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啟超先生在《論佛教與群治之關系》中說:“佛教的信仰是智信,不是迷信;是兼善,不是獨善;是入世,不是厭世。”佛教在中國內地已經傳播了兩千多年,在藏區也傳播了一千三百多年,真正的大東方文化,最大的基礎之一莫過於佛教。
佛教,是全世界最包容的一個宗教。如果我們不好好學佛,對歷史文化的沿革與發展,會逐漸淡漠,道德根基與文化沉澱會逐漸缺失。西方宗教文化能完全代替東方宗教文化嗎?根本不可能。宗教文化,本身就是傳統文化的一方面,對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必須要重視宗教文化的傳承、保護與發展。所以,隨著社會的進步,我們更需要保護祖輩一直流傳至今的傳統文化,包括宗教,包括道德,這是我們真正要繼承與發展的重要部分。
一個人失去了靈魂,是非常可怕的。如果世界上的人,都如行屍走肉一般,那該是多麼恐怖。我們作為佛教徒,首先要做好表率,愛國愛教,傳播護持正法,將最好的佛法傳播給更多有緣眾生。梁啟超先生曾統計《佛教大辭典》,發現其中共收錄有三萬五千余語,足以看出佛教語言與漢語文化的密切關系。一個人日常使用的漢字大概有三四千字,卻有上萬字詞來源於佛教,可見佛教對中國文化的貢獻有多麼巨大。可以說,佛法,已經進入了所有中國人的骨髓裡。
正如趙樸初先生所說的:“如果真要摒棄佛教文化,恐怕他們連話都說不周全了。”季羨林先生在《我和佛教研究》中指出:“佛教作為一個外來的宗教,傳入中國以後,積極的方面是無論如何也否定不了的。它幾乎影響了中華文化的各個方面,給它增添了新的活力,促其發展、助其成長。這是公認的事實。”“不研究佛教對中國文化的影響,就無法寫出真正的中國文化史、中國哲學史甚至中國歷史。”
現在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人願意信佛,以前是中老年人信佛多,知識水平不高的人信佛多。現在是年輕人信佛得越來越多,高知識、高能力的人信佛得也越來越多,這就是一個很好的現象。重點是我們信佛、學佛的人,自己要先把佛法學好,要有正知正念,然後才能用自己的正知正念,去帶動周邊的有緣人信佛。我們不要吝啬給別人講佛法,多一個人去講,就多播種了一些佛種,就能多救度一些有緣眾生。
基督教徒非常勤勞,連我這個穿著袈裟的人,都經常被基督徒攔下來傳教。他們對我說:“您等等,我給你講點兒《聖經》。”我告訴他們:“《聖經》我已經看過了,不用講了。”“沒關系,您聽一聽就好了。”我說我是佛教徒,“佛教徒也沒關系,您可以聽一聽”,我說我是佛教的法師,“法師也可以聽《聖經》啊。”你看人家基督教徒執著到這個程度。現在不少佛教的寺廟門口,有基督教的信徒在那兒發《聖經》,廟門口都做到這個程度了,社會上他們當然都在積極去做。
再看看有些佛教徒呢?生怕人家知道你信佛、學佛。遮遮掩掩,信佛怕人知道,皈依了也不敢對家人說。戴個佛珠,人家往你手上一看,就開始准備摘下來,藏你的佛珠了。學佛這麼好,全世界最好的宗教,從來不說其他宗教不好,從來不發動戰爭,從來不欺負別人,從來都是用包容的心慈悲、平等對待一切眾生。你害怕人家說你信佛,這不奇怪嗎?我們的祖宗都信了兩千多年了,有什麼好躲躲藏藏的?
你們應該很自豪地把佛珠亮出來,只要有人願意聽你說,你就盡量地說。當然不能亂說,不要怪力亂神地胡講,要講我們佛教真正的教義,“諸惡莫做、眾善奉行、自淨其意”這些都要說。所有的宗教都會勸人行善,這不假,但是只有佛教講“無緣大慈、同體大悲”,講“眾生平等”,講“自淨其意”。只有淨化了自己的心靈,我們才不會去傷害任何一個眾生;只有不傷害任何一個眾生,我們才能保護自己的今生和來世,才有機會獲得究竟的解脫。
所以,一個真正的佛教徒要愛教、護教、傳教,充分展現一個佛弟子積極向上、熱情善良的精神面貌,首先要護念好自己的身口意,才能有影響他人信佛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