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達真堪布:《量理寶藏論》講解(六)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達真堪布宣講於2016年6月19日

  為修持成佛要發殊勝菩提心!

  為度化一切父母眾生要發誓修持成佛!

  為早日圓成佛道要精進認真聞思修行!

  今天接著講《量理寶藏論》。

  全論分三:一、入論分支;二、真實論義;三、造論究竟之事宜。

  甲二(真實論義)分二:一、從總反體抉擇所知;二、決定能知量之自性。

  乙一(從總反體抉擇所知)分三:一、所知境;二、能知識;三、彼識知境之方式。

  丙二(能知識)分二:一、法相及分類;二、抉擇此等之義。

  丁二(抉擇此等之義)分二:一、量之法相;二、非量之識。

  戊二(非量之識)分二:一、破他宗;二、立自宗。

  己一(破他宗)分二:一、宣說對方觀點;二、破彼觀點。

  庚二(破彼觀點)分三:一、破伺察意自體;二、破現而不定識是非量識;

  三、破已決識乃不證識以外非量識。

  辛二、破現而不定識是非量識:

  因明前派的一些論師,安立了一個現而不定識,屬於非正量,是獨立於不悟識、猶豫識、相違識之外而單獨安立的一個非正量識,此觀點跟薩迦班智達有所不同。那麼,“現而不定識”這個心態和意識到底有沒有呢?薩迦班智達認為有,但不是非量,而是正量。現而不定識是現量正量,如果它不是現量正量,則所有的現量都不能成為正量。如此一來,所有的現量都變成了非量,這是不合理的。薩迦班智達的觀點如下:

  設若現而不定識,非為真實之正量,

  一切現量成非量,現量決定已遮故。

  對方(因明前派)的一些論師們認為現而不定識是一種非正量。前面也說了他的特征是“不違反方面的增益而顯現出外境自身的法相”。薩迦班智達分析,這應該是一種現量正量,而不是非量識,因為對境現量顯現。對境尚未決定的現而不定識若不是現量正量,那麼所有現量也都成了非量。因為“現量具有決定性”是阿阇梨(陳那法稱二位論師)在論典中已經遮破完了的。

  因明前派的一些論師們認為現量尚未決定,不是決定性的,所以是非正量。但是,所有的現量都不是決定性的,而是正確無誤地取外境。從能取識的角度來講它是正確無誤的;從所取境的角度來講,外境的自相都全面性、毫無保留地顯現在它的面前,它的作用已經完畢,已經成為現量正量了,這就可以了。

  比如我們緣取藍色,一目了然,這已經成立了現量正量。它本身是無有決定性的。它得到這個消息,傳遞給意識第六識,第六識分析過後,才有決定性,之前是沒有決定性的。如果因為沒有決定性,所以歸納到非正量裡,這樣的話,所有的現量都沒有決定性,都應該歸納為非正量。這樣顯然違背了教證和理證,是根本不成立的一種安立。這明顯違背了二位論師的教證,違背了自身體會,也可以說違背了理證。實際上對方也不會這樣承許,但這是給對方發的太過。若是你們的現而不定識是非正量,那麼所有的現量都將變成非正量。

  現量正量沒有決定性,下面會仔細闡述。

  辛三(破已決識乃不悟識以外非量識)分二:一、總破;二、別破。

  剛才是破現而不定識。按薩迦班智達的觀點,這是一種正量,而不是非正量。它是沒有決定性的,但是所有的現量都是這樣的。現在是破已決識。已決識是非正量,但它不是不悟識以外的非量識。

  壬一、總破:

  已決識有好幾種,對方講了三種:第一種是現量已決識,第二種是隨現量已決識,第三種是隨比量已決識。首先總破。

  已決識若以理究,則已成為不悟識,

  顛倒識或正量識,此外他識不容有。

  因明前派的一些論師在前面講過了已決識的特征,以這些特征安立已決識。已決識不是不悟識、顛倒識或猶豫識,而是單獨獨立的非量識。薩迦班智達並不認可這樣的承許,因為它沒有新鮮的對境,所以它應該是不悟識。什麼是已決識呢?因明前派的論師們認為:先前已經了解的作用尚未失去,而與反方面的增益相違來取境,這是已決識的法相。

