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諸位長輩、諸位學長,大家下午好。我們《群書360》課程,上一次是談到「為政」當中,第九個綱領「法古」。
從古代的經典、古代的歷史經驗得到啟示,進而懂得去效法,這對於我們這個時代是很重要的一個學習態度,因為這個時代的家庭、社會、國家、世界出現了種種情況。師長也比喻過,一個三歲的孩子遇到了困難,他會找誰?當然是找他的父母。一個民族遇到了困難,應該找誰?找他的老祖宗。因為祖宗心地清淨,清淨心生智慧,考慮事情都非常的長遠。所以究其根本原因,整個東方不學古聖先賢的教誨、不學老祖宗的教導,人心壞了,這是動亂的根源所在,沒有承傳道統。西方社會不相信宗教經典,相信這些功利的思想,西方社會也亂了。再拉到一個家庭來看、一個家族來看,只要不遵守祖宗的成法、教誨,這個家就會敗了。
所以法古這個「古」,其實就是承傳幾千年亘古不變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道理,誰願意承傳、願意效法,他就是最有福報的,他少走很多人生的冤枉路。孔老夫子之所以能成為聖人,也是因為他對古聖先賢沒有絲毫的懷疑。「信而好古,述而不作」,他所诠釋的道理都是古聖先王教導的,沒有他自己的創造發明。我們現在也要秉承夫子治學的態度,要「述而不作,信而好古」。對古聖先賢、祖宗有懷疑,我們的悟門就堵塞,不可能感通。至誠才能感通,真誠心裡面不能摻雜懷疑、傲慢,那就會形成嚴重的障礙。所以我們以萬分誠敬的心,來深入《群書治要》這些寶貴的經句。上一次講到二百五十一句,我們今天接著二百五十二句,我們一起念一下經文:
【武王問尚父曰。五帝之戒可聞乎。尚父曰。黃帝之時戒曰。吾之居民上也。搖搖恐夕不至朝。堯之居民上。振振如臨深川。舜之居民上。兢兢如履薄冰。禹之居民上。栗栗恐不滿日。湯之居民上。戰戰恐不見旦。王曰。寡人今新並殷居民上。翼翼懼不敢怠。】
武王請教姜太公,稱尚父,他是輔佐武王的宰相。問到在黃帝以及黃帝之後幾位聖王,他們是如何自我警戒、自我鞭策,可以告訴我嗎?很謙卑的請教尚父。這個問話的動機,也是流露出,武王希望把國家治理好,能夠承傳這些聖王「內聖外王」的經驗、智慧。動機很重要,人真的堅定要達到目標,這些好的經驗、教誨會相感應,來到他的生命當中。一個人真的希望,比方從事教育工作,想扮演好這個工作角色,生命當中會感來很多優秀的前輩給他指導。比方他真的想把事業做好,真正希望照顧好底下員工的人生,他可能可以接觸到像胡小林董事長這些寶貴的經驗,包含吳念博董事長他們經營幸福人生的經驗,確實會相互交感。「天道無親,常與善人」,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個經驗,當你一念善心起來,好像好的因緣就做安排了。
接著,『尚父曰:黃帝之時戒曰』,「黃帝」他常常自我觀照、反思。『吾之居民上也』,我領導廣大的人民。他的心境,『搖搖恐夕不至朝』,他擔憂不安,「朝」是指早晨,「夕」是傍晚,恐怕傍晚到不了早晨,這是戰戰兢兢的態度。我們記得曾經舉到宋朝的開國皇帝趙匡胤先生,他登基的那一天,他的母親非常嚴肅,沒有表現出喜悅的面容,所有的大臣都感到非常詫異:母以子貴,今天應該太後是最高興的,怎麼看她這麼嚴肅?然後就請教太後,太後就講到:今天兒子當皇帝,做得好還好,做得不好被人家推翻,家人的性命都不保;做得不好,到時候想當個平民百姓的機會都沒有了。所以面對這個位置是戰戰兢兢的態度。我想聖王們的態度,他們是不忍心因為自己的錯誤造成人民的傷害,他的恐懼在此。後世的君王,可能怕自己的德行不好,偏頗掉、不自知,最後被人民給推翻,所謂「水可載舟,亦可覆舟」。
