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人生講座(第二梯次) 蔡禮旭老師主講 (第二十三集) 2005/7/29 台灣中坜善果林 檔名:52-136-23
諸位朋友,大家好。《弟子規》當中的經句都可以跟生活做結合,用故事來引導。剛剛我們提到「親所好,力為具」。有一個讀經班專門教導《弟子規》、中國的經典,他們辦了一個活動,叫「天堂的午餐」,當然這是有一個典故。天堂跟地獄的差別在哪裡?有一個朋友他遇到了一個小天使,小天使跟他說我帶你去看天堂跟地獄,你先要看天堂還是地獄?這個朋友說先看地獄好了。到了地獄,看到在地獄生活的人正要吃飯,有一排很長的桌子,坐了兩排的人,互相對坐,桌上有非常多的菜肴,桌上每個人都擺了一雙筷子,這雙筷子有一公尺長,相當的長,當喊「開動」,所有的人拿起筷子來夾菜,夾完之後拼命要夾到自己的嘴巴裡吃下去,非常的急躁,深怕自己少吃別人半口,因為筷子太長,所以夾過來的時候中途筷子互相打架,夾的菜不只沒有吃到嘴裡,還掉滿地。而這些地獄的人互相的指責,互相的謾罵,「都是你害我的,害我都吃不到東西」,那樣的氣氛非常的火爆。這位朋友看到這樣的情景看不下去了,就對這個小天使說我看不下去了,你帶我去看天堂。接著小天使帶他到了天堂,他一看,也很驚訝,並沒有什麼不一樣,桌子還是那一排長桌子,菜還是那些菜,筷子還是一公尺長。他就很納悶了。當喊到「開動」,所有的人不疾不徐拿起筷子夾菜,夾好菜以後都往對面的朋友嘴裡送,來,你一口,他一口。其中有一個人平常人際關系經營的不錯,常常幫助別人,所以一下子三、四雙筷子都夾到他的嘴裡來,所以他就說:「這樣太多了,我會噎著」,那樣的氣氛就很好。諸位朋友,天堂跟地獄只在一念之差,自私自利就活在地獄,處處替人著想,我為人人,人人為我,就處在天堂之中。諸位朋友,你現在在地獄還是在天堂?真恭喜你,你活得非常的明白。
剛好那次我講這個故事在海口一個鄉下,在講故事的時候挺有意思的,他們的鎮長給我當翻譯,因為很多都是六、七十歲的老人家,聽不懂普通話,我講一句他翻一句,所以很多的笑話要等三十秒以後才會笑,這種演講我都經歷過。而且在他們那裡講課我印象特別深,在他們鄉鎮裡面一棵大樹下,那一棵大樹坐三十個人、五十個人都還很涼爽,你看那個樹多好,多珍貴,要尊重樹木。而我們也要反觀自省,我們能不能像這棵大樹一樣,庇蔭後代子孫,要有志氣。當天晚上我還要對他們村裡面唯一的一所小學演講,對他們的老師跟學校的干部,晚上鎮長、副鎮長就請我們吃飯。在吃飯的過程,這個鎮長跟副鎮長拼命往我們的碗裡夾菜,非常的熱情,我們中心有一位李老師就說:「我們來到天堂了」。當然,大家互相體貼,互相協助,互相關愛,很好,但是關愛也要注意分寸,你不要回去以後,每次吃飯就拼命給人家夾菜,剛好他特別不喜歡吃那一道菜,你又夾特別多,然後他又不敢浪費,那一頓吃下來壓力會很大。所以關懷適可而止,夾一下,或者看一下,他假如說好,夾下去,禮到了就好了,不要拼命再夾,因為每個人的口味不一樣。當然,假如是你自己的爸爸、媽媽,都已經知道他們的口味,那這個多服務就沒有什麼問題。這是天堂跟地獄的故事。
這班的老師特別有智慧,他就因為聽了這個故事就設計了一個活動,叫「天堂的午餐」,讓所有的小孩先喂他媽媽吃飯,喂完以後他再吃飯,所以讓母親生活在天堂之中。當這個活動推出來,有小朋友的反應是我不要參加,老師就問他你為什麼不敢參加?他說因為我不知道我媽媽喜歡吃什麼。而游戲規則是,第一個,你假如夾菜給媽媽吃,掉下去了,要撿起來吃,第二個,你夾的菜媽媽吃不下,你也要把它吃下去。所以他們很緊張,我不知道我媽媽喜歡吃什麼,到時候怎麼辦?你看孩子的反應就流露出現在的孩子確實很忽略關懷他人。