  如果以正量對所謂的已決識進行剖析,則它是由於自境已為量所斷定、了解,並且作用還未失去的一個識。已決識是依正量已經斷定、作用尚未失去、回憶對境已經了知的,它以這種方式取境,所以不可能是猶豫識。猶豫識是猶豫不定的,對境上沒有進行斷定。而已決識是已經斷定的,所以不是猶豫識。剩下的,要麼是不悟識,要麼是顛倒識,要麼是正量,必然成為這三者其一,不應該再有其他識。理由是,除此四類識以外不可能有其他識之故。

  薩迦班智達認為它是不悟識,是以遣除他邊因的方式來分析的。所有的識歸納為正量、猶豫識、不悟識、顛倒識,既然已經確定不是猶豫識,那麼,要麼是正,要麼是顛倒識貨不悟識。除此之外沒有別的其他類型的識。

  按照薩迦班智達的觀點,已決識應該包含在不悟識當中。因為已決識只是回憶自己先前的對境、事物,沒有新的對境。它的對境是以前已經以其他正量斷定過、了知過的,是一種回憶。它的對境不是之前尚未斷定過的,也不是之前尚未了知的,它沒有新鮮的對境,它的對境是過去的事物,其他正量已經緣取、斷定過的,所以它應該是不悟識。它是正確的意識,但是為什麼歸納在不悟識當中呢?主要是沒有自己新的對境,它的所取境是其他意識的對境已經了知過的,站在這個角度歸納在不悟識當中。

  壬二(別破)分二:一、真破;二、遣诤。

  癸一(真破)分二:一、破相違法為同體;二、破根識種類為量。

  子一、破相違法為同體:

  首先破現量和已決識的同體。對方有這樣的承許:有一種已決識和現量是同體的,既是現量也是已決識。已決識有三種,其中有一個是現量已決識,而且也是無分別識。比如取藍色的根識第一剎那是現量又是正量,但是第二剎那開始,一直都是現量也是已決識。它不是正量,因為它沒有新鮮的對境,它的對境是已經了知過的。他們承許現量和已決識是同體。這樣過患就大了,先對此進行遮破。

  現量現在無分別,已決過去乃分別,

  境時緣取方式違,彼二同體豈可能?

  現量已決定識,又是現量又是決定識,這樣的同體不可能存在。因為本體、對境、時間、緣取方式互相矛盾之故,二者是完全相違的兩種法,互相違背的兩種識。

  第一,對境方面。現量的對境是自相,已決識的對境是總相。這兩個是完全不一樣的。

  第二,本體方面。現量本身是無分別識,已決識是有分別識,兩種識的性質不同,所以不可能是同體。

  第三,時間方面,現量緣取的是現在的事物,是新鮮的、尚未了知過的對境。已決識緣取的是過去的境,已經了知過的對境,不是新鮮的。它們兩個是完全不同的,一個是取現在事物的,一個是取過去事物的。這是差別。

  第四,緣取的方式也是不同的。現量是清清楚楚取境,已決識是含糊不清地取境。

  所以,二者不可能成為同體。既是現量又是已決識,這樣的識是不存在的。這裡是別破,主要是破現量之已決識。

  按薩迦班智達的觀點,對方的承許確實有這樣的過患,這是不成立的。當然,對方不可能那麼愚笨,只是各有各的分析方式,各有各的邏輯,各有各的角度。這都不好輕易斷定。

  總結一下:現量識和已決識,絕不是同體,因為本體、對境、時間、緣取方式都是互相矛盾之故。

  子二、破根識種類為量:

  對方辯答:沒有你們說的這些過失。原因是:諸如,眼識在尚未離開“藍色對境”之前,緣取單單藍色種類相續不斷的識,就是現量及已決識的同體,因為已經了達第一剎那的藍色之後認為“這是藍色”的識也就是已決識。

