又想:有生必有死,不如將我朽器之身,供養梵志,滿獸友聞法之願。於是向梵志說:‘我的身軀雖小,猶可供您一日之糧。’言畢,向升火處投身,突然刮起一陣大風,火居然不燒兔身……,梵志眼見這種不可思議的情景,被它為法投火,成全獸友聽經的供養精神所感動,繼續留在山裡,為四獸講經。(六度集經卷三)
乙、菩薩如何以鹿身行內布施?
又有一世,菩薩投生為鹿王,身材高大,身毛有五種顏色,蹄角奇雅,數千只鹿群伏從而行。有一天,適逢國王出外打獵,群鹿驚嚇分散,不少鹿群投巖墮坑,蕩樹貫棘,死傷甚劇。鹿王見此慘狀,哽噎難忍,深深反省道:我生為眾鹿之長,宜當擇美草而游,如今選地不當,使群鹿凋殘,罪不可赦,為了保全其他群鹿之命,不再遭受國王圍獵之苦,於是迳自進入國都,欲見大王,向王請願。
鹿王進城,國人睹見鹿王厥體高大,身毛五色,蹄角奇雅,莫不驚訝萬分,以為大王有至仁之德,感得神鹿來翔,硯為國瑞,無人敢阻撓其前進。鹿王來到王宮殿前,下跪請願說:‘小畜貪生,寄命大王國界苟活,日前卒逢國王打獵,致使我們鹿群,奔迸逃亡,有的投巖墮坑,有的蕩樹貫棘,死傷狼籍,慘不忍睹。大王若有仁德之心,愛物如己,必當為群鹿哀悼!願從今日起,每日用一鹿供王宮食用,避免群鹿再遭圍殺之難,斷絕鹿種。’
王聞鹿王所言,甚感奇特,答應鹿王的請求說:‘王宮所用的鹿肉,一日不會超過一只所需,我實不知你們死傷甚重,如果實如鹿王所言,我發誓不再圍殺鹿群。’
鹿王得償所願,返回山間,對群鹿曉以禍福大義,鹿群代轉,遵從鹿王所言,聽候差遣,依次點名排列,准備日日進供王宮。每當供鹿欲出山林時,鹿王皆泣涕地向它誨喻有生必有死的道理,教其尋路念佛,以仁孝之慈心,面對死亡的來臨,不可嗔怒大王。
有一次,輪到一只懷孕的母鹿進供,待產將近,就向鹿王要求說:‘我尚有一日一夜便生產,我不是想逃避死亡,只是希望保全幼子之命,願王讓我生產後,再進供大王罷!’
鹿王聞之,不忍枉傷小鹿生命,又無其他鹿願意替代先死。於是在翌日私自出山,欲代孕鹿供食。鹿王進入國都,即迅速走入王宮御廚,廚人識之為鹿王,即上奏大王。王問其故,鹿王據實回答。大王聞之,怆然流淚說:‘豈有畜獸心懷天地之仁,願代同類殺身濟眾,操履古人弘慈之行呢?而我既生為人君,卻日日殺害眾生性命,只為了滋養自己的肉身,我好凶虐的本性,實與豺狼之行無異呀!’
於是國王感佩鹿王的仁德,不再殘殺鹿只,從此鹿群重新過著山澤中幽游安定的自在生活……。(六度集經卷三)
3.結論
一類發成佛大心的菩薩,就是這樣選擇在無數劫中,對六道一切眾生行外布施、內布施、內外施的修持路線,而累積了無量的福慧德行,早已獲得天福之報而不願生天,經常發大誓願,願投生於人間為大國王、大理家、大商主……,以人君身分行布施之道,在人間各處,建築佛寺,撰錄佛典,飯食沙門,自行六齋,理民以正,心無偏頗,常感百姓皈依三寶,行善生天,風調雨順,國境安寧。又常驚動天王,下凡人間,變作化人,試探其志。又經常以達官貴族身分發心出家,廣度眾生。又在其定慧力量堅固(證無生法忍)時,投生畜生道中行同事攝,以布施波羅蜜引渡畜類。菩薩因生生世世捨心堅定,不為外境所動,不論逢遇誰來試探、乞索,只要合乎正道所需,皆以猶子睹親的歡喜心布施乞者,絕不悔施。故而在無量劫的施捨歷程中,斬斷了‘人、我貪執’之心,鞏固了他度化眾生的大悲願心。
由此可知,發願做一個生生世世在生死苦海中廣度眾生的大悲菩薩,是有其定慧的修行條件的。尤其在末法的今天,選擇在生死海中行菩薩道,生生世世‘善知識’引導的‘方向’,是否能令你的‘悲智’與‘正定’之心與‘佛道相應’而堅固不退,是非常重要的。而且以上所述,僅僅是行持布施波羅蜜的一部分(後績自明)。因菩薩的根器是有種種不同的。因而初發心依布施法門選擇的修行方向也各有不同;但是‘初發心’時選擇的修行方向,對成佛的時間表,是有其深遠的影響力。並且菩薩修學布施法門的過程,絕對是融通持戒、忍辱、精進、禅定、般若等五度波羅蜜及往生淨土、供養諸佛、聞法修持的歷程,才能在五濁苦海中行菩薩道,而身心自在,不被眾生的生死業緣所羁絆。
像現在有許多人發願生生世世留在這個苦海世間行菩薩道,做人間的清道夫,等待並莊嚴人間淨土的完成,或者發願盡未來際發大菩提心往返六道中廣度眾生,皆應深刻地反省、警惕自已在布施波羅蜜的行持上,有無朝向大悲菩薩學布施的究竟目的去做!?如果不能學菩菩薩‘外布施’及‘內布施’的深入施捨心,以煩惱心深重的凡夫而言,難保在末來世生生世世的行菩薩道上,不失人身,道心不退!也難保再聞佛法,更難保這顆大悲菩薩心,縷續開顯出來!願與同往成佛道上走的佛弟子,共同勉勵,謹慎地來認識、學習菩薩如何行持與佛道相應的布施波羅蜜,不要在今世人雲亦雲、不明事理地倡說下,迷失自己正確學佛的‘修心方向’,若能經常反觀自己的‘學佛心’,有無與菩薩的‘大悲大定之心’相應,就能覺悟自己的根器適合選擇往那一條修行路線前進了!