『堯之居民上』,堯帝領導人民,他的態度,『振振如臨深川』,戰戰兢兢就像站在深川前面,一不小心可能就掉下去了。『舜之居民上,兢兢如履薄冰』,「兢兢」是小心謹慎,好像踏在薄冰上;好像春天的冰融化到只剩薄薄的一層,可能踩下去就會破掉。『禹之居民上,栗栗恐不滿日』,大禹領導人民,也是戰兢惕厲,「恐不滿日」,就是過不了今天。『湯之居民上,戰戰恐不見旦』,湯王領導人民,恐懼顫抖生怕到不了天明,「旦」是指天亮。武王聽完五位聖君的自我警惕,接著他說,『寡人今新並殷居民上』,因為武王伐纣,伐暴君纣王,剛統一天下,很多殷商的子民,他把他兼並、統領了。假如自己沒有小心翼翼、戒慎恐懼,稍有懈怠、放縱欲望,很可能得不到殷商人民的支持,又可能重蹈覆轍被推翻掉。
我們讀這一段,再想一想,我們還沒有讀這些經典之前,好像社會大眾都感覺當皇帝很好。其實我們看最近的皇朝(清朝),他們差不多三點就要起床,他們皇子讀書,三點就要起床;學習都要學習到,應該是八點左右才可以休息。一年當中放假好像只有幾天而已,自己的生日、皇帝的生日,好像還有大年初一,這些日子才放假,其它的時間都必須用功讀書。因為他們以後要領導國家,他沒有德行鐵定會被推翻掉。而且我們之前也有講過,皇帝身邊有史官,左史記事,右史記言,他哪可以亂來?請問,社會大眾覺得當皇帝很好,他們覺得好在哪?可能有他們很多的想像,要吃什麼都有,要穿什麼都有,都是想這些事情。
之前有跟大家講過魏文侯,我們復習一下這個典故。魏文侯是魏國的國君,有一天他自己伴隨著音樂在朗誦著一句話,說他當國君最高興的事情,就是誰都要聽他的。他唱著唱著,突然樂師師經(雙眼是瞎的,因為他們希望能夠做出更好的音樂教化人民,要更專注,把自己的眼睛弄瞎),當聽到魏文侯講這樣的話,抱著他的古琴往魏文侯的位置就沖撞過去。魏文侯面對這個突如其來的沖撞,他措手不及,自己也癱倒在地。他當然很生氣,你無緣無故撞他,他馬上就問:無故沖撞君王,要判什麼罪?底下的人馬上說:要把他煮死,「罪當烹」。結果就要把他帶去行刑。師經就說:大王,反正我都要死了,可不可以聽我一句話?魏文王說:可以。師經說到:大王,我不是要撞你,我剛剛聽到有人說,他最高興的就是所有的人都聽他的。我就想起從小家裡長輩告訴我夏桀的故事,夏桀這些暴君就是都不聽人家勸,全部得聽他的,所以我剛剛是要撞夏桀,不是要撞國君你。這些國君都有讀歷史,聽到這個故事,自己一反省,剛剛這個態度、言語是錯的,放了他。不只是表面上放了他,真正反省,馬上下令把他這個琴,師經拿的這個琴,因為撞過去壞掉了,說「把這個琴懸在宮牆上,讓大家都看到他的過失」。因為他癱倒在地,君王帽子前面那些玉珠,一顆一顆玉珠掉了一些,他說「這個帽子不用修了,我戴著它隨時看到自己今天錯誤的態度。」所以這些君王,一來,他們時時以經教、歷史來反思;再來,身邊有史官,還有大臣給他們提醒。
看完這段,我們反思,一個領導者在他的位置,在他當領導的因緣當中,保持什麼樣的態度,才不會放縱自己的習氣跟欲望?第一,要了解到「水可載舟,亦可覆舟」,只要自己放縱傲慢、欲望,決定得不到人民跟下屬的愛戴,只要沒有仁慈心,就要失天下了。孟子講三代,夏商周三代,是得天下以仁,失天下以不仁。天下如此,企業、團體,甚至家庭亦如此,領導者只要沒有愛心,眾叛親離。「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人寡助到什麼程度?「親戚畔之」,連跟他有血緣關系的人都背叛他,不願意跟隨他;「多助之至」,一個人順仁愛、順道義,天下的人都來幫助他。
領導者第二個態度,就是要很謹慎,自己任何一個決策不能自專,自專得不到臣民百姓的認同。所以一個國家、一個團體是盛是衰,人心最重要,得人心者得天下。怎麼得人心?所做的每一件事要符合人心,所用的每一個大臣要是賢德之人;不然用錯了,他草菅人命、魚肉人民,那不行。所以決策的時候、用人的時候,都要戰戰兢兢。對自己,要守好自己的初心。魏徵大人提醒太宗皇帝,「靡不有初,鮮克有終」。在《谏太宗十思疏》裡面,有一句話就讓我們感覺到,一個人要保持對一個事業的初心。比方我們扮演的每個角色,我們當爸爸媽媽那分愛孩子的心,有沒有跟第一眼看到自己親身骨肉的那分心完全是一樣的?不只要保持,應該要更提升。我們當老師,第一年的愛心,跟教了十年、二十年之後一樣嗎?還是更有教育的愛跟使命。「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我們今天創一個事業,希望帶給員工幸福,希望真正服務好我們的客戶,那分心、那分熱忱不能退。我們走在學習傳統文化、弘揚傳統文化的因緣當中,我們也要常常記住「靡不有初,鮮克有終」。我們的使命,我們的精進,都要不斷提升,包含對人的恭敬、愛心、謙卑,都應該要不斷提升。一真一切真,一退可能一切都退了。
