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弘一法師:宗教信仰和迷信的區別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當前有不少人對佛教存在誤解,提起佛教,他們第一反應就是迷信。歸根結底,是他們對佛教了解太少,其實,佛教提倡正信,與迷信完全不一樣。請看大師們怎麼說。

  弘一法師:

  近來,知識分子多批評佛法謂之迷信。

  我輩詳觀各地寺廟,確有特別之習慣及通俗之儀式,又將神仙鬼怪等混入佛法之內,謂是佛法正宗。既有如此奇異之現象,也難怪他人謂佛法是迷信。但佛法本來面目則不如此,決無崇拜神仙鬼怪等事;其儀式莊嚴,規矩整齊,實超出他種宗教之上。

  又佛法能破除世間一切迷信,而予以正信,豈有佛法即是迷信之理?!故知他人謂佛法為迷信者,實由誤會;倘能詳察,自不至有此批評。

  或有人疑佛法為一種宗教。此說不然。

  佛法與宗教不同,近人著作中常言之,茲不詳述。應知佛法實不在宗教范圍之內也。

  或有人疑佛法為一種哲學。此說不然。

  哲學之要求在求真理,以其理智所推測而得之某種條件,即謂為真理。其結果有一元、二元、唯心、唯物種種之說。甲以為理在此,乙以為理在彼,紛纭擾攘,相非相謗。但彼等無論如何盡力推測,總不出於錯覺一途。譬如盲人摸象,其生平未曾見象之形狀,因其所摸得象之一部分,即謂是為象之全體,故或摸其尾──便謂象如繩;或摸其背──便謂象如床;或摸其胸──便謂象如牆。雖因所摸處不同而感覺互異,總而言之,皆是迷惑顛倒之見而已。

  若佛法則不然。

  譬如明眼人能親見全象,十分清楚,與前所謂盲人摸象者迥然不同。因佛法須親證“真如”,了無所疑,決不同哲學家之虛妄測度也。

  何謂“真如”之意義?

  真真實實,平等一如,無妄情,無偏執,離於意想分別──即是哲學家所欲探知之宇宙萬有之真相及本義也。夫哲學家欲發明宇宙萬有之真相及本體,其志誠為可嘉;但苦無方法,致罔廢心力,而終不能達到耳。

  佛法非違背於科學

  常人以為佛法重玄想,科學重實驗,遂謂佛法違背於科學。此說不然。

  近代科學家持實驗主義者,有兩種意義:

  一是根據眼前之經驗,彼如何,即還彼如何──毫不加以玄想。

  二是防經驗不足恃,即用人力改進,以補通常經驗之不足。

  佛家之態度亦爾。彼之“戒”、“定”、“慧”三無漏學,皆是改進通常之經驗。但科學之改進經驗重在客觀之物件,佛法之改進經驗重在主觀之心識。

  如人患目病,不良於視,科學只知多方移置其物,以求一辨;佛法則努力醫治其眼,以求復明。兩者雖同為實驗,但在治標治本上有不同耳。

  關於佛法與科學之比較,若欲詳知者,乞閱上海開明書店代售之《佛法與科學之比較研究》。著者王小徐,曾留學英國,在理工專科上迭有發見,為世界學者所推重,近以其研究理工之方法,創立新理論,解釋佛學,因著此書也。

  佛法非厭世

  常人見學佛法者多居住山林之中,與世人罕有往來,遂疑佛法為消極的、厭世的。此說不然。

  學佛法者,固不應迷戀塵世,以貪求榮華富貴,但亦決非是冷淡之厭世者。因學佛法之人,皆須發“大菩提心”,以一般人之苦樂為苦樂,抱熱心救世之弘願。不唯非消極,乃是積極中之積極者。雖居住山林中,亦非貪享山林之清福,乃是修“戒”、“定”、“慧”三學,以預備將來出山救世之資具耳,與世俗青年學子在學校讀書,為將來任事之准備者甚相似。