活動開始了,當然也挺熱鬧的。活動結束以後,老師就開始引導學生去體驗這個活動,就問學生的感受,說:「你們有沒有察覺到,媽媽吃東西吃得特別快?」他們說:「有,媽媽都趕快吃。」「那媽媽為什麼趕快吃東西?」他們想一下:「因為要媽媽吃飽我們才能吃。」「所以你看,媽媽為了怕你肚子餓,趕快吃。」接著有一個小孩就說了,他說:「我喂我媽媽吃東西,結果她從頭笑到尾,很高興。」讓他覺得原來盡孝心很簡單,生活當中幫媽媽夾一口菜,媽媽很高興,生活當中幫媽媽端碗茶,媽媽也很高興,所以他覺得做孝子不難,很輕松。從生活當中他有這個體會。接著還有一個現象發生了,因為菜掉下來以後他們要自己吃,所以有小孩就去拿一個很小的盤子,然後菜夾起來他就托住,然後再拿給媽媽吃。你看他急中生智,就會去解決問題,讓孩子多做,確實對他的成長有很大的幫助。這是「天堂的午餐」設計出來的一個活動,讓孩子在生活當中去體驗。
《弟子規》入則孝部分還有一句經文,「事雖小,勿擅為,苟擅為,子道虧」,到底什麼事勿擅為?讓孩子從生活當中去討論,有時候不只用討論的方法,還可以用表演的方式讓他去體會。討論,像這句小朋友就很會討論,「事雖小,勿擅為」,他們會提到大部分是有關安全、有關禮貌方面。安全,不能玩火、不能沒有跟父母報告就去游泳、去海邊。你看寒暑假過後很多孩子出意外,都是沒有做到「事雖小,勿擅為」。任何小事都應該要依循《弟子規》來做,不可以亂做。很多小孩他在討論這一條的時候會討論的很細,包含,他說我開水龍頭水開太大,太浪費了,他都會說到。甚至於有個小朋友就跟老師說:「老師,我剛剛上課的時候很想趕快下課,所以這個也是錯的」。你們有沒有想趕快下課?謝謝你的肯定,讓我幼小的心靈。從安全方面、從規矩方面,「事雖小,勿擅為」。我們會舉那三個故事,在珍珠港垃圾筒上面寫了一行中國字,「請把垃圾丟在此」,泰國的皇宮寫著「大小便後請沖廁」,都用中國字,巴黎聖母院寫著「請勿大聲喧嘩」。「事雖小,勿擅為」,因為這些小事做了以後,讓父母蒙羞,甚至於讓民族都蒙羞,我們要謹慎。
我記得我第一次去爬萬裡長城,我爬上萬裡長城,看到沿路有一些垃圾,我們中心的老師一起蹲下來撿,撿了沒有多久,抬頭一看,有一個外國人拿著相機把我們撿垃圾的畫面拍下來。為什麼他要拍這個景象?他覺得難得,在中國這片土地上還看到人家撿垃圾。對!我們應該用行為去把國家民族的羞辱把它洗刷掉。事雖小不可以擅為。而其實這些小事大人常常容易犯,就給小孩不好的榜樣。有一次有一個老師開車載一個幼兒園的小朋友,正在那裡等紅燈的時候,這位小朋友對開車的老師說:「老師,你不用等紅燈,你只要」,十字路口這裡都有開右轉道,他說:「老師,你不要在這裡等紅燈,你只要從這裡開過來,然後拉過來,然後再拉過來,不用等紅燈」,是吧?就在這裡逆轉回來,然後再過去就好。諸位朋友,他跟誰學的?跟他媽媽學的,他媽媽是警察。這位老師就笑了,當天下午給他媽媽打電話,他說:「你兒子真不簡單,今天還教我如何開車不用停紅燈」,他媽媽在電話那頭也笑了。事雖小,勿擅為,不然你以後要教你的孩子有禮貌、守規矩,那不可能教得好。
