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人生講座(第二梯次) 蔡禮旭老師主講 (第二十二集) 2005/7/29 台灣中坜善果林 檔名:52-136-22
修身的功夫也是運用在五倫關系之中,夫婦之間、父子之間、君臣之間、兄弟、朋友之間都應該力行「言忠信,行笃敬,懲忿,窒欲,遷善,改過」。像我們剛剛看到言語的部分,言忠信,在父子之間也要互相勸誡,「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需要「善相勸,德皆建」才行。假如父子關系當中,父母錯了我們並沒有去勸谏,那就是陷父母於不義,這是為人子的缺失,父子要互相勸。君臣也要互相勸,在君臣關系當中,君仁臣忠,君對部屬、臣民要仁慈,臣子、下屬對上司要盡忠;盡忠當中也要能指出上司的過錯,這也是我們為人臣的一個本分。
古代任何一個聖君出世大半都是因為有良臣輔佐,在他有過失的時候給予直谏、給予規勸。在君臣關系當中最明顯的,唐朝唐太宗與大臣魏徵的故事。唐太宗他的政績非常的顯赫,而一個人能有這麼大的成就,絕對不是因為他一個人辦到,一定有眾人輔佐。所以唐太宗他也不居功,他常常對魏徵講到,我今天能有這麼大的功業,很多的功勞都是屬於魏徵的。魏徵勸谏的功夫相當好,他言語的藝術很高,他對唐太宗講到,我這一生不做忠臣,只做良臣。唐太宗聽了很好奇,為什麼你不做忠臣,要做良臣?魏徵回答到,因為忠臣都會掉腦袋,都會被殺,所以我不做忠臣,我做良臣就好。唐太宗聽了覺得很好笑,在那裡哈哈笑,突然在笑的當下,君王都很有學問的,忠臣都被誰殺了?都被暴君殺了,所以唐太宗在笑的當下說,那我假如把他殺了我就變暴君。一句話當中把自己的免死金牌拿到手,以後就敢好好的勸他。
又有一次,唐太宗對著身旁的臣子說,他說天下的人都覺得「天子至尊」,天子是最尊貴的,「無所畏憚」,沒什麼好怕的,其實你們都不了解我的心聲,我是「上畏皇天之監臨,下憚群臣之瞻仰」,我對上,怕沒有依天道而行,上天會降罪於我,下憚,對下,我非常的恐慌,臣民這麼愛護我、尊敬我,假如我沒有把他們的生活照顧好,那我也對不起他們,所以唐太宗說他是「兢兢業業」,深怕「不合天意,未副人望」,他是這樣的心境。當你聽到一個國君這麼講話,你會怎麼接話?旁邊一定有人說「皇上英明」,開始拍馬屁,真不簡單。我們看魏徵怎麼回答,魏徵對著唐太宗說,皇上,「此誠致治之要」,您剛剛這個心態就是天下能大治的關鍵,此誠致治之要。拍了一下馬屁對不對?唐太宗很高興,你看,魏徵也說我這個態度很正確。接著魏徵又說,「願陛下慎終如始」,希望你這一念心到什麼時候?到你把眼睛閉起來,願陛下慎終如始,「則善矣」,這才是真正的善!先肯定了他一下,但是馬上又把期許、責任再加到唐太宗身上去,讓他不要松懈,不要自傲。魏徵的言詞確實有相當高的智慧,難怪當魏徵死的時候,唐太宗如此的傷心,他說到「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現在魏徵走了,我這面鏡子不見了。