(四)菩薩行外布施及內布施時如何分辨應施與不應施?
一個菩薩行者,雖然在無量劫中,經過外布施、內布施、內外施令人崇敬、感動的行捨過程,但是絕對不是一味沒有分別能力的隨意施捨,而是在具有高度智慧判斷下,分辨出何種情況下應該布施,何種情況下惠施後反而害了眾生,連不到行施的意義和價值,這是非常需要知道的判別問題;尤其是現代的凡夫學佛者,更應清楚的明白何種情形‘應施與不應施’的道理。現在就提出二十三個重點來做分辨:
1.菩薩行外布施時何種情況不應布施?
當菩薩行外布施時,必會做如下觀察,也就是說任何人在學菩薩行外布施時,皆應做以下觀察:
1.如果觀察出有人為了傷害自己或者殺害別人而來向你索取藥品、火具、刀物、酒類時,不應布施。相對的,倘若為了利益自己或饒益他人而來求索藥、火、刀、酒等物,即應惠施。
2.菩薩行者絕對不會用沒有經過他人同意的物品而行布施。
3.菩薩行者絕對不會為眾生說媒,介紹妻妾與人而行布施。
4.菩薩行者對絕不會用有蟲的飲食等物而行布施。
5.當菩薩觀察出:布施種種玩樂等兵,會令受施者產生驕傲、放逸等惡行,以致命終之後,墮落惡道,即不可布施。相對的,若觀察出雖然布施各類玩樂等具,不但不致令受施者增長不善心,反而令其生起利己利人心、敬重佛法心,有因此而導入正道的傾向,即可隨彼所求,歡喜布施。
6.菩薩行者絕對不會用捕魚、狩獵、羅網……等傷害眾生的器具而行布施。
7.菩薩行者絕對不會用生存在水、陸、空等畜生的性命而行祭祀等殺生害命之施。
8.菩薩行者絕對不會用財物去幫助怨親之人呵罵、縛戮、殺害、刑囚眾生。
9.菩薩行者遇到病患之人前來求索對其有害的非量飲食,絕不布施。
10.菩薩行者遇到性好饞嗜之人,已經飽食,猶經常前來求索珍妙的飲食,絕不布施。
11.菩薩行者遇到眾生被愁憂之事所逼,向其求索殺生毆擊之物,以及毒食之類,乃至表白殺生之意,欲墜巖、投淵、赴火,絕不施其所欲,並當極力搶求。
12.菩薩行者遇到有人前來求索對其哺乳養育之恩深重的父母、師長之輩,絕不布施。
13.菩薩行者如果身為國王,絕不以其權力強逼國境內的婦女轉施他人,僅能在國人同意下,量力而為的用村邑、聚落、川土施與求乞者。
14.菩薩行者在沒有經過自己的妻子、奴婢、僕役、親戚、眷屬同意下,絕不強迫妻子、僕人、親眷施與他人;雖然事先用正義之言曉喻,令妻僕等歡喜,樂意獻身求索者,但絕不布施結怨家、惡友、鬼類及凶暴之人,亦不將身體柔弱、多病的妻僕等布施給乞求者當做傭人之用。
15.菩薩行者絕不會將王位布施給樂行種種暴惡之行的殘酷之士。如果曾經遇有暴惡之徒先居王位,菩薩有力,倘應廢黜,何況施國與他?
16.菩薩行者絕不會將眾生心念引向‘外道’,教導眾生外道法;所學正法,也絕不會施捨給欲利用佛法,破壞佛教的外道行者。
17.菩薩行者絕不會將經典施捨給欲利用佛經炫賣、圖利的貪財之士。
18.菩薩行者絕不會將經書布施給欲秘藏經典,不將經書廣利眾生之人。
19.菩薩行者絕不會將經書施捨給不求理解經義之人。
20.菩薩行者絕不會為了利用、愛染某一個人或某些人來擴大自己的權勢范圍,專門為此等人來建立自己的聲譽:而捨棄真正利己、利人的廣大利生聖業。
21.菩薩行者絕不會侵占、奪取父母、妻子、僕人、親眷等所擁有的財物,用來布施,也不會逼迫、觸惱父母、妻子、僕從、親眷等捐出財物,布施乞者。
22.菩薩行者絕不用不正當手段積集、賺取的暴利財物,用來布施,也不會逼迫、損惱他人而行惠施。
23.菩薩行者若是依佛正法出家,絕不違背所有菩薩戒法而行布施。
總而言之,凡是遇到一切會令受施者產生逼迫、損害、憂惱等不良後果的現象,菩薩行者皆不布施。(瑜伽師地論卷三十九、菩薩地持經卷四)
2.菩薩行外布時何種情況應當布施?
