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孫思邈的《千金方》,還有他令人羨慕的一百余歲的高壽。他不僅僅佛法精深,和多位高僧交往密切,還精通佛教養生呢!
生命無常,必定有生老病死之苦。然而疾病的根源為何?佛教認為,除去外在條件的影響,心的活動才是決定性的因素。所謂心身不二,心為身王。
《大寶積經》卷120雲:“身體猶如車“由識能牽挽。”《正法念處經》說:“心清淨故顏色清淨,心污穢則顏色丑惡。”
《大寶積經·糞掃衣比丘品》也說:“由心淨故得身淨,非身淨故得心淨。”所以佛教養生,先重治心。努力清淨心靈,比如通過有效的禅修,就能夠很好的治療身體百分之六十以上的疾病。
孫思邈在他的《千金要方·道林養性》中也說:“人之所以多病,當由不能養性,縱情恣欲,無所不作。自言適性,不知過後,一一皆為病本。”作為醫生,何以治之呢?
孫思邈說:“不讀《內經》,則不知有慈悲喜捨之德。”就是說要通過學習《黃帝內經》,會發現修行“慈悲喜捨”就是很好的對症方法。眾所周知,佛教尤其講究“慈悲”二字。“喜捨”卻很少為一般人所聽聞。
什麼是“慈悲喜捨”呢?這其實是佛陀在《阿含經》中多次提到的教導弟子修行“四無量心觀”的一種修行次第。不論是大乘還是密教都把“四無量心觀”放在很重要的地位。
經常修習能夠對治貪婪、嫉妒、吝啬、緊張等等很多煩惱。這些煩惱引起的疾病自然就不藥而愈了。這也是孫思邈所說的要經常“內省自心”。“常念善,無念惡;常念生,無念殺;常念信,無念欺。”大家存好心,辦好事,做好人,自然而然達到健康長壽。
同時,佛教也認為疾病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構成人身的地火水風四大失衡。孫思邈通過學習佛教,進一步發揮說:“凡四氣合德,四神安和;一氣不調,百一病生,四神動作,四百四病,同時俱發。”
“凡人火氣不調,舉身蒸熱;風氣不調,全身疆直,諸毛孔閉塞;水氣不調,身體浮腫,氣滿喘漉;土氣不調,四肢不舉,言無音聲。”
為了治療身體疾病,佛教並不排斥利用藥物和適當的鍛煉的方式,而且還運用這些方式來輔助修行。《增一阿含經》卷二十四中說:“若復病人成就五法,便得時差,雲何為五?於是病人選擇而食,隨時而食,親近醫藥,不懷愁憂,鹹起慈心,向瞻病人。”
佛教傳入中國帶來不少醫藥衛生的知識。孫思邈就利用佛教藥方法來保健、治病。《備急千金要方》養性篇中記載這樣一種調氣法:“閉目存思,想見空中太和元氣,如紫雲成蓋,五色分明,下入毛際,漸漸入頂,如雨初睛,雲入山,透皮入肉,至骨至腦,漸漸下入腹中,四肢五藏皆受其潤,如水滲入地若徹,則覺腹中有聲汩汩然。意專思存,不得外緣。斯須即覺元氣達於氣海,須臾則自達於湧泉,則覺身體振動,兩腳卷曲,亦令床坐有聲拉拉然。”
這也是佛教禅觀的功法。《千金翼方》中還記載了一種輔助禅修的“正禅方”,想來也是從佛教僧徒處得來。他的著作中提到不少關於“耆婆”的藥論和醫方、天竺國按摩方術,都受到佛教影響。
值得一提他還提醒想要通過服藥獲得健康長壽的人,“慎須持五戒十善,行慈悲心,救護一切,乃可長生。”
其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做到愛護生靈,孫思邈告誡人們:“肉食者,必不得害物命……第一戒慎勿殺。”就算是面對一切有毒的蛇蠍鳌蟲,也不能“起惡心相之,亦不得殺之”。既是為了藥用,也不能輕易殺害生靈。
這也充分體現了佛教慈悲為懷尊重一切生靈的思想。仁者壽山河,時時刻刻保持這樣一顆仁愛的心,恐怕也是孫思邈高壽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