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智渡法師:找回我們共同的信仰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首先感謝大家 在百忙中能夠安排時間前來參加這一富有現實意義的《佛門探寶》一書的推廣見面會!本來嘛,一本書出版不就出版嘛,何必要如此“推廣”呢?這不僅僅是因為這本書是智渡“古文化探索系列”從書之一,也不是因為它是智渡近十年來在各地開示內容的摘要;主要的煩請大家前來共聚的主要原因在於:找回我們的信仰,為社會、為國家、為我們的子孫後代,找回我們中華民族的、我們自己的信仰!

  今天的誠信危機,幾乎是所有人不願意看到的;但是,卻有許許多多人缺失誠信,扪心自問,可能包括我們每一個自己。為什麼呢?因為社會道德信仰已經缺失太多年!我們不妨就以下幾個方面作一探索:

  一、什麼是信仰

  信仰即信奉與仰慕,是人類特有的 對事物產生信解、信任、仰慕與依賴的心理現象(梵語sraddha)。信仰往往會形成人們對人生與世界的總看法和總導向,成為一種精神紐帶,成為一個組織、階層、社會或國家成員們團結奮進的精神基礎和精神動力。

  信仰,具有生活價值的定向功能,社會秩序的控制功能,社會力量的凝聚功能,行為規范的選擇功能。總之,信仰決定著我們人類道德規范的總體取向,是人類形成社會的靈魂府宅和價值基礎;一旦缺失,人類的精神將無所適從!

  二、信仰的特性

  我們不妨從信仰所具備的特性上加以探討,天台衲子智渡認為信仰具有了以下幾個方面的主要特性:

  1、信仰具有依他性:

  人們對自身之外的物質或觀念的信任和依賴,尤其在大自然面前,人類認識到了自身之不足,期望獲得加持或救贖時,產生了信任、仰慕與依賴之心。這種“信任、仰慕與依賴”虔誠不移時,即升華為“信仰”。於是,信仰的第一特性是依他性。

  2、信仰具有持久性:

  由於這種“信任、仰慕與依賴”之虔誠一旦形成,必定產生某種程度的持久性,除非有特定的事件令他的信任與仰賴產生動搖、喪失虔誠,或者根本沒能讓其形成。

  3、信仰具有取向性:

  當一個人、一個群體接受了某種信仰,這種信仰將會對某個人或群體產生一種導向作用,這種作用力就是信仰的取向性。

  4、信仰具有排他性:

  本來,信仰是可以多樣化的,畢竟世界豐富多彩。但在現實之中,一個人或群體一旦選擇了某種信仰,由於人在意識上的偏執和我慢作用下,觀念上的局限性和包容心之不足,往往使得他在信仰上產生排他性,即使他所信仰的本身並不排他。

  5、信仰具有不可剝奪性:

  信仰是心靈層面的、是自由的,不可剝奪的,具備了應受尊重的至尊品性。你可以強制一個人的語言、行為,但你無法強制他的內心信仰,哪怕你用最嚴酷的手段令其一時折服,但那畢竟只是愚蠢的自欺欺人而已。

  6、信仰具有文化性:

  無論這一文明紀的早期拜物、中期拜神和崇尚知識,均顯現了信仰所具備的文化特性。

  那麼,什麼是文化?現代漢語中“文化”成了是“人文教化”的簡稱,這顯然偏離了“文化”的原意,或許這正是文化產生廣泛地缺失的根源所在。古漢語中“文化” 是:猶如“精致紋飾似花中極品”之意,具有美好的、值得崇尚、推廣、學習的,具有特色、能成就經驗和知識的、通過人類語言、行為所造作的一切傳承與象征,即具備沉澱性。信仰顯然地具備了文化特性,或者說信仰即屬文化范疇。

  文化是可以學習、推廣的,但並非必須通過學習得來的。因為文化本身具備創造性和擴展性,許多能夠得以歷史沉澱的文化,往往是“前無古人”的,如佛文化、孔子學說、老子的《道德經》等等;而文化的知識性則是隨各人的業力流轉,具備跨世紀的記憶性,信仰的再世重復正是這一特性的表現。

  三、信仰的現實意義:

  信仰的取向性決定了她對信仰者的規范作用。“無信不立”,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有史以來,人類就在善惡、是非中不斷地取向與規范。

  由於人類對外界事物的占有欲以及不得擁有時的不滿與嗔心,使得這些人群趣向惡道;若能憑借信仰的規范作用,或能使得這些人群有所收斂,乃至回頭向善,減輕罪惡重報。

  相反,信仰則能增上趣向善道者的人格道德,帶動社會風尚。

  信仰不僅僅是宗教信仰,在宗教出現之前信仰即已存在,各種宗教只是利用了人們的信仰取向,推動和突顯了信仰的取向性和排他性。從這一意義上說,宗教在推崇信仰的同時,在特定的意義上對信仰本身或多或少地有所扭曲。

  佛門慈悲、與人為善、勸人行善,更主要的是文化、是教導與修行,不應該出現太多的宗教形式。諸佛所教導的主要是從人類最根本的生死大事上令人們自利利他,並因此展開,從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從觀點到理念、從福德到智慧、從理論到實踐,從人生到宇宙,無所不包地給人們以種種指導,是更深層面、更徹底的大慈善。

  《佛門探寶》一書僅僅如佛法大海之滴水,只是祈望通過此書喚起人們對尚未廣泛挖掘的佛門古文化的興趣。何況閱讀此書未必要信佛,此書只是為人們找回信仰提供一個可供參考的思路而已;建議大家在廣泛地了解各種信仰常識後,再作信仰選擇。

  四、慈善對信仰的回歸作用

  各種信仰尤其是在宗教或組織的推動下,排他性越加明顯了。如何消除各種信仰的排他性,加強信仰間的共融性是現代乃至今後世界和平的關鍵所在。這需要一個具備廣泛性的媒體,這個媒體就是慈善。

  比如,在目前的醫療行業,許多人“有病看不起”,也有許多人“把藥當飯吃”,造成了畸形的醫療市場;無論在城市或農村,都普遍地存在著錯誤的健康觀念。針對這種病態的現狀,具有善心的醫療專家們自發地組建了中國玉觀音義診隊,力所能及地為沒有醫保的寺院僧眾和看不起病的弱勢群體開展義診活動,讓我們為他們的這種慈悲善行的“玉觀音”精神給予鼓勵,以實際行動支持他們!

  慈善是社會的、全民的。政府赈災、扶貧濟困,那是責任,稱為撫恤;民間的善行捐助,是義務,是善良品格的體現。若能依據有史以來中國歷史上濃厚的慈善理論和實踐經驗、以及世界各國慈善歷史,在中華大地上建立“國際慈善文化廣場”,樹立起中國慈善文化的國際地位,將是一件非常富有歷史意義和國際意義的大事。為此,天台衲子智渡在浙江、江蘇和上海等地尋訪呼吁,希望以此為慈善回歸社會、社會回歸信仰、信仰帶動道德風尚的一個契機。

  讓我們以務實的慈善精神,在大眾支持慈善的共鳴中,攜手傳遞正能量,找回人類共同的信仰,共築中國夢。

 

上一篇:蔡禮旭:《群書治要360》學習分享(第七十八集)
下一篇:星雲大師:佛教的十九種日常修持法門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