相對的,當菩薩觀察出布施各種衣服、莊飾、交通工具、珍妙飲食、歌舞、戲樂及一切樂器、塗飾、香鬘、珍貴玩物以及園林、住宅等種種游樂、棲身之物乃至各類經書,會令受施者因此而對三寶生出清淨信心,易於化導,凡來求者,皆可施與。
3.菩薩行內布施時何種情況不應布施?
菩薩行內布施時,同樣和行外布施一樣,會以智慧分辨,何種情況布施後,可令眾生得到安樂、利益,何種情況惠施後,不但不能饒益眾生,反而增加其貪婪、墮落之心!現在略舉數種情形來加以分辨:
1.當菩薩發願用生命布施眾生時,一定會遇到有人來而其索求身體,甚至乞求結為夫妻。如果乞者用逼迫、威脅、誘惑、欺诳的手段,強求施者共為伴侶,其目的只是為了擁有施者身體,受其控制,聽從他指揮,便不應布施。因為一個有智慧的菩薩行者,寧願發心在百世、千世、萬世捨棄身命利益眾生,但絕不會因見乞者有利用價值,而為了取悅乞者,搖尾乞憐的聽命乞者,更不會因布畏乞者權勢,或見仁者以非理強索而臣服於他,任乞者擺布、玩弄。施者若是遇到這種情形,不得已以生命相許,這是你的業障現前,絕不是在對眾生行‘內布施’。
2.一個經過外布施深入歷煉的菩薩,定然已經達到‘施意欣樂、清淨’的程度。如果正在做無量利益眾生外布施的事情,遇到有人前來求索自己身體,不應布施。這絕不是菩薩施意不淨,心生退卻。而是應當明白菩薩行內布施的意義是什麼?菩薩行者為了徹底去除無量劫以來積習的貪、嗔、癡三毒,令身口意三業達到圓滿清淨,而行內布施。倘若初學菩薩觀察出自己現在布施的心意,滲雜有貪執布施果報的愛染心存在,心念尚未清淨,而願更上一層—用今世的身命施捨眾生,換取斬斷一分身見、人我相的貪執之心,點燃內在智慧的生命之光,便應在今生勤修禅定,以無比堅定的定慧力,用為斷貪福心,成就意業清淨,增長悲願的向道心,施捨生命,饒益眾生,否則不可無故學習‘內布施’,不但不能利益眾生,反而增長眾生的貪求心,制造乞者墮落惡道的引因,可不慎哉!
3.菩薩行者如果分辨出是魔天眷屬現前,欲來惱亂施者修道心念,而向菩薩求索身命,絕對不會分碎身體,節節施捨魔天。因為布施身命與心懷不軌的魔眷,是令其造下極大的罪過,必墮惡道,所以不施。
4.菩薩行者倘若遇到癡狂心亂之人,如精神失常、被鬼附身之人前來求索身命,不應布施。因為這種人自律神經已經失調,喪失分辨正、邪的能力,胡言亂語、不能自主,所以不施。
相對的,除了以上四種情形及類似情形外,遇著有人來向菩薩乞索身命,對一個深入內布施的菩薩而言,皆會用無比堅定的定慧力及悲願力,歡喜布施身命與眾生,而無絲毫嗔恨、悔施之念。(瑜伽師地論)
4.菩薩在特殊情況下如何分辨應施與不應施?
菩薩行者在分辨外布施與內布施應施與不應施的道理後,又應更深一層運用智慧辨別在應施與不應施之外的其他特殊情形下,如何處理某些特別問題,善巧方便的運用布施法門來利益眾生。茲舉出重要的幾種特殊情形,來認識及學習菩薩行者如何善用智慧在特殊情況下分辨應施與不應施的道理:
1.菩薩行者在發大心廣開布施大門時,一定會先為特殊情形自許說:如果同時遇到兩種人來向我乞索,一秤足自己有能力生活之人,一種是貧賤沒有依怙之人。如果我的財物充足,自當兩者俱施,令他們滿願而歸:倘若我的財物有限:便應將自己所發的先濟貧人後濟富者的誓願方便告知自食其力的乞討者。絕不可因任何一次的布施因緣而令乞索者譏嫌,再與眾生結惡緣,障礙修道的前進。
2.菩薩行者在擁有廣大的財物時,如果熟識某家主人非常悭貪,終日戰戰競競,吝執財寶,從不供養三寶及修道之人,來世果報可想而知。菩薩為了度化此人,便來到此人住處,與其寒喧慰問,並方便引導主人說:為了求學佛道,我已立下了大誓願,決定從現在開始修學布施法門,廣度眾生。如果你在路上遇到窮困之人正在乞討,或知道,或聽聞某鄉鎮、某地方需要布施、救濟,甚至遇著貧者到你家乞討,可轉告乞者,某地方某人正在發大施捨心,普渡眾生,可轉至我家接受布施。經上說,只要你看見某人行布施,心生隨喜贊歎,功德無量。
此人受菩薩方便開導,若是欣然接受,隨喜贊歎,雖然未能親手布施,但已經種下布施種子,是十分難得可貴的,現代凡夫欲學菩薩布施,在事行上的運用善巧方便,發願去度化悭貪之人令他敞開布施雙手,種下佛道種子,是非常重要的實際利他之行。尤其在方便勸導悭貪者種下布施種子,善巧智慧的運用得當與否,是值得省思的!
