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淨空法師:阿彌陀經疏鈔演義 第237集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請看《阿彌陀經疏鈔演義會本》,第四五八頁:

  鈔【又觀佛三昧海經,佛示阿難雲:住念佛者,心印不壞。釋曰:谛了自心,名為觀佛;不為境亂,名為三昧;一體不移,名為心印等。】

  這是《觀佛三昧海經》上說的一心不亂的意思。在許多經論當中,我們多看看就能明了佛說理一心不亂究竟是怎樣的境界。雖然我們很難證入這個境界,至少在常識上可以多了解一些,這個有助於我們自己念佛功夫的提升。

  佛告訴阿難『住念佛者,心印不壞』,這是經文。下面是解釋,怎樣叫念佛?怎樣是心印不壞?『谛』是真實的意思,『了』是明了,『谛了』就是真實明了,沒有錯誤,正確深入的明了自性,『自心』就是自己的真性、就是自己的本性,「谛了自心」就是禅家所講的明心見性,這就叫做『觀佛』。可見得這個境界確實是屬於理一心,理一心是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就是這個境界,這不是事一心的境界。『不為境亂,名為三昧』。念佛三昧是什麼境界?這個心有主宰,不會為六凡境界所動搖、擾亂,也不為四聖法界所亂,這才真正是念佛三昧。善導大師在《觀經四帖疏》上品上生那一章講,阿羅漢為我們說法,地前菩薩為我們說法,地上菩薩為我們說法,十方一切諸佛統統為我們說法,與「往生經」不相應的,我統統不理會、統統不聽、統統不接受,這就是不為四聖法界所亂,這才叫念佛三昧。『一體不移,名為心印等』,「體」就是真心、就是本性,也就是《華嚴經》上講的一真法界。「不移」就是不動、不變,為什麼?真心周遍法界。盡虛空遍法界一切諸佛剎土(就是現代人講的太空當中無量的星系),都是真心變現出來的。心是能變,太空當中無量無邊的星系乃至虛空都屬於所變,能所是一不是二,所以叫一體不移,這叫做心印不壞。

  「心印」是比喻沒有先後,同時顯現。我們寫字一筆一劃有順序、有先後,如果這面經文我們要把它抄下來,有先後;在印刷上,在底板上一印,這篇經文全部都現前,沒有先後,舉這個意思。盡虛空遍法界森羅萬象,生起有沒有先後?給諸位說,沒有先後。科學家今天無論怎樣探測,他始終沒有法子明了真相,就是不曉得一切現象的生起沒有先後。《楞嚴經》講「當處出生,隨處滅盡」,幾乎生滅是同時的。科學家如果讀《楞嚴經》,也許科學再向上提升、再進一步,可以把佛在經上所講的真相證明了。我們現在研究是向一個錯誤的方向,總認為它是次第的,總認為它是有起源的,宇宙的起源,生物的起源,人類的起源,都是講有先後,殊不知它沒有先後。這種情形可以從夢境去體驗,我們作夢,夢中境界忽然現前了,那個境界有先後嗎?一生一切生!一下醒過來,夢境沒有了,一滅一切滅,不是次第滅,也不是次第生。整個大宇宙的現象也是這個樣子。這是顯示出「心印不壞」的意思,能所都不壞。所變的現象是一個相續相,現象的相續而已,找生滅實實在在找不到。入了這個境界,就叫證得無生法忍。「無生」,一切萬法確確實實沒有生滅,沒有生滅就是無生,無生就無滅,「法」是一切法,「忍」是承認,你見到了,見到這個事實,承認佛所說的一切法不生不滅,這就叫證得無生法忍。一切法不生不滅就是心印不壞的意思。

