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歲次乙未年冬至祭祖。天地君親師—《群書治要》的為君之道,恭錄自蔡禮旭老師演講集。
在中國古聖先賢所講述的五倫關系中,「君」是重要的一倫,也是三綱中不可或缺的一綱。「君」是指國君,延伸開來,所有的領導者都稱為君,包括家庭亦是如此。《易經.家人卦》說:「家人有嚴君焉,父母之謂也。」家庭之中最威嚴的「君」是父母,一個家庭的帶頭人要很有威嚴,可以威攝整個家庭的後代,恩威並施,這就是父嚴母慈,其中「父嚴」之「父」,就是君。從前是大家族,有一、二百人住在一起,輩分最高、公認最有德行、有地位的族長就是君。所以一個人尊重領導者的態度,在家庭中就培養起來了。
在二次大戰前夕,歐洲的學者研究,為什麼四大古文明中,唯有中國獨存?經過深入研究後發現,這可能是中華民族重視家庭教育的緣故。重視家庭教育才能培養出孝子賢孫,才能培養出國家的忠臣,所以教育最重要。
壹、天地君親師
中國的老祖宗非常推崇「君親師」這三個角色,這對家庭、社會、國家的影響特別大。所以從前,人們在祖先牌位旁,還會供一個「天地君親師」的牌位。當然,君親師也是效法天地的無私、天地的德行來扮演好他的角色。社會動亂,一定是從君親師方面出問題開始,居上位者沒有做好君、親、師,在下位者不尊敬君、親、師,國家就會動亂。
《孝經》言:「要君者無上,非聖人者無法,非孝者無親,此大亂之道也。」這是說不尊重君,不尊重至聖先師、古聖先賢,不尊重父母,這就是大亂之道。現在社會、家庭的現況是:二、三代人沒有學習傳統文化。所以,我們不能要求任何人,先要求自己,「正己而不求於人,則無怨」,正己化人,學習的人、居上位的人自己先做好,德行自然能感動他人,進而喚醒人們的善根。
「君親師」這三個角色,只要能夠貫徹三個精神,就能把它們扮演好。第一,「君」以身作則,身先士卒,懂得知人善任、反求諸己,這是君道。第二,領導者懂得落實「親」的精神,如同對待家人一般的愛護下屬,這是親的精神,這樣就能君仁臣忠。第三,懂得「師」的精神。師是引導、教導、指導,抓住機會點給他講明做人、做事的道理。所以,要不斷充實自己的道德學問、善巧方便的智慧,才能扮演好師的精神。可見,君道並不是政治人物才需要學,無論是家長、單位領導或者是學校老師,都要持守君道,才能把我們的角色做圓滿。
貳、人民是國家的根本
在中國的歷史上,太康失國,他的弟弟很無奈,想起大禹的教誨,寫成「五子之歌」(見《夏書》),收錄在《群書治要》卷二《尚書》中。經文雲:「其一曰,民惟邦本,本固邦寧」,「言人君當固民以安國」。為人君者要安定民心,然後國家才能發展。「本」是基礎,人民百姓是國家的基礎(民惟邦本);基礎穩固了國家才能興盛,國家才能安寧(本固邦寧)。這是大禹的教誨,他的心境是念念重視人民、尊重人民。
大禹說:「予視天下,愚夫愚婦,一能勝予。」在大禹的眼中,天下每一位男女都勝過自己。這體現出他敬畏、尊敬、重視每個人;他不會輕視人民,更不會去糟蹋、奴役人民。由於大禹尊重人民,所以才得民心。「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
