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修持成佛要發殊勝菩提心!
為度化一切父母眾生要發誓修持成佛!
為早日圓成佛道要精進認真聞思修行!
今天接著講《入菩薩行論》。
戊二(生智慧之方法)分三:一、認識智慧之自性;二、深入對境無我;三、破除所斷實執。
己一(認識智慧之自性)分二:一、抉擇對境二谛;二、修行有境正道。
庚二(修持有境正道)分二:一、了知世俗如幻而修道;二、了知勝義空性而修道。
辛二(了知勝義空性而修道)分二:一、辯诤;二、答辯。
壬一、辯诤:
見谛則解脫,何需見空性?
聲聞、緣覺認為,修習現量見到四谛,就能解脫業與煩惱,見空性沒有任何必要。修習四谛就可以解脫煩惱,獲得究竟涅槃。你們(中觀)所說的空性不符合佛的教理,對眾生的解脫也沒有任何作用。所以你們抉擇的空性沒有任何意義。
這裡主要講的是四谛——苦集滅道。佛講首先要認識苦,接著要斷除集,然後要依止道,最後能獲得滅。小乘講四谛,大乘也講四谛,但是二者對四谛理解的程度和所抉擇的內容都是不同的。
所謂的“苦谛”,一般情況下指輪回。小乘把苦谛理解為輪回,但大乘認為苦谛不僅是指輪回,也指小乘裡講的寂滅。因為輪回是邊,涅槃也是邊,都不能墮落。小乘認為遠離輪回邊就可以了,但大乘理解為不僅要遠離輪回邊,還要遠離涅槃邊,遠離二邊才是究竟解脫。所以大乘、小乘對苦谛理解的程度是不一樣的。
輪回是苦,墮落寂滅邊也是一種苦。為什麼說小乘裡的寂滅(涅槃)也是苦呢?因為對大乘修行人來說,這也是一種邊,一種墮落。入滅了,不能利益眾生,不能實現自己的願望,這也是苦。我們講出離心的時候也講過,出離心有小出離心和大出離心,大出離心是遠離二邊的,即遠離輪回邊和涅槃邊。同樣,這裡講輪回和涅槃都是邊,所以都不能墮落。可見,大乘和小乘在講苦谛的時候也有這樣的差別。
集谛,一般情況下指煩惱障。小乘認為斷了煩惱就可以解脫。如果想解脫痛苦,就要斷除煩惱。但大乘認為,不僅要斷煩惱障,還要斷所知障。人我執引生貪嗔等煩惱,就是煩惱障;法我執引生對三輪的執著,就是所知障。煩惱障主要障礙解脫,所知障主要障礙成佛,所以所知障也屬於集谛。
大乘和小乘對集谛的認識程度也有不同。小乘認為僅斷煩惱就可以了,但大乘認為不僅要斷煩惱,還要斷所知障,這樣才能獲得究竟的解脫。大乘修行人認為,斷煩惱只能得到暫時的涅槃,這是小解脫,只能脫離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不能獲得圓滿的佛果,成佛才是究竟的解脫,所以不僅要煩惱障還要斷所知障。
可見,大乘、小乘對苦谛、對集谛的抉擇有天壤之別,差距很大。
小乘講苦谛的時候,認為擺脫輪回就可以了;大乘講苦谛的時候,認為不僅要擺脫輪回邊,還要擺脫涅槃邊。對大乘修行人來說,入滅了,雖然自己沒有煩惱了,但是無法利益眾生,這也是一種墮落,也可以說是一種苦,雖然不屬於輪回之苦,但也是要遠離的。
對大乘來講,“集谛”不僅指煩惱障,還指所知障。大乘修行人最終的目的是成就佛果的,這是究竟的涅槃,即大涅槃,這才是最終的解脫。所以,必須要斷除所知障,這樣才獲得佛果
下面講“道谛”,修行要依止道谛。