3.菩薩行者若是正在教導弟子學習戒律與修持梵行,發現共住弟子有人心性悭貪難改,有人雖然悭貪習氣較少,但今生資財欠缺,所欲匮乏,這都是前世少修布施之行所致。菩薩為度弟子捨離悭貪習氣及廣修佛道福德資糧,以身作則,施捨身邊財物,交與弟子,令其用此施物發心供養三寶,不僅菩薩福報增加,弟子受其精神感召,逐漸調伏悭貪習性,這是真正發菩提心、布施心、利生心的菩薩行者才能做得到。現代佛弟子欲學菩薩布施,如何引渡認識及身邊貧窮又悭貪的親友行布施,沒有菩薩的善巧方便智慧,是不容易做得圓滿的。
4.菩薩行者若是遇到有人蓄意前來求乞,觀察此人,如其心性矯詐,來意不善,在這種情況下,菩薩不會在眾人面前揭穿他的假面具,一定會方便開導他,當其慚愧心生起時,再以財物惠施他,令其歡喜而歸。倘若此人不願接受菩薩開導,仍然蓄意用所得財物,做不正當的勾當,芷口薩以他心通知此‘用心’,絕不布施。反過來說,菩薩若是沒有他心通,或是當時鑒察力不足,不能分辨其來意‘企圖’,而誤施財物與他,後來才覺知他用所得財物去做傷天害理的事情,在這種情形下,菩薩亦絕不會當眾舉發此人貪財心的過失,也不會去诃責他。因為不論當眾舉發他或者前去責備他,不但不能使他改過,反而令他更加嗔恨,增長他的報復心與作對心,以及加重他墮落惡道的因緣。菩薩悲愍他的惡報,當下對他發慈悲心,不再與他結怨,只能怪自己‘智慧不足’,沒有知人之明,是我讓他有造惡機會,眾生何辜!
凡夫欲學菩薩布施,具備此處所說知人之明的智慧心來行布施,是非常重要的。若是誤施來意不善的乞者,未來必然與其‘共業’,自當謹慎小心!
5.菩薩行者若是正在發大施捨心普渡眾生,而欠缺財物惠施,或者財物已經施盡的情況下,會用兩種方式處理;一種是運用正當營利的專業,賺取錢財,宿福所感,僅要稍事營業,招財進寶,不虞匮乏,續施眾生,又感財源不斷。(這是指在家菩薩而言)
一種是將這顆利他心,轉向為眾生方便說法的方向上去。規勸貧苦者及悭貧之人,發出歡喜心樂行布施,又令富樂者及常施者更加增長其布施心。當菩薩知道某家主人財富豐盈,樂好施,便會引導仁者前往他家求索,令其未來施德無量。或者親自到樂施之家,隨喜贊歎主人。自己雖然不能親自布施,但經常隨緣隨力的幫助、勸勉施者、乞求者,堅定他們的利生心、向善心、學佛心,就是實行‘方便法施’的一種。(瑜伽師地論、菩薩地持經)
這是現代任何一個自認已獲成佛心的佛弟子,可以經常隨喜做到的。否則明白了菩薩修行次第的實際利生內容,而不願躬身力行,怎能在今生印證佛法的受用呢。
5.結論
以上是略舉菩薩在特殊情況下,如何運用智慧處理應急之道,廣說無量。現代凡夫不僅前述所說的‘外布施’不容易做到,縱然有做,心念不淨,所行有限,何況是‘內布施’?更何況是進一層在布施時,運用方便智慧正確的分辨應施與不應施的道理。因為差之毫厘,失之千裡,本來是要利益眾生,反而害了眾生,這是最不容易處理的問題。而要做到像菩薩一樣的廣大外布施與內布施的行為,更是要在修學布施波羅蜜的因地歷程中,融通持戒、忍辱、精進、禅定、般若等其他五度相輔相成的修持過程,才能圓滿實現,乃至最後達到不願所說‘在諸佛前,供具如意’‘布施圓滿相’的理想。
而當淨土菩薩回入十方世界廣度眾生時,必然會具備如上所說分辨外布施及內布施應施與不應施的深入修持內涵,進一步善用方便智慧圓滿布施波羅蜜的施德。
以下將分辨如何從布施進入其他五度的修學情形。
(五)菩薩如何從布施進入持戒、忍辱、精進、禅定、般若的修學情形
菩薩,不是高不可攀的,更不是瑰麗神幻的詞藻。一個實實在在往成佛道上走的‘初發心’菩薩,一定會經過布施融通持戒、忍辱、精進、禅定、般若等其他五度的行持過程,才能一步一步地從外布施、內布施、內外施—由財施而法施—達到本願所說‘在諸佛前,供具如意’的理想。
1.什麼是布施圓滿布施心?
