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對“命中注定”這個詞都耳熟能詳了,也許有人要問:是不是真有“命運”這回事呢?如果有,我們能不能改變既定的命運呢?答案是肯定的——有,而且可以通過我們的努力去改變!
《了凡四訓》,就是這樣一本種德立命、修身治世類教育書籍。作者為明代袁黃,字坤儀,後改名了凡,作於六十九歲,全文分四個部分。作者以自己的親身經歷,講述了改變命運的過程。原本為教訓自己的兒子,故取名《訓子文》;後為啟迪世人,遂改今名。雖然文章篇幅短小,但是寓理內涵深刻,兼融儒釋道三家思想,盡現真善美中華文化,通過“立命之學”、“改過之法”、“積善之方”、“謙德之效”四章,論證“種瓜得瓜”、“善有善報”、“積極進取”、“有願皆成”之理。平實而無虛華,深奧而不迷信。所以數百年來歷久不衰,為各界人士欣然傳誦,時至今日,仍然是脍炙人口、滋育身心的傑作。
《了凡四訓》這本書是明朝袁了凡先生所作的家訓,以此來教戒他的兒子袁天啟,認識命運的真相,明辨善惡的標准,改過遷善。並且以他自己改造命運的經驗來“現身說法”:在早期驗證了命數的准確性,到後來進一步通曉了命數的由來,說明了人們完全可以掌握和改造自己的命運、自求多福的道理。
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了凡先生在沒有遇到雲谷禅師前,光是知命認命,聽憑命運的安排,那是消極而被動的;而在後期根據立命之學自強不息地改造命運,則是積極而有益的。他教導子孫後人以正確的處世做人之道,照此實踐,也既是自利利他之道。
讀了《了凡四訓》,可以使人心目豁然,信心勇氣倍增,亟欲效法了凡先生,來改造自己的命運。所以說《了凡四訓》實在是一本有益世道人心,轉移社會風氣不可多得的佳作。願您讀完此書後,能走出被命所運的陰霾,成為真正掌握自己命運的智者,做自己命運的主人!
古來制定家訓或家規是中國家庭教育的一大特點。《了凡四訓》中立身、處世、為學、修德、立業的經驗總結,越來越被後人譽為家教典范。隨著傳統文化的復興,目前不僅被家庭接受,更被國內外許多企業乃至社會多個層面列為典范教材,了凡先生一生不是顯官,沒有做到高位,而日享盛名,可見其影響之深遠。
清朝時期的“中興名臣”曾國藩對《了凡四訓》最為推崇,讀後改號滌生,“滌者”,取滌其舊染之污也;“生者”,取明袁了凡之言:‘從前種種,譬如昨日死;從後種種,譬如今日生也。’曾國藩還將此書列為子侄必讀的第一本人生智慧之書。
近代著名學者胡適先生則認為,《了凡四訓》是研究中國中古思想史的一部重要代表作。
四百年來,這篇家訓不僅流傳於中國各地,為書香門第奉為“傳家之寶”,也對日本政經界發揮了深遠的影響力。
日本著名漢學家、陽明學大師安岡正笃先生,面對本書推崇備至,他建議日本天皇及歷任首相將此書視為“治國寶典”,應當熟讀、細讀、精讀;凡有志執政者,應詳加研究。
安岡正笃先生盛贊此書為“人生能動的偉大學問”,這篇中國家訓不僅對當時明治時期的日本青少年產生了巨大影響,迄今為止仍然深深教化著日本政經界的高層人士。所以,《了凡四訓》對一百年來的日本社會,具有深厚的影響力,值得各界有為有識的精英再三研讀。
和安岡正笃先生一樣,日本著名的企業家,兩家世界五百強企業的締造者、唯一健在的“日本經營四聖”之一的稻盛和夫先生也對本書倍加贊譽。稻盛和夫在他長達四十二年的經營生涯中一手創造了兩家世界五百強企業,卻在退休時把個人股份全部捐獻給了員工,自己皈依佛門,轉而去追求至高財富。他認為,人生就是提升心智的過程。