諸位朋友,「人無谏友,必敗」,人身邊沒有直言不諱的朋友,那是必敗無疑,因為人難免都會有看不到過失的時候,要時時有雅量接納別人的谏言。我有時候也會遇到一個情況,突然有一個朋友過來,也見沒幾次面,不算很熟,他會馬上跟我說:「蔡老師,我們這幾次見面相處,你覺得我有什麼缺點,可不可以幫我指出來?」諸位朋友,你會怎麼回答?對方的情況、底細都還沒摸清楚,話輕易講又怕說錯話。我就對他說到,我說一個人的過失假如還等別人講,就慢半拍,最好是一個人時時能觀照自己的起心動念、言語造作,你有時時觀照,你錯了以後不會再錯,不會一錯再錯,你會馬上有警覺,話說錯一句了,趕快縮回來,你會有這個警覺。而這個警覺來自於哪裡?來自於你天天讀經,因為天天讀《弟子規》,這些教誨你時時領納於心中,言語、行為跟它不同了,你的警覺性會很高,馬上就提醒自己。所以要提升自己自我觀照的能力,不能到處找到人就問「你看我有什麼缺點,可不可以告訴我?」當然是要接納別人的雅言,不過很多時候還得靠自己的反省功夫。
而唐太宗的功業絕對不單是他,也不單是魏徵幫助他,我們假如能再深入理解,就了解到都是眾志成城。唐太宗身旁還有一個非常有賢德的賢內助,長孫皇後。有一次魏徵進谏得相當的激烈,唐太宗氣得半死,出了朝廷往自己的寢宮走,邊走邊罵人,說到:「氣死我了!我一定要把這個老頭給殺了。」他被魏徵氣得實在是火冒三丈,「我一定要把他殺了」。剛好長孫皇後看到這一幕,不動聲色,回到自己的住處換上非常正式的衣服,都是國家有重要慶典才穿,她穿上高貴的禮服,又走到唐太宗的面前,然後就作禮對唐太宗說到,她說:「恭喜皇上,賀喜皇上」,唐太宗正在氣頭上,皇後這個動作讓他一頭霧水,有什麼好恭喜的?接著皇後就說了,「一定是有賢君、明君出世了,臣子才敢這樣直言不諱」。魏徵是直言不諱,那誰是明君?誰是賢君?唐太宗一聽,龍心大悅,很高興,就笑出來了。諸位朋友,假如長孫皇後在當下不是去肯定臣子的忠誠,而是開始吹枕邊風,那魏徵有沒有生命危險?有!多少國君因為身旁的枕邊風,讓他錯殺了非常多的賢臣。唐太宗的功業有著身旁諸多人的幫忙。
我們也要回想到自己一生假如有一些成就,要時時想著這段過程,這段人生的路,多少的助力,我們不能忘了,要時時感念,時時督促自己,因為守成不易,有了事業長了傲慢,很容易就敗下來,一敗下來,怎麼對得起一路走來支持你的人?要時時念恩,時時警惕。這是君臣當中要懂得進谏。當今天你到一個公司去,才第一個禮拜上班,一個禮拜上下來你就走到老板的面前,然後就對老板講,說老板,我們公司有十個缺點,我把它用電腦打出來了,你好好看一下。然後老板在看的時候你又告訴他,老板,我這個人的個性特別正直,有什麼話我就說什麼話,絕對是對公司有益的。老板看了,我十多年的基業被你批評的一文不值,他會跟你講,「很好,你明天不用來了」。這就是進谏也要抓住一個前題,有信任才能勸,信任不夠,話語太早出來很可能就產生隔閡,要信任夠才好勸。
如何取得人家的信任?真誠心是存心,要表現出來,要有付出。那付出應該注意到什麼重點?要能看到別人的需要。如何看到別人的需要?處處留心皆學問,要懂得去觀察。有一個岳父他下山來看女婿、看他女兒,他女婿住在大都市裡面,他的女婿覺得地瓜很好吃,在大都市裡也不常吃地瓜,他岳父來了,他每一頓都煮地瓜給他吃。結果吃了一個禮拜以後,這個岳父氣得半死就回去了,他覺得女婿瞧不起他,我在山上已經每天都吃地瓜了,現在好不容易到大都市,你還繼續煮地瓜給我吃。你看,誰錯了?沒錯,都是一片好意,只是沒有觀察到對方的需要是什麼,你要對症下藥。很多人很會照顧人,想得非常的周到、仔細,但是朋友跟他相處覺得很不自在,覺得你煩死了,你不要再照顧我了。有沒有人被這樣罵過?這就是我們的付出跟他的需要不吻合,就要去找到問題,付出對了一定會贏得信任。