一個初發心菩薩,經過最初的用飲食、財物供養諸佛及布施眾生,而後施心輾轉增加,為除眾生苦難,能以親眷及身肉布施眾生,或用身肉換取飲食、財物,施捨乞者。當其覺悟光是財施並不能分擔眾生心靈上的痛苦時,又以紙墨書寫法義,用經典惠施眾生,令其聞法;並以衣服、飲食等四事供養法師,以求法財,甚至捨身求法(大般若, 經卷三百九十八)。而後智慧輾轉開啟,見乞者求財之時,貪心熾盛,乃以佛法開導眾生,令入正道;後得法身,以其所證,為無量眾生,應其根器,種種說法,廣施無畏, 之行。凡此食施、財施、物施、親眷施、身肉施、法施、無畏施,皆是從布施而開啟,從布施輾轉推進而圓滿。所以當一個菩薩行者修學布施到達此種財施、法施、無畏施具足的程度,便稱為布施圓滿布施心。
2.什麼是布施生持戒心?
當初發心菩薩行布施時,經過去除許多不淨施的習氣(見‘布施入門願’)及不斷地在動、靜間薰陶‘大悲心’,因而能深刻地醒悟出唯有力行布施法門,才是最能攝化凡夫眾生踏入不造十惡業,進入持戒初發心的重要引因。
因為任何一個具有‘悲心’的菩薩行者,皆會在靜觀中做這樣的思惟:凡夫眾生因為不知道布施,來世一定獲得貧窮的果報;貧窮,是致使人類產生劫盜心最重要的原因,尤其現代更驗印這句話。凡夫眾生就是在自恃聰明及不滿於現實生活的情況下,而做出許多搶劫、偷盜的行為,甚至常常因此而闖下滔天大禍,殺生害命,制造墮落惡道的機會,生生世世在六道輪回中受苦受難,實在可憐!
一個有悲心的菩薩,為了引渡眾生脫離墮落惡道的苦果,所以發心從布施法門下手,首先幫助眾生解決生活問題,減少他因為貧窮而造作惡業的近因。
進而從遠處來想,世人因為蒙受菩薩布施的利益,生活得到改善,在他八識田中已經種下親近三寶的善種,來世因緣成熟時,他這顆布施心、皈依學佛的心,一定會萌芽出來。這種因為布施而引生未來的福德善果,因為布施而引生學佛之心,逐漸遠離十惡業造作,守持戒法的情形,就稱為因布施主持戒的‘初發心’。(智度論卷十二)
這是從利他的觀點來說明布施引生持戒的道理。相對的,當初發心菩薩行布施時,經過世間施的過程而導進出世間施的心路歷程(見‘布施入門願’),一定會徹底地淨化貪執心,達到經常用恭敬心、清淨心、正直心布施的境界,未來必然獲得心地調柔、意業清淨的果報,因為意念溫和、瑩淨,當然盡未來際不會再做出殺盜YIN妄等破戒的行為。當菩薩能夠做到為求佛道而用清淨心、正直心布施,不違犯菩薩戒律的程度,便稱為已經成就從布施主持戒的堅固發心。也就是大乘義章卷十二所說的:‘修行施時,身口意淨,不犯佛戒而行布施,名為攝戒。’(按持戒圓滿的道理,將於‘持戒具足願’廣述)
3.什麼是布施生忍辱心?
當菩薩進入發廣大心布施時,乞者一定會聞風而至,如果菩薩不能令乞者稱心如意,滿載而歸,經常會碰到受乞者逆罵,或遭乞者非理強索的情形。菩薩逢遇這種能令身心嗔惱的情況時,應當如何自處呢?
覺悟布施深理的菩薩,必然會經常做如下反省:我今天是為了追求佛道,而廣行布施,沒有任何人唆使我大開布施之門。既然是為了啟開我的慈悲心、忍辱心、佛道心而行施捨,我豈可因布施遇到逆境而生嗔怒之心呢?
我今天尚願意發大心將己身最難施捨的內外財物及身命,布施出去,何況是眾生的怒罵‘空聲’而不能忍?若我不能忍受眾生的怒罵之聲而行布施,就是‘不淨施’!‘不淨施’的果報,足以讓我與‘怒罵我’的受施者來世結下牽扯不清的障道因緣。
當發廣大心布施的菩薩,經常在布施逢遇逆境的當下,克制自己的情緒,反觀這層道理,便能將這顆嗔惱心逐漸安定下來,真正朝難忍能忍,難捨能捨,生生世世為成就佛道悲心而行布施的方向做去,就稱為布施生忍辱心。(按忍辱具足的過程,將在忍辱圓滿願廣述)。
4.什麼是布施生禅定心?