第三,一個有責任感的領導者,應該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為什麼這些聖王都戰戰兢兢?因為他們愛民如子,就怕老百姓沒有過上好的生活,自己有虧職守。所以孟子很了解這些聖王,在《孟子》當中都有提到,堯帝、舜帝這些帝王,當他有一天放下了天子之位,就好像一個很破爛的鞋子,終於把它扔掉了,絕對不會去貪戀這個天子位。因為那只是個因緣去服務人民,他們又嚴以律己但求無過去做,放下來就是一個天大的責任終於卸下來了。這個是在承擔責任因緣當中的態度。而我們在弘揚傳統文化,不管我們是教學,還是做行政工作的領導者,其實接觸我們的人,包含接觸我們的下屬、義工,我們面對他們也是要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因為我們假如做得不好,很可能讓人家對傳統文化生不起信心,就會斷了人家的法緣。所以對於我們來講,我們也是要如履薄冰、如臨深川、戰戰兢兢。就像自己從事教育工作,是聽了師長講過第十九層地獄的故事。那就要想到,一來,不能誤人子弟;再來,自己不能造作罪業,最後墮落了。所以應該要成己成物,成就自己又成就他人,不能毀了自己又害了別人,這不是我們走到這個因緣的初心。
再來,第四點,謹慎才能保住一生的名節、功業。因為立名於一生,失之只頃刻之間,所謂一失足成千古恨,必須戰戰兢兢。尤其一生所建立的信譽,可能就一次做錯,就毀了一輩子的清譽。其實人生,現在不管在各行各業當中,都會有誘惑的境界出現,人必須禁得起這些考驗。「富貴不能YIN,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面對誘惑不能絲毫放松。假如人有一個念頭說,只要這一次就好了,只有這一次就好了,那鐵定就毀掉了。所以決定不能有絲毫違背經典的行為出現,「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應該是這個態度。其實我們常常會虛度光陰,都是說「就這一次就好,我明天一定不這樣了」,然後就這樣放縱自己的習慣,一直沒辦法突破。「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這是武王很寶貴的學習態度。
在《孟子》當中也提到幾位聖王的行持,在這裡跟大家交流一下。「禹惡旨酒」,大禹他有一次,剛好儀狄拿了酒給他喝,「旨酒」是美酒。他喝了以後,非常有高度警覺,他說以後一定有人因為喝這個酒而亡國,他就疏遠了儀狄。接著,商湯,「湯執中,立賢無方」。商湯做什麼事情,走中道,不會極端。這個極端是我們現代的人,比較容易發生的處事情況。以前的人少,因為以前的人在大家庭當中鍛煉,他時時要以整個大局著想,所以他比較穩重。現在從小家庭上來,父母寵愛,從小自我中心強,動不動情緒就上來,很容易做一些比較極端的做法,不是太過就是不及。其實當我們在太過、不及當中處事,就要看到自己內心很容易情緒化,瞋恨心很容易起來,不順己意就鬧情緒。
比方,今天我們看到「善相勸,德皆建」,該勸人,力行《弟子規》。結果勸一下,別人不接受:好,我以後都不勸了。這句話講起來,好像都是對方錯,不是自己錯,就一下從要勸就到我全部不做了,拉倒。其實這種反應,坦白講,我們要提醒自己很幼稚、很不成熟,放縱自己的情緒化。古人是什麼?義所當為,哪怕出生入死絕不退縮。哪有說踐行一句經句,不順己意就鬧這麼大的情緒。「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林則徐先生留給我們的風范。所以要冷靜下來,應該再反思是不是勸的態度不對、時機不對?該做的還是要做。我就想起,有一位女校長,給我們很好的勉勵,「社會愈亂,我們愈應該要站出來,沒有難不難做的事,只有該不該做的事。」該做了,經典又說「怡吾色,柔吾聲」、「親有過,谏使更」,讓親朋好友能改過是我們的目標,我們的目標又不是他要馬上聽我的話。「谏不入,悅復谏」,你看多柔軟,觀察他歡喜的時候再勸他。「號泣隨,撻無怨」,對方不能理解還責怪我們,我們也沒有絲毫的怨言。