若要斷除煩惱障、所知障,一定要依靠道谛。道是什麼?斷煩惱障、斷所知障的方法叫道。小乘認為,道谛指人無我的智慧,只要圓滿證悟人無我就可以斷煩惱了,斷了煩惱就不會造業,不造業就不會輪回,不輪回就解脫了。大乘認為,不僅要圓滿證悟人無我,還要圓滿證悟法無我,這樣才能斷除煩惱障和所知障。這個“道”就是證悟“人無我”和“法無我”的智慧。圓滿這種“無我”的智慧才是道。如果只證悟人無我,只能擺脫輪回,不能擺脫涅槃邊,因此還要斷除所知障。若要斷除所知障,還要證悟“法無我”。證悟了“人無我”和“法無我”,這才是圓滿證悟“無我”。
大乘、小乘對“道谛”的理解和認識程度不同,差別很大。小乘行者只要有證悟人無我的智慧就可以了,但大乘行者不僅要有證悟人無我的智慧,還要有證悟法無我的智慧,這才是圓滿的。證悟了“人無我“,只能斷除煩惱,擺脫輪回;證悟了“法無我”,才可以斷除所知障,最後到達佛果。
還有滅谛。滅谛一般指沒有痛苦,沒有輪回了。小乘認為,不輪回了,沒有屬於輪回的痛苦,這叫寂滅。這個痛苦指屬於輪回的痛苦。但大乘的寂滅是遠離二邊的,這種寂滅就是究竟涅槃。二者最終獲得的果位也是不同的,前者是阿羅漢果,後者是佛果。可見,大乘、小乘對滅谛的理解也是有差別的。
佛講四谛,這是小乘、大乘都承許的,也可以說都在修習四谛。但二者在理解的程度、所抉擇的內容上,有究竟和不究竟的差別。
大乘抉擇大空性時,小乘行者無法接受,他們說這些般若法門不是佛所說。他們為什麼這麼講呢?佛在世的時候廣泛弘揚的是小乘,佛趨入涅槃後幾百年,大乘才被龍樹菩薩等廣泛弘揚。當時也有很多爭論、誹謗,諸如“龍樹菩薩是魔化現”“大乘理念都屬於邪教”等。
在此處,小乘認為,只修行四谛就可以了,不用修行這些空性。他們無法接受“輪涅一切法統統都是無實有的,都是空性的”等理念,他們認為這是斷滅。小乘認為,其他的法都是虛妄的,但極微塵和剎那心是實有的。若連極微塵和剎那心都沒有,那這些法是怎麼顯現的呢?若是沒有極微塵,這些物質世界怎麼形成啊?若是沒有剎那心,精神世界怎麼產生啊?所以必須得有極微塵和剎那心,由極微塵和剎那心作基,產生這些物質和心識。所以,當中觀說“輪涅一切法都是無實有,都是空性”時,他們理解不了,就跟中觀產生了辯論。
“見谛則解脫,何需見空性”:小乘認為,現量見到四谛就可以了,不用見空性;證悟四谛的真理就可以了,不用證悟空性。他們認為,空性的義理既不符合教證,又違背理證,是不合理的,也是不可成立的,而且也沒有必要,只通過修四谛,然後能現量見到四谛的意義就可以了。
佛講四谛,第一個講的是苦谛,主要是先了知苦,認識苦。我們為什麼痛苦?我們感到痛苦、遭受痛苦時,往往會找很多理由,但這些理由都不是真正的理由。真正的原因是什麼?就是由於我們被業力牽引而輪回不息。由業力的牽引而在六道中流轉,這叫輪回。
我們之所以會痛苦,就是因為在六道中流轉。為什麼在六道中流轉?因為有業力的牽引。為什麼有業力?因為我們有煩惱。為什麼有煩惱?因為有“我執”。所以,痛苦的根是“我執”。有我執就有煩惱,有煩惱就有業,有業就有業力的牽引而不自由地在六道中流轉,遭受痛苦。
那麼,怎樣才能擺脫輪回呢?就要斷煩惱。
第二個是集谛,要斷除集谛。“集”指煩惱。煩惱是痛苦的根、輪回的根。斷除了煩惱就不造業了,不造業就不輪回了。
那怎麼斷煩惱呢?就是依止道。
第三個是道谛。道是什麼?就是無我的智慧。有無我的智慧就可以破除我執,放下自我。你能破除我執、放下自我,就沒有煩惱了。人為什麼有煩惱?就因為沒有放下自我,沒有破除我執。我執是煩惱的根。若破除了“我執”,就可以對治煩惱,甚至可以斷除煩惱。