一類初發心菩薩經過對眾生廣行種種財物施,令眾生心滿意足後,一定會在自己的貪執心逐漸淡薄後,受到善知識的指點而醒悟出單是用財物施利益眾生,不能幫助他們超脫生死,自己也不能在生死解脫上有根本的助益,於是恍然頓悟唯有反觀本心,修持禅定而行布施,才能真正利益自己及饒益眾生。於是淨心修定,逐漸調伏貪欲心、嗔惱心、睡眠心、悼侮心及疑法心,證人甚深禅定,用最堅固、清淨、平等的禅定心而行布施。這種因布施的修因而引生禅定的力量,以瑩淨的禅定心而行布施,便稱為布施生禅定。
我們看人道中福報最大的轉輪聖王在廣行布施後,一定會進一步發願用利益眾生的布施心量來反觀自心的貪、嗔、癡、慢等煩惱習氣,有無因布施的行為而洗滌、淨化?如果仍然繼續存在,便會進而發願捨離五欲,背離六塵境界,甚至發心出家,一心為利益眾生而修禅定,於是證入初禅、二禅、三禅、四禅,而徹底覺悟,唯有用所修證的慈心三昧、悲心三昧、喜心三昧、捨心三昧的力量繼續在未來世中廣行布施,才能真正做到對眾生平等布施的境界。(按菩薩禅定問題在後續‘禅定堅固願’及‘般舟三昧願’、‘住定供佛願’、‘普等三昧願’等將有廣釋)。
5.什麼是布施生精進心?
一個已經在長遠劫中發大精進心,用布施法門利益眾生,並且獲得忍辱、禅定力量及具有智慧、悲心的菩薩行者,一定能夠為續佛慧命,廣度眾生而於盡未來際,完全做到捨財、捨情、捨身、捨命、捨涅槃一切皆捨的程度。
因為真正因布施獲得大精進、大慈悲的菩薩行者,必然領悟出:捨財物利益眾生,不如身精進—捨身命、斷身執、證法身的發大心:捨身命饒益眾生,又不如心精進—獲得悲心自在者,為求無上佛道而捨阿羅漢所證無余涅槃,續發長遠道心,回入生死,普以內外施廣度眾生的功德大。
因為當菩薩達到身精進(證法身,以法身供佛),心精進(雖證畢竟空,但因慈悲願心的推動,不證入解脫無余涅槃)的程度,便已能自覺自證,我心當成佛的真理;從此道心堅固不退轉,又發廣遠心運用所證定慧力,往返十方百、千、萬、億個佛國世界,普以財、法三施引渡眾生。縱然不能使一人證入二乘果位,或者能度化無數人修學佛道,獲證菩薩果位。菩薩在任何時刻裡,都能完全做到不嗔、不悔、不貪、不癡。因為這位菩薩行者,已能完全將其心念引入‘不住色布施,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不住‘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布施的境界,因而能真正確實達到‘雖度一切眾生皆令入無余涅槃而滅度之’,亦已達到‘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而實無眾生得滅度’的利他修心境界。當一個菩薩行者從布施法門引生身、心精進施捨做到如上所說一切皆捨、獲證法身的程度,便稱為布施生精進波羅蜜。(大丈夫論、金剛經、智度論)
6.什麼是布施生般若心?
(1)布施生般若心的基本意義
一個菩薩行者,一定要具備聞法、學法、持法的程度,才能從財施進入法施的修學階段,也才能真正用‘出世心’行財施與法施。
布施生般若的道理,就是在於探究出:為何世間人行布施,能捨財,不能捨施,引進到出世間行者學布施,能捨財,亦能捨施,生出觀照智慧提升施者‘清淨心’的學習歷程,便是布施生般若的入門意義。而什麼是‘捨施’?就是從布施者、受施者、所施物三者過去、現在、未來層層的因緣觀,覺照出三者空無定性、空無實性、施法不可得的道理。
任何一個菩薩行者,不經過般若心引導布施心態的提升,絕不可能斷除因布施當下的善、惡境界因緣引生喜、怒、貪、吝、怨、悔等的執取心。菩薩行者不能斷除因布施再引生對受施者、所施物的貪執心,便不能進一步引發出世心,進入對持戒(菩薩戒)、忍辱、精進、禅定、般若的圓滿行持。
‘三輪體空’,不是凡夫眾生嘴巴講講,在布施時不明觀法的‘不生分別’,或者觀想‘內心不執著任何一點’,就能一蹴即得的。我們往往看到佛菩薩布施修證的成果‘三輪體空’,便‘倒果為因’,忽略了佛菩薩修成‘三輪體空’的‘修因’,觀照過程是什麼?這是現代誤以為自己是利根器能夠頓證‘法界實相’的凡夫眾生常犯的毛病。
現在就來分辨凡夫眾生欲學菩薩進入出世間布施的境界,應該如何腳踏實地的在日常靜心中及布施的當下,用什麼觀照方法,來調適、提升自己布施的心態,才能與‘觀照般若相應’
(2)從因緣觀生般若心的釋義
我們應當如何從施者、受者、施物三者層層因緣中覺照三者無定性、無實性,證明施法不可得的道理呢?首先從‘施物’為何不可執著的道理談起!