接著這一句話也很精辟,「怨豈在明,不見是圖」,注解說這是「不見是謀,備其微也」,意思是說:埋怨、怨恨不能等到很明顯、很嚴重的時候再處理,而是要在不明顯、還看不見的時候就能感覺得到。「圖」就是趕緊修正自己、施行好的措施贏回民心。領導者如是,我們在經營人生時亦如是。
大禹又說,「予臨兆民」,我帶領、面對著億萬的子民,君臨天下,「廪乎若朽索之馭六馬」。「廪」是戒慎恐懼,以非常慎重、誠惶誠恐的心情來治理天下。「若朽索之馭六馬」,就好比用一條腐爛的繩索駕著六匹馬拉的車,車速度很快,而繩索就快斷了,如此駕車,心情如何?一定是「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如此慎重就不會出大狀況。最後結論說,「為人上者,奈何弗敬」。當天子、當領導者的人,怎麼可以不尊重臣民?所以,領導者最重要是有德,要把愛敬帶頭做出來。對這一句的注解,引用了《孝經》的經文說:「能敬則不驕」,能恭敬就不會傲慢,就不會對人民無禮,所以「在上不驕,則高而不危也」。
這一段很精彩,是大禹傳給後代的教誨,這是珍寶,大家要捧好,真捧回去,家就會興旺,團體就會興盛。
「其二曰:訓有之,內作色荒,外作禽荒,甘酒嗜音,峻宇雕牆,有一於此,未或弗亡。」這是指大禹皇祖的教訓:如果都迷亂、迷戀在欲望裡面,只要犯了六種之中的一種欲望、嗜好,就一定會亡國。
「其三曰:惟彼陶唐,有此冀方,今失厥道,亂其紀綱,乃底滅亡」。中華民族特別重視歷史,這是夏朝的典章,講述的是堯帝的治國之道,所以不只是孔子祖述堯舜。大禹傳給後代的教誨,都是以古聖先王為榜樣,這是道統,一直傳承後世沒有中斷。唐堯建都冀州,行的是大道,所有諸侯和老百姓都以他為天子。「今失厥道」,指太康失道,亂其紀綱,沒有遵循堯帝、祖先的規矩、綱紀,以及治國的原理原則。「底」是招致,「乃底滅亡」指最後感來的就是滅亡。
「其四曰:明明我祖,萬邦之君,有典有則,贻厥子孫,荒墮厥緒,覆宗絕祀。」「明明」是形容祖先大禹非常聖明,他是萬邦的國君天子,有典有則;「贻」就是留,他將治國的規則、典籍都留給我們。而太康卻沒有遵守,荒廢、違背了這些規則、典籍,造成祖宗的太廟都毀棄,後代不能傳承下去(覆宗絕祀),因為國家被後羿奪走了。
「其五曰,烏呼曷歸,予懷之悲,萬世仇予,予將疇依。郁陶乎予心,顏厚有忸怩,弗慎厥德,雖悔可追。」「烏呼」這兩個字跟「嗚呼」相通,我們要歸向哪裡?我心裡一想到此就非常悲哀。萬世的老百姓都會埋怨我們。「依」是依靠,現在國家覆亡了,我們要依靠誰?以後如何復國?「郁」是心裡非常憂愁、郁悶;「忸怩」就是心裡很慚愧,「顏厚有忸怩」指愧對仁人賢士,現在國家變成這樣,遇到仁人賢士都覺得抬不起頭。「弗慎厥德」,因為不謹慎,敗壞了自己的德行,「雖悔可追」,現在想後悔也來不及了。
參、周公教子與尊賢
在中國的歷史上,周公是落實「君親師」的好榜樣,他的教子與尊賢之道令人敬佩。
