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轉載

 

發菩提心的重要意義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華嚴經》上說:“菩提心就象種子,能夠生長一切佛法;菩提心又像良田,能夠長養一切善法。”所以,菩提心稱為“善中之王。”發菩提心,對於修淨上法門來說,更具有特殊的重要意義。

  《無量壽經》裡,阿彌陀佛第十九條大願“聞名發心願,”譯成白話就是:“我成佛的時候,十方世界的一切眾生,聽到我的名號,就發起菩提心。既然發了大心,必然有大行(因為心是動力,有了願心才會有行動)。於是就勤修種種功德,不怕任何挫折、阻撓,願心堅固,絕不退轉並且用所修的一切善法,回向淨土,願生極樂世界,專一持經、持念名號,晝夜不間斷。”這一條願就是“聞名發心願,”它的重點就在發菩提心上。菩提心就是眾生的慧命。慧命也是未來我們成佛後的法身。所以佛經上說:“初發心時變成正覺。”只要今天我們發了菩提心,就種下了未來成佛的因。發心是因,成佛是果。因此,發菩提心的功德是不可思議的。

  清代省庵大師,是淨土宗第十一代祖師。他的《勸發菩提心文》上說:“《阿彌陀經》說:‘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不能夠少善根、少福根,缺乏這兩個條件,不可能往生淨土。”下面他這樣解釋:“多福德,什麼叫多福德?多福德莫過於執持名號。什麼叫多善根?莫過於發菩提心。”他還說:“暫時稱念名號,就能夠超過布施一百年德功德。”對此,我們不要懷疑,這是祖師的開示啊!他又說:“只要發了菩提心,就超過你歷劫修行的功德。”這也說明了發菩提心的重要。

  發菩提心與修淨土法門的的關系非常密切。近代高僧弘一大師說:“修淨土法門的人,第一必須發大菩提心。”他引證《無量壽經》上說的“三輩往生,都必須發菩提心”的話。又引證《觀無量壽經》上說的:“欲生彼國,應發菩提心。”他又說:“由此看來,只求自利的人,不能往生。”

  印光大師說:“我們應當有自利利人的心,應該經常勸人修淨土法門,勸人能夠發心往生淨土,自利利人。這樣做,可以先從你的家庭開始,勸自己的父母、親屬,勸他們發心念佛,然後推廣到社會上的人,共同來修淨土法門,大家都發願心往生淨土。”他說這種利益跟你只圖自己往生的觀點相差是天壤之別。我們發心應當是由近到遠,由自己的親人推倒一切眾生,也是由小到大。開始發心,往往是為個人,為自己疾病纏身,環境困難,或者為自己全家消災免難,但是不能僅停留在這個上面。一定要逐步擴大心願,最後就要發心度一切眾生。本來,一切眾生就與我們自身關系非常密切。他們都是我們過去生中的父母親屬,也都是未來的佛菩薩,同我們真是息息相關。從理上講,“自他不二,”“心、佛、眾生,三無差別。”利他就是利己。因此,我們發心度一切眾生,當然也就是包括自己和你的親屬在內了。我們修行就是應當把自己放到眾生當中來修,不能脫離眾生,更不能把自己同眾生對立起來修,那是錯誤的。比如有些人不願意做一點弘法利生的事,不願意為別人服一點務,生怕多做一點事情,耽誤了自己的功課。如果存這種心的人,希望他對照一下阿彌陀佛的願力,考慮一下,你這樣與阿彌陀佛的願心相不相應?能不能與阿彌陀佛感應道交?如果我們的願心與阿彌陀佛完全相反,怎麼能往生?怎麼能得到阿彌陀佛的接引?這個問題非常重要,不要說我們不重視自己的修行,而是說一定要把自己放到眾生當中來修,不要和眾生對立起來修。因此,我們修淨土法門的人,在自己有了深信。有了切願,又能認真念佛的同時,我們應當盡力宏揚淨土,多勸人念佛,多為眾生做事。這樣,不但你往生更有把握,而且往生的品位也更高。

  我們必須明白,利他就是自利,自利就是為了今後在更大范圍內利他,二者是不可分的,你把它對立起來就錯了。我們往生是為什麼?是為度眾生而往生。我們成佛是為什麼?是為度眾生而成佛。那種只求自利,不發心度眾生的人,與阿彌陀佛的大願無法感應道交,這種人很難往生。

 

上一篇:界诠法師:短期出家須慎重,尤其是女性
下一篇:菩提心為因,大悲為根本,方便為究竟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