然後講滅谛。滅谛即擺脫輪回,擺脫痛苦。擺脫了輪回叫寂滅,也叫涅槃。
四谛互相都是因果關系:集谛是輪回的因,苦谛是輪回的果;道谛是涅槃之因,滅谛是涅槃之果。輪回之因和涅槃之因二者是沖突的,矛盾的。我執煩惱和證悟無我的智慧二者無法共存,是互相矛盾的。若相續中有證悟無我的智慧,就不會有我執煩惱;若是沒有證悟無我的智慧,就會有我執煩惱。若有我執煩惱,就會造業,就會輪回。
我們想解脫、圓滿,沒有別的選擇,就要證悟無我,證悟空性。只有證悟了空性,證悟了無我,才可以擺脫輪回,擺脫痛苦。我們學佛、修行都是為了解脫,怎樣才能解脫?就要有智慧,有空性的智慧才可以解脫,才可以圓滿。
之所以說“佛最偉大、最有智慧”,並不是因為佛有廣大的神通,也不是因為佛有廣大的神變。佛宣講了四谛,這是普通凡夫解脫甚至圓滿的方法。正因為如此,佛才最偉大,最有智慧。若大家能夠仔細思維,都會了知四谛這些道理,都會對佛生起真正的信心,這才是真正的信心。“佛有神通,我通過祈禱佛、拜佛就能擺脫痛苦……”這種信心不正確,不是真正的信心,因為他沒有真正明白人為什麼痛苦,應該怎樣去解決痛苦。若沒有明白佛所宣講的這些真理,這樣生起的信心叫迷信。
若要對佛要生起真正無偽的信心,必須要了知四谛的關系等這些內容。現在,我們對佛的這種信心無論如何都是不會退轉的。為什麼?盡管我們自己還做不到,但是我們明白佛所宣講的這些真理和解脫的方法都是正確無誤的,所以對佛生起了信心,這是任何時候都不會變的。這才是真正的信心,也叫不退轉信心,而其他的信心都不是真正的信心。
現在很多人真的都很迷信啊,到處拜“活佛”等。如果你的福德圓滿了,哪裡都會有佛現前;若是自己的福德沒有圓滿,即使找遍天南地北也找不到佛。
所以,大家能不能穩重一點,把這顆心放下來,別總是漂浮不定、猶豫不決的。只有這樣,才能見到佛,才能感受到真正的佛的加持(現在人都稱“磁場”)。你真的把心放下了,內心穩重了,才會有加持,否則不會有的。心那麼亂,總是漂浮不定,這樣不會得到這種加持,也不會有這種“磁場”。若是自己心不清淨,到哪裡都見不到佛;若是自己心清淨,當下就能見到佛。
我們現在學佛,若這樣到處跑,到處找,沒有任何意義。佛已經講得很清楚了,你明白了之後要盡量去做。大家應該盡量去思維輪回過患、因果不虛等這些內容。以前我們很仔細地講了很多這些內容,諸如因果是怎樣不虛的,輪回是怎麼痛苦的……大家通過思維這些內容,才會生起真正的出離心,才知道什麼是苦,才知道為什麼苦。這個才重要啊!相對而言,跑道場不重要,到處去朝拜不重要。做這些也不是不行,但是相比之下,這些不是很重要。
但是,有些學佛人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其中。今天跑這個道場,明天跑那個道場,然後就開始評價“這個道場清淨,那個道場不清淨……”說這些造業的話。
朝拜也是如此。如果你能這樣憶念也行:印度的某某地、西藏某某處,這些都是聖地啊,是人間淨土啊,那裡有佛親自加持過的佛像,有佛親自傳法的地方啊……這樣憶念,還能生起一點信心。但是,很多人都不明白,真正到那個地方看了,心裡就想:這跟我家的佛像也沒什麼差別啊,這跟我們那個地方也沒什麼差別啊。今天見見這個飛來佛像,明天又去朝拜一下那個聖地……次數多了以後,就開始厭煩了,開始退失信心了,最後根本就沒有信心了。這都有什麼意義啊?