在《群書治要》卷十一引用《史記》說:「周公戒伯禽曰: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於天下亦不賤矣。然我一沐三捉發,一飯三吐哺,起以待士,猶恐失天下之賢人,子之魯,慎無以國驕人。」「戒」是勸誡、告誡,周公教兒子伯禽相當嚴格。因為他們是貴族,假如不嚴格教導,孩子容易驕縱、放逸。在《德育故事》中提到,伯禽三次去見父親,都被父親處罰,他不知道原因何在,就去請教賢人商子。商子讓伯禽去看南山的喬木和北山的梓木。他才了解到,喬木很高代表父道,梓木比較矮代表子道,所以,為人子對待父親,要有為人子之禮,要懂得禮敬父親,要懂得卑下。後來伯禽再去見父親,就趕緊給父親行跪拜禮,父親很欣慰,說他得到了賢者的教導。從這個故事我們也看到周公愛子,並不是寵愛,確實是恩威並施,悲智雙運,用智慧來教導孩子,而且是慎於始,從小就要教導。以至於在他的孩子將去魯國就任國君時,就先教導他當國君應有的態度,這是周公教子的智慧。
周公說:「我是文王的兒子,是武王的弟弟,而且是周成王的叔叔。」他的地位在整個天下是僅次於周成王,連成王也要非常禮敬叔叔。周公說:「我跟天下人相比,應該不是低賤之人(不賤矣)。周公很謙虛,說他是不低賤的,其實他的地位是非常崇高。然而有如此高的地位卻是非常的謙卑,不會因地位高而產生驕傲、奢侈。如同《孝經》所言:「在上不驕,高而不危;制節謹度,滿而不溢。」不驕傲、不奢侈才能長保富貴,而保有富貴更重要的是「和其民人」,就是照顧好老百姓。周朝分封諸侯,而分封諸侯最重要的是讓這些諸侯代表周天子真正去愛護人民,他是受天子之命,他要忠於天子的信任,要好好愛民,而不是去作威作福。
周公輔佐成王,要為國家做出很多重大決策,需要很多賢德之人來出謀劃策,集思廣益。所以只要有賢德之人來拜見,周公馬上恭謙的去迎接,聽取他們的意見。「一沐三捉發」是指周公接見的賢士太多,有時候賢士到來時,他剛好在洗頭發,因為他對人恭敬,不敢怠慢,所以就趕緊把頭發抓起來整理一下,還沒洗完就去見這些賢士,往往洗一次頭都要中斷好幾次。「一飯三吐哺」,吃一頓飯,可能賢士又來了,他就把剛剛放到口中的飯吐出來,趕緊先去見,所以吃一頓飯吐好幾次,從這裡看出他尊賢恭敬的態度。「起以待士」,是趕緊去接見這些賢士。「猶恐失天下之賢人」,心裡很擔憂怠慢了賢士,讓國家失去任用賢人的機會,都是存大公無私、為國舉才的心。
周公以自己的身教來期勉兒子,告訴他,「子之魯,慎無以國驕人」,你到了魯國,要戒慎恐懼,千萬不要以國君的身分怠慢了讀書人,看不起讀書人,這就是嚴重的錯誤。所以愈在上位者,愈要謙卑。唐代魏徵勸谏唐太宗皇帝,有一篇文章《谏太宗十思疏》,在這十條中有提到,「念高危」,「則思虛心以納下」。處在高位,要虛懷若谷,以謙虛的態度來接納屬下的意見,絕對不能剛愎自用。所以謙卦六爻皆吉,六十四卦中唯一一個六爻都是吉祥的卦。
《說苑》中有一段文章說,孔子帶著學生去參觀太廟,看到一個攲器,它沒有裝水的時候是傾斜的,裝了水以後它中正,可是水太滿了,它就會傾覆倒掉。所以,自滿沒有不失敗的,都是要循著中道。子路這時候就問夫子,有沒有能持滿然後不傾覆的方法,也就是說,有沒有長保富貴不衰敗的方法?夫子接著說,「高而能下」,地位很高常常能屈下來;「滿而能虛」,有很多的財富,有很高的學識,但是能夠虛心,不志得意滿,滿而能虛;「富而能儉」,很有錢但是能夠節儉。