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夫妄念滿腔,憧憧往來,朋從爾思。由未真提正念故也。倘正念真切,則朋從於專注一境之正念矣。所謂調御得法,即寇賊皆為赤子。調御失道,雖手足亦作怨家。
在凡夫地,誰無煩惱。須於平時預先提防,自然遇境逢緣,不至卒發。縱發亦能頓起覺照,令其消滅。起煩惱境,不一而足。舉其甚者,唯財色與橫逆數端而已。
若知無義之財,害甚毒蛇,則無臨財苟得之煩惱。與人方便,究竟總歸自己前程,則無窮急患難求救,由惜財而不肯之煩惱。
色則縱對如花如玉之貌,常存若姊若妹之心。縱是娼妓,亦作是想,生憐憫心,生度脫心。則無見美色而動欲之煩惱。夫婦相敬如賓,視妻妾為相濟繼祖之恩人,不敢當作彼此行樂之欲具。則無徇欲滅身,及妻不能育,子不成立之煩惱。子女從小教訓,則無忤逆親心,敗壞門風之煩惱。
至於橫逆一端,須生憐憫心。憫彼無知,不與計較。又作自己前生曾惱害過彼,今因此故,遂還一宿債,生歡喜心。則無橫逆報復之煩惱。
然上來所說,乃俯順初機。若久修大士,能了我空。則無盡煩惱,悉化為大光明藏。譬如刀以磨利,金以煉純。蓮因淤泥滋培,方得清淨光潔。境無自性,損益在人。三業四儀,(四儀即行住坐臥)常持顏淵之四勿。五戒十善,必效曾氏之三省。暗室雖無人見,而天地鬼神鹹知。念始萌乎隱微,罪福判若天淵。若能如是修省,將見舉動皆善,惡無從生矣。此實正心誠意之宏規,切勿謂釋氏瑣屑,不若儒者之簡捷也。
節選自《增廣印光法師文鈔卷第一》:復高邵麟居士書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