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藥為補中益氣藥,具有補益脾胃的作用,特別適合脾胃虛弱者進補前食用。春季是多雨的時節,濕氣易傷脾,此時健脾養胃用山藥最適宜。
山藥有祛濕利濕、補腎養胃、健脾潤腸的功效。是藥食兩用的食材中數一數二的食材。近代營養學研究發現,山藥中富含可溶性膳食纖維、粘蛋白、多種酶類、豐富的水溶性維生素和礦物質,可以起到幫助腸道蠕動、促進體內代謝廢物排出的作用,所以又有排毒養顏、潤燥健脾的美食之譽。
山藥—平補脾胃的良藥
山藥是平補脾胃的良藥。在霜降後采挖,洗淨,切去根頭,用竹刀刮去外面的粗皮,曬干或風干,就是“毛山藥”。選擇粗大的毛山藥,用清水浸軟,搓壓成圓柱狀,將兩頭切齊,曬干打光,即成為“光山藥”。
中醫認為,山藥性味甘、平,滋補性強,尤以健脾胃、補肝腎為最佳。我國最早的藥物學專著《神農本草經》將其列為“上品藥”,說它:“補虛,除寒熱邪氣,補中益氣力,長肌肉,久服耳目聰明。”《本草求真》記載:“山藥,本屬食物,古人用入湯劑,謂其補脾益氣除熱。氣溫、平,補脾肺之陰,是以能潤皮毛,長肌肉。”李時珍更將山藥的功用概括為“益腎氣,健脾胃,止洩痢,化痰涎,潤皮毛”五個方面。
山藥生用能補腎生精、益肺腎之陰而治療消渴。按照中醫的理論,消渴分為上消、中消、下消。上消可配伍花粉、麥冬、知母、黃芩、五味子、沙參、生石膏、烏梅等。中消可配伍生石膏、知母、葛根、黃精、黃芩、花粉、生大黃、生地等。下消則須配伍生地、熟地、山萸肉、五味子、澤瀉、丹皮、茯苓等。現代用這種方法治療糖尿病、尿崩症、甲狀腺功能亢進等,均可取得良好的效果。
山藥,溫補而不驟,微香而不燥,既補脾氣,又益胃陰,秉性平和,能治療諸虛百損、五勞七傷。中成藥六味地黃丸、金匮地黃丸、薯蓣丸 等,皆重用山藥。
以六味地黃丸為例,有三補三瀉之說。三補是:熟地滋腎填精,山萸肉養肝腎而澀精,山藥補益脾陰而固精,三藥合用,以達到三陰並補之功。三瀉是:茯苓淡滲利濕,並助山藥之益脾;澤瀉清瀉腎火,並防熟地之滋膩;丹皮清瀉肝火,並制山萸肉之溫。以上六味藥合用,使之滋補而不留邪,降洩而不傷正,補中有洩,寓洩於補,相輔相成,達到完美的結合。
六味地黃丸是錢仲陽從《金匮要略》中的腎氣丸中減肉桂、附子而成。在六味地黃丸的基礎上,又衍生出許多方劑,如加五味子為七味都氣丸,加枸杞子、菊花為杞菊地黃丸,加麥冬、五味子為麥味地黃丸,加知母、黃柏為知柏地黃丸,加菖蒲、磁石、五味子為耳聾左慈丸,在臨床上各治療一定的疾病,只要辨證正確,均會取得良好的療效。
山藥中含有的消化酶,能促進蛋白質和澱粉的分解,進一步吸收、利用;還能增進食欲,改善人體的消化功能。
山藥除內服外,還可外用。如治療急性乳腺炎,可用生山藥加白糖適量,共搗爛成泥,敷患處,日換兩次,能促進炎症消散。
山藥能供給人體大量黏液蛋白,這是一種多糖和蛋白質的混合物,對人體有特殊保健作用,能預防膽固醇等脂質在血管壁沉著,保持血管的彈性,防止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進而預防心、腦血管疾病,如冠心病(心絞痛、心肌梗死)、腦血栓形成、高血壓、腦出血等等。山藥還能減少皮下脂肪沉積,避免肥胖的發生。
治療寒濕型腹瀉,可取山藥50克,干姜30克,一同研末,每次2~3克,每日2~3次,溫開水沖服。治療慢性腰痛,取山藥、黃豆、雞血籐各30克,五味子3克,一同入鍋,加水煎湯,每天分2次飲服,可經常服食,吃山藥、黃豆,喝湯。治療產後乳汁不足,取山藥30克,羊肉50克,生姜6克,當歸10克,一同入鍋,加水煎湯,吃肉喝湯,每日1次,直至乳汁充足。
用好山藥,還要關注以下兩點:
第一,什麼人不能用?
中醫教材《中藥學》中記載:“山藥養陰能助濕,故濕盛中滿或有積滯者忌服。”大意是,一般來說,肚子大,感覺悶脹的人或者有食積消化慢的人禁用。
明末清初著名醫家陳士铎在《本草新編》中說:“世人往往有胸腹飽悶,服山藥而更甚者,正助脾胃之旺也。人不知是山藥之過,而歸咎於他藥,此皆不明藥性之理也。”這句話的意思是平時胸腹脹滿感的人不能用。
此外,清代著名醫學家王孟英在著名的《隨息居飲食譜》中明言山藥“腫脹、氣滯諸病均忌。”
第二,補陰宜生用,健脾止瀉宜炒黃用。
滋陰用生山藥,市面上見到的基本為生的,如果用於健脾止瀉就要熟的(中藥炮制專業術語叫“炒黃”)為宜,具體可以咨詢中藥房。
可見,雖然從中醫四大經典之一的《神農本草經》開始,《本草經集注》《雷公炮炙藥性解》等代表性醫書都說山藥“久服耳聰目明,輕身,不饑,延年。”可是,這並非說山藥就可以任何人都隨便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