有時為了放松,偶爾去旅游一下,朝拜一下也可以,但不要把精力都放在這上面。有些人把一切精力都放在這上面了,一有時間就要跑,一有條件就要跑。攢錢,攢錢……錢攢到了就開始跑了;攢假期,攢假期……攢到一個禮拜、半個月了就開始跑了。其實,還不如利用這些時間、條件好好地、精進地聞思修,多聞、多思維、多觀修、禅修,這多好啊!這才是真正的解脫方法,這樣才可以真正解脫啊!
作為學佛人、修行人,首先要明確學佛修行的目的。如果你是為了解脫、成佛,那麼接下來就要明白怎樣才能解脫、成佛,把這個弄清楚,然後去做一些能解脫的事,去修一些與解脫有關的法。否則,口頭上說“要解脫”,但實際做的卻是與解脫、成佛相違背的事,這不是背道而馳了嗎!
我們都是凡夫,有一些煩惱習氣是正常的。但是作為學佛人,我們不能盲目啊!
壬二、(答辯)分三:一、以教略說;二、以辯答廣說;三、攝共同之義。
癸一、以教略說:
般若經中說:無慧無菩提。
《般若經》中說:“若無證悟空性之此慧,則無菩提果。”若是沒有證悟空性的智慧,不能獲得菩提果。“三菩提果”指的是聲聞的果位,緣覺的果位和佛的果位。
若是沒有證悟空性,就不能獲得三菩提中任何一個果位。不僅得不到佛的果位,連聲聞和緣覺的果位也得不到。《般若經》中又雲:“欲成善逝聲聞者,獨覺以及正等覺,不依此忍不可得。”“忍”指空性。若是不依靠空性智慧,無法能夠獲得聲聞、緣覺以及正等覺果位這三菩提中的任何一個果位。
在本論中,寂天菩薩也講,聲聞和緣覺也要證悟空性。聲聞和緣覺不僅要證悟人無我,還要證悟法無我。
對方(聲聞有部等)說修習四谛就可以了,不用空性見。這裡也有這層意思:即證悟人無我就可以了,不用證悟法無我。
寂天菩薩說,若沒有證悟空性的智慧,就不能獲得三菩提中的任何一個果位。意指聲聞也必須要證悟空性,不僅要證悟人無我,還要證悟法無我,這樣才可以獲得聲聞之果位。
印藏很多大德高僧對此有很多不同的觀點,也有很多辯論。比如印度的清辯論師、藏地的夏瓦秋桑等很多論師認為,聲聞、緣覺只證悟了人無我,但沒有證悟法無我。月稱論師對此進行遮破,他通過“三教七理”——三種教證、七種理證,說明“聲聞緣覺也要證悟法無我”的道理。後來格魯派的一些大德主要靠月稱論師的教證、理證,提出“聲聞緣覺不僅圓滿證悟了人無我,還圓滿證悟了法無我”的觀點。但我們自宗寧瑪派全知麥彭仁波切認為,“未證悟法無我”與“圓滿證悟法無我”這兩種觀點都不究竟。
自宗的觀點是什麼?自宗認為,聲聞和緣覺圓滿證悟了人無我,還證悟了部分法無我。這種觀點也非常符合寂天菩薩在此處講的教理。
聲聞緣覺證悟了部分法無我,不是證悟了全部。佛經裡也講,聲聞和緣覺也證悟了空性,但他們所證悟的空性特別小。他們是怎樣證悟這部分法無我的呢?他們為了獲得解脫,就要抉擇人無我,因此首先要破除人我執,證得人無我的智慧。把五蘊的綜合視為“我”,這是人我執。他們破人我執的時候,通過諸如“五蘊是五個,不是一個”等邏輯,主要抉擇沒有五蘊的綜合。他們認為,粗物和相續是虛妄的,都屬於世俗谛;但剎那心和極微塵是實有的,是勝義谛。他們雖然沒有了知一切法為虛妄或者空性,但是部分法——粗物和相續已經了知為虛妄,了知為空性。
證悟了部分法無我,也就是證悟了小部分空性,也可以稱為“證悟了空性”。為什麼?猶如喝大海的水,即使喝了一口海水,也可以說“喝海水”了,不用全部喝進去。同樣的道理,證悟了一部分的法無我也可以說“證悟了空性”,不用證悟圓滿的法無我,不用了知一切法為空性。