另外有一個捷運單位的主管,有一天從公司回來比較晚,忙了一些事回來,一進門沒多久公司又打電話來,又叫他去處理一件事,那件事不算是很重要,他就有點火了,他說:「你們是干什麼吃的,連這點小事還叫我。」他在接電話在罵的時候眼睛還看了一下兒子在不在,一看不在,還是罵了。一個父親、一個母親講一句粗話對孩子的人格有沒有影響?影響很大,真的,因為父母他很尊敬,父母一惡口,他那個感受特別不舒服。過了兩天他的丈母娘,他一回來他丈母娘跟他說,她說:「你兒子今天跟我講什麼你知不知道?」他說:「講了什麼?」「你兒子今天跟我拍桌子,跟我說你是干什麼吃的?」雖然他眼睛沒有看到他兒子,但是他兒子在房間裡面有聽到。我們要了解一個真相,「學好千日不足」,要學好一個行為,一兩年、兩三年還不一定成就,但是「學壞一日有余」,一天就夠了。你注意去看綜藝節目一些主持人講的粗話,挖苦別人,小孩明天就用上去了,有沒有?學得可快了。我們不要做一些小事當孩子的壞榜樣,要謹慎對待。
生活當中所發生的事,只要對孩子的人生是重要的提醒,我們也要隨時拿來課堂當中去運用。像我記得我教書當中有一位朋友,一位同事拿了一篇報導給我,這篇報導是某個學生當他的同學要坐下來的時候,他把椅子挪開了,跟他開玩笑,雖然是件小事,這個同學沒有警覺到,一屁股就坐到地下去了,把他的脊椎坐的受嚴重的傷害,醫生宣布終身癱瘓,這是報紙上報導的。我們講給學生聽,你看,任何一個動作,只要維系到別人的安全,絕對不可以輕易做。這個動作一做下去誰會痛苦?你看這個同學一輩子都痛苦。有人比他還痛苦,誰?他的父母。我們設想一下,父母好不容易養了十多年把他養得高高壯壯的,現在突然變成不能動了,癱在那裡,那多煎熬!只要看到兒子,可能眼淚都止不住了,你看他的父母多痛苦。不只他的父母要痛苦,我就問小朋友,你身旁的親友、關心你的人有多少人?有沒有五十個人?有沒有一百個人?很有可能有,這些人可能這一輩子都會覺得很難受、很遺憾,他這麼愛護的晚輩、朋友,就這樣動不了。我們從這些事例當中要提醒孩子,因為很多事情做了之後很難再挽回,提醒他們的警覺性。
「物雖小,勿私藏,苟私藏,親心傷」,這個「物雖小,勿私藏」是讓孩子從小不要貪心,自己想要的東西就占為己有,不可貪心。一個人不貪心,他以後就不會貪污,就會比較廉潔。這些小的行為規范,對於一生都有很長遠的影響。有一個小孩到書局裡面去參觀,去買東西,他的媽媽帶他去,要離開的時候他的母親突然發現他的手上拿了一個小的鑰匙,那個鑰匙是一般日記本都會附的一個鎖的鑰匙,他把它拿來玩。他的媽媽就把這個小鑰匙拿起來,就拿給這個售貨員,說:「這個還給你們,我們沒有要買。」售貨員說:「就一個小鑰匙,反正我們也不見得找得到放哪,你就拿回去。」媽媽又拿給小朋友拿回去。是在這個小孩一兩歲的時候。等這個孩子上了幼兒園,他媽媽發覺不對勁,孩子常常都會拿一些小東西回家裡來,因為他不覺得這個動作是錯的。要慎於始,當他第一次犯錯,你反而順從了他,以後要修正就困難。這個「勿私藏」是不能偷,甚至於是不能自私,都占為己有。
剛好有六個孩子一起上課,有一個孩子的媽媽來探望他,探望的時候就把兒子叫到房間裡面去,誰都不在,然後就把鮮奶拿出來,然後告訴她兒子說:「媽媽給你准備這幾罐鮮奶,你每天喝一罐,不要給其他同學看到了。」這樣教好不好?她兒子在喝這個鮮奶的時候有什麼感受?偷偷摸摸的,一點都不光明磊落。母親回去了,剛好這件事被他的老師看到了,他的老師把這個學生叫過來,他告訴小朋友:「老師常常教導你們,有好東西要跟好朋友分享,你願不願意把鮮奶跟大家一起喝?」孩子還小,很單純,他說:「好」。所以老師就拿出一個瓶子把所有的鮮奶倒進去,倒完以後再分給每個同學,在這個分牛奶的過程很微妙的一些事情發生,每個小朋友都是這樣,「好了好了,這樣太多了,後面的同學還沒有喝。」因為別人是很無私拿出來,他們覺得很感動,也不敢貪太多,都說「好了好了,夠了夠了」。每個同學都有鮮奶了,然後其他同學就開始說了:「感謝某某同學請我們喝鮮奶」,這位同學聽了很高興。當天晚上這個孩子寫日記,他說我今天把鮮奶分給同學喝,而當我在喝這個鮮奶的時候我覺得這個鮮奶特別的香,特別的濃。他的媽媽禮拜六來接他,看了他的日記,覺得很慚愧,你看孩子都這麼慷慨,她都不懂得去做模范給小孩看。今天父母懂得慷慨、懂得布施,你的孩子心量就會大。我父母很好客,很歡迎我的同學、甚至於我姐姐的同學到我們家玩,我的記憶當中,我的姐姐、我的二姐,甚至於我很多同學的生日會在我們家開,你從小人際關系根本不用教就學會了,所以「物雖小,勿私藏」。
