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淨空法師:我們用惡意對他,我們自己就造惡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所以淨業三福我們要牢牢記住,認真去修學,這是德本,根本捨棄決定不會有枝葉花果。而德本裡面最重要的是十善業,十善業的反面是十惡業。所以佛教導我們,我們能夠看得出來佛的究竟圓滿的智慧,教我們東西不多,只有十條,我們很容易記住,要牢牢記在心頭,時時刻刻用佛陀這個教誨檢點我們自己的心行。起心動念、言語行為與佛教導我們的相應不相應?如果與十善相應,你的行為是德行;與十惡相應,你的行為是罪行,你在造罪業。

  有人問:如果這個人是個惡人,無惡不作的惡人,我們要怎麼對待他?我們是不是可以用惡意來對待他?不可以。我們用惡意對他,我們自己就造惡。他為什麼會造惡?他迷惑,他可憐,他無知。佛在經上常常講,那是「可憐憫者」;可以憐憫他的,他無知,那不是他的本性,他本性是善良的。這個道理連儒家都懂得,孔老夫子講:「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在佛家講,一切眾生的本性完全相同的;有情眾生的本性叫佛性,無情眾生的本性叫法性;法性跟佛性是一個性,是純善無惡。他為什麼會作惡?迷失了他的本性。這個人可憐,我們憐憫都來不及了,怎麼可以去怨恨他?你是一個明白人,是個覺悟的人,他怨恨你可以,情有可原,他無知。你這個明白人再要以惡意對他,你就錯了,你也迷惑了,你也顛倒了。

  所以修行人從哪裡修起?決定念念與十善業道相應。冤親債主亦復如是。這個人毀謗我們,侮辱我們,陷害我們,我們知道他迷了自性,是可以原諒他的,決定不會責怪於他,這是培養自己的德行。如果說是以恩報恩、以怨報怨,這是世間人,這不是佛法。佛法是真正覺悟、徹底覺悟,佛法只有化解一切怨怼,用和平的方法、智慧的方法,佛家講「善巧方便」來化解,這一世不能化解還有來世,於無量劫這一切恩怨才能化解完。

  釋迦牟尼佛,這是大聖人,究竟圓滿的佛果,今天世界上批評釋迦牟尼佛的人,侮辱釋迦牟尼佛的人,釋迦牟尼佛雖然不在,我們造的釋迦牟尼佛的形像,惡意把形像破壞的人,有!釋迦牟尼佛尚且有這麼多人對他產生誤會,毀謗、陷害,我們算什麼!想想我們這個老師都是這樣的,老師能忍受,我要學老師,我要能忍受,心平氣和的接受。又何況這個裡面因果循環,因果相續,你造的善因一定有善的果報,你造的惡因必定有惡的果報。我們為什麼會遭遇這麼許多艱難困苦?過去生中造的不善行為,這一生感得的果報。真正明了了,你就很歡喜,逆來順受,永遠生活在感恩的世界當中,心地裡面沒有絲毫怨恨,口裡面沒有一句怨言。對冤親債主,都是以真誠心、清淨心、慈悲心,看到他們有苦有難,無條件的幫助他們,不會去計較。「他對我不好,他害我。他有難,活該!我才不幫助他」,這就錯了,這個我們自己在造惡行,就不是在積植德行。

  所以積植德行無論對什麼人、無論對什麼物,這一些動物,乃至於毒蛇猛獸,我們都以真誠慈悲心來看待,絕不傷害。從什麼地方做起?你家裡面常常有些蒼蠅蚊蟲螞蟻,從這裡做起,絕對不傷害它。它到我家裡來擾亂,我們想想,過去我們當螞蟻的時候我們擾亂它,今天它來擾亂,我們這個帳不就結掉了嗎?以清淨慈悲心來對待,逐漸逐漸這些小動物就被會感動,它就會搬家,搬到你房子以外,不會到你房間裡面來擾亂;不可以殺害,甚至於不可以驅逐,你的心才真正到清淨平等慈悲。「我不害它,我把它趕走」,已經就對不起它了。何必趕它走?它自己走可以,我們不要趕它走,把它看作朋友,把它看作善知識。

  往年印光大師就是這樣修行的。他那個房間,他住的寮房裡面有跳蚤,冬天有虱子、蚊蟲這些東西,他的侍者要給他清除,印光大師禁止:「不必,讓它在這裡面活動。」印祖說得好:「我房間裡面有這些東西,說明我的德行不夠。」真正有德行,這些小動物它也知恩報恩,它也尊敬有德行的人,自自然然會離開。我們在印光大師傳記裡面看到,印祖七十歲以後,他所住的地方,這些小動物一個都找不到。別人住的時候,這個房間裡面有;他老人家一搬到裡頭去住,都沒有了。這小動物搬家了,這個在佛教的術語叫「遷單」,它們統統都搬家、搬走。這是我們要學習的,這是印光大師教我們的。

  慈悲心能夠感動這些小動物,哪有不能感動人的道理?時間要長,「於無量劫」,我們要認真去干,要懂得化敵為友。中國古德常說「仁者無敵」,仁是一個仁慈的人,仁慈的人心裡決定沒有冤家對頭。心裡面還有哪個是我的冤家、哪個是我對頭,你不仁,你沒有仁慈。世出世間聖賢都是教我們從這些地方積植德行,我們要認真去做,一生當中行為都能夠與道德相應,縱然不學佛,不懂得西方淨土,他來生必定生天,他去享天福去了,這就是種善因一定有善果。世間人都想求福求慧,福慧要憑自己平日去栽培。善是福,惡是禍,這是說學佛的人最根本的、最基礎的,就是在十善業下真實功夫,起心動念、言語造作,一定要與十善業相應,而且要發心持之恆久,絕不違背,這是總綱領。

  大乘無量壽經  (第九十九集)  2000/9/23  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檔名:02-034-0099

 

上一篇:宋朝小鳥報恩引路,破獲盜殺大案
下一篇:學佛的一點建議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