  鈔【又捨利弗陀羅尼經雲:唯修一心念佛,皆理一心義也。】

  《捨利弗陀羅尼經》所講的『一心念佛』也是說理一心,這個境界都相當高。

  疏【又雖雲一心,實則觀經三心,起信三心,論三心。】

  淨土宗的經典注疏,如果單講『論』,就是《往生論》。如果說其他的論,一定要冠上名字,像《起信論》,它要加上「起信」;《智度論》,它要加上「智度」。

  疏【乃至華嚴十心,寶積十心,無不具故。】

  統統具足。

  疏【又淨名八法,亦一心故;德雲二十一念佛門,亦不出此理一心故。】

  經上佛是應機說法,有的時候說得多,有的時候說得少,無論說多說少都不出理一心。為什麼佛沒有一定的說法?《金剛經》上佛已經說明他教化眾生的態度,佛不但「無有定法可說」,實在講佛是「無有法可說」,這是講的真話。無有法說的一切法,這一切法就是無有法;假如你能體會到這個意思,佛說法的意趣你才能領略得到,你才能聽得懂,不會誤解他的意思。佛這個法是怎麼說出來的?是因為一切眾生妄想執著,所說一切法的目的無非是破你妄想執著而已。妄想執著人人不同,因此佛破眾生執著的方法就不一樣,方法是千變萬化,哪有一定的法可說?我們學佛說法要從這裡學,那你就真會了,就跟大夫看病一樣,絕對不可以先把方子開好再去看病,哪有這個道理!無有法可說。診斷病情,臨時處方,你害什麼病,給你處什麼方,兩個人同樣的病,體質不相同,或者病因不一樣,發病時間不相同,用的藥分量也不一樣,這才是個好大夫。現在講經說法都是把藥方開好了給眾生治病,眾生要是治不好,你沒有照我方子害病!這就笑話了。這是講經的難處,難在這個地方。一定要有修持,一定要有領悟,我們自己才能得到佛法真正的利益,自己得利益了,才能幫助別人。所以佛講的東西是因人而異、因時而異、因地而異,但是原則是不變的,方法技巧是隨時在變。我們要學,最重要的是學那個不變的,不變的就是原理原則,那就是一心,我們要學這個,一心就是真心,一心就是自性的流露。

  鈔【觀經三心者,一者至誠心,二者深心,三者回向發願心,與起信三心,名殊理一。】

  跟《起信論》講的『三心』,名稱不一樣,意思、境界完全相同。

  鈔【良以至誠心者,即起信直心正念真如,而此一心不亂,更無虛妄,更無遷流,隨順真如故。】

  這是說明為什麼《觀經》講的「至誠心」跟《起信論》所說的「直心」是一個意思,解釋得很好,簡要詳明。「至誠心」,至誠是誠到極處,也就是真誠心,這是體,從體上說的。下面兩種是從作用說的,心只有一個,一心不亂,怎麼跑出三心來?三心二意是虛妄的,那不是真的,一心才是真的。一心怎麼會變成三個心?這是從體、從作用上說,至誠心是體,深心是作用,回向發願心也是作用,兩種作用。這兩種作用,一種是自受用,一種是他受用,也就是說,我們用什麼心對自己,用什麼心對別人。所以,心的作用分為自受用跟他受用,實際上是一心。體非常重要,體要是不現前,決定沒有這兩個作用,一定是先有體才有用。這個地方講誠,真誠。什麼樣的心才叫真誠?我們有沒有誠心?不要說至誠心,誠心有沒有?佛講誠心,儒家講誠意,跟佛講的是一個意思。我們有沒有誠意?儒家誠意、正心是一心,誠意是講一心之體,正心是講一心之用,他把自受用、他受用合成一個叫正心。佛講得詳細,把「用」分作自受用跟他受用兩門。

  「誠」這個字很難懂,我們每個人平常都覺得「我已經很誠懇」、「我已經很真誠」,符不符合這個標准?實在講,差遠了!誠怎麼講法?曾國藩先生在讀書筆記裡面說:「一念不生謂之誠。」這個標准跟儒、佛的標准很接近。由此可知,我們起心動念,這就不是誠心,就不是真心。佛經上常講「真心離念」,真心沒有念頭、沒有妄想。有妄念,心就不真,有念皆妄,有妄念就不是真心。真心,我們每個人都有,被妄念障礙住了。真心好比太陽,妄念好像烏雲,雲彩把太陽遮住,真心顯不出來。真心顯不出來,真心的作用當然沒有。佛家講修行,修什麼?無論是哪個宗派,無論顯教、密教,就是修心,除這個之外,沒有第二個東西。心還要修嗎?心不要修;那修什麼?把障礙去掉而已。妄想去掉,真的就現前;你再要求真,求真又是個妄念,那個真的就永遠不能現前。只除妄想不求真,真的自然就露出來。真心,《楞嚴經》上講「常住真心」,真心沒有生滅、沒有變易,所以叫常住真心。妄心是無常的,佛法講「觀心無常」,觀妄心,一個念頭起、一個念頭滅,念頭都不一樣,一會兒想東,一會兒想西。所以,妄心是無常的,真心是常住的,真心就是一心。