當然講到這一句我們也可以引一些歷史的故事給小孩聽,在漢朝時候有一個讀書人叫楊震,他為人非常的清廉,他在當東萊太守,另外有一個朋友,叫王密,曾經因為楊震提拔他,讓他當了秀才,之後又升官,正在昌邑當縣令。剛好昌邑跟東萊很近,王密就拿了黃金十兩要來送給楊震,而且是在太陽下山以後,晚上。一進門王密就把黃金十兩放在楊震的面前,楊震就說了,他說:「兄弟,我這麼了解你,推舉你出來當官,你怎麼這麼不了解我?我怎麼可能給你收這個?」接著王密就說了,說:「沒有關系,我也是感謝你,反正又沒有人看到」,接著楊震就說了:「怎麼會沒有人知道?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怎麼會沒人知道?」楊震這麼一說,王密就覺得很羞愧,就把黃金趕快收回去。
楊震這個「四知」給了他的子孫最廉潔的榜樣,不只他的孩子得到好的教化,楊氏的子孫以後都把楊氏堂號叫做「四知堂」,哪四知?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我們每個人的風范都有可能成為你子孫的榜樣。你看,當楊氏的後代子孫看到這個四知堂,他會想到什麼?會想到楊震,他會想到不能貪污,不能丟祖宗的臉。後來楊震的兒子秉、孫子賜、曾孫彪,統統做到三公的位置,三公已經是做官的頂級的職位了。四代三公,四代裡面統統都做到三公的位置,你看「積善之家,必有余慶」,他的後福無窮。我們從「事雖小,勿擅為」可以讓孩子來討論,讓他們從生活點滴去觀照自己。
後面這個表演,像「出則弟」裡面有一句經句,叫「長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這是接待客人的禮儀,前幾天課程我們已經說過了,孩子如何接待,這就要讓他實際表演了。接待除了客人到府上來以外,另外打電話也是一種接待,當孩子接到電話是要找爸爸的,是要找媽媽的,如何應對進退。有教過你孩子接電話的舉手?好,請放下。這些要不要教?要,假如你一開始沒有給他教對的,他那個講話的態度又已經習慣了,那就很難改了。我們現在常常接到一些十多歲的孩子接電話,什麼態度?「喂,你媽媽在嗎?」「不在。」「去哪裡?」「不知道。」「什麼時候回來?」「我怎麼知道?」不要說後面的話,光聽一句「喂」就不一樣的感覺,有沒有?你就可以聽出是不耐煩還是很恭敬、很有禮貌。很多時候這個孩子無禮,我們心裡想,他爸爸、媽媽看起來還人模人樣,怎麼教這個兒子這麼無禮?小孩子都在丟父母的臉。
接電話也在訓練他應對、做事的能力,訓練他做一件事情從頭到尾要做完整,不可以有頭無尾。接了電話:「阿姨,你找我媽媽嗎?我媽媽剛好不在,你有什麼事嗎?假如很著急的話,阿姨你有沒有我媽媽的行動電話?您直接打給她,假如不著急的話,那您跟我說一下,她回來我馬上叫她跟你回電。」什麼事他馬上可以寫一下。寫完以後,也教他一個習慣,要確定你聽的正不正確,說:「阿姨,你剛剛跟我講的是不是這樣,假如沒有錯,那我就這樣跟我媽媽講。阿姨再見。」把電話掛了。現在很多的誤會、很多事情辦砸了都在傳話當中,主管跟你說的話,「好好好」,掛了,結果做出來的跟他要的差很多。或者客戶跟你講,「好好好,沒問題」,結果做出來,「怎麼會這樣?不是我要的」,講話沒有一個習慣做確認。一個小小的動作,確認才十秒鐘,這十秒沒有做,換來的可能是幾十個小時的浪費,又重頭再來。謹慎是成就一件事情的根本態度,從小就要教孩子謹慎,要重新把話再說一遍,確認一下,這也是屬於接待。你就可以讓孩子兩個人,一個打電話,一個接電話,練習。
