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聞善理及善語,於此不起歡喜心”:雖然有這些好事、好話,還有這些善業、功德,但是對好人、好事卻生不起歡喜心,不喜歡好人,不喜歡好事,這也是無愧者。
不喜歡善知識,不喜歡善業。比如,不喜歡愛護生命,只喜歡殺生;不喜歡付出,不喜歡奉獻,總是將他人的所屬據為己有,很多時候通過偷、搶等方式占有。其實這些都是愚癡的做法。真正的福報、機緣,不用你這樣不擇手段地獲得,這都是自然而然的。但是,很多人都不明白,“我也要擁有這些”,然後不擇手段地獲取這些。這是愚癡的做法!你只要存好心,做好事,這些殊勝的機緣、世間的福報,自然而然就會來,根本不用去求這些。但是,無愧者就不喜歡做這些善業。再如,不妄語,就是說谛實語。但是人都不願意說谛實語,只願意說假話,說謊話,說妄語。
就像這樣,這些人只喜歡惡事,不喜歡善事;喜歡壞事,不喜歡好事。現在社會上,很多人都不喜歡孝順父母、恭敬師長,不喜歡具有功德的人。如果你不喜歡這些,對這些沒有歡喜心,你就不可能去做,也不可能去學,所以你不可能獲得或具有這些功德、善事。
在佛法裡講“信心”,也是這個意義。你喜歡這些功德,尤其是喜歡這些無漏的功德,並且喜歡這些具有無漏功德的人,這叫信心。
對這些功德,對具有這些功德的人生歡喜心。我們對上師、善知識要有信心。那麼,你是因為什麼而生起歡喜心的?因為他的名氣大、長相比較好而歡喜?這不是信心,而是貪心!他有無偽的慈悲心,他有廣大的智慧,他有攝受眾生的能力,你因為這些而生歡喜心,這叫信心。貪心和信心不能混在一起。若是因為他有廣大的神通,或者能救苦救難而喜歡,這都是貪心;若是因為他有智慧、慈悲,有無漏的功德,你因此而生歡喜心,這叫信心。
信心很重要。只有生起這種歡喜心,你才能真正地追隨他;只有生起這種歡喜心,你才會修學這些功德。信心就猶如發動機。一台轎車如果沒有發動機,根本無法發動,就失去了交通工具的意義。同樣,即使你念得再多,做的再多,如果沒有信心,就像沒有發動機一樣,都會失去意義。
為什麼現在大家都得不到修法的功德和利益呢?因為學佛修行不如法。一講功德和利益,很多人都不願意聽。我現在也不願意講這些了,因為他不相信,“我念了,我做了,但是我沒得到啊,我沒有改變啊。”盡管你做了,也念了,但是你念得不如法,做得不如法,所以你沒有得到功德和利益!如果你如理如法地念,如理如法地做,不可能得不到這些功德和利益。
佛不會欺騙眾生,否則不叫佛,佛是不欺騙眾生的。有沒有這些功德利益?一定有!但是你自己得有修行,如理如法地去做,這樣才能得到這些功德和利益。
若沒有發動機,車子無法前進。同樣,如果你沒有信心,不會有任何的提高或進步。所以信心很重要。
也許有些人說,我不求什麼解脫,我只想做個好人……即使是做好人,也要先喜歡好事,喜歡好人,這樣你才能夠成為好人,這是很重要的。
“亦不依止善知識”:你要知道什麼是好事,什麼是壞事,知道什麼是善,什麼是惡,然後才會下決心“從現在開始,我不能做壞事,要做好事”。因此,你首先要依止一位善知識,依止一位好人,由他來指點你。
斷惡行善,說起來很容易,真正要做到是非常難的。這不是你想怎樣就怎樣的,斷惡有斷惡的方法,行善有行善的方法,你要有智慧,要有方式、方法,通過這些方式、方法,你才能斷一切惡,行一切善。誰能教給你這些方法?就是佛,善知識。佛能告訴你,善知識可以教給你。
“依止”,你之前沒有辨別的能力,也沒有取捨的能力,這時你一定要靠一個有能力的人。他可以教你,可以帶你。這叫依止。
即使你只想做個好人,也是一樣。你依止一個好人,跟著他學,最後你也可以成為好人。否則也難啊!
“此等亦是無愧者”:對好事,對善事生不起歡喜心,對仁義道德,對佛法裡所講的戒律生不起歡喜心,這也是無愧者。不喜歡好人,也不依止善知識,自己總是一意孤行,這種人也是無愧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