商湯又講,「立賢無方」,用賢才無方,「方」就是沒有不變的方法,可能會破例,比方他沒有背景,但是確實他有智慧又有德行,破例用這樣的人。一個領導者要能真正用到好的干部,首先自己看人要准,看人要准一定要突破好惡的心、愛憎的心,才看得准,才看得客觀。《大學》有一段話講得好,「好而知其惡,惡而知其美者,天下鮮矣」。我們身為領導者,在整個領導工作的過程當中,自己也會發現,這個同仁看了很舒服,那代表跟我們緣分不錯,然後很快的就啟用。結果用到最後,他的性格很剛烈、脾氣很大,這些情況發現了,那就必須要做調整,不然團體會出狀況。這個時候變成看這個干部就不順眼,其實這不對的,還是自己沒有智慧造成的。我們假如很客觀,先調整他做人做事的態度,調整好再啟用,就不會有這個問題。
所以「好而知其惡」,不容易;「惡而知其美」,也很難。好像一見面感覺比較不投緣,然後會順著自己的感覺,看他哪方面好像都不順眼,這個就是人被自己的好惡給障礙住了。怎麼練?比方他講話你很不喜歡聽,你就再冷靜冷靜,再怎麼不喜歡聽,裡面有沒有道理?慢慢會練出來,其實這些話裡面還是有可取之處。包含你對這個人有不好的印象,可不可以再冷靜下來看看,他曾經對我們有哪些付出,或者他還有哪些優點。慢慢去突破自己一遇到人,馬上那種愛憎起來的態度把它伏住,就是看事客觀;除了自己看,徵詢一些客觀的意見,應該就不至於看錯。而《資治通鑒》裡面又有一段很重要的教誨,對於德才的判斷。一定要用有德的人,才能經驗再高,不可輕用。因為才能經驗高而無德,一定會有一個特質,叫傲慢。在我們這個時代,有才華而不傲慢幾乎不可能,除非家教非常穩。我們這二、三代缺乏倫理道德教育,孩子一有才華,父母很喜歡炫耀。幾個父母,孩子很才華,不斷的懂得提醒他、抑制他的傲慢心?這樣的父母是相當有智慧。
我們冷靜觀察,我們的人生過程當中,什麼時候會增長傲慢?一不小心就會增長傲慢。比方說外在的條件,頭發比較黑,會不會傲慢?假如今天你六十歲,一根白頭發都沒有,你就會說:你看。人一傲慢,像我們四十歲就有白頭發,不就很難過嗎?一傲慢就壓到別人了。包含你是單眼皮還是雙眼皮?你身高多高?我們在這個攀比的社會上來,坦白講,又自卑又傲慢,比不上人家就自卑,比人家好一點慢心就容易增長。包含學歷高的容易傲慢,以前曾經積累的這些經驗也容易傲慢。包含學傳統文化,你哪一年開始學的?我去年才學。去年,我二00五年就開始學了。所以一個人要有智慧,「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人的自知之明在哪?在每一個起心動念錯了,自己能夠知道,這才能當一個明白人。
所以,孔子在《孔子家語》裡面也有講到,「弓調而後求勁焉,馬服而後求良焉」。一個讀書人,必須要先有德、善良,再求多才干。沒有德行,而多才干,孔子說「譬之豺狼不可迩」,你不能接近這樣的人,你讓他一掌權,你控制不了局面,歷朝歷代都有這些情況。因為傲慢的人又有能力,他那個傲慢,到時候誰講,他都覺得自己對,你就沒法制止他的行為。所以司馬光先生總結,「正直中和之謂德」。公正無私、直率,做什麼事情循中道,不會偏激,考慮事情一定是以和諧、以大局為重,這正直中和。人常常分自分他,他就不能和,他可能一句、二句言語,都有可能造成人與人當中的分別、當中的一些對立。所以人要很慎重言語,言語要讓人家去掉分別、去掉執著,而不是產生分別跟執著。您看我們師長,人家問他說:你是哪裡人?師長說:我是地球人。一來,大家不要太分自分他;二來,這個時代的人,什麼心態才符合地球公民?要念念為地球著想,不然是不合格的地球公民。因為地球都快要被我們破壞到不能居住了,所以老人家的話中是有很多啟示的。