在「出則弟」當中又有一句,「過猶待,百步余」,這屬於送賓送客的禮儀,有沒有教過?我記憶很深刻,我有一個同學他特別會念書,讀到國中二年級就跳級,直接考試,考上雄中,厲不厲害?那很厲害了。高中三年讀完,成績又非常優秀,考上清華大學。剛好有一天我去他們家找他,後來我要回去了,我就對他說:「我要走了」,他抬起頭來看看我:「哦」,繼續坐在那裡,我就只好往門口走,他的爸爸就罵他:「同學要走了,也不站起來送一下」,我的記憶很深,都已經大學畢業了,這個最基本的待客之道不懂,很多時候失禮都不知道。
我們從小要教孩子「過猶待,百步余」,讓學生一個當主人,一個當客人,送送看。假如這個客人一出門,主人說:「好,再見」,然後馬上把門關起來,你就讓他操作看看,你一表演,每個人就能夠去身歷其境,然後再把這個門打開來,然後就問那位當客人的同學說:「你有什麼感覺?」他就說到:「他恨不得我趕快走。」現在很多小朋友是這樣,他送客人,心裡還在想我要看電視、我要打電腦,然後趕快關門,趕快去打電腦,這很無禮。這位小朋友說:「感覺很難受,下次不來了」。接著就一起討論,諸位小朋友,你覺得應該送到哪比較合理?他就會跟他生活當中去結合。比方他是住公寓、大樓的,他就覺得送到樓梯口或者送到電梯口,這樣比較有禮貌,客人也會覺得倍受尊重。假如是住平房的,應該送到哪裡?送到轉彎之處,我們再回來。
小孩假如沒有這種禮節修養他的人文氣質是出不來的,他絕對寫不出像李白送他的朋友,那一首詩叫做「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第一句「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你看那種感受,朋友要離去了,依依不捨,「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很捨不得朋友離去。而當李白在那裡送客的時候,不是誰規定他要站在那裡,不是,那是一種真情流露,他心裡想著,這個朋友跟我已經幾十年的兄弟了,在這段期間之內他給了我多少協助、多少的鼓勵,時時是念著這一分恩情。
記得我到澳洲去上佛學講座,剛好有時候老和尚回來澳洲,晚上都會講經,講完經以後我們學生都會在攝影棚的外面等候老人家出來,然後等師長走過以後我們再離開。第一次師長走過以後大部分的人離開了,我就站在那裡目送老人家的身影,一定看到師長已經轉彎了我才離去。有幾位朋友看我站在那裡就很好奇,說你在干嘛?我說在「過猶待,百步余」。諸位朋友,你不要小看這個「過猶待,百步余」,這對我在澳洲這段時間心性的提升有非常大的幫助。我們難得能看到師長,當我們目送著師長,在那個時刻當中腦海裡時時浮現假如這一生沒有老人家的教誨,那我現在的人生真不知如何是好,在目送的過程,時時提起老人家最重要的教誨,就在送的過程感恩心提起,在送的過程依教奉行的心也提起來。這是從生活當中讓孩子去落實經句,讓他去體會。
