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轉載

 

這三種地方,學佛的人千萬不可去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凡修學佛法者,身必須處於適宜的環境中,不能去那些對自己修行不利的地方,會將影響自己修行,有損於自己的功德。

  哪些地方不可去呢?

  總括說來有三種,是怨仇爭處、眾人聚處和玩樂之處。

  “怨仇爭處不可去”:對於怨仇爭斗的地方不得去圍觀,因為我們初學佛者未生起利他之功德,沒有調解的能力,圍觀時不但會生起嗔心,而且還會被牽連進去,對自他都沒益處,所以看到這類場面後,在內心中祈求菩薩加持願他們化解怨仇,而不要去參與。平時生活中,對自己有誤解或不好看法的人盡量敬而遠之,以免彼此增加不必要的誤解和矛盾。

  “眾人聚處不可去”:這裡的眾人聚處是指沒有正知正見愦鬧的人群、大都市等,並非眾多道友一起精進聞思修行的地方。對於一個修行者來說應該處在適合的環境,通過聞思得到正見,再到無有愦鬧的寂靜處穩固自己的見解,及依見解而修持,賭博、喧雜境就是眾人聚處。平時也不要經常去大城市等繁華之地,以免自己生起和增長貪心、嗔心、癡心,所以,除了成就後去弘法利生外,應盡量避免去眾人聚集的地方。

  “玩樂之處不可去”:玩樂之處是指諸如去打麻將、下棋、跳舞、看錄像等游玩的地方,這些地方只會助長貪嗔癡,不會增上智慧,世間那些稍有修養的人也不會去的。

  一尊者背著他僅有的一袋荨麻與一口土鍋趕路,途中土鍋打破了,正巧被幾個去參加集會的姑娘看見,她們說:“我們今天開法會時,應發願生生世世不要像他那樣可憐。”同時,尊者也默默發願:“願我生生世世不要像幾位姑娘那樣可憐,沒有正知正見。”

  沒有正知正見的愚癡眾生都執持顛倒之見,把無聊地消磨時光作為一種快樂。少數修行人以前世間習氣重,因此現在應該好好地觀察自己的不良習氣,頓時捨掉。這些教言看似容易,做起來卻難,故我們應當努力。

  世間三種最勝香

  過去,佛陀居住在捨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有一天,阿難尊者在閒靜之處思惟佛法,心中忽然生起一個疑問:“世間上是否有一種香,不論在遇到逆風時、順風時,或是逆順之風時,都可以聞得到香氣呢?”

  為了解除心中的疑惑,尊者來到世尊前,恭敬頂禮後,坐在一旁,請問世尊:“弟子方才思惟佛法時,心中有一個疑問:‘在這個世界上,是否有一種香,遇到逆風時可以聞得到香,遇順風、逆順之風時也會香呢?”

  世尊回答阿難尊者:“世上確實有這種妙香,無論是遇到逆風、順風,或是逆順之風都清香遠播。”

  阿難尊者再問:“什麼香在遇到逆風、順風、逆順之風時,都能顯其芳香?”

  世尊告訴尊者:“有三種香,以其香氣之力,可以在逆風時香、在順風時香,在逆順風時都清香遠播。”

  阿難尊者於是問佛:“請問是哪三種香呢?”

  佛陀說道:“戒香、聞香、施香,這三種香無論是逆風、順風、逆順風都能香氣遠播。世間所有的香之中,這三種妙香最為殊勝、最為尊上,其他的香遠遠比不上這三種香。就好像從牛乳煉成乳酪,從乳酪而有生酥、熟酥,最後,精煉成最為甘純的醍醐,醍醐是五味中最為殊勝、最無上的,沒有任何滋味能超越它。這三種妙香也是如此,是最為殊勝、尊貴,世間沒有其他的香味能超越此三種妙香。”

  佛陀於是宣說此偈:

  “木蜜及栴檀,優缽及諸香,亦諸種種香,戒香最為勝。

  此戒以成就,無欲無所染,等智而解脫,逝處魔不知。

  此香雖為妙,及諸檀蜜香,戒香之為妙,十方悉聞之。

  栴檀雖有香,優缽及余香,此諸眾香中,聞香最第一。

  栴檀雖有香,優缽及余香,此諸眾香中,施香最第一。”

  “就是此三種香,戒香、聞香、施香——嚴持戒律、深入經藏、廣行布施供養,這三種香在逆風時、順風時、逆順之風時都清香遠播。因此,阿難!應當如是學習,勤求方便法門,成就此三種殊勝之香。”當時,阿難尊者聽聞佛陀的開示,法喜充滿,遵佛教誨,落實修行。

  典故摘自:《增壹阿含經·卷第十三·地主品第二十三(五)》

  省思:

  香,在佛法中多用於比喻修行所成就之功德如香,馥郁芬芳、遠薰十方。世間的香氣,短暫、有形且生滅;而持戒、聞法、布施——斷惡修善,增長智慧,捨除悭貪廣行布施,所顯發的功德之香,能通達三世、遍及十方。修行學佛應當謹遵佛陀的教誨,因上如實修行,便能成就世間三種最勝之香,由此斷惑證真,趣向佛果。

 

上一篇:觀世音菩薩靈感錄(4)
下一篇:當你停止吃肉,這些奇跡就會出現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