現在很多企業家確實很有錢,他藏富不奢侈,藏富教孩子,節儉才能長保富貴。「貴而能卑」,身分高貴卻能自卑尊人;「智而能愚」,有智慧但是不驕傲,不自以為是,覺得天外有天,人外有人,覺得自己不足,自己還是愚昧;「勇而能怯」,很勇猛,但是懂得戒慎恐懼來對待事情,尤其是出國征戰,雖然勇猛,但是畢竟打仗都有可能傷亡,不可不謹慎,誠惶誠恐的去做。能夠時時戒慎恐懼才是大勇,才能成就事情,匹夫之勇會壞事。「辯而能讷」,辯才無礙但是韬光養晦不張揚,「讷」就是不去賣弄言辭,懂得收斂;「博而能淺」,學問廣博,卻自覺還很淺薄;「明而能暗」,很多事情看得明白但是不苛刻,有時候懂得裝糊塗給人台階下,叫難得糊塗。能夠做到這些才能夠長保富貴而不衰敗。
肆、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反身」是在《群書治要.君道》中強調的重點。假如我不是一國之君,也不是團體的領導者,這些教誨我也能奉行嗎?現在天下亂了也是我的責任嗎?天下亂了跟我有關系,是我的責任。我們堅信「人之初,性本善」,社會各行各業、各個角色有好的榜樣,都能把人的善心喚醒。我們對民族、對人類有責任,應該帶個好頭,扮演好每個角色,給他們好的影響,這也是對天下最大的貢獻。
胡小林董事長是一個企業家,做了很好的示范,現在帶動了無數的企業家來扭轉整個商道。每個人都可以對天下有極大的利益,怎麼可以說天下安危跟我們沒有關系?所謂是「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武俠片也說,國家存亡之際豈可言兒女私情!民族、天下危亡的時候,不能只想著兒女私情,夫妻要同心傳家道,為社會做榜樣。
台灣有一位女士陳樹菊,當選為「時代雜志」百大影響力人物,也當選了「富比士」慈善英雄,得了兩個世界性的大獎。她從事哪個行業?賣菜的。她從小學畢業上初中沒多久,母親就去世了,家庭的重擔就壓在她這名十三歲孩子的身上。她體會到沒有錢給親人治病,是她人生的遺憾,就把遺憾變成動力,盡心盡力去資助特別困難的人。以她這樣一位賣菜的女士,竟然能捐出一千多萬元台幣!她做慈善的心是盡心竭力,是完全奉獻,沒有絲毫為自己。
她有一句話很有哲理:錢在不需要的人手上只是數字而已,沒有發揮價值;可是,錢在非常危難的人手上,它就可以產生很大的價值。她三百六十五天都歡歡喜喜的在賣菜,她說自己最喜歡賺錢,因為賺愈多幫助的人愈多(重點在後半句)。她非常樸實,決定不是賺很多錢然後去揮霍。她的事跡在台灣報導之後,整個社會出現一個現象,小額捐款的人快速增加。因為受到她的感召,覺得我們的經濟都比她還好,她竭盡全力為社會奉獻,我們跟她比差多了。所以一個女子帶動整個社會行善風氣,怎麼可以說一個人的力量小?
中國的白方禮老先生,論經濟、體力和能力,幾乎所有的人都比他高,可是他卻成為行善最好的榜樣。為了下一代能夠讀書,老人家繞赤道十八圈,捐了三十多萬人民幣,感動了無數人。後來還被拍成電影,把他的精神傳承下去。如果各行各業都有人力行仁義忠恕,就可以帶動一方的風氣。告訴大家有一點很重要,陳樹菊女士之所以能夠變成台灣的精神,是因為她每天必看師長講經,這是重點!