  如果我們真的把這樁事情搞明白,佛法裡面修行的要訣你已經得到一大半。有些人專持這一句佛號,念的時間也不長,他能預知時至,不生病,站著走、坐著走,走得那麼潇灑,什麼原因?一心念,再也不打妄想,一心一意念這句阿彌陀佛,時間雖然不久,他成功了。前面講,他得念佛三昧了,所以他往生諸佛淨土來去自如。一切諸佛剎土都是自性變現的,來去自由有什麼難處!西方極樂世界也是自性變現的,「唯心淨土,自性彌陀」。一心非常重要!我們的大毛病就是妄想不斷,一天到晚打妄想,連睡覺都打妄想;打妄想才作夢,不打妄想就不作夢。可見妄想日夜不停,沒有中斷的時候。妄想不能停止,六道輪回就斷不了,無始劫以來我們搞的是六道輪回。六道輪回怎麼搞出來的?打妄想打出來的。妄想多可怕!佛今天教我們超越輪回的方法,永脫生死的方法,就是你把誠心拿出來就行了。至誠心要緊!有《觀經》這三心,決定往生,不退成佛。

  第二『深心』,深心是自受用,也就是我們常講的精神的享受,至高無上的享受就是深心。可是你前面沒有真誠,那你這個享受得不到,至高無上的享受是真誠心起的作用。

  演【佛果深高,以心往求,故曰深心。】

  以佛為我們追求的目標。我們今天學佛,尤其是出家,要加入佛法界的行列,在家學佛,實在講目的也要加入佛菩薩的行列,這才叫學佛。如果心不真誠,每天還是胡思亂想,依舊搞六道輪回,佛菩薩這個行列根本就沒有你,你哪裡叫學佛?那是有名無實。所以,決定參與佛菩薩的行列。特別是出家,古德常說:一出家就擔負起如來的家業。「上求佛道,下化眾生」,這是如來家業,是菩薩事業。求佛道,就是此地講的「佛果高深」,我們一心希求,這叫深心。眾生無邊,不只是我們這個地區,不僅是這個地球,地球之外還有無量無邊的世界,每個世界都有無量無邊的眾生,我們的心量要像佛與大菩薩一樣的廣大,是要普度法界一切眾生。向諸佛如來看齊,向諸佛如來學習,這是出家的大事。古德常說:出家非世間將相之所能為。這是真的,你了解這個事實,你才曉得,在世間作國王、作宰相、作統帥,不希奇!在心量、在事業、在成就,決定不能跟佛菩薩相比,他那個心量、事業太廣大。

  演【亦從深理生,亦從厚樂善根生。】

  「從深理」,至誠心就是深理。「厚樂」,極其深厚的愛好,愛好「善根」。所以,這個心念念生一切善法。我們通常講「深心」,淺說,說得簡單,好善好德。好善好德,就是後面這個意思,「從厚樂善根」。這個說法好懂,對初學的人來講是愈簡單愈容易明了,好善好德。善與德的標准,那就很多,此地所說的標准是絕對的標准,絕對的標准是稱性,就是真誠。