然後在勸谏的過程,我們剛剛提的存心,還要再注意態度、時機、方法、耐性。諸位朋友,我們看看這一個勸人、幫人的過程,可以深刻理解到,幫助一個人容不容易?不容易,害一個人?踹一下就害他了,你看害人容易,幫人難。諸位朋友,你身旁有真心真意不斷勸你、不斷幫你的朋友你要好好珍惜,人生得一知己不容易,要珍惜。這是我們談到言語規勸的部分,在父子關系用得上,在君臣關系用得上,在夫婦關系也用得上,也都是要建立好信任才好勸。假如今天你當媳婦,剛嫁到夫家去,跟夫家的信任度還不是很高,這時候要切記,要多看、多聽、多付出,多付出才能信任,然後少說話。假如剛嫁過去沒過幾天,你馬上跟你婆婆講,婆婆,這個東西放這裡不對,那個東西放那裡不對,這個做法啥都不好,你跟她挑了半天。她一句話也沒說,接著你的日子會不會好過?不好過了。要信任以後才好勸,我們時時要審時度勢去建立彼此的信任、彼此的良性互動。這是我們提到修身言語勸谏的部分,都可以運用在五倫之中。
接著處事,「正其誼不謀其利,明其道不計其功」,也就是說做事的原則都要符合道義,不符合道義的事絕對不能做,這是做事的原則。而做事當中其實還有很多的態度、方法要學習,我們看到第四頁這個綱領所在,也不能死在這些條例、這些原則,我們也可以從自己的人生當中去把它更豐富。做事情還需要哪些方法、態度,才容易把事辦好?諸位朋友,有沒有去思考過?你看一個人處理事情常常都非常的完美,他是因為具備了哪些方法、態度?當你都靜下來把這些思考出來,你就常常可以在教孩子當中把這個理帶出來。比方《中庸》裡面有提到,「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時時要預備,要做好准備,這就是做事的一個重要態度。做事要專注、要專一,才做得好。做事要有目標,才能不斷往這個目標邁進。這都是做事的成敗關鍵。做事要循序漸進,做事要耐煩,做事要有恆心,做事的過程要時時自我鼓勵、自我激勵。這些都屬於做事當中應有的態度、方法。這個沒有標准答案,有賴我們為人師者去體會這人生點點滴滴的重點,你體會的愈多,你的學生愈有福氣。
下面接物,「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行有不得,反求諸己」。「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是與人相處的一個重要態度,時時替人著想;而「行有不得,反求諸己」,是當與人相處完,有一些沖突、一些不愉快的時候,我們馬上不是檢討別人,是檢討我們自己,這樣就能不斷在彼此的關系當中去突破、去提升。而與人相處當中還需要注意很多的態度,比方要謙虛、要寬恕、要公平、要有信用,然後要謹言慎行、要懂得交好朋友、懂得如何看人、要懂得念恩,這些都屬於與人相處當中的正確態度。
有一本書叫做《延壽藥言》,這本書就針對修身、處世、接物列出很多重要的道理。比方在謙讓,需要謙虛,他就收集了古今中外很多的名句都放在一起,我們時時用這些中外的智慧來自我提醒、觀照,你自我修身的根基打得愈牢,你在言談舉止當中就會把這些態度、方法教給小孩。這是笃行的部分。我們回到上午所提,要教孩子孝,因為孝是德行的根本,孝開了百善皆開。我們其中提到,要知恩報恩,要從生活當中去把《弟子規》做結合,父母跟老師要密切配合來教。昨天晚上我們也提到用故事,因為小孩他的思惟模式屬於具象思考,具體思考,抽象思考能力還沒那麼強,這時候你常常用故事引導,他的記憶深刻,我們用古今中外,用故事。這裡還要包含夫妻配合,不只夫妻要配合,整個家庭教導孩子德行、教導孩子的方法要統一,原則不一樣就很難教。比方婆婆跟媳婦的教法不一樣,那就很累人了,我們待會再來看一下。