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就像我們大陸這麼多省,風土民情種種都不一樣,性格也不一樣。包含大馬的華人、台灣的華人、大陸的華人,性格一不一樣?不一樣。比方台灣講的是「君子報仇,三年不晚」;大馬的華人是「十年不晚」,所以他忍耐的功夫比較強。您從這些俚語就聽得出來,性格是有不同的。所以面對不同生長環境的人,不能分自分他,要包容。我們言語裡面一開口就說:我們東北人才不跟湖北人計較。你不就開始分了嗎?某某省的人都是那副德行。這句話造的業可重了。比方說你批評河南人,河南省有一億多人,你這個口業不得了。但是這樣的言語,傲慢的人很容易犯,動不動就自己高別人低,折很大的福報。所以言語時時要和,不能自己的言語,形成人與人當中的分自分他跟對立,不好。從事教育的人更應該堅信,「人之初,性本善」,對每個人要信任,不能對人有成見。
什麼是才?司馬光先生指出來,是因為感覺人對於德才的分辨,可能不是很准確,「正直中和之謂德」。大家看到正直中和的人是沒有個性的人,他能包容,常常可以隨順不跟人計較。請問諸位女同胞,你們喜歡有個性的人,還是沒有個性的人?我感覺好像女孩子都喜歡有個性的男人,要酷一點的,常常笑容滿面的人,我們還不喜歡,可能以前看電影看太多了。那頭發得要遮一半的才酷,理平頭的,乖乖的,沒個性。您從社會現象來看,人現在這種審美觀,這些判斷都很奇怪。所以司馬光先生講,「聰察強毅之謂才」。聰察強毅的人,一般人看佩服得不得了。聰,聰明;察,觀察力非常敏銳。他講幾句,他都觀察,因為你觀察不到,你就開始,你怎麼這麼厲害!但是你還沒有看到他的性格。人現在很容易被才華所迷,但不冷靜去觀察這個人有沒有德,包含他的思想觀念正不正。強,強勢;毅,做什麼事情不達目的絕不罷手。這也是有毅力,可是怕,怕什麼?他的認知是錯的,他自以為是對的,又不肯罷手,很有可能整個團體就被他帶錯方向。假如一個真正恭敬領導的人,他不可能干這樣的事情。
孔子在《論語》裡面講,「惡稱人之惡者」,聰明的人慢心一起來,很容易批評別人。所以「惡稱人之惡者」,孔子很謹慎。團體當中常常在別人面前、大眾面前批評別人,這個對整個團體的團結有很大的殺傷力,惡稱人之惡者。「惡居下流而讪上者」,處在下屬的位置上,常常公開批評領導者,會讓團體對領導人喪失信心。「惡果敢而窒者」,他很果敢,他做決定不拖泥帶水,但是方向錯誤,可是他又不肯聽別人的勸,然後就堅持要順著他的意思做,一錯了,那對團體的殺傷力就非常大。人不要走聰明的路,要有智慧,不要耍小聰明。尤其人積累了一些經驗之後,很容易動不動就以自己的經驗下判斷。比方我們一看到同事在跟領導講話,我們可能馬上一個念頭,又在那裡谄媚了。馬上看個影像就下判斷,其實不見得判斷得准,很可能他是虛心的在跟領導請教事情,那我們這一念不是造罪業了嗎?所以調伏慢心,首先看什麼事情,不要一看就判斷,很容易誤會人,應該冷靜、客觀的去了解情況,不然這個慢的念頭、武斷的念頭,無形當中折了自己很多福報。一切福田,不離方寸,人的心念跟不貪、不瞋、不癡、不慢、不疑相應,就積功累德;心念跟貪、瞋、癡、慢、疑相應,就折福,更不可能有智慧。人看到什麼事,都要先調伏自己的心,不要易喜易怒,看什麼就高興得不得了,看到一個動作就氣得不行。輕言輕動,看到什麼事情馬上就要闡述自己的觀點、看法,甚至有批評,或者就要采取什麼行動,這個都是心浮氣躁的表現。所以要冷靜、要穩重為好。面對事情要事緩則圓,心要先平和,事情要應對和緩從容,了解情況再做處理。