甲、假名觀與無常觀
如果你布施的物品是一張桌子,或者一籃水果、一件衣服、甚至一棟房子……。你應該明白:不論任何一樣物品或錢財,都是假名而有。如何說呢?譬如施物‘衣服’,是由絲縷、紙漿等‘因’,經過人工或機器等‘緣’,加工成布料,再編織成衣服成品之‘果’名;又如房子,是由鋼筋、水泥……等因,經過人工‘緣’建築而有房子‘成果’之名:又如水果,走出種子‘因’,種植在泥土裡,經過陽光、水分、空氣等‘緣’,促成其發芽長大,而結成累累豐碩的‘果實’之名。
我們首先觀察衣服、房子、水果等任何一件物品的‘名稱’,本來沒有所謂的名字,是人類給它假設了一個名字,才有水果、錢財、房子之名,可見萬事萬物的稱號,本來就是虛假的。我們再來觀察凡此衣服、房子、水果等‘施物’,皆各有其組合‘因緣’,才能建立成果之名。相對的,衣服、房子、水果等施物本身離開了絲縷、紙漿、加工;鋼筋、水泥、建築;種子、泥土、水分、空氣、陽光等各種因緣的混合品,本來就不存在。就是我們現在看到的衣服等成品,也是不斷地隨著時光的流逝,各類人們的穿著、轉用及自然環境的影響,季節的變化,而使其退色、破舊、爛壞……。
雖然受施者經過施主惠施後,獲得這些施物,能夠御寒避暑,而促使其生出感恩、歡喜、報恩、享用的種種心態。然而當受施者的‘施物’遭人劫奪或‘施物’毀壞、破舊、損失,受施者就會轉為憤怒、悲傷、失望……,或者受施者將此‘施物’轉施他人,他人將此施物再轉施他人,此‘施物’若是遺失,再被惡人撿拾,當然會成為另一種不善的因緣果報。甚至任何一位受施者,都可以利用此‘施物’再去做種種違背良心的惡業,而使來世墮落惡道……。
這就說明了‘施物’本身不僅由各種因緣聚合而成‘假名之果’,本無實性,就是受施者獲得此財物後,仍會形成層層不可預知的‘善惡轉變因緣’,而產生種種不同的受用果報,毫無定性可言。
初發心菩薩學布施,就是這樣經常用寧靜心觀照‘所施物’的生、住、異、滅等形成、轉變、分解、損壞的無常、短暫、不實等生滅變異等情形,而破除對‘施物’的執著心,再從‘受施者’受用施物的層層善惡轉變因緣,深一層觀照出‘所施物’本來就是隨時依人事因緣的遷異而產生毫無定性的假名存在,幻有存在,而逐漸破除對‘所施物’的貪戀心。
乙、空觀
如果你布施修行人一塊坐毯,當知禅行者的定慧證量達到身心自在、四大互換的時候,可將這塊毯子,變化為地,或變化為水,或變化為火,或變化為風,或將此毯顏色變化為青色、黃色、赤色……等不同的色澤。
由此可知,‘物’能隨心轉換,更加證明‘施物’虛妄不真、空無定性的道理。在修禅者看來,你所布施的財物,只不過如風、如電、如露、如幻、如空,有何可貪?
初發心菩薩因為深明此‘空觀’之理,故逐漸斬斷對‘施物’的執取心,凡夫學菩薩布施,更應經常加強對施物‘空觀’的理解,才不致將這顆布施心,經常堅執在‘施物’的去向、享用情形上,而產生因布施而生出的苦惱心。
丙、色空觀
現在再用美色來剖析色法,以證明‘外物’沒有定性,加強布施者去除對施物的固執心。譬如有一位美女出現在凡夫的眼前,在YIN欲深重的人看來,一定會被其姿色所動,心生愛著。但是在正在做不淨觀的禅行者看來,正是利用種種不淨觀來正視、剖析女色虛妄不實的最好機會;獲得深觀者,便會正見其從頭到足,惡臭畢現,無一淨處。若是妒嫉心、憎恨心重的人看見了,便會心生妒嫉,視為惡心不淨,不願正視其面。再說如果被感覺遲鈍的人看見了,則不覺其美,如見土木。
由此可知,‘外物’的價值,隨著每個人的‘觀點’不同,而呈現不同的結果,沒有其固定,決定的價值性。‘施物’亦然,因為每一種施物,拿在不同施者及不同受施者的手中,皆因個人觀念、處境、心智不同,而產生不同的施捨心與接受心。而且每一種法、每一種施物,皆是因緣和合假名而有,既然由因緣聚合假名而有,則每一種色法、每一種施物,都有層層微細的自體空義,如‘十八種空相’,(即施物內相空、外相空、內外相空……等十八種空無自性義。按十八空義,將在‘般若願中’廣辨)。每一種色法(施物),本來就是涵蓋了層層微細的自體空義,只因凡夫心量狹小,理念局限於現實生活的某一點上,不肯放開世間思惟,正視‘所施物’的種種因緣觀法,而生生世世停留在自以為是、自我陶醉的布施有為果報中,你不覺得可悲嗎?
