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偷盜」,一切有主物決定不能夠動他的,沒有得到他的同意,你把他的位置移動,都是算犯偷盜戒;往深處講,你還有念頭占別人便宜,你還是犯盜戒,你有盜心,很難做到!你看看現代多少人,怎麼樣想辦法,我少繳一點稅,的確在法律上去找,找到法律條文,他能夠少繳一點稅,這是盜心,把佛的教誨忘得干干淨淨。佛教你布施,國家也是一個法人,對於這個法人,你就不肯布施了嗎?這個觀念錯誤,這個觀念是屬於盜心。如果真的菩薩,不但歡喜納稅,看到國家需要的時候,還要多布施、多捐獻,多做一些社會福利的好事。可是有些人說,現在作官的很多都是貪官,我們這個錢納稅給他,他都拿去亂花掉,他用掉了,沒有替社會大眾做事。我們有這種顧忌,這是什麼?這又是墮落了,疑惑!貪瞋癡慢疑,「疑」,《無量壽經》上講,是菩薩最大的障礙,你懷疑他干什麼?
我們新加坡還有一位法師,我很尊敬他,我大概有兩年沒有跟他見面了,談禅法師,這個人布施供養沒有懷疑,他把錢財布施出去了,給你說一句話:「各人因果各人負責」。他就交代這句話,交代完了之後,心裡頭痕跡都不落,他心清淨,這個人了不起!布施供養做了好事,心裡還念念不忘,這叫有漏善,不是功德,這是福德,福德不能解決生死問題。
大乘無量壽經 (第一二六集) 2001/7/7 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檔名:02-034-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