教育是百年大計,絕對不是短時間之內就馬上立竿見影,要建立共通語言,家建立家規,班級建立班風,這樣就有共通的言語,會達到很好的效果。比方有個小孩她跟外公、外婆還有舅舅很多長輩一起吃飯,她的年齡最小,只有四、五歲,她的母親坐在她的旁邊,她跟她母親說:「媽,我要吃玉米」,叫她母親幫她扒一半給她吃。她母親把玉米扒下來,第一個反應是要把玉米拿給她女兒,突然要拿過去的時候想到了一幕,夾菜要先夾給誰?昨天我們在探討孩子的問題都提到孩子很容易自私,諸位朋友,自私從哪裡來的?自私是從很多生活細節慢慢形成的。我常跟家長提到,在孩子很小,兩三歲的時候,全家人一起吃飯,你把菜夾起來,第一口先夾給誰吃?當我講到這裡的時候,其實很多家長馬上就笑出來,他笑出來是什麼意思?他的意思就是我把菜夾錯了,他馬上就曉得。你把菜夾過來,「兒子,多吃一點」,爺爺、奶奶在旁邊也不甘示弱,「孫子,這一道菜也很好吃」,也幫他夾過來,孫子的菜滿滿的,從夾菜當中就可以知道誰的地位最高?那不就一目了然嗎?孫子的地位最高。所以從夾菜當中,從很多生活的細節,小皇帝產生了,他最大。那俗話又說「伴君如伴虎」,所以小皇帝的脾氣都很大,所以他的脾氣是家長把他成就的。
我還曾經看到一些景象,小孫子說:「奶奶,我口渴」。奶奶聽到孫子叫她,高興得不得了,趕快畢恭畢敬去倒一杯水,然後走到孫子的面前,「乖孫子,喝一口,別噎著了」。有一位朋友跟我說到,他說:「假如你有了孫子,你就真的變孫子了;假如你有兒媳婦,你就真的變兒媳婦了」。你看這個話,含有時代意義,我們這個時代顛倒了,顛倒就在一個字,寵壞了。我曾經聽過一句俚語講的很好,在這裡講都不用解釋,我在大陸講要解釋半天,「寵豬舉灶,寵子不孝,寵妻吵鬧,寵夫半夜爬起來哭,寵女兒難入人家的家教」,不要小看這句俚語,道盡了人生多少重要的道理,你看人生多少的煩惱都出在這句話。
「寵豬舉灶」,你看現在寵物還去做SPA,顛倒了,這個時代實在是,都不回去看父母,也沒有帶父母去洗SPA,帶狗去洗SPA,寵子不孝。汕頭有一戶人家生了六個兒子,父母給他買了六棟房子,一個人一棟,都幫他們娶好老婆,他們的下場是什麼?沒地方住。你看,大兒子可能還有點良心,畢竟他是長子,在一個豬捨旁邊蓋了一個木屋給他父母住。旁邊的鄰居看不下去,就說「告他」,叫這對夫妻去告他六個兒子。諸位朋友,要不要告?「居家戒爭訟,訟則終凶」,只要告上法庭,這個家庭很難和樂。他告贏了,六個兒子必須奉養他,十二個月除以六,每個人兩個月輪流。當他到二媳婦、三媳婦那裡去了,媳婦、兒子對待他的態度好不好?煮好了菜,「你趕快給我吃,我要收了,趕快吃」,還是東西拿過去,「拿去吃」,態度很不好。在這樣的氣氛之下生活,本來還有十年陽壽,還可以活十年,在這種環境之下,兩三年就得癌症了,壓力很大。早知今日,何必當初?所以孩子不能寵,寵了之後毫不珍惜,對你的付出他都覺得是理所當然。
「寵妻吵鬧」,你太寵你的太太,她常常給你一哭二鬧三上吊。當太太很會吵鬧的話,這個先生會心神不寧,在公司上班一聽到電話響了他都會突然打哆嗦,會不會是我老婆又打來了?這樣的男人事業不可能持續興旺下去。所以對太太也不能太寵,要有原則。「寵夫半夜爬起來哭」,你把先生寵壞了,他到外面是流連忘返,你在家裡是孤枕難眠,獨自哭泣,所以連先生也不能寵,也要軟硬兼施。至於怎麼做,你們自己好好琢磨琢磨。