  演【雖有三義而不相捨。】

  這三個意思是通的,任何一個意思都具足前面兩個意思,所以他顯得深。

  演【求高深果,須見深理,欲契深理,須厚樂善根,此乃立行依理求果也。】

  一定要「見深理」,見深理就是禅宗講的見性,我們淨土宗講的一心不亂、念佛三昧,這是念佛人真實的成就、真正的成就。所以我們念佛,決定不求名聞利養,不求功名富貴。雖然一切不求,世間人心目當中所向往的富貴、智慧、健康長壽,學佛的人自然都得到,不會缺乏。為什麼不會缺乏?真誠心裡頭自自然然流露的,哪裡會缺乏?世間人這三種都是從布施修來的,為什麼?他性德沒有流露,他要靠修德,沒有修,他就不能夠得,就沒有受用。有修才有得,不修就不得,這個很苦!我們學佛的人,他專求一心,一心是性德,性德裡面統統具足,不求也得了,不修也得了。為什麼?性德裡頭本來具足。六祖大師見性的時候說「何期自性,本來具足」,不是修來的,本來有的。我們本來有的,現在被妄想執著煩惱蓋覆住,不起作用了,所以修一點才有一點作用。譬如,你有財富,銀行存款幾百萬,可是存款忘掉了,以為自己是個窮光蛋,天天工作,一天不打工,一天沒飯吃,你說這多可憐!打工是修,得一點錢過一天日子是得,現在我們就過這樣的日子,不知道自己是大富翁!修一心的人,就是不要再打工了,我專修一心!原來我財富那麼多,這都可以拿出來用,就是這麼個味道。我們每個人、一切眾生都有諸佛如來一樣的智慧德相,跟諸佛如來無二無別,為什麼他那麼富貴,我們這麼貧窮?就是我們把自己的富貴忘掉,不知道自己有。我們很羨慕佛,佛並沒有看不起我們,佛知道我們的富貴跟他一樣,就是現在迷,糊裡糊塗,自己有錢不知道,天天去作苦工過苦日子,就這麼一回事情。這才曉得修行的可貴。

  演【回向發願心者,以真如實念,趣果善心,二心功德,善巧回向,願生淨土,速證法忍,廣拔一切眾生苦惱。】

  我們通常講回向,回向三處。第一、「回向實際」,以真如實念就是回向實際,「回」是回歸,把我們所修積一切功德回歸向著一個目標,這就有不思議的成就。「實際」就是真心、本性,我們修學沒有別的,就是求明心見性,其他的統統不求。在本宗,專求「一心不亂」,我們念佛就求這個。求這個還不太容易,如果有心求,求的這個心就是妄念,障礙你得一心不亂;有求的願,沒有求的心、沒有求的念頭,那才行。這個很難懂,很難體會,它實在難就算了,就不必去理會它。我們專求往生淨土,這從事上求,事上求容易,容易懂,容易理解,也容易學習,我們專求往生淨土就行了。古德常說:「但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見了阿彌陀佛,這一切都解決了,這個方法妙!這個經聽懂聽不懂沒有關系,不要緊,要緊的是真正建立信心,相信西方極樂世界真有,相信真正有阿彌陀佛,相信我們真想去是決定去得成,老老實實念這一句阿彌陀佛就成功,什麼問題都解決了。我們讀經、研討真正的目的,加強信心,能聽懂很好,可以幫助你提升境界;聽不懂,加強自己的信願,決定往生。

  第二、「回向菩提」,菩提是智慧,智慧非常重要。第三、「回向眾生」,我們一定要像諸佛如來,拿出我們真誠心、清淨心、平等心幫助一切眾生。我們現在沒有能力,沒有能力要有心;不能說沒有能力,這心都沒有了,那就錯了。我們有這個心,這個功德就是圓滿的。真正有這個心,我們就會盡心盡力去做,我們有一分能力做到一分,有二分能力做到二分,這個功德都叫圓滿。為什麼?盡心盡力去做,所以說圓滿功德。

  演【起信三心者,一者直心,正念真如法故。謂向理之心,別無岐路,此即二行之本。】

  「二行」就是底下講的深心跟大悲心,這說明它是體,底下兩個是作用,作用是不能離開體的。我們現在念佛,一心一意希求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就是「向理之心」。有人說,一心求生西方極樂世界,這是事,沒錯!事從哪裡來的?事從理來的,理跟事不能分家。理太深、太難,我們在事上求,事得到了,理也明了,這就對了。我們不是上上根人,沒有那麼高的智慧,大多數是中下根人,從事上修決定成功。底下這一句很重要,「別無岐路」,我們改一個字,別無「生」路,你才曉得這個重要性,除這一條路之外,別無生路,死心塌地老實念佛,這個要緊。