所以,我們覺得師長老人家的教學太有價值了,他的學生在各行各業當中,依照他的教誨去落實,都可以成為各行業的榜樣。陳女士可以,胡小林老師可以,我們也「勿自暴,勿自棄,聖與賢,可馴致」。只要把天下的安危放在心上,這些經句我們就可以用上。我們這一生的目標是成聖賢,從哪裡跟聖賢效法?是他的身高、體重?是他的動作?不是。「慕賢當慕其心」,要效法他的心境。
孔子為什麼成為聖人?因為他覺得天下的安危是他的責任。所以夫子說,「詩書之不講,禮樂之不習,是丘之過也」,他覺得這是他的責任。他不怪天下人破壞這些文化,他只提醒自己,我有沒有盡心盡力把詩書禮樂弘揚開來。所以夫子他能講出「躬自厚,而薄責於人」(《群書治要》卷九《論語》),這是他老人家的心境。我們看到老人家「躬自厚」,就會想到當五倫關系中發生狀況時,會完全不指責對方,只反省自己,因為至誠就能感通對方。
例如在君臣關系當中,春秋時代的史鰌勸衛靈公要任用蘧伯玉,不能用彌子瑕,彌子瑕是佞臣。他勸了很久,衛靈公都沒有聽。結果直到他斷氣的那一刻,史鰌也沒有責怪他的君王,而只是責怪自己。他斷氣前還在為國家著想,交代他的兒子說:我沒有盡到忠,我死後沒有資格放在正廳,你把我放在窗戶底下就好。兒子很孝順,就照辦了。
衛靈公來吊唁,一進來看到棺木擺在旁邊,非常震怒,對他兒子講:「你這不孝子,怎麼把父親的棺木亂放?」兒子說:「這是我父親生前最後一口氣時交代的,說他沒有盡到忠,不能勸君王任用蘧伯玉,這是他的過失,所以他沒有資格放在正廳。」他到死亡的那一刻都不指責別人,而是在反省自己,這是至誠的忠心。衛靈公一聽,當下非常震動,回去之後就罷黜了彌子瑕,任用了蘧伯玉。我們要了解,任用忠臣而不是奸臣,這對國家、人民的影響是非常非常大的。
綜上所述,誠如《群書治要》所言,「為君難,為臣不易」,為人君者真正是不容易,要處處給天下人做榜樣,國家才能夠真正長治久安。師長上淨下空老教授曾經說過,中國歷史上二十五個朝代,每一個朝代的崛起,都是認真學習古聖先賢的文化,並且將其發揚光大,國家才能傳世久遠。只要一疏忽,不聽老祖宗的教誨,社會就出問題,政權就被別人奪取。
古聖先賢教導後人,「建國君民,教學為先」。教什麼?就是教五倫、五常、四維、八德,社會安定,國泰民安,才能傳之久遠。要尊重文化,尊重聖賢,教育是以「孝親尊師」為根本,這是中國文化。在全世界四大古文明中,只中國還存在,就是靠「孝養父母、奉事師長」這種文化的承傳,方能永遠不衰、永遠不變。
誠願天下為人君者都能夠真正落實古聖先賢「君親師」的教誨,反身躬己,尊賢遠佞,懲忿戒貪,真正為天下百姓作之君,作之親,作之師,真正締造國家的長治久安,社會的永續和諧以及天下的太平盛世!
老法師:這一篇要放在冬至祭祖,主要是節錄《群書治要》。《群書治要》這本書,我們用了很長的時間,終於找到了。找到之後,我們第一個發心,把它印一萬套,希望以後不至於失傳。
這本書是唐太宗治國的寶典,唐能成為歷史上的盛世,一直影響到今天,大家都沒有把大唐盛世忘掉,連外國人也常常提到。他是怎麼治的?完全回歸文化。他能做成功,第一個原因是什麼?我們要知道,孝親尊師這第一個原因。現在我們做為什麼做不好?我們沒有孝親的心,沒有尊師的心,我們怎麼學也學不像。這是中國傳統文化,必須要在中國傳統文化下面扎根,這個根就是孝道。我們要怎樣做法?把孝親尊師,也就是《弟子規》,孝親尊師落實在《弟子規》這一本小冊子上。能把這個小冊子上一千零八十個字,一百一十三樁事情,真正做到了,中國傳統文化的根你才扎穩。往後我相信,你這一生無論從事哪個行業,一帆風順,每一個行業都能榮宗耀祖,都能報效國家,都能服務人民。每個人忠於自己的行業,歡喜自己的行業,把自己這個行業做好,跟其他的行業合作,社會就安定,世界就和平。每個行業都是第一,沒有第二的。為什麼?日常生活當中不能缺少,缺少就不圓滿,無論哪個行業都值得人尊敬。這個道理要懂!