自宗的說法是最究竟的,這並不是在自贊謗他,事實就是這樣的。若說“聲聞和緣覺絲毫沒有證悟法無我”,或者說“聲聞和緣覺圓滿證悟了法無我”,這兩種說法都不太合理,因為既不符合教證,也不符合理證,所以都不是很究竟的。而自宗的說法是最究竟的,都可以圓融。
正如《般若經》中所講的,若是不依空性見,三菩提中的任何果位,無論是聲聞、緣覺還是佛果,統統都不能獲得。但是聲聞,尤其是傲慢聲聞沒有明白這一真理,所以跟中觀出現爭論。
癸二(以辯答廣說)分三:一、不成立之诤辯;二、大乘教典成立佛說;三、修持勝義正道。
子一、不成立之诤辯:
前文是以教證、以教理略說,下面是以辯答廣說,也就是以辯論的方式廣說。為什麼要進行辯論呢?這是一種抉擇的方法,也是一種宣講的方法。以通過辯論、辯答的方式說,會理解得更深,更正確。以前印度也用這種方式,現在尤其是藏傳佛教中,非常強調辯論。通過辯論的方式去宣說,去抉擇而理解的,才是正確的,才是非常堅定的。否則,如果不通過辯答,僅僅是大概理解一下,不會那麼深刻,也不會很正確。
聲聞有幻化聲聞、大菩提聲聞、一邊寂滅聲聞和增上慢聲聞。幻化聲聞是佛所化現的、幻化的。大菩提聲聞,其內心的境界跟大乘是一致的,但是在外表上示現為聲聞,是個小乘修行人。一邊寂滅聲聞,即通過修習四谛十六相等法要,最後獲得了小乘裡講的四聖果位,這是最純正的、真正的聲聞。增上慢聲聞,即覺得自己已經成阿羅漢了,實際沒有成阿羅漢。現在有很多人說:“我見性了,我開悟了……”自認為自己見性、開悟了,實際沒有開悟,也沒有見性。這是“增上慢”。同樣,那些傲慢聲聞覺得自己已經解脫了,認為自己是阿羅漢了,實際並沒有真正見到真谛,而且過於耽著自己的宗派,特別執著自己的宗派。
這些傲慢聲聞跟大乘說:大乘不是佛法,大乘不是佛所說,因此不可以成立為可信的正教。你們說《般若經》裡講了什麼什麼,大乘經典裡說了什麼什麼,這對我們來說起不到什麼作用。因為這些都不是佛所說,所以不是可靠的證據。所以你們說這些毫無用處。他們認為,龍樹菩薩是魔化現,大乘經典都是邪說。
其實,歷史和現實總是有很多相似。剛開始龍樹菩薩在印度廣泛弘揚大乘教理,尤其是弘揚《般若經》的時候,遭到排斥,也有很多的誹謗,障礙非常大。同樣,現在我們弘揚密法也是如此。現在要廣泛弘揚無上密法,也有一些誹謗、排斥等等,這都是正常的,沒有什麼。大家應該相信,邪不壓正。最終大乘佛法弘遍世界,也可以說是弘遍法界了。龍樹菩薩、無著菩薩等一代代的傳承上師們一位比一位厲害,最後把大乘佛法、大乘理念弘遍了世界,弘遍了法界。同樣,我們現在弘揚正法,弘揚最殊勝的法門,遭到一些排斥,遇到一些誹謗,也是正常的。有的人不理解,“怎麼有誹謗呢?”“某人在誹謗密法……”自己特別生氣。不用這樣!說密法,誹謗密法,這都是正常現象。這個時候,我們更不能松懈,更要堅定信念,更要努力!
此福已得一切智,摧伏一切過患敵。
生老病死猶波濤,願度苦海諸有情!
以佛所獲三身之加持,法性不變真谛之加持
僧眾不退意樂之加持,如是回向發願悉成就!
達雅塔,班贊哲雅阿瓦波達呢耶所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