剛剛跟大家有講到,「湯執中,立賢無方」。「文王視民如傷」,人民已經過得很安樂的生活,但是他看人民,就好像人民受傷了,很需要人照顧一樣,他還是戰戰兢兢扮演他的工作角色。「武王不洩迩,不忘遠」。這個「洩」是狎的意思。狎有太親近,比方說太偏寵身邊的人。其實一偏寵,自己的心態不對,也害了這個近臣,因為恃寵而驕。所以用人、愛護人,都得要很理智才行。這個狎還有另外一個意思,就是輕慢。人有時候太親近,反而會無禮,不尊重對方。所以,我們傳統文化裡面強調,夫妻之間相敬如賓,不然愈親近的人,很可能我們的恭敬心,會在這個關系當中不斷的退了。所以父子是很親密的關系,都要有為人子之禮節,就是這個道理。孟子談到大禹、湯、文王、武王,接著是要彰顯周公之德。周公效法了夏商周三代,四位聖王他們的修養,希望自己能把國家治理好。周公輔佐成王治理周朝,他有這樣的自我期許。假如自己做的有不符合這三代、四個王做人做事的精神態度,他就開始反思,「仰而思之,夜以繼日」,從白天想到黑夜,這種反省的態度很可貴。「幸而得之」,想明白、想通了,然後「坐以待旦」,就是想通了以後,就等著天亮,趕緊照著領悟的,去把事情給辦好。所以聖王確實是念念為人民想,但求無過而已。這是「法古」第三句。
接著,我們看「為政」,第十個綱領「綱紀」。俗話常說「綱舉目張」,掌握治天下這些不變的綱領,應該能夠更好的把政治辦好。我們先看第一句,我們一起把它念一下:
【天下之達道有五。其所以行之者三。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婦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達道也。智仁勇三者。天下之達德也。所以行之者一也。或生而知之。或學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強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
經句講到,天下所共同遵循的倫常大道有五,而要實踐這個五倫大道,應有的德行功夫有三。大道是哪五種?『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婦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古人說到,一個人的真實學問在哪裡體現?就在五倫關系當中,他能處理得融洽,那是他的修養。在《菜根譚》當中有一段話,「容得性情上偏私,便是一大學問;消得家庭內嫌隙,便是一大經綸」。我們學習聖教常提到,重實質不重形式,什麼才是真實學問的實質?就是自己習氣改掉多少,性格改掉多少。這段話裡面提醒我們,「容得性情上偏私」,這個就是格物上的功夫;「消得家庭內嫌隙」,這就是齊家的功夫。我們要為政,那是利益國家社會,「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無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於國」。一個領導者,他把自己的家齊好,給天下做樣板。大家記不記得,《群書治要.君道》裡面的「敦親」,就是提到周文王這些聖王,他們愛護自己的身體,進而愛護所有百姓的身體;尊重自己的妻子,進而尊重別人的妻子;愛護、教育好自己的孩子,進而愛護、教育好天下人的孩子。「身以及身,子以及子,妃以及妃」,大家恢復記憶沒有?這裡面有一句很重要的話,「妻也者,親之主也;子也者,親之後也」。妻子是一個家庭裡面最重要、主要的角色,叫家庭主婦,這個家能不能興旺,就靠這個女子。孩子呢?是祖宗血脈的承傳,「親之後也」。我們的責任要承先啟後。
所以看到這個「容得性情上偏私」,就想起人精進,要調伏習氣才是真正的精進功夫。我們這麼一體會,反思,這麼多年來我們的習氣去掉了多少?比方脾氣有沒有去掉?傲慢有沒有去掉?情執有沒有去掉?懷疑心、退縮的心有沒有去掉?懷疑有沒有轉成信任自己、信任他人?退縮有沒有轉成勇於承擔?傲慢有沒有轉成懂得謙虛待人?貪心有沒有轉成處處可以布施於他人?自己不貪求,這是容得性情上偏私。我看到這一句,自己想一想,我最嚴重的習氣就是情感太重,情感一起作用,情生智隔,判斷不准。所以我剛剛講到說,好而知其惡,你喜歡這個人看不到他的問題,這就是情感障住了自己的智慧,情生智隔。甚至於別人都提醒我,我還是沒有很重視,這個時候你判斷人不准,結果又用他做重要的干部,那就會做錯很多事情。自己也要負責任,因為那人畢竟是我用的,也是我帶的。所以我假如情執不去掉,決定長不胖,因為要負很多因果責任,福報都折損掉了。這個就偏了、就不正,不客觀看清楚人。所以自己看到這一句,提醒自己以後不能再感情用事。怎麼把人判斷清楚?剛剛也跟大家都分享,從「才德論」,包含《群書治要》裡面的「知人」這一篇,自己都跟大家交流過,真正遇到事也沒好好翻出來看,所以這要調伏性情上偏私。