生活的結合不只「入則孝」的部分,出則弟、謹、信、愛眾、親仁、余力學文都一樣。「出則弟」我剛剛已經舉過了,「長呼人,即代叫」、「過猶待,百步余」,這都屬於「出則弟」。再來,「財物輕,怨何生,言語忍,忿自泯」,學生之間難免會有些爭奪發生,這時候你也要抓住機會教育點,所以這裡我們還可以再加一個,掌握機會教育。我們有一個心態,不要怕孩子犯錯,有時候孩子一犯錯,老師的脾氣就來了,「你怎麼又給我搞什麼了」。這脾氣一來,很難教孩子,有脾氣、有情緒就不能教孩子,要教孩子就不能有情緒、脾氣。要掌握情緒才能掌握未來,不然你一個訓斥下來,孩子並沒有學到他錯在哪,而是留下一個印象,我媽好凶、老師好凶,這樣就把這個機會點白白浪費掉。
有一個老師,剛好那天中午學生在吃飯,中餐之後的水果是西瓜,當學生在吃飯的時候,他就感覺到很多的同學吃得特別快,狼吞虎咽,吃完以後箭步如飛跑去搶西瓜,都搶那個最大塊的來吃。當我們看到這樣的情景應該怎麼做?你看,這樣的情景發展下去,他的孩子都是競爭,都是自私自利。他沒有當場去制止,在那天下午他對著學生講到,他說:「諸位同學,我們今天拼了命去搶那個最大的西瓜」,當然他有沒有說哪個同學?有時候學生年紀大了也好面子,不要當場指著他的名字批評,這樣會跟他形成對立。我們就像敘述一個情景,讓孩子去分析、去感受。當同學要去搶那個最大的西瓜,請問他那一餐飯吃得好嗎?吃得好不好?吃得特別快,狼吞虎咽。這麼吃東西會出什麼狀況?會得腸胃病,這樣沒有做到《弟子規》哪一條?「身有傷,贻親憂」。等到他搶了那個最大的西瓜,拿起來又吃得很快,再一次傷自己的胃,當他把最大的西瓜搶到了,他好像覺得很得意,其實他沒有發現其他同學對他是什麼樣的感受?諸位朋友,你要不要跟這樣的人交朋友?底下大部分的學生會說什麼?不要。
接著老師又說,縱使他第一次搶到了最大的西瓜,假如第二次又要吃西瓜了,你看他是什麼心態?說我一定要再搶到那個最大的,又吃飯吃得特別快,傷自己的身體,然後跑過去,結果這一次沒那麼順利,他沒搶到最大的,被別人拿去了,他會怎麼樣?他會很生氣,氣得半死,他會快樂嗎?他快樂不起來。而且他會愈來愈貪心,什麼都要最大的、都要最好的,這個貪心愈來愈嚴重,以後得不到他就發脾氣,就心情很不好,以後得不到,更不好的發展,還會去偷,還會去搶,這樣的行為不可取。透過這個機會點,在生活當中讓他們去觀照這些經句。所以「財物輕,怨何生」,你讓出了東西,贏得的是大家對你的尊重,對你的愛戴。下次吃西瓜的時候,這一班的同學,最大的沒有人拿,都先拿小的。小學生老師的觀念對他的影響是相當大的。
接著我們還可以講一些禮讓的故事。在五代的時候,有一個讀書人叫張士選,他的父親比較早去世,是他的叔父扶養他長大。當他十七歲的時候,他的叔父覺得他已經成人了,就對著他講:「爺爺留下來的財產我們現在分成兩份,一份給你,一份給叔叔」。這張士選就說了,他說:「叔叔,不可以這樣,你生了七個兒子,所以我們這一代有八個人,所以財產應該分成八份」,你看張士選一點都不貪心。他的叔父說:「不對,這個財產應該是分你爸爸一份,分我一份,所以財產還是你拿一半走」。諸位小朋友,你會不會拿?你看,一拿來你就很有錢了。但是張士選並沒有拿,他覺得這樣不公平,同一輩的都拿一樣多,分成八份。他的堅持之下,最後分成了八份。後來他進京趕考,正在客棧的時候,有一位修道人走到他的面前來,看著他說:「你年紀輕輕,臉上就充滿了陰骘,就積了很多陰德,你這次考試一定會高中」。一個人常常禮讓,待人非常和氣,都會表現在臉上。果不其然,這次考試他就考上進士了。只要你循著道德來行走,那福分會愈積愈厚,而不是去爭,而不是去奪。今天的課我們就先講到這邊,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