  佛法非不宜於國家之興盛

  近來,愛國之青年信仰佛法者少,彼等謂:佛法傳自印度,而印度因此衰亡,遂疑佛法與愛國之行動相妨礙。此說不然。

  佛法實能輔助國家,令其興盛,未嘗與愛國之行動相妨礙。

  印度古代有最信仰佛法之國王,如阿育王、戒日王等,以信佛故,而統一、興盛其國家。其後婆羅門等舊教復興,佛法漸無勢力,而印度國家乃隨之衰亡──其明證也。

  常人見僧尼唯知弘揚佛法,而於建立大規模之學校、醫院、善堂等利益社會之事未能努力,遂疑學佛法者廢棄慈善事業,此說不然。

  依佛經所載,布施有二種:一曰財施,二曰法施。

  出家之佛徒以法施為主,故應多致力於弘揚佛法,而以余力提倡他種慈善事業。若在家之佛徒,則財施與法施並重,故在家居士多努力做種種慈善事業。

  近年以來,各地所發起建立之佛教學校、慈兒院、醫院、善堂、修橋、造涼亭,乃至施米、施衣、施錢、施棺等事,皆時有所聞,但不如他教仗外國慈善家之財力,所經營者規模闊大耳。

  常人因佛經中說“五蘊皆空”、“無常苦空”等,因疑佛法只一味說空,若信佛法者多,將來人世必因之而消滅。此說不然。

  大乘佛法皆說“空”及“不空”兩方面,雖有專說“空”時,其實亦含有“不空”之義。故須兼說“空”與“不空”兩方面,其義乃為完足。

  何謂“空”及“不空”?

  “空”者是無我;“不空”者是救世之事業。雖知無我,而能努力做救世之事業,故“空”而“不空”;雖努力做救世之事業,而決不執著有我,故“不空”而“空”。如是真實了解,乃能以無我之偉大精神,而做種種之事業無有障礙也。

  又若能解此義,即知常人執著我相而做種種救世事業者,其能力薄,范圍小,時間促,不徹底;若欲能力強,范圍大,時間久,最徹底者,必須於佛法之空義十分了解。如是所做救世事業乃能圓滿成就也。

  故知所謂“空”者,即是異於常人所執著之我見,打破消滅,一掃而空,然後以無我之精神,努力切實做種種之事業。亦猶世間法行事,先將不良之習慣等一一推翻,然後良好之建設乃得實現。信能如此,若雲犧牲,必定真能犧牲;若雲救世,必定真能救世。由是堅堅實實、勇猛精進而做去,乃可謂偉大,乃可謂徹底。

  所以真正之佛法,先須向“空”上立腳,而再向“不空”上做去,豈是一味說“空”而消滅人世耶?!

  以上所說之十疑及釋義,多是采取近人之說,而敘述其大意。諸君聞此,應可消除種種之誤會。若佛法中之真義,至為繁廣 ,今未能詳說。惟冀諸君,從此以後,發心研究佛法,請購佛書,隨時閱覽 ,久之自可洞明其義。是為余所厚望焉!

  星雲大師:

  有的人一提到宗教,就聯想到「迷信」,特別是對敬天畏神的民間信仰,總認為那是愚夫愚婦的迷信行徑。在我看來,民間宗教信仰根植於傳統的敬拜天地萬物的信仰文化,用禮義仁愛來維系人倫綱常,以善惡報應的思想建構祥和族群,其本質是善美的,只是由於現代人過於追求物質的滿足,迷信神通能夠改變一切禍福命運,於是有不肖的靈媒假神明附身之名,借機斂財騙色,更是玷污了神聖的宗教信仰。

  其實,民間宗教膜拜神明的信仰,以「舉頭三尺有神明」的觀念自我規范,對維持井然有序的社會有一定的助益,因此也不應將民間信仰界定在愚夫愚婦的迷信范疇裡,而對它有所鄙視。再說,迷信固然不可宣揚助長,但是有時迷信卻比不信好。迷信其實是對自己所信仰的對象不計利害得失、全心全意地信奉。譬如軍人為國家犧牲,為衛民而獻出生命,為什麼要為國家、為人民而犧牲奉獻呢?因為對自己保家衛國的使命產生一種不問任何原因、不計較任何條件的絕對信仰,也就是「迷信」的情操,因此可以不顧一切犧牲,獻出所有,故而迷信不一定不好,如果善於運用,何嘗不是維系社會倫理道德的一股力量,何嘗不也是推動國家進步的能源!