「消得家庭內嫌隙」。其實要去掉嫌隙,最重要的要真誠心提起來,俗話講的「精誠所至,金石為開」,誠是可以感通的。人如何達到誠?心中對人、對對方沒有成見才有可能達到誠,或者心中不能摻雜貪瞋癡慢疑。比方,跟他講沒用的,對人的疑心已經起來。您跟他在交談的時候,那個誠就提不起來,他感覺不到,通不了,甚至他會感覺到你不信任他。所以曾國藩先生對「誠」下了一個注解,很有味道。我們時時都想著誠重要,包含這段話裡面都強調,『所以行之者一也』,那個「一」就是真誠。曾國藩先生說,「一念不生是謂誠」。一個妄念都不生,具體一點就是不生貪瞋癡慢疑。大家想一想,我們貪心起來,都有目的跟人家講話,怎麼會真誠?帶著情緒跟人家講話,怎麼會真誠?所以夫妻關系也好,父子關系也好,兄弟關系也好,真正能突破,能夠在家庭裡面三種倫常和樂、和睦,然後都可以講真心話,沒有任何隔閡,家齊而後國治,就可以跟別人沒有隔閡。
但往往我們在從事傳統文化的工作,我們也剛學,因緣也走得比較快,結果忙著忙著,都在服務大眾,自己家裡面這些倫常關系,以前存在的問題,現在並沒有改善,甚至更嚴重、更得不到家人的認同。因為感覺你接觸傳統文化以後更忙,更沒有體恤他們的心,更不照顧家庭,那不就更不能得到認同嗎?大家想一想,我們連最親的人的感受都感覺不到,把時間都花在外面,其實這不又是我們一個新的執著出現了嗎?什麼執著?第一,不依照經典弘揚聖教;第二,喜歡做的就拼命做,不願意面對的就擺在那裡。請問大家,擺在那裡會不會原封不動?不進則退,擺著只會發臭而已,你不處理的話,人的心隨時都會變化,你不處理,他鐵定;我感覺現在的人疑心重,而且很容易往壞處想,明明就沒有那個意思,就特別容易往壞的想。您假如遇到一個親戚朋友,他什麼事都往壞處想,你會不會覺得很無奈?你怎麼不往好處想?淨想不好的。其實一個人會往壞處想是結果,原因是什麼?他那個心理反應是一個果相,因呢?很可能他成長過程就缺乏安全感,一缺乏安全感就很容易往壞處想。所以面對這樣的情況,不只不要指責對方,能體恤他的成長背景就好。人能體恤了,就容易交心、容易溝通;是指責、是對立,就不容易溝通。
台灣有一個在慈善團體服務的人,知名度很高,後來孩子犯罪被關起來。這個事情造成整個社會很多的討論,最後他也不敢再出現。這個流弊就出現,人家說:統統在做公益,連自己的孩子都不好好教育。所以不論現行而論流弊的問題。為什麼古人說,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之後才是治國?服務社會,只要不按照這個次第,後面的流弊就會出現。所以這一句提醒很重要,「消得家庭內嫌隙,便是一大經綸」。
其實人真正提起勇氣,真誠去溝通,應該大家都有經驗,還不敢去的時候想很多、擔心很多,真的自己心境調整好,很真誠去,哪有那麼復雜,幾句話對方也有很好的回應。所以反而是自己的慣性思考,造成自己心理上的壓力跟障礙。假如真的去做溝通,對方還不接受?我們的心會不會受傷?諸位學長,你們受過傷嗎?告訴大家,經典叫法藥,可以療傷止痛。人家不理解你怎麼辦?棉被蓋起來哭兩滴,突然想到「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就不哭了。比方在情感當中受創,棉被蓋起來哭兩滴,出來想到「人在愛欲之中,獨生獨死,獨去獨來,苦樂自當,無有代者」,干嘛自討苦吃,不哭了。棉被拉下來,該干什麼事趕快去干,哭還要傷害身體,浪費精力,浪費時間,真無聊,不哭了。