「寵女兒難入人家的家教」,你把女兒寵壞了,脾氣很大,嫁到人家家裡去,一不高興,三天兩頭就往娘家跑。現在這種女孩子多不多?很多。當家長看到女兒不高興了,馬上叫女兒:「來來來,回來回來,回家裡來住,不要怕,爸爸給你靠」。這樣不是在幫女兒,害了自己的女兒。為人太太、為人媽媽了,不能再小孩子氣了,要懂得我們那幾天講了,懂得為大局著想,要懂得忍一時風平浪靜。我記得小時候我的外公、外婆到我們家來,記憶當中外公、外婆到家裡可能十只手指頭都算的出來,很少。而每一次我外公、外婆進來了,外公都不說話,話很少,然後我的外婆就會牽著我奶奶的手,然後邊走進來邊跟我奶奶說,我這個女兒嘴巴不甜,我這個女兒手腳很慢,慢吞吞的,我這個女兒又哪裡不好,反正就是一路上就講我媽媽不好,講自己女兒不好。我在旁邊聽了一頭霧水。然後這麼一坐下來,我的奶奶又說,這個媳婦好,早上都很早就起來了,哪裡好、哪裡好,就變成我奶奶講。現在我長大了,覺得很有人生哲學,我的外婆很厲害,自己的女兒的不好自己講,自己女兒的好留給婆婆講。人情練達皆文章,不只要自己女兒的不好自己講,更不可以護女兒的短處,這樣是害她而不是幫她。
寵了孩子他會自私,會脾氣大。我們不寵他就要依循為人子之道來教,所謂「知所先後,則近道矣」,你夾菜的順序錯了,你不先夾給你自己的父母,他沒有學到孝道,沒有學到為人子之道,他就不會做人做事。雖然我常常都會提到夾菜的順序,家長聽了也會會心一笑。在去年我到一家幼兒園演講,來了差不多三百個家長,一年以後我不在那裡了,另外一位老師去講課,講課當中提到了夾菜,就問這些家長:「諸位家長,你現在菜夾對了嗎?」這些家長沒回答,頭都低下來。明明知道夾錯了,還是繼續夾,那就怪不得,古聖先賢有教了。其實為什麼他還是夾錯?對於這個動作的嚴重性他還是體會不夠深刻。確實,人不長期薰修,不長期聽一些真實的事例,要把他那種好惡的心、那種寵愛孩子的習氣打掉真不容易。當然你能夠愈早依教奉行,那是對你的家庭愈好。
這位老師她也是在大學當老師的,大學當老師,你不學《弟子規》還是不會教孩子。她本來都是習慣先拿給孩子,結果那天馬上警覺到,把手收回來,開始拿給外公、拿給外婆,就開始一個一個長輩拿,她的女兒最小,最後一塊放在女兒的碗上。她的女兒從位子上跳起來,對著大家說:「為什麼我是最後一個?」你看,龍顏大怒,為什麼我最後一個?以前都是我最先的。她的媽媽不疾不徐對著她說,「或飲食,或坐走」,她的女兒接說,「長者先,幼者後」,因為《弟子規》已經背熟了。突然她的女兒靜了一下,「長者先,幼者後」,好像對,回來坐好。共通語言重要!你這個共通語言要先打好基礎,不然你臨時講,他也沒啥反應。
另外有一對姐妹,年紀也還小,妹妹還沒上學,姐姐上小學。有一天姐姐回來了,沒多久妹妹哭哭啼啼去找媽媽,跟媽媽說:「媽,姐姐罵我」。很多家長聽到「姐姐罵我」,下一個動作是什麼?去罵大哥、去罵大姐。不對!教孩子還是要循著道理才行,不然長子、長女內心都有不平。這個媽媽也很冷靜,就問她:「姐姐為什麼罵你?」妹妹說:「因為我拿姐姐的玩具,拿姐姐的東西,沒有告訴她,所以姐姐罵我」。她媽媽就開始念到《弟子規》的一段話,說「用人物」,她說「須明求」,「倘不問」,她說「即為偷」,這個小女孩念到「即為偷」,哭的更大聲,說:「媽,我不要當小偷」。你看,這個共通語言就用上去了。