  演【二者深心,樂集一切諸善行故。謂修具萬德,回向心源,即自利行本。】

  「深心」是自利的,是自受用的。自己一切所修的,都是莊嚴西方極樂世界,做為我們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資糧,用現代的話講,條件,我們具足圓滿的條件,這就決定得生。大悲心,這是幫助一切眾生。我們苦,我們知道,一切眾生苦,很多還不知道的;縱然有知道的,沒有辦法處理,找不到方法。誤會的人很多,或者在修因上的誤會,或者在果報上的誤會。譬如有很多人,以為天堂就是究竟,這是個大誤會,天堂不究竟。我們今天非常幸運,能夠聽到如此究竟圓滿的佛法,確實像古人所講的,「無量劫來希有難逢之一日」,太可貴了。假如這一生不能把握住,讓它空過,你想想看,多可惜!一轉世,再遇到很不容易,相當困難。不修行的人,一轉世墮三惡道,以後聞法的機緣就少;修行得很好的人,一轉世,享人天福報去了,這一享就享胡塗了,遇到佛法也排斥了。現在世間富貴人不念佛的,那個富貴人前生認真修,修得很好,福享完又墮落了,你才曉得這個機會是很不容易遇到的。這是跟「起信三心」做一個簡單的比較,說明名詞不相同,意思、境界是相同的。

  鈔【深心者,即起信樂集一切善根,而此一心不亂,萬善同歸故。】

  蕅益大師的解釋的確高明,他結歸在『一心不亂』,就是勸我們老實念佛,能一心不亂就『萬善同歸』。

  鈔【回向發願者,即起信度盡一切眾生,而此一心不亂,頓融物我故。】

  一心不亂,清淨心現前了,清淨心沒有染著,沒有污染;平等心現前了,平等心裡面沒有彼此,有彼此就不平等,所以界限沒有了,平等心裡頭沒有界限。界限沒有了,盡虛空遍法界融成一體,就統統得度,全都得度。換句話說,你的智慧、你的慈悲一定是加給一切眾生,這裡面沒有差別,這就叫大慈大悲。以這個心,心就是體,心就是身,到這個境界,心、身、土都融通,哪個地方眾生有感立刻就現身,不是你到那裡現身,因為你的心已經遍虛空法界,眾生這一念,那個地方就現了,沒有來去!我們在這裡念阿彌陀佛,西方極樂世界距離我們十萬億佛國土,阿彌陀佛馬上就過來了,你這樣想法就錯了。阿彌陀佛還有來去?沒有!我們往生,說老實話,也是這個情形,佛也沒有來,我們也沒去,《生無生論》講得很好,「生則決定生,去則實不去」。彌陀世界是真如本性裡面流出來的,真如本性是遍虛空法界,西方極樂世界多大?遍虛空法界!這個事情愈說就愈難懂了,學過科學的,也許比較容易體會,科學家常講,我們現在這個空間是三度空間,比我們更高層次的有四度空間,西方極樂世界是無限度的空間。從這裡我們可以稍稍理解這個事實真相,它是無限度的空間,它包容我們,我們不包容它,理如是,事亦如是。所以生是決定生,決定有西方極樂世界,決定得生。真的是盡虛空遍法界,有求必應,這是《楞嚴經》上說的「隨心應量」,隨眾生心,應所知量。

  鈔【論明三心。】

  《往生論》裡面講三心。

  鈔【一、清淨心,而此一心,垢無不盡故。】

  『垢』是污染的,我們的心無始劫以來染污是非常的嚴重,所以有許多妄想、煩惱、習氣不斷,那是過去生中生生世世累積的。假如修到一心,統統都清淨了,一心是真心,真心裡沒有染污,六祖講「本來無一物」,本來無一物是真心,是一心,一心裡頭本來無一物。三心二意是八識,是妄心,不是真心,那裡面污染就太多了。所以念佛要一心稱念,要用真心稱念,不可以用意識心稱念。意識心稱念,得一心很難;用真心稱念,得一心很容易。《彌陀經》上講若一日到若七日,那是叫你用真心念,不是用妄心念。我們念佛念了很多年,為什麼沒有成效?我們用妄心念,用的心不一樣。從來沒有用過真心,想用真心也用不上,這個事情就麻煩了。所以我教給大家「十念法」,十念法雖然短,但是用真心。因為時間短,用真心容易;時間長了,用真心就不容易。

