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轉載

 

貧窮不是光榮,佛教也鼓勵人們富有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一、佛教並不主張貧窮

  佛教主張物質生活是所有精神生活發展的基礎,沒有人類賴以生存的物質作為基礎,就沒有作為情感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人的主體生存與存在。當年,佛陀為了尋求解脫人類痛苦之道,六年苦修,骨瘦如柴,身體極為虛弱,猶不得要領,終於意識到極端的苦行無助於人們對真理的認識。最後他接受了牧女供養的乳糜(粥),重新恢復了體力,於菩提樹下靜坐四十九天,才成就圓滿的正等正覺。像佛陀這樣大雄大力的人,尚且要借助於物質條件後才能集中精力走入精神世界,最終圓證佛果,更何況我們這些普通人呢?

  獲得財富是人類的第一需求。所以佛教把必要的物質條件放在一個十分重要的位置。在通常情況下,一貧如洗之人是不會過多地去考慮獲得美名、長壽和死後幸福的,這是由他們的心理狀態決定的。因為貧窮的人饑寒交迫,為生存而奔波,整天與貧困作斗爭,哪有時間和精力去追求高層次的精神生活?!所以人生的追求是從物質的逐步過渡演變為情感上,進而到精神上的,但不管你有錢沒錢,最終每個人還是會面對同一個現實的問題──死亡,所以還有一個死後願望,才有了今生來世或者進入天國這些話題。這是一個必然的過程,不單是人的渴望,也是人真正的需要。

  只有當人們不用為吃和穿擔憂,他們才有可能進一步考慮他們的美名、長壽和死後幸福,他們才能逐步走進精神世界。所以說,在一般情況下,擁有一定財富的人比一貧如洗的人更容易講美德,更容易走進精神的世界。

  佛陀常常說:“在這個世界上,貧困對於人類來說是痛苦,是求得高尚的精神生活的一大障礙。”發展社會經濟,創造更多的物質財富,消除貧困,滿足人類生存的物質基礎需求,把人類的生活水平提到較高的水平,事實上,是為人們享受高尚的精神生活打基礎,鋪平道路。

  二、佛教也鼓勵人們富有

  在佛教的經典中、在敦煌的壁畫中,西方極樂世界被描繪成世界上最富有、最堂皇的一個國土,是榮華富貴的象征。為什麼呢?人生於世,每個人都向往美好,都希望自己幸福快樂。這是很自然的想法。

  《阿彌陀經》中西方極樂世界為“七重欄楯,七重羅網,七重行樹,皆是四寶周匝圍繞,是故彼國名為極樂。又捨利弗,極樂國土有七寶池,八功德水充滿其中。池底純以金沙布地,四邊階道金銀琉璃玻璃砗磲赤珠瑪瑙而嚴飾之……”這也許是世界上最富麗堂皇的國土!

  根據佛經記載,佛陀也是相好光明無等倫,人們一見到佛陀就生恭敬心、歡喜心。所以在短期內皈依佛陀的人不可勝數。如果一個人因缺少營養而面黃肌瘦,人們一見到你便不容易生起恭敬心及歡喜心了。在藥師佛十二大願中,第一是自他身光明熾盛之願、第三是使眾生飽滿所欲而無乏少之願、第十是使眾生解脫惡王劫賊等橫難之願,第十一是使饑渴眾生得上食之願、第十二是使貧乏無衣者得妙衣之願,所以在十二大願中,就有七個是關於物質方面的。在早晚課誦中,我們每天念誦的消災吉祥神咒、功德寶山神咒、如意寶輪王陀羅尼等咒都是祝願國土莊嚴、人民豐衣足食。所以佛教不但不主張人們貧窮,恰恰相反,佛教特別重視莊嚴國土,這樣才能利樂有情。

  布施是利樂有情的一種手段,它為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禅定、智慧)之首,又在四攝(布施、愛語、利行、同事)中居第一位,可見布施是多麼重要。然而只有當一個人擁有一定的財產時,他才有可能布施。當一貧如洗的人看到一個即將餓死的小孩時,他再有慈悲心腸,也只能眼睜睜地看著他餓死!因為他空有布施之心,卻無布施之力。心有余而力不足啊!更何況在商品經濟高度發展的今天,無論做什麼事,若缺少資金,則困難重重。汽車沒有油就不能運行。同樣,即使我們都非常熱心佛教事業,但若無必要的資金,則寸步難行,也只能是搖頭歎息,無可奈何!因此佛教徒應該是華嚴富貴的象征,而不是貧窮落後的代表。

  也許有人會提出這樣的問題:既然佛教主張華嚴富貴,為什麼又要講四大皆空、捨棄一切、離俗出家呢?其實這一點也不矛盾。這只是同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是空和不空的辯證統一。禅宗在講修行時,常常強調空,說世間名利皆如過眼之煙雲,我們的身體為四大、或五蘊和合而成,是緣生法,無自性,因而是空的,以此來破除我執,放下一切,在修行的道路上勇猛精進,以期早證佛果。以上這些都是從道心上講的。然而我們必須清楚地認識到,我們必須在生活中了生死,在了生死中生活。了生死並不等於不讓你生活,恰恰相反,我們應在了生死中學會生活。試想一想,不會生活的人怎能了生死?連人尚且做不好,怎能成佛作祖?!

  所以我們必須學會生活,使自己有一個強壯的身體,這是修行的根本。沒有一個好的身體,我們就不可能專心致志地修行。試想一下,一個病魔纏身的人,想要專心致志地修行是多麼困難啊!為了借假修真,有一個健康的身體,必要的物質條件還是相當重要的。事實上,有情眾生根本竟離不開物質生活。因此《俱捨論》講:“經說世尊自悟一法,正覺正說,謂諸有情,一切無非由食而住。”《增一阿含經》亦雲:“一切眾生皆依食住,有食則存,無食則亡。”所有這一切都說明佛教中還有不空的一面。

  如果我們為了強調空的一面,而否定了不空的一面,那麼,這種空是偏空、頑空,未能真正理解空之真谛。其結果必然會使人們誤以為佛教主張貧窮,終將導致極端苦行。反之,如果我們片面強調不空的一面,拼命地去積聚財富,這只能導致另一極端——縱欲主義。佛陀在《初轉*輪經》中早就明確地指出,苦行和縱欲是兩個極端,對正常的修持是十分有害的,我們應該拋棄。正確的修行方法是中道——八正道。因此我們必須正確地理解空與不空之間的辯證關系。

 

上一篇:達真堪布:《親友書》講解(二十一)
下一篇:印光大師:建大功,立大業,皆由學佛得力而來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