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達真堪布:聖者七財是什麼?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一個具有智慧的人不會浪費光陰,不要說一輩子,哪怕是一分鐘也不肯浪費,時刻都在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圓滿四德。“四德”就是法、財、欲和解脫。此處主要講聖者七財,這些才是所修,也是真實福報。

  第一,信,即信念。信念要堅定,比如我們信佛,堅信很重要,若是你能堅信,最後一定會成就的。否則,不會成就的,也許剛開始很有精神,也很努力,但是最終會半途而廢,不會有任何成就。

  第二,戒,即戒律。如果你有某種信仰,比如你信佛,肯定有很多該做和不該做的戒律,要用這些戒律來約束自己,來指導自己的思想和行為,否則是非常可怕的。

  每個教派都有自己的戒律。信佛者有信佛的戒律。佛講了很多戒律,無論是在家還是出家,都有自己的戒律,有很多該做的,有很多不該做的。該做的要做,不該做的就不能做。

  第三,聞,廣聞博學,尤其是出世間的解脫之法。

  第四,施,即施捨。自己的受用或能力都要奉獻給他人。為了創造和諧,必須要有這種方式、方法。如果你有這種精神,有這樣的方法,社會乃至我們的團隊才會和諧。如果總是自私,只顧自己,全世界乃至某一個團隊都是不會有和諧的。

  如果自己有能力,擁有一些受用,就要分享給別人,這種做法也是所謂的布施。雖然在表面上看,這是在利益他人,但實際上是在利益自己,這也是一種竅訣。上師如意寶在《勝利道歌》中講“若欲長久利己者,暫時利他乃竅訣”,若是自己想得到究竟的利益,暫時利他是種竅訣。如果這樣做,才是真正地利益自己。

  第五和第六,知慚,有愧。無論是否有信仰,人都應該有慚愧心,知慚和有愧。有些人對自己和對他人總有一些不利的言行,這都是不好的。自己應該對此有一種知慚和有愧的心。

  人都會犯錯誤。自己一旦做出了違背良心和道德的事情,心裡要有這種慚愧之心。如果自己的言行直接或間接地傷害到了他人,直接或間接對社會造成了一些不良影響,也應該有一種慚愧之心。盡管當時因為自己煩惱重、習氣重而沒有控制住,但是過後一定會慢慢改過,這樣也是一種進步,也會逐漸圓滿的。

  第七,智慧。無論是世間還是出世間,都有很多的取捨之處。如果你對此不迷惑,自己真正能了知,甚至能夠取捨和掌握,這就是智慧。

  智慧是不可缺少的。穩重、不放逸等這些功德的基礎就是智慧。如果缺乏智慧,所謂的穩重不是穩重,而是固執;所謂的不放逸不是不放逸,而是較真。有些人雖然看似很認真,看似很執著,實際上都是錯誤的。所以一定要具有智慧。

  智慧是首位,智慧是根本。不用說佛法,即使是世間法,若是沒有一點智慧,做任何事情都不會成功,最終還會給自他都帶來很多煩惱和痛苦。現在社會上很多人都是這樣,忙來忙去,搞來搞去,最後給自他都帶來了很多煩惱和痛苦。

  其實,很多人也不是沒有一些好的發心,也可以說出發點是好的,但是因為缺乏智慧,最終還是錯誤的。總之一句話,如果缺乏智慧,所做通通都是錯誤的,所以不能缺乏智慧。

  《二規教言論》講的就是人規和聖規,也就是世間和出世間的很多取捨之處,大家應該多了解,這樣自己才會有一定的分辨和取捨的能力,這是很重要的。

  現在很多人想一步登天,根本不去聞思這些經典和論典,一無所知,還想成就,甚至還想成佛,這是不可能的事!即使成佛了,也是一個迷惑的佛,實際不是佛。不要癡心妄想!


 

上一篇:定弘法師:念佛時有妄想起,如何堅固信心?
下一篇:達真堪布:入行論講記89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