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信願法師:念佛往生之要件為何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信願持名,即是信、願、行往生三法。信者信彌陀本願,願者願往生淨土,行者行稱念佛名。信願持名之宗旨,究其根源,源於彌陀“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之本願。三經宗旨皆不離此,《無量壽經》言:“一向專念,無量壽佛”,即是彰顯念佛往生之本願。《觀經》言:“持是語者,即是持無量壽佛名”,此經言:“執持名號,一心不亂”,同彰此義。故此經亦可說以“一向專念”為宗。

  持名一法,是如來自選的最勝最易之行,善導大師《法事贊》雲:“極樂無為涅槃界,隨緣雜善恐難生,故使如來選要法,教念彌陀專復專。”彌陀五劫思惟,選擇持名之要法,為往生之淨業,確定了淨土宗旨。信者即是信此,深信者必然切願,切願者必然力行,一向專念,稱佛名號,乘佛願力,往生淨土,滿其所願,證其所信。

  修學淨土教法,信貴於深,願貴於切,行貴於力。以信深故,一切邪說莫能搖惑;以願切故,一切境緣莫能引轉;以行力故,一切障難莫能阻礙。欲學此經,念佛生西,非致力於信、願、行三法不可。略述如下:

  一、言信者,淨土法門,唯信為本。此經言:“汝等眾生,當信是《稱贊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此即諸佛勸信處。凡夫疑心深重,是故諸佛苦心勸信。

  善導大師《往生禮贊》雲:“深心即是真實信心,信知自身是具足煩惱凡夫,善根薄少,流轉三界,不出火宅;今信知彌陀本弘誓願,及稱名號,下至十聲一聲等,定得往生,乃至一念無有疑心,故名深心。”

  《徹悟禅師語錄》雲:“若正修淨業時,倘達摩大師忽現在前,乃曰:‘吾有直指人心,見性成佛之禅,汝但捨置念佛,吾即以此禅授汝。’但當向祖師作禮,謂:‘我先已受釋迦如來念佛法門,發願受持,終身不易;祖師雖有深妙禅道,吾則不敢自違本誓也。’縱或釋迦如來忽爾現身,謂曰:‘吾先說念佛法門,特一時方便耳,今更有殊勝法門,超於彼者,汝當且置念佛,吾即為說勝法。’亦只可向佛稽首陳白:‘我先禀受世尊淨業法門,發願一息尚存,決不更張,如來雖有勝法,吾則不敢自違本願也。’雖佛祖現身,尚不改其所信,況魔王外道虛妄邪說,豈足以搖惑之耶?能如是信,其信可謂深矣。”

  《印光大師文鈔三編》雲:“信者,當笃信佛力。彌陀如來在因地中,發四十八願,願願度生,中有‘念我名號,不生我國,誓不成佛。’今者因圓果滿,故我今念佛,必得往生。次信佛力慈悲攝受眾生,如母憶子,子若憶母,如母憶時,定蒙接引。次信淨土法門,如永明禅師四料簡所言。較諸余法,其間大小、難易、得失,迥然不同。雖有余師稱贊余法,不為所動,乃至諸佛現前勸慰,令修余法,亦不退轉,此乃真所謂信也。”

  二、言願者,即願往生心,此即信受之相。但有真實願生心,即順釋迦之勸化,順諸佛之證誠,順彌陀之誓願,決定往生。願有欣厭二義,厭即厭離娑婆,欣即欣求極樂。此經言:“眾生聞者,應當發願,願生彼國。”又言:“若有眾生,聞是說者,應當發願,生彼國土。”又言:“若有信者,應當發願,生彼國土。”此即釋迦本師再三勸願處。

  善導大師《般舟贊》雲:“凡夫生死,不可貪而不厭;彌陀淨土,不可輕而不欣。厭則娑婆永隔,欣則極樂常居。”

  《印光大師文鈔正編》雲:“既生信已,必須發願。願離娑婆,如獄囚之冀出牢獄;願生極樂,如窮子之思歸故鄉。若其未生淨土以前,縱令授以人天王位,亦當視作墮落因緣,了無一念冀慕之想。即來生轉女為男,童真出家,一聞千悟,得大總持,亦當視作纡曲修途,了無一念希望之心。唯欲臨命終時,蒙佛接引,往生西方。既得往生,則了生脫死,超凡入聖,位居不退,忍證無生。回視人天王等,及出家為僧,不知淨土,修余法門,歷劫辛勤,莫由解脫者,如螢火之與杲日,蟻垤之與泰山矣,可勝悲哉!可勝悼哉!以故修淨土人,斷斷不可求來生人天福樂,及來生出家為僧等。若有絲毫求來生心,便非真信切願,便與彌陀誓願間隔,不能感應道交,蒙佛接引矣。以此不可思議殊勝妙行,竟作人天有漏福因。而況享福之時,必造惡業,既造惡業,難逃惡報。如置毒於醍醐之中,便能殺人,不善用心者,其過如是。必須徹底斬斷此等念頭,庶淨土全益,通身受用矣。”

  三、言行者,即執持名號,不論行住坐臥,時處因緣,一心專念彌陀名號。此經言:“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即聽聞名號功德,領受於心,一向專念。能一向專念,自然佛力攝取,住不退轉,不受他法所惑,畢此一生,執持名號。

  善導大師《觀經四帖疏》雲:“又十方佛等,恐畏眾生,不信釋迦一佛所說,即共同心同時,各出舌相,遍覆三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眾生,皆應信是釋迦所說、所贊、所證。一切凡夫,不問罪福多少,時節久近,但能上盡百年,下至一日七日,一心專念彌陀名號,定得往生,必無疑也。”

  《印光大師文鈔三編》雲:“無論在家在庵,必須敬上和下;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代人之勞,成人之美;靜坐常思己過,閒談不論人非。行住坐臥,穿衣吃飯,從朝至暮,從暮至朝,一句佛號,不令間斷;或小聲念,或默念,除念佛外,不起別念,若或妄念一起,當下就要教它消滅。常生慚愧心,及生忏悔心,縱有修持,總覺我工夫很淺,不自矜誇。只管自家,不管人家;只看好樣子,不看壞樣子。看一切人皆是菩薩,唯我一人實是凡夫。汝果能依我所說而行,決定可生西方極樂世界。”

  觀信、願、行三法大義,可謂三者一體不二,而其歸宿則在稱名,以稱名方能滿願故。信願為導歸淨土,稱名則為淨土正行。若信而不願生,則非真信;願生而不稱名,則成虛願。信願若具,必稱佛名;若稱佛名,則信願自彰。此往生三法,一一相依,如蕅益大師《靈峰宗論》雲:“淨土之訣,在信、願、行。此三非三,三只是一;此一非一,一必具三。”故知,信、願、行三,三而非三,一而非一,不離一心;無先後,無次第。印光大師言:“真念佛人,當念佛時,信、願、行三,全體具足。”

 

上一篇:一雙筷子看人
下一篇:如何觀想佛像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