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婆羅門僧人佛陀波利,佛陀波利聽說在震旦(中國)有文殊大菩薩的道場,因此特地長途跋涉,前來禮拜參見。經過千山萬水,到了唐高宗儀鳳元年(公元676年)才抵達東土中國。佛陀波利到了五台山南邊陽嶺的地方,放眼望去,但見林木參天,花草茂盛,五峰高聳,心中感到非常的欣慰,於是五體投地的向空中朝拜說:“自從釋迦牟尼佛涅盤以來,許多神聖都不再出現,只有大慈悲的文殊菩薩在這裡度化眾生,可是我經受了世上種種磨難,卻不能一見聖容。我經歷了流沙險難之苦,特前來瞻仰禮拜,懇請菩薩慈悲,使我暫時得見您的聖容,聽到您親口的慈示!”一面說著,一面情不自禁的飲泣起來。
他正在向山頂禮時,忽然看到一個老人從山谷中走出來,用梵語對他說:“你說你心系佛法,遠訪勝跡,可知漢地眾生,多造罪業,就是出家人,犯戒律的也很多,現在能夠消滅眾生罪業污垢的《佛頂尊勝陀羅尼經》,你帶來了嗎?”佛陀波利回答:“我甘心吃盡苦頭,只是想見菩薩一面,並無別的念頭,所以沒有攜帶《佛頂尊勝陀羅尼經》。”老翁說:“你沒帶來,文殊菩薩怎麼會見你?即便站在你面前,你也未必有眼識得。”佛陀波利一時無法回答,老翁又開口道:“你還是先回印度把《佛頂尊勝陀羅尼經》取來,廣傳漢地眾生,這才是廣濟眾生的善事,待你取經回來,到時候別說見文殊菩薩,就是親自供養諸佛也不是不可能的。”佛陀波利僕地上便拜,待他抬起頭來,老翁已經不見了。佛陀波利悟到老翁所說的定是大覺點化,一時間悲喜交加,對佛法的正信倍增。
佛陀波利開始了取經之旅,一路上風餐露宿、困難重重。然而他以堅強的毅力、永不退轉的虔誠、一心救度苦難眾生的大慈悲願力和鋼鐵般的意志。踏過荊棘滿途、崇山峻蘞;以及一望無際,四野沒有人煙的戈壁沙漠。經過了一個個寒暑,奔波跋涉達六年之久,再次來到中國西京。唐朝當時的法律規定,把梵文的經書翻譯成漢文是要經過皇帝的批准。 佛陀波利求見唐高宗李治,告之《佛頂尊勝陀羅尼經》的不可思議。並將《佛頂尊勝陀羅尼經》的梵文原本交給了唐高宗,請高宗准其翻譯成漢文利益眾生。
唐高宗敕命日照三藏法師及敕司賓寺典客令杜行顗等,在宮廷內共同翻譯這本經書。但卻將經本禁在宮庭之內,不得外傳。隨後又賞賜給佛陀波利上等的絲絹三十匹,以此表彰佛陀波利傳經的功勞。
佛陀波利見此經被禁在宮庭之內,不能流入民間,廣利眾生。心如刀割、悲痛萬分。他淚流滿面,向高宗奏請到:“貧僧歷盡艱難,冒著性命危險,千裡迢迢,取得經本,來到中土。貧僧的一番心願是希望普濟眾生、救撥苦難,並不是貪圖賞賜財物,更不是要得到任何名利。還請皇上將經本開禁,流行民間,使萬民百姓及幽冥含靈,都能同受佛光法益啊!” 唐高宗見佛陀波利言懇心切,為他的誠心所感動,便將譯好的漢文經本留下,把梵文經本交還給佛陀波利。
佛陀波利得梵本後便去到西明寺。訪得善解梵語的漢僧順貞法師。再次奏請唐高宗賜准其與順貞法師一同翻譯此經,唐高宗准其所奏。佛陀波利便在西明寺與順貞法師並和寺中諸大德共同翻譯《佛頂尊勝陀羅尼經》。 譯經結束之後,佛陀波利就表現出很嚴重的疾病之象,一連七天七夜完全不能進食飲水,在極大的痛苦中,佛陀波利只是一心憶念佛法。第七日夜,佛陀波利就恢復了健康,展現了罕見的人間生命奇跡,顯示了佛法的超常,第八日,佛陀波利便離開了西明寺,前往五台山。
佛陀波利進了五台山金剛窟以後,就看到極大的光圈象網一樣,一圈一圈密密的籠罩著,光圈之內,端坐著文殊菩薩。佛陀波利環顧身邊,只有自己一人,回頭看到同行的一些僧人們都在外頭,所以再度出來招呼他們一同入窟朝聖,可是就在這一轉眼間,光圈卻消失了,又恢復成原來的山洞。佛陀波利悟到自己使命已了,剛才所見乃是文殊菩薩前來接自己回歸佛國,於是就在山巖邊揀了一個自己認為合適的地方,閉眼入定,坐化歸天了。
南無《佛頂尊勝陀羅尼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