  謂取種續乃現量,後知即是已決識。

  種類非為現量境,所見境無已決識。

  這個“種”指種類。種類,眼根緣取外境藍色,還未離開對境的過程當中,對境有很多剎那的連串,這叫種類相續,種類相續是共同的對境,又是現量又是已決識。對方承許種類相續是現量和已決識共同的對境。取境的時間很長,可能有十多個剎那,這時第一個剎那是現量又是正量,但不是已決識。第二剎那開始又是正量又是已決識,所取境是種類相續。但是種類相續是共相不是自相,不是現量的對境。種類相續沒有自相,不是事實存在,它不可能成為現量的所取境。

  駁:種類相續是諸多剎那對境連串,有分別識使它誤解、耽著為一個相續,實際它是一個總相,所以不是現量的對境、所取境。你說種類相續是他們共同的所取境、對境,從第二剎那開始即是正量又是已決識,這是不成立的。種類相續本質上是個總相,不可能成為現量的對境,現量的對境絕對是自相,而不是總相。所以緣取總相的一定是有分別識。所以,種類相續不可能成為無分別識的對境。

  遮破:你們的這種解釋不合理,所謂的“種類”只不過是對藍色剎那的連串誤解耽著為一個相續,而不該是現量的對境,因為第一剎那不可能還在第二剎那停留。一切法都不離相續剎那無常之自性,都是在剎那剎那當中生滅的。但是把很多剎那的連串耽著為一個法,這是有分別識取境的一種方式。只有已決識才有這個功能,現量沒有這樣的功能,它不是這樣取境的。其實“取到相續”是一種錯覺。還有一些外道承許“種類”,並認為這是一種實有的物體,這是不合理的。但是此處因明前派承許的不是這種“種類”,而是共相。這種作為共相的種類相續不應該是現量的對境,實際上它不是自相,不是真實存在的。

  還有,每一個剎那它都是新產生的,所以每一個能取識也都是現量正量,它不可能成為已決識。因明前派的論師認為這是已經了知過的,再次了知就是已決識,因為它的對境不是新產生的。這是一種錯誤的說法。每一個能取識都是剎那剎那生滅,都是新鮮的,所以都是正量,沒有非正量,沒有所謂的“已決識”。對境都是新產生的,都是新鮮的。所以能取識也是正量,沒有非正量。前一個剎那是正量,後一個剎那是已決識,沒有這樣的差別。若是已決識都是已決識,若是正量都是正量。因為它們取境的方式及所取的境等都是一樣的、統一的,都是現量正量,沒有已決識,沒有非正量。

  總結偈:

  相違之故無同體,

  現量與已決識在本體、時間、對境、 緣取方式方面都是互相矛盾的,所以,不可能是同體。

  是現量故非回憶,

  都是新產生的,都是現量見到的,所以,沒有回憶,沒有已決識。

  種類相違根對境,

  種類相續是有分別識造作的,實際是不存在的,不是自相,不可能成為根識的對境。

  現見前後無差異。

  如果取藍色的相續有十個剎那,前後一樣都是正量,沒有前一個剎那是正量、後一個剎那是非正量的差別。因為每一個對境都是新鮮的,第一個剎那不可能停留在第二個剎那。前後沒有差異,都是正量。所以,能取識也是現量正量。這是現量可見的。

  若有決定非現量,

  對方說,已決識沒有決定性,所以不是正量。前面我們講的現而不定識,因為沒有決定性,所以是非正量。但是現量都不是決定性的,不可能成為非正量。若是這個成為“不違反方面的增益而顯現出外境自身法相”的能取識不是正量,那所有的現量都不能成為正量。

  執著相同乃分別,

  對境由很多剎那組成,很多剎那的連串視為一個法、一個對境,這是有分別識的作用及取境方式,無分別識不可能這樣取境,也不可能這樣耽著。比如有很多不同膚色人,都可以有一個共同的種類相續,有一個共相(總相)。很多剎那心也同樣有總相。有分別識就有這個功能,可以這樣取境。實際上沒有這樣一個總相,但是可以在心識面前顯現這樣的總相。這是分別念在這樣把很多人誤解為、耽著為“人”。很多剎那前後都是一樣的,這叫一個種類,一個相續。其實這樣的總相實際上存在嗎?不存在,但是心前可以浮現,也可以有這樣的概念。