稻盛和夫先生早年有幸讀到《了凡四訓》並將其作為人生指導。他後來在其著作中說道:我邂逅了袁了凡所寫的《了凡四訓》,頓時得到了頓悟的感覺,原來人生是這樣的,在《了凡四訓》當中寫到:每一個人的人生其實事先都已被上天所注定,大家都有各自的人生,每個人都會按照命運去度過自己的人生。但是人生當中肯定會遇到各種各樣的經歷,在遭遇到每次經歷的時候,每個人心中怎麼去想,怎麼樣描繪自己的願望。這種想法、信念,會改變一個人的命運,在中國會把它稱之為“因果報應”,也就是說如果你心中想的是好的事情,你做的事情是善事的話,肯定會得到好報。相反,一個人如果居心叵測,做一些惡事,肯定會得到惡報。每個人要有關懷他人的慈愛之心,這樣的話,你的命運肯定會改變,這本書也寫到了人的命運雖然是天生注定的,但是並不是無法改變的宿命,而是可以改變的。所以,我得到了啟示,從此以後,我就認為:必須要美化、淨化自己的心情。
一位智者說:為人父母者,欲子孫賢孝,不染惡習,宜於子女同誦此書,則一室祥和,傳家久遠;為人師長者,欲學生品德純正、學有所成,宜誦讀此書,則師道尊嚴、教育落實;為官者,誦讀此書,自能積功累德、為民造福;為商者,熟讀此書,則取財有道、累富如法、大吉大利;受刑人熟讀此書,則浪子回頭,當下轉念。斯言誠哉!
印光大師 《了凡四訓序文》
一、利根直探心源——頓修
聖賢之道。唯誠與明。聖狂之分。在乎一念。聖罔念則作狂。狂克念則作聖。其操縱得失之象。喻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不可不勉力操持。而稍生縱任也。明之一字。乃存養省察。從凡至聖之達道。然在凡夫地。日用之間。萬境交集。一不覺察。難免種種違理情想。瞥爾而生。此想既生。則真心遂受锢蔽。若不加一番切實工夫克除淨盡。則愈趨愈下。莫知底極。徒具作聖之心。永淪下愚之隊。可不哀哉。然作聖不難。在自明其明德。欲明其明德。須從格物致知下手。倘人欲之物。不能極力格除。則本有真知。決難徹底顯現。欲令真知顯現。當於日用雲為。常起覺照。不使一切違理情想。暫萌於心。常使其心。虛明洞徹。如鏡當台。隨境映見。但照前境。不隨境轉。妍媸自彼。於我何干。來不豫計。去不留戀。若或違理情想。稍有萌動。即當嚴以攻治。剿除令盡。如與賊軍對敵。不但不使侵我封疆。尚須斬將搴旗。剿滅余黨。其制軍之法。必須嚴以自治。毋怠毋荒。克己復禮。主敬存誠。其器仗須用顏子之四勿。曾子之三省。蘧伯玉之寡過知非。加以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與之相對。則軍威遠振。賊黨寒心。懼罹滅種之極戮。冀沾安撫之洪恩。從茲相率投降。歸順至化。盡革先心,聿修厥德。上行下效。率土清寧。不動干戈。坐致太平矣。如上所說。則由格物而致知。由致知而克明明德。誠明一致。即凡成聖矣。
二、鈍根斷惡修善——漸修
其或根器陋劣。未能收效。當效趙閱道。日之所為。夜必焚香告帝。不敢告者。即不敢為。袁了凡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命自我立。福自我求。俾造物不能獨擅其權。受持功過格。凡舉心動念。及所言所行。善惡纖悉皆記。以期善日增而惡日減。初則善惡參雜。久則唯善無惡。故能轉無福為有福。轉不壽為長壽。轉無子孫為多子孫。現生優入聖賢之域。報盡高登極樂之鄉。行為世則。言為世法。彼既丈夫我亦爾。何可自輕而退屈。
三、格物致知之真義
