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老引經據典教導我們,『奉持齋戒』,《大乘義章》第十二卷裡面說,「防禁故名為戒」,防是預防,禁是禁止。所以,佛制定不殺生、不偷盜、不邪YIN、不飲酒、不妄語,這是防止我們造作罪業,所以列的這個禁戒,禁止我們,這就叫做戒,戒是防非止惡。「潔清」,清是清白,「故名為齋」,這叫齋,齋是清淨心的意思。「戒者」,《四分律音義》這裡面說,「戒亦律之別義也」,叫戒律,通常我們叫戒律,律跟戒是相同的,意思相同。「梵言三婆羅」,這是音譯,意思呢,中國人翻譯為禁,禁止,所以「戒者亦禁義也」。
「齋者,謂不過中食」,這就是我們一般人叫持午,過午不食。正午是正時,以後為非時,午後為非時,我們中午十二點鐘為准,十二點以前可以,吃飯的時候,十二點以後就不可以,就不能吃東西,叫非時。「時者宜食,非時則不宜食」,這是佛當年在世給出家學生制定的。所以,他們早晨的功課是出去托缽,托缽回來之後,吃飯時在一起吃飯,不是每個人托了,托的缽,每個人自己吃了,不是的。佛家的規矩,托缽托回來之後,把飯菜混合在一起,你吃多少拿多少,是這樣吃飯的。所以一缽千家飯,每個人這一缽裡頭,都是很多人家供養的,混合在一起,一缽千家飯。底下解釋時,宜食,應該是這個時候吃飯的,非時是不宜食。「不過中食」,就常言的過午不食,這叫持齋。
持齋跟素食是兩樁事情,現在人很多認為齋都是素食,不,這個錯誤的。為什麼?托缽的時候,人家給什麼吃什麼,沒有選擇的,這施主供養的,有什麼吃什麼,這個一定要懂。素食就是素食,素食不是齋,素食是沒有葷腥。腥是動物,就是肉,肉食,肉叫腥;葷是五葷菜,蔬菜裡頭五種,出家人不吃,就是蔥、大蒜、蒜頭、興渠這些,還有韭菜也在裡面,這些叫五葷菜。這個葷跟素要搞清楚。這個雖然它不是腥,但是它的性質不好,佛也制定戒律,不准吃的。為什麼?這五樣雖然是植物,它生吃容易引起肝火沖動,就是發脾氣,所以佛不准吃這些;熟吃,這個東西是產生荷爾蒙的,引起性充動,所以不准吃,是這兩個原因。但是,如果是藥用、治病用可以,這個要曉得。佛的戒律有開遮持犯,講得很清楚,什麼時候可以用,什麼時候不可以用。有病,醫生准許用這個東西,可以,可以接受。
下面又舉《南山業疏》,南山是律宗的代名詞,唐朝道宣法師在終南山建道場,專弘戒律,《業疏》裡面說,「齋謂齊也。齊一其心。或言清也」,齋有清淨的意思。「故持齋者,以清心之不淨也」,著重在修清淨心。「又《會疏》雲:齋戒,即八齋戒及攝大小諸戒。」《會疏》裡頭說的,齋戒,這是佛門裡頭常說的,齋戒合在一起來說,就是八關齋戒。佛法很重視,為什麼?在家學佛的人持戒很困難,佛制定這個方法,讓在家人修一天,八關齋戒是一天,這一天持齋持戒。齋就是過午不食,戒就是五戒,或者是八戒,通常用八戒的很多。這是佛對在家學佛特別慈悲所開的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