  唯識經論告訴我們,我們六根接觸六塵境界,第一念是真心,第二念是妄心。譬如我們眼見,眼見外面色相,沒有分別,也沒有執著,什麼念頭都沒有,看得很清楚明白,這是真心。第二念,這是蠟燭,這是紅色的,這就是妄念起來了。一切萬象本來沒有名字,名是假名,中國老子都知道,「名可名,非常名;道可道,非常道」,所以第二念,假名、假相全出來了,統統是假的,真心就變成假心,就變成妄心。才有分別,心就有污染,就變質,就不是真心。所以修行人講究的是如何保持初心,就是保持第一念不動,那就跟諸佛菩薩沒有兩樣。我們保不住,第二念就變質,愈變愈不像樣子,這才制造出六道輪回。一心自然就清淨了。

  鈔【二、安清淨心,而此一心,理無不具故。】

  『安』是安穩、滿足的意思。人到滿足,心就安;不滿足的時候,他心不安,他要攀緣,他要追求。『而此一心,理無不具故』,這是從理上說的,因為底下「樂清淨心」是從事上講的,理具足,事也具足了。

  鈔【三、樂清淨心,而此一心,慈無不攝故。與上二種三心,正相配合也。】

  跟《觀經》講的三心、《起信》講的三心意思都相同,合起來看,意思就很明顯。古德常勸我們,三心圓發,這就叫發菩提心,圓是圓滿,沒有欠缺,這叫真正發菩提心。

  在這個地方,我們簡單做個結論。以「真誠心」上求佛道;求佛道的方法,專一信願持名,這就是「深心」;以信願持名這個方法,盡心盡力勸導一切眾生采取這個方法一生當中決定得生淨土,就是「回向發願」。這是自行化他,符合諸佛如來普度眾生的心願,這就不錯了。經上教導我們的「發菩提心,一向專念」,發菩提心就是講這三心。

  鈔【華嚴十心者,菩薩十念藏,具明十種念佛,一寂靜念,二清淨念,乃至十無障礙念。】

  《華嚴經》上講『十念』,大師在此地省略,只講三句。

  鈔【今一心則不動,是寂靜念。一心則不染,是清淨念。一心則同乎法界,是無障礙念。】

  《彌陀經》上講的一心不亂,《華嚴》十念統統具足。一心不動就是寂靜,一心不染就是清淨。一心就是盡虛空遍法界,那就是無障礙念。《演義》把「華嚴十念」抄出來:

  演【三、不竭念。】

  「竭」是中斷了,一心哪有中斷?二心、三心才有斷續這個相,一心裡頭沒有。因為二心、三心它有個生滅的相,生滅相就是竭的意思。一心沒有生滅相,真正符合大勢至菩薩所講的「淨念相繼」,它不中斷;《楞嚴經》上講的「常住真心」,不竭就是常住,不竭就是相續。所以,一心確實是不竭。

  演【四、明徹念。】

  一心是「明徹」,二心、三心就不明了,就變成無明。無明從哪裡來的?二心、三心就變成無明。

  演【五、離塵念。】

  「塵」是塵勞煩惱,這一句是總說,也是指六塵,五欲六塵。

  演【六、離種種塵念。】

  這跟前面意思不相同,前面是離六道、六塵,這個地方連四聖法界也不執著了。一心,確實一心裡頭不但沒有六凡,也沒有四聖。

  演【七、離垢念。】

  「離垢」跟前面「清淨」意思相同,一心裡面沒有污染,當然離垢清淨。

  演【八、光耀念。】

  一心起作用就是智慧,「光耀」表智慧。六祖惠能大師雖然沒有念過書,不識字,每天上山砍柴過日子,生活很辛苦,他心清淨,所以聽人家念《金剛經》聽了幾句就開悟。到黃梅去參見五祖,他說:弟子心中常生智慧。他為什麼常生智慧?他心清淨。一心生智慧,只要得一心,六根接觸六塵境界沒有一樣不明了,明了就是智慧,就是此地光耀念。