  過去有一位老太婆信佛虔誠,沒有受過教育,不會看經,因此持誦「唵嘛呢叭彌吽」,並且每誦一句,就拿一顆豆子來計數,晝夜不斷,精進不已。由於她不認識字,把「吽」字誤念成「牛」字,雖然如此,時日久了,精誠所至,竟然念到豆子自動跳起來的境界。

  從這則故事可以明了,當一個人對一件事產生無比的信心,專注前往,毫不退縮,自然能產生巨大的力量,完成目標。正如古人說:吾心信其可行,則移山倒海如反掌折枝之易。因此對宗教、真理、正義產生盤石不移的「迷信」,不足憂懼,值得擔心的是什麼都不信,精神沒有寄托的地方,心靈沒有安住的場所,心田中毫無善惡是非的種子,這才是令人憂心的事!

  另外,比迷信、不信更糟糕的是邪信,也就是不分是非善惡、邪知邪見的信仰。譬如不信因果,就是邪見;有斷滅見,就是邪見;乃至我見、邊見、見取見、戒禁取見等,都是邪見。

  佛教是一個驅邪顯正的宗教,佛教不否認民間信仰,只是加以導正、定位,例如在《六方禮經》中,佛陀對於日日禮拜六方的善生童子開示說:「方位不是在虛空中,而是在我們的心中,我們要禮拜的六方是:父母為東方,師長為南方,夫妻為西方,親朋為北方,僮僕為下方,沙門為上方。」意思是身為一個佛教徒,不要迷信時辰、地理,所謂「日日是好日,處處是好地」,只要自覺心安,東西南北都好。

  迷信由於不明宗教淨化人心、提升生命的道理,所以終究不是十全十美的境界。尤其迷信有時也會帶給我們極大的束縛,譬如有的人蓋房子要看風水、八卦,喬遷時還要算時辰,如果不如此,恐怕禍及子孫、冒犯祖先。其實依照佛教的看法,日日是好日,處處是好地,算命看地理無非是我們自找的一些束縛而已,所以信仰最終是以「正信」最好!所謂正信的宗教,必須:

  (一)信仰具有歷史考據的:例如佛教教主釋迦牟尼佛,歷史上明確記載著他的父母、家族、出生地、誕生的日期,乃至他出家、修行、成道的過程。

  (二)信仰世界公眾承認的:例如佛教是舉世公認的四大宗教之一。

  (三)信仰人格道德完美的:例如佛陀是具足智德、斷德、恩德,是功行圓滿的覺者。

  (四)信仰能力威勢具備的:例如佛教的三法印、四聖谛、八正道等教義,及因果、業力、緣起等,都是顛撲不破的真理,可以引導我們轉迷成悟,離苦得樂。

  所以,我們應從迷信中掙脫出來,培養正信,開拓自己的生命,這才是正確的信仰之道。

  索達吉堪布:

  信仰任何一種宗教,不管是基督教、道教、儒教或是佛教,假如你不懂它的道理,只是流於表面形式,這很容易變成迷信。比如,有些人為了升官發財,就到寺院裡燒香拜佛,這雖然也算一種信仰,但你若不知道這樣做到底有什麼作用、佛和神有什麼差別,只是把佛陀當成求財工具,這就成了一種迷信。

  如今很多寺院裡,天天都有人拜佛,我雖不敢說所有的人都是如此,但有些人確實帶有迷信色彩。為什麼呢?因為他們連自己為何要拜佛都弄不清楚。真正的信佛,是通過自己的智慧,看一些前輩大德的文章或書籍,知道釋迦牟尼佛曾來過這個世界,他所說的一切符合真理,對解除自他痛苦、解決人生問題有不可磨滅的作用,然後從心坎深處對他誠信不疑,這才是真正的信仰。反之,假如只是表面上信佛,實際上迷迷糊糊的,並不明白其中道理,那就算你是個佛教徒,也仍是一種迷信。