或問格物乃窮盡天下事物之理。致知乃推極吾之知識。必使一一曉了也。何得以人欲為物。真知為知。克治顯現為格致乎。答曰。誠與明德。皆約自心之本體而言。名雖有二。體本唯一也。知與意心。兼約自心之體用而言。實則即三而一也。格致誠正明五者。皆約閒邪存誠返妄歸真而言。其檢點省察造詣工夫。明為總綱。格致誠正。乃別目耳。修身。正心。誠意。致知。皆所以明明德也。倘自心本有之真知。為物欲所蔽。則意不誠而心不正矣。若能格而除之。則是慧風掃蕩障雲盡。心月孤圓朗中天矣。此聖人示人從泛至切。從疏至親之決定次序也。若窮盡天下事物之理。俾吾心知識悉皆明了。方能誠意者。則唯博覽群書。遍游天下之人。方能誠意正心以明其明德。未能博覽閱歷者。縱有純厚天資。於誠意正心。皆無其分。況其下焉者哉。有是理乎。
四、深明因果·止惡修善
然不深窮理之士。與無知無識之人。若聞理性。多皆高推聖境。自處凡愚。不肯奮發勉勵。遵循從事。若告以過去現在未來三世因果。或善或惡。各有其報。則必畏惡果而斷惡因。修善因而冀善果。善惡不出身口意三。既知因果。自可防護身口。洗心滌慮。雖在暗室屋漏之中。常如面對帝天。不敢稍萌匪鄙之心。以自干罪戾也已。此大覺世尊。普令一切上中下根。致知誠意正心修身之大法也。然狂者畏其拘束。謂為著相。愚者防己愧怍。謂為渺茫。除此二種人。有誰不信受。
故夢東雲。善談心性者。必不棄離於因果。而深信因果者。終必大明夫心性。此理。勢所必然也。須知從凡夫地。乃至圓證佛果。悉不出因果之外。有不信因果者。皆自棄其善因善果。而常造惡因。常受惡果。經塵點劫。輪轉惡道。末由出離之流也。哀哉。聖賢千言萬語。無非欲人返省克念。俾吾心本具之明德。不致埋沒。親得受用耳。但人由不知因果。每每肆意縱情。縱畢生讀之。亦止學其詞章。不以希聖希賢為事。因茲當面錯過。袁了凡先生訓子四篇。文理俱暢。豁人心目。讀之自有欣欣向榮。亟欲取法之勢。洵淑世良谟也。永嘉周群铮居士。發願流通。祈予為序。因撮取聖賢克己復禮閒邪存誠之意。以塞其責雲。
淨空法師,是與聖嚴、星雲等合稱為“當代四大名僧”,以他的講座編成的講佛系列之《淨空法師講<了凡四訓>》一書中,對《了凡四訓》作了詳細、透徹的闡述。《了凡四訓》是淨空法師接觸佛法第一本念的書,它對淨空法師的影響非常之大,可以說影響了一生。《淨空法師講<了凡四訓>》是淨空法師於2001年4月16日在鳳凰衛視攝影棚起講的,這是將原文逐段闡釋的一個講座,是閱讀《了凡四訓》的基礎入門書。
近代佛門高僧,印光大師,一生極力提倡讀誦此書,並不斷鼓勵大家認真研究、實行、講說,以培福修慧、淨化人心。他的弘化社,印送此書約有百萬冊以上,足見它的重要性。
人類文明到了高度發展的今天,我們已經掌握了豐富的歷史資料和宇宙知識,人們都在探求宇宙人生的真相,以解決生命的問題,亦既生死方面的問題。佛法,這一博大精深的寶藏,可以提供和滿足這方面的需求。而《了凡四訓》闡明了佛法中的許多根本道理,所以它也是佛法的基礎和修行學佛的基礎。
佛法,分世間法和出世間法,而以出世間法為究竟。在世間法中闡明了十方無量世界成、住、壞、空不停演化著的世界觀;和過去、現在、未來三世遷流,無始無終生命之流的人生觀。在那千差萬別的境緣之中貫穿著一條因果規律:因果相續、自作自受,而能恰如其分、毫厘不爽,由此形成了三世因果和六道輪回。
佛教,雖然重視世間法,但是更重視出世間法。因為世間法畢竟是遷流無常、虛妄不實的。宇宙總是成、住、壞、空般不停地演化著,人類也莫不經歷著生、老、病、死的過程,其中沒有一個真實不變的實體。因此有大智慧的人們,還必須進一步探求究竟解脫的出世間法。當然,人生在世離不開世間法,佛法也不能離開世間法,所以我們要以出世的思想,做入世的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