不只家長跟孩子之間用上共通語言,同學跟同學之間也會用上。像幼兒園,有一個年紀比較小的小朋友先拿到玩具,另外一個大班的小朋友一看到他拿玩具,第一個念頭就要過去給人家搶,這個小的朋友情急之下說:「兄道友」,另外那個大朋友說:「弟道恭」。急中生智,他們也用上了,這個也是共通語言。那我們來看生活的結合,教孝、教德行,我們每天吃飯會供養三寶、會感謝父母,這就是把感恩、孝心融攝在每天之中。我那時候教學生吃飯一定都是先念感恩詞才吃,從生活去結合。「親所好,力為具」,在這個點上我會問學生說你媽媽喜歡吃什麼?能答得出來的學生並不多。我看他們想半天,當然你要先讓他想半天,因為那才有對比,他想半天不知道媽媽喜歡吃什麼。我接著問一句,那你媽媽知不知道你喜歡吃什麼?他們馬上從很痛苦的思考馬上笑出來,當然知道,我喜歡吃什麼、吃什麼,媽媽都知道。這種對比之下,我就跟學生講,你看,媽媽時時都念著你喜歡吃什麼,你卻不知道媽媽喜歡吃什麼,這樣的態度對嗎?這麼不關心自己的媽媽。從生活當中去點。所以以後出去買東西,要先買媽媽喜歡吃的,不是自己喜歡吃的,要盡孝心。
我接著就會講一個古代的故事給他們聽,這就是跟故事結合。古代有一個讀書人叫蔡順,他都拿著兩個籃子去采桑椹,我會問學生,為什麼要拿兩個籃子?諸位朋友,跟孩子講課的時候你不要像念書一樣,你有時候跟他一個問答之間,他就整個融入故事的情境裡面,他有參與感。為什麼拿兩個籃子?再從學生的回答當中再去引導都可以。其實教學是可以很放松、很自由的,學生怎麼出招,你就怎麼接招。因為桑椹比較成熟看起來比較黑,還不夠成熟看起來比較紅;黑的比較甜,紅的比較酸。蔡順因為知道媽媽喜歡吃甜的,所以放在一個籃子,另外比較酸的留給自己吃。你看蔡順做到「親所好,力為具」。
他在回家的中途遇到了盜賊,把他抓起來,結果盜賊看到他采桑椹還特別拿兩個籃子就很好奇問他,你干嘛要拿兩個籃子?他把他的原因,為了要讓母親吃到甜的告訴了盜賊。這群盜賊聽完以後很感動,就把他放了。諸位朋友,盜賊都殺人放火,會不會感動?會,為什麼會感動?因為他有良心,每個人都有良心的。那你看到惡人,是去罵他、是去批評他比較好,還是用你的德行去感化他?當然是用德行。像蔡順,你看,他這麼好的德行,連盜賊都感動。面對惡人絕對不是去攻擊他,因為「揚人惡,即是惡,疾之甚,禍且作」,你很有可能會惹禍上身,因為他會狗急跳牆,應該用德行去感化他人。
接著,盜賊很感動,把倉庫裡的米、糧食送給蔡順,希望蔡順拿回去奉養他的媽媽。諸位小朋友,要不要拿?盜賊送你的東西要不要拿?他是誠心誠意送給你,還送給你媽媽,要不要拿?要,好,拿回去了,剛到家裡,還來不及煮飯,一坐下來,衙門裡的官差來了,「張三家的花生怎麼在你家?李四家的糙米怎麼在你們家?來,人贓俱獲,把他抓起來」,你不只不能奉養你父母,锒铛入獄關起來。因為「見得思義」,君子九思裡面,見得,你要獲得一個東西,一定要先思考這個東西符不符合道義,不可以亂收,不確定的東西決不能收。因為盜賊的東西都從哪裡來的?都搶人家的東西來的。
一個故事當中含攝了好幾個處世做人的道理,事中有理,理中有事,理事要圓融,在講課當中就要融入。假如你只是一直在講道理,學生聽了就打瞌睡;假如你只是講故事就過去了,不把故事中非常重要的道理點出來,孩子的印象不深刻,他聽完以後就覺得這個我聽過了,那個我也聽過了,不受用。講一個故事要把這個道理點出來,甚至於這個道理點出來的時候你又馬上跟你班級裡面發生的事做連結,那他這個故事記得可清楚了。這是運用故事,理事做搭配,從「親所好」,從生活、從故事讓孩子去反思、去觀照。這節課我們先上到這邊,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