  所以,燒香拜佛不一定是真正信佛,若不知道它的功德,單單是外在的一種崇拜,有些人為了打漁也會這樣做。我以前去南方時,就看見很多老百姓出海打漁前,都會去廟裡燒香,讓佛保佑他多捕一些魚,此舉完全是一種迷信。梁啟超曾在一本書中,也講了迷信與正信之間的差別,說佛教的信仰是智信而非迷信。但你不懂佛理的話,就很可能不是智信,而是迷信了。

  惟賢法師:

  宗教與封建迷信是不同的,有很大的區別。

  一、產生的來源不同

  封建迷信來自民間,涉及民間的習慣、民間的傳說、民間的理想、民間的願望。而宗教的產生有其歷史、教主及教義,既有產生的歷史根源,又有道理可講,有理論基礎。宗教有教規,就是在行為上有所遵循、有所約束,大都是勸人為善;另外還有教團,是有組織的。

  宗教,不管是佛教、天主教、基督教、伊斯蘭教還是道教,在淨化人心方面都能起到良好的作用。

  二、內容不同

  迷信是什麼呢?迷信是宣傳神權,借鬼神附身,借神斂財。具體講就是相信鬼神、占卜、扶乩、預言天書這些東西,這往往就帶了一定的神權思想。本來人生了病需要吃藥,佛家講有醫藥可以治病,迷信卻往往讓人不吃藥,使人們受到很多損害。相面、算命、預言天書、跳神扶乩等等都屬於迷信,它使人們在鬼神中、命運中不能擺脫。

  宗教是以勸善止惡為主,有其教史(歷史)、教義、教規、教團,發生的作用是勸人止惡為善,這樣對社會的穩定就有一定好處。而迷信就是以神權、以各種不可知的東西來愚弄人們,從中漁利,使人們受到損害。所以說宗教與迷信有極大的區別,不能混為一談。

  三、與哲學的關系

  宗教與哲學有關系,迷信與哲學完全沒有關系,因為迷信是說不出什麼道理來的。宗教可以說自己做主,當然其中唯神論的也有,但是這個方向還是很好。迷信則是自己完全不能做主,賦予神權,迷信神權,自己完全不能主宰自己,這是極大的區別。迷信一般來講得不到政府支持,中國現在提倡五大宗教,發揚五大宗教,而迷信卻是要取締的。

  四、與邪教的區別

  但是迷信也不是邪教。邪教完全以神我,發揚神我,以此來愚弄人。神我之說在印度就是婆羅門教,崇拜梵天,以神權來主宰,被佛教視為外道。中國過去的法某功,就說自己是神,自己是主宰,能支配一切。這個是很荒唐的,引人入邪,害人不淺。這個為害的程度,比迷信還大。所以,宗教與迷信、邪教是有區別的。可以多看有關資料作一下參考,大體區別即是如此。

  五、佛教的特點

  佛教既不是迷信,也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宗教,更不是邪教。邪教講神我,佛教講無我。一般宗教講萬能的上帝,講神權;佛家講因果,能自己做主、自己創造。哲學講內心思辨,佛家講實踐、心物一體,又有不同。

  科學方面呢,是傾向於物質以及在物質上的研究。佛法講心物總和,講心就有物,講物就有心,講中道實相,所以與科學也有所不同。

  上個世紀初曾經有個爭辯,一派認為“佛教非宗教、非科學、非哲學”,另一派認為“佛教亦宗教、亦科學、亦哲學”,這兩派都有理由。

  “佛教非宗教、非科學”:為何非宗教?宗教講神權,不管是上帝也好,梵天也好,神我也好,都是歸於神權,而佛教不是!為何非科學?科學崇尚物質,以人為本;佛法是總和觀點,人與自然、社會是連成一體的,故非科學。為何非哲學?哲學是形而上學的,欠實踐;而佛法講究實際,注重實踐,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佛教亦宗教、亦科學、亦哲學”:從信仰方面來講,佛教有歷史,既然信,就要崇拜三寶,在這一點上佛教與宗教相似。佛教亦科學,因為佛法講邏輯,講因明,講實證,與科學的求證方式接近。佛教亦哲學,佛學在思維方面注重思維的形式,講現量、比量等等,這與哲學相類似。

 

上一篇:南懷瑾:儒學不是表面文章,儒學是經絡氣脈
下一篇:這樣說話的人,請不要深交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