  在語言表達上,對境有“自相”“共相”兩種,但實際上也沒有兩個對境,只有一個對境自相。從能取識取境方式的角度來分,有取總相的分別識和取自相的無分別識兩種。分別識就是通過總相取自相的,沒有直接取自相的功能,取境的方式是迷迷糊糊取境,不是清清楚楚取境。“清清楚楚”意為外境上有什麼就見什麼,外境的一切特征同時顯現。無分別識沒有取總相的功能,它是通過自相來取境。

  是故以識可遮破,現量決識同體理。

  二者不是同體,如果存在已經斷除增益的決定,就說明它不是現量,因為它是已經證知並且尚未忘卻的有境。將先前現量的對境與隨後決定識的對境這前後剎那的兩者執為相同,這絕對是分別念。可見,現量與已決識同體存在的理論以自身領受的識便可推翻。

  按薩迦班智達的分析方式來分析,現量和已決識同體是不會存在的,這種安立是不成立的。

  癸二、遣诤:

  對方回辯說:你們說有微塵和剎那,那麼這個“極微塵”一般凡夫無法了知。剎那上也不可能安立這些法,不可能有正量和非正量的名言,所有的名言都安立在相續上,而不是在剎那上安立。所取境也是,這些事物、對境都是粗物,不是極微塵。那麼按你們的觀點,極微塵無法緣取、了知,這樣能取所取就都不能安立了。

  境根極微相聚合,盡其所有剎那數,

  生起領受之心識,即為異生之現量。

  駁:並不會導致如此結局,凡夫現量並不涉及無分微塵與無分剎那。當境、根的極微塵聚合的剎那,集聚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就可以緣取了。根的對境並不是極微塵,而剎那是到能生起識的程度。一剎那太快了,凡夫不可能於一個剎那當中取境,一剎那太快了,這種能取心去緣取的作用是不會完成的,所以是無法安立的。但剎那其實有兩種:有作用圓滿之剎那,還有時間之際之剎那。能取識取境的時候,取境的整個過程結束,作用完畢了,就算第二個剎那開始。沒有完畢的話,還算第一個剎那。所以,這裡的剎那攝持的是能生起識的一組相續,不是無分剎那。

  對境也並不是極微塵。很多極微塵聚合組成粗物,達到一定程度的時候才能成為對境,不是極微塵成為對境。時間也是,產生了能取識,這就是一個剎那。這是作用圓滿之剎那,不是時間之際之極剎那(時間最小的單位)。當境、根的極微聚合的剎那達到能生起識的程度時,他的自相才作為所取境而生起領受他的識。比如,盡管一滴水不會裝滿瓶子向外溢出,但當水滴積累到瓶內已滿滿盈盈後便會向外溢出。因此,當微塵聚合到可見的時候,對本身的所取境未錯亂而了別的這個識就是異生的現量,這叫現量正量,例如見寶瓶、柱子的現量正量。

  所以,沒有這種過患。這是遣除诤論。

  薩迦班智達的觀點是現而不定識是現量正量,不是非正量。已決識是不悟識,因為他沒有新鮮的對境,不是另外一個非正量。其實,能知識這一部分有很多辯論,有很多不同的觀點,大家多查資料,多了解。我們要精通因明,精通能知識,這個是很重要的。這裡講的不是很多,尤其是後面,講得很簡略。其實要展開講有很多的內容。大家若是能找到一些參考資料可以多看看。

  此福已得一切智,摧伏一切過患敵。

  生老病死猶波濤,願度苦海諸有情。

  以佛所獲三身之加持,法性不變真谛之加持,

  僧眾不退意樂之加持,如是回向發願悉成就。

  達雅塔,班贊哲雅阿瓦波達呢耶所哈!


 

上一篇:達真堪布:你對這些眾生發過慈悲心嗎?
下一篇:香隆立嘉措仁波切:浪漫之外所應遵守的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