人的一生真正幸福是什麼?不是高名厚利,而是能夠吃飽穿暖,身體健康,能為社會大眾服務。無論哪個行業都是服務,這就是圓滿,這就是幸福,這就是快樂,全心全力付出,為社會付出,為別人付出。有人問我,我們處在今天的社會裡,在今天這個社會,哪一個行業最重要?我告訴人幾十年了,應該至少有六十年了,六十年前我就告訴別人,到今天我還沒有改變,從事哪一個行業最重要?小學教員最重要。為什麼?人是從小教好的,長大養成習氣,不好教了,從孩子教。誰能夠真正發心,一生從事於這個行業,犧牲自己這一代,把下一代培養好,這個人是偉人,這是了不起的人。
教學是中國人最偉大的智慧、願望。誰能夠在這個行業上盡忠、敬業?母親,扎根教育完全是母親的責任。所以古時候,教女比教兒子重要,為什麼?下一代是什麼樣子全靠母親。
現在環境完全變了,中國自古以來大家庭。我在抗戰期間離開故鄉,那一年我十歲。我們住在鄉下,鄉下還有家,傳統的大家庭。我自己的家是家敗了,在我上一代,祖父這一代衰了,父親這一代敗了,家沒有了。我住在姑媽家裡。我姑媽家裡家還在,所以我的印象還很深刻,我記得很清楚。她們家裡上上下下有一百多人,不到兩百人,大家庭,兄弟十個沒有分家,在一起生活。那一個大院子就是一家人,現在講像村莊一樣,這一個大村莊就一家人。我見過。這種大家族,如果沒有家道,沒有家規,那家就亡了,所以家道、家規非常嚴格,人人都要遵守。
高祖父年歲太大,不問事了,大家長曾祖父,祖父的父親。重視教育子女,所以家有家學,一般稱作私塾,是家學。教育是家管的,中國在歷史上不是國家,國家不管這個事情,這是你家的事情。國家只管考試,你家裡教,參加考試。所以考取功名,考取了,這有等級的,縣考,秀才;省考,舉人;國家考試是進士。這些名稱,也就像現代的學位一樣,進士是博士學位,最高的;舉人是第二個學位,比進士次一等,像碩士;縣考的秀才好像本科學士。考取有資格從政,優秀的是官員,次一等以下的是幕僚。完全遵從老祖宗的教誨。
我們對老祖宗要尊敬。現在人沒這個觀念,認為老祖宗迷信,老祖宗落伍。老祖宗那些制度都應該是過去了,永遠過去了,那個生活長治久安,人民真正一生過幸福美滿的生活。雖然他沒有成就,他一生過得快樂。
養老是大家庭的事業,育幼、養老是家庭最重要的大事,家庭承當。現在養老院只養你的身,不能養你的心,物質生活你不缺乏,精神上苦不堪言,活在那干什麼?我到養老院去訪問過,老人告訴我,我們沒用了,社會不要我們,坐吃等死。你說那種心情,讓人感到非常悲哀,人生走到這個地步,是多麼淒慘。但中國古時候不是的,老人在家裡頭,跟小孩玩在一起,子孫後代膝下承歡,他快樂,看到底下一代一代長成,多麼歡喜。
所以人人都懂得重視教育,人人都懂得孝敬長輩,人人都懂得給晚輩做榜樣,讓晚輩從小就看到好樣子,自自然然養成一個習慣,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所以連外國許多學者專家研究中國歷史,佩服中國人的教育,那是西方人望塵莫及的。但是我們今天把它丟掉,我們不要了,希望找到更好的。找了將近一百年,沒有能找到好東西,自己的好東西丟掉了,信心失掉了。這個問題嚴重,我們今天怎麼辦?盡自己一分綿薄的力量,做好樣子給世人看,在這個世間做孝親尊師。