初發心菩薩就是因為能夠在因地學佛時,經常運用般若經中所說的因緣假名觀、分析觀、不實觀、空觀、色空觀……來觀想‘施物’的沒有‘定性’,虛幻不實,所以能漸漸令其心念,在布施的當下,放下對施物的固執心、難捨心與悔施心。
丁、觀施者、受施者不實在的理田
(甲)從因緣觀
為何要觀施者、受施者不實在?因為我們今生的生命,是由地、水、火、風、空、識等六大組合而成,因為此‘六大’聚合,才使我們有動作、往來、起坐等舉止行為,假名為人。如果將地、水、火、風、空、識六大的‘性與相’層層分割、剖析(如解剖屍體),細心觀之,便曾發現這個色身只不過是骨、肉、血、脈、筋、絡、溫、熱、風,氣……等色物與心法的組合品,無常一到,‘六大離散’,‘生與死’不是凡夫意志所能控制。初發心菩薩因為時常靜下心來做此生死短暫、無常的觀法,而恍然驚悟出此不自由、不自主、不實在的幻相色身,有何可貪?
相對的,再觀受施者也和我一樣,同樣是人,同樣是由‘六大’所組合,同樣不能自主‘生死’,終身為了滋養為名利生存的色身,勞碌奔波,終其一生,甚少反省自己的人生,‘生從何來,死從何去?’實屬可憐!今天我施捨財物與‘他’,乃是為了成就與佛道相應的清淨‘施德’,若是錯用心將布施的發心,堅執在這個‘不實在、生死不能自主、煩惱深重’的受施者身上,豈不是不明白菩薩行者多生累劫行布施的意義何在嗎?警之!醒之!
(乙)從生死根本觀
從生死根本觀,是提升初發心菩薩的出世布施心,非常重要的觀法,因為我們今世生命的根源,是由於前世的煩惱心延續而來,這個由過去、現在、未來因煩惱心而延續的生命之光,就像正在燃燒的蠟燭燈光一樣,前一個燈火,延續下一個燈火不停地燃燒著,沒有熄滅過,也沒有駐足過,光光相繼,生滅相續,念念不住,又念念不斷,不知道這盞由煩惱之油而燃燒的生命之燭,要延續到什麼時候……。
菩薩行者就是運用其智慧之光,熄滅了這盞生命之燭的根源,而將自己與受施者帶往另一層次新生之命的源頭前進……。
我們凡夫眾生行布施,因為煩惱心在作祟,而一直將自己布施的‘心態’,固執在此身由十二因緣所束縛的生死之流裡打轉,跳不出去。凡夫學佛者若不能經常靜下心來‘修定’,時常培養、反觀這種脫離生死的‘智慧心’,讓這顆‘智慧心’--出離生死心盡速薰發出來,當然會一再使自己因為布施的因緣,而跳入與受施者纏結的未來善惡果報中,永遠不能出離三界火坑。有智慧、有道心的佛弟子,你難道不會有此生想要出離生死苦海的‘發心’嗎?
(丙)從布施果報觀
菩薩行者對自己布施時發什麼樣的心態,必然獲得何種果報,一定清清楚楚。因為十分明白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的道理,自然對受施者與所施物不會生出占有心與貪執意。(按布施的果報在前願‘現代人布施的態度’、‘世間布施相的修學次第及果報問題’以及‘如何由世間施導入出世間布施行的修學次第’三篇中有廣釋,不再贅述)。
布施的果報,與我們所修學持戒、忍辱、精進、禅定、般若等五度程度的深淺是成正比的。未來無論投生人道,生在下層、中層、上層社會人家,或者投生欲界、色界、無色界三界天上,乃至種下聲聞果位、辟支佛果位、菩薩果位的成果,都與我們今生對布施融通持戒、忍辱、精進、禅定、般若等五度的行持次第及實踐功力有多少而息息相關的,並且具有決定性的力量。
凡夫欲學菩薩行布施,一定要在平素廣閱大藏經中有關布施波羅蜜的經文(如十善業報經、六道輪回經、修行道地經、撰集百緣經、雜寶藏經、大智度論‘布施品’、瑜伽師地論‘布施品’、楞嚴經‘六道眾生因緣果報問題’、大般若經‘六度品’……以及陳柏達居士所著‘圓滿生命的實現’—布施波羅蜜一書,均可供參考)。如此才能對三界輪回的果報及出三界的出世果報有何不同,有深刻、正確的分辨。當對自己種什麼布施因,必得什麼布施果,有了理性、正確的分辨能力,接下來就是‘行持問題’。如不能在‘心性’的行持上下功夫,縱然深刻的了解布施波羅蜜的內涵,而在自己布施的行為上,仍然理事分離,我行我素,豈不落入‘說食不飽’的瓶頸嗎?
凡夫在仰望佛菩薩崇高宏偉、廣度眾生的布施精神下,究竟有多少人願意又能夠在我們現實布施行為當下的‘動念’上,痛下克制自己‘貪吝心、悔施心’而生起觀照智慧呢?你就是其中的一個‘力行者’嗎?
7.結論
菩薩行者在無量世修行以來,就是因為累積了以上所說出布施生般若心的種種因緣觀,並且融通持戒、忍辱、禅定及精進波羅蜜的行持;因而真正達到由此五度引導布施的發心而前進,才能真正圓滿‘施德’,而達到本願所說‘淨土菩薩在諸佛前,供具如意’的布施圓滿境界。以下就來說明,菩薩行者如何由發心供佛的階段,進入供具如意的過程,來做為圓滿本願布施成果的重心。
|
|
|
|
|
|
上一篇:大寂法師:成佛必經之路 二
下一篇:大寂法師:成佛必經之路 四
|
|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