  演【九、可愛樂念。】

  這一句就是法喜充滿,真的快樂自在,真的是人生最高的享受;不入這個境界,你不曉得人生最高的享受。世間人吃補品,愈吃毛病愈多。最好的營養品是心地清淨,法喜充滿。中國古人常說:人逢喜事精神爽。精神體力都好,歡喜,歡喜是最高的養分。真正的歡喜是從心性裡面流出來的,不是外面的刺激,外面的刺激不是真正歡喜。每天都有覺悟,歡喜!每天都有新的發現,他就很歡喜。像我們讀經,每讀一遍悟出一些新的意思,自然悟的,不是有求的,遍遍不一樣,天天境界不相同,怎麼不歡喜?歡喜!

  演【十、無障礙念。】

  一心同乎法界。一心,一切統統都包括在其中。淨土三經雖然說的不樣,但是「一心」這兩個字統統具足,《無量壽經》教給我們「一向專念」,《彌陀經》教給我們「一心不亂」,《觀經》教給我們「一心系念」,說的雖然不一樣,意思都相同。由此可知,淨宗成就的秘訣就是「發菩提心,一心專念」,這非常重要,決定不可以懷疑。

  善導大師《觀無量壽佛經》的注解,就是《四帖疏》上品上生那一段,要多看幾遍,要牢牢記住,你就不會受外面人影響。人家說這個對、那個不對,那個對、這個不對,說的就太多了,我們自己信心不足就會受動搖。大師教給我們,我們決定相信佛所說的,阿羅漢、辟支佛是證果的人,他來為我們說法,如果說的跟經上講的不一樣,我們可以不接受,可以不聽他的,不會受他的影響;菩薩來給我們講經說法,跟經上講的也不一樣,我們也不接受;甚至地上菩薩、諸佛如來跟我們講,跟淨土三經裡面講的不一樣,我們可以不接受,可以拒絕,這才叫真信。往生的道理,三經裡頭講得很清楚,方法說得很清楚,境界說得很明白,那就夠了,一一都拿三經做根據。三經以外,佛所講的,我們也不聽,為什麼?我們專依佛這一次說法為標准,我們專求往生西方。因為佛講其他的經,那也講得不錯,他不是叫你往生西方!我們一心求往生西方,那你就應該遵照往生經,往生經就是五經一論,五經一論確實都是勸我們往生淨土。要明白這個道理,才不至於受動搖、受誘惑。

  我常常有客人來,來麻煩我,所說的都是這些話,聽這個人這麼說,聽那個人那麼說,你到底是聽人說?是聽佛說?你跟佛學還是跟人學?你願意跟他學,你聽他的,就跟他學去;願意跟佛學,那我就不聽他的。末法時期,《楞嚴經》上說得好,「邪師說法,如恆河沙」。一個人發心念佛求生淨土,要曉得他這一生成佛的緣分成熟了,你這一生要作佛了,你生生世世,過去、今生那些冤家債主,看到你要去成佛,你要走了,他沒有辦法報復,欠命的也討不到命,欠錢的也拿不回來,他怎能甘心情願?用種種方法阻撓你,想把你拉回來。

  因此,我們念佛,我們這個道場雖然不大,專修淨宗,專求淨土。我們每個月最後一個星期天要做一個三時系念佛事,超度一切眾生,目的何在?就是把我們所修學的功德統統回向冤親債主,希望我們念佛,他不要來打閒岔,不要來擾亂,我們將來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一定先度他們。我們做三時系念跟他談條件,他們也很樂意接受,也很歡喜。所以我們這個道場沒有障難。所有一切障難都是在外面聽到的,來的時候講給我聽,我還浪費很多時間聽這些無聊的話。所以我常常說來找我的都是不老實的,老實人就沒有事情了,都是不老實的,都是不聽話的,都是不信佛的,聽了幾句閒言閒語,心就動了,就感覺不安,一定到這裡問問我,他才安心,你說冤不冤枉。我們今天就講到此地。

 

上一篇:蔡禮旭:文言文,開啟智慧寶藏的鑰匙(第68集)
下一篇:德光法師:如實知世間,即是出世間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