在這個社會上,我們今天從事的行業是佛陀教育。這個要懂得,不是迷信,迷信就錯誤了。我學佛,也跟同學們說過不少次,我二十六歲跟方東美先生學哲學,跟佛法這個緣分是方老師介紹的,在哲學概論裡頭最後的一個單元,佛經哲學。我們那個時候年輕,從來沒有接觸過,也沒有聽人說過,總以為佛教是迷信,宗教都是迷信的,所以對於宗教都有反感。接受老師這堂課,首先我提出質疑,我說老師,佛教是宗教,是迷信,它怎麼會有哲學?老師笑著告訴我,你年輕,你不懂。釋迦牟尼,他沒有說釋迦牟尼佛,只說釋迦牟尼,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哲學家。這我頭一次聽說。他說佛經哲學是世界上哲學的最高峰,學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一點不假,我們從個人,最高的享受,個人的身心健康,法喜充滿,常生歡喜心,真的,不是假的。所以我感謝老師,我每堂課都向他行鞠躬禮,要不是他,我這一生生活非常痛苦,苦難,一定牢騷滿腹,怎麼會有這麼快樂!怎麼會有這麼幸福!這就是老師教的。我們認真兌現。
學了六十四年,六十四年又提升,明白了,不但大乘佛教是高等哲學,它還是高等科學。現在這個世界上量子力學家,所研究出來的這些發現,我們講發明,宇宙的奧秘,我們看了他們的報告,全在佛經裡頭,三千年前佛常說。宇宙的奧秘,物質是什麼,念頭是什麼,大自然的現象是什麼,宇宙從哪裡來的,這些問題只有大乘經典講得清楚、講得明白。讓現在科學家、物理學家、心理學家,讓他們來作證,他們研究到最後,拿佛經來對照,證明佛三千年前所說的,他們現在才發現。所以我們有一個感觸,我覺得頂多二十年,二十年之後,這個世界上人肯定了,佛法不是宗教,佛法不是迷信,佛法是高等科學,是真的不是假的。我們就知道這個東西這麼好,所以才對它有向往,對它才有興趣,愈學愈歡喜,六十四年真的是學不厭,行不倦,我們依教奉行。在這個世間,它給我們講倫理、講道德、講因果,讓我們在這一生不造罪業,知道怎樣與大眾相處,特別是佛經上所謂的冤親債主,我們跟他和睦相處,我們沒有對立。這心多自在,多坦然,覺而不迷。
提升一層,告訴我們整個宇宙狀況,宇宙真的是天上還有天,六道輪回講清楚了,十法界講清楚了,諸佛剎土講清楚了。這些東西從哪來的?念頭產生的,不是哪個制造的,是眾生念頭產生的。善念所產生的現象是天堂、是極樂世界;惡念、惡行所產生的是餓鬼、地獄。一切法從心想生,看你想什麼。我天天想佛,怎麼不快樂?天天想菩薩,所想的盡善盡美,沒有惡念,沒有惡言,沒有惡行。別人對待我,那是另一樁事情,有認識我的,有誤會我的,這很自然的現象,那我們怎麼對待?平等對待。
一個人最重要的,身心快樂,健康長壽,這是大家都想祈求的,心裡頭沒有煩惱,沒有憂慮,沒有對不起人的地方。縱然有行,事情應該做,我能力有限,我已經盡心盡力付出了,這就叫圓滿。我沒有做好,他不會怪我,我真在做;我要沒有這個認知,不肯做,那我對不起祖宗,對不起芸芸眾生,我們真做了,所以從哪裡做起?我提供給諸位,就是孝親尊師,這是根之根。
今天我們要把傳統文化再復興起來,也要抓這個根,沒有這個根,傳統文化興不起來,一定要從這做起。從這做起,我們要著眼點在哪裡?著眼點在下一代,兒童。所以我勉勵年輕的同學,我們發心當老師。教什麼?教童蒙,扎根教育。捨棄我們一生,我們來當小學教員,把自己一生奉獻給下一代,希望下一代能夠把傳統文化復興起來。不從這樣做起,我們不行,我們是半路出家,二、三十歲才知道,遲了。一定要小孩五、六歲他就懂得,當然最好父母能夠在家裡協助,做好樣子,到學校,老師、同學做好樣子。我們把這個根培養起來,然後用一條龍的學校,用這個辦法把人才造就出來。真正有幾個聖人出現,世界就有救了,我們這個教育,聖賢教育,儒家,聖人、賢人、君子,在佛法裡面,佛、菩薩、阿羅漢,佛是聖人,菩薩是賢人,君子是阿羅漢。印度跟中國人叫的名稱不一樣,事是一樣。
文化要互相學習,要互相包容,要去除障礙,它才能造福社會,造福人群,這比什麼都重要。
摘自:無量壽經科注第四回學習班 第一八O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