看到五倫就想到十義,五倫關系全部是道義,不是利害關系,所以不能提要求,這才叫義。義是應該的,不是談條件的。要對方回報,那都是有求,利害的態度。十義,我們在這五倫關系當中,我們應該盡的道義是什麼?「君仁臣忠」,為君者仁慈是我們應守的義,臣子要盡忠。「父慈子孝」,父要慈,要為孩子一生的幸福著想,不是為自己的虛榮面子著想;「子孝」,兒子要孝順。「夫義婦德」,夫要有恩義、情義、道義;婦要有四德:婦德、婦言、婦功、婦容。我們現在講的五倫十義非常重要,因為這是做人的基礎。我們假如不能把這十義時時去落實,不要說君子,連善人我們都達不到。既然我們這一生的目標是「勿自暴,勿自棄,聖與賢,可馴致」,所以該做的勉強都要去做,咬緊牙關都要把它落實下去。
『昆弟也』,叫「兄友弟恭」,長兄友愛弟弟妹妹,弟弟恭敬哥哥姐姐。「朋友有信」,朋友之間要守信義。我們復習一下之前有提到,朋友之間應該有互相勸谏的責任,包含要互相關懷,愛屋及烏,你還要關懷到他的家庭、家人。其實人真的有為朋友的家人著想,決定不會帶朋友去做不好的事情,因為沒有臉見他的父母跟妻兒。所以有道義的人,確實是這樣;甚至於朋友不幸去世了,把朋友的家人當作自己的家人一樣照顧。待朋友要有「通財之義」,他有非常急難的時候,要趕緊幫助他。再來,「不言家丑」,不能言對方家裡的這些過失。朋友是因為跟你交心、信任你,你不能又把他私人的事情拿去宣傳,那很傷他的心。還有一點,就要互相贊歎,不能互相批評。有句話叫「文人相輕」。其實這句話也不大對,假如這句話是對的,應該是什麼原因?文人是讀了很多書,讀了很多書有入心,學問深時意氣平,他就不會去批評別人;文人相輕,輕是輕慢、瞧不起人,覺得自己比較高,那是什麼?讀了很多書沒有解行相應、沒有內化,拿著這些讀的書去衡量別人,那就會相輕。所以真正的文人不相輕,沒有依教奉行的文人會相輕。
所以這『五者,天下之達道也;智仁勇三者,天下之達德也』,智慧、仁愛、勇氣(勇敢)這三種是天下應有的德行。大家讀書的時候有沒有去做過童子軍?童子軍是不是很強調「三達德」?古人的學問叫「成己成物」,成就自己明德恢復,成就別人親民。而人要成己成物,沒有「智仁勇」達不到。第一,我們沒有智慧怎麼幫別人?沒有愛心怎麼去利益人?沒有勇氣怎麼去承擔、怎麼去克服?怎麼去提升自己?怎麼去斷掉自己的習氣?那都要勇氣。比方說我們好面子,要把面子放下容不容易?像撕一層皮一樣。所以改過是很需要勇氣的,就好像你拿一把刀,把皮割開,要把肉切開,還要挖開,才能見到骨。因為我們幾十年,習氣藏在骨髓裡面,你得挖挖挖,挖到最後才能把它清除干淨。
許哲女士,她格物的功夫真的不簡單,我看她的自傳。她的工作能力非常好,有一次跟朋友到比較高檔的酒店吃晚餐,喝的還是白蘭地的酒,吃飯的時候還有音樂伴奏。後來她吃完走出來,她也穿比較正式的衣服,看到有一個人在乞討,而且好像餓了好幾天,那給她的心靈很大的震撼。結果當天回到家,她把這個華麗的衣服脫下來放在旁邊,然後對著鏡子照自己說到,「是穿上這個華麗衣服的是我,還是脫下來以後才是真正的我?」其實更重要的是她在看自己的內心,是時時能體恤挨餓受凍的同胞,這顆心才是真正的我,而不是去好這些享受、欲望,這不是我。所以她這個反思,對她整個人生的方向,那是決然不同的一個抉擇。多少人都是走上享樂的人生,而她是走上奉獻的人生,她是有勇氣面對自己。從這個事例,我們也可以常常提醒自己,是這個好面子的是我,還是把面子撕掉的才是我?是這個脾氣很大的才是我,還是念念能仁慈待人的是我?常常這麼想,就不願再隨順自己的習氣,隨順習氣就變成作踐自己。
所以智仁勇,首先要從自知、自愛,再加上勇氣去突破,放下習氣,進而用愛心跟智慧,悲智雙運,去愛我們的家人、愛我們的人民、愛生命當中有緣的人。當然你在愛護別人的時候,也會有種種的考驗跟挑戰,人家不認同、懷疑、毀謗你,你還愛不愛他?人不知而不愠,甚至於愈毀謗你的人,你要愈愛他,因為他偏離性德更遠,他是個更可憐的人。所以天下只有可憐的人,沒有可惡的人。他的過去一定有很多不幸,才形成他現在的人格。他現在的人格不改,他要造作很多罪業,他的未來又很悲慘。所以只有可憐的人,沒有可惡的人。好,這節課先跟大家交流到這裡,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