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達真堪布:你把心放平了,一切都會風平浪靜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佛法是最究竟、最圓滿的科學,我們精通了佛法,才能徹底明白宇宙人生的事實真相。佛法是最究竟、最圓滿的真理,精通了佛法就等於精通了一切。佛法是最究竟、最圓滿的教育。我們接受了這種教育,並且以佛法來糾正、規范我們的思想和行為,才能達到最究竟、最圓滿的境界。修行是修正自己錯誤的思想和行為!當我們的思想和行為沒有任何錯誤與漏洞了,才能徹底改變心態。心態改變了,命運才能改變,一切才能改變。當一切都好了,我們就解脫了。

  佛法是一種輕松自在、快樂幸福的活法。我們通過佛法,通過修行,最後身體能健康,家庭能和睦,工作能順利,一切都能吉祥圓滿。這叫解脫,也叫成佛。

  佛要求我們先要懂得什麼叫做佛法,明確佛法對社會,對人類,對個人的幫助和利益以後,再去修持佛法。

  所謂“法門無量誓願學”,佛法共有九乘次第,都是需要我們掌握、精通的。但是,當我們真正學習佛法時,不能東抓西抓,要系統地學。小乘、大乘,顯宗、密宗,有共同的也有不共同的,不能混淆。如果有時學小乘,有時學大乘,有時學密宗,有時學顯宗,這樣學來學去最後都是一知半解,似懂非懂。

  其實佛理都是相通的,彼此沒有矛盾與沖突。佛三轉法輪,宣講了八萬四千法門,是針對不同根器的眾生應機說法。眾生的根器和意樂不一樣,所以,佛講的法有共同的也有不共同的,這是很正常的。從表面上看,似乎有沖突、有矛盾,前後不一致,其實這是我們自己的智慧不夠,沒有精通佛法。所以,大家要系統地學修佛法,全面掌握佛法,從淺入深,由低到高,對佛法有一個全面概括的了解和掌握,然後按次第修持,才不會出問題。

  聞思修是有次第的,先聽聞然後去思維,最後再去修持。聽聞就是認真聽開示,看相關資料,了解掌握基本內容。思維就是將最重要、最精華的部分掌握,在心裡反復思維。修就是融入到相續中,運用到生活中,一點一滴地去對照,去改變自己。先聽聞,後思維,最後去實踐。

  戒定慧是有次第的,有戒才能有定,有定才會生智慧。出離心、菩提心、般若空性智慧也是有次第的。先有出離心,在此基礎上再修菩提心。有願行菩提心的基礎,再去修空性智慧,這樣才能得到法益,才能成就。

  現在很多人都不按次第修行。有的人不受戒就直接修定,有的人沒有戒和定的基礎就直接修慧。有的人連出離心都沒有,就去修菩提心,這都是不如法的,想一步登天,是不可能的。這種好高骛遠的修行狀態,會讓你越修越學越難,越修越沒有信心,最終不會有任何成就。所以都要一步步按次第來。

  學佛修行的過程是知錯改錯的過程!然而,煩惱、習氣,毛病、缺點不可能一下子都改正過來,學佛修行不是一下子就能學會,就能修成的,這不是著急的事。我們的本師釋迦牟尼佛,經歷了三大阿僧祇劫的漫長時間,最後才成就,才圓滿。一步步地去認識自己的錯誤,改正自己的錯誤,最後能徹底改正,才是圓滿的。如同佛在經中所講,學佛人就像初一的月亮,初時不會太明亮,還會有很多虧缺。但越往後越圓滿,越往後越明亮,到了十五就徹底圓滿了。

  真正學佛修行應該是越學越明白,越修越有信心,越學越輕松,越修越自在。現在很多人,修行都是虎頭蛇尾。剛開始很精進、很用功,時間久了,就沒有最初的進取精神了。越修越懶,越學越不想學;越學越糊塗,越修越不自在了。這是什麼原因?就是學修不如法。佛法是讓你解脫,讓你輕松自在的方法,學佛修行不可能給你帶來壓力,也不可能給你帶來煩惱。如果給你帶來了壓力,帶來了煩惱,就是學修不如法,就是學偏修偏了,是自己沒有掌握好,沒有表裡如一、如理如法地修,是自己造成的。如果出了問題,就應該及時調整方向,改變方法,否則離我們的願望、目標會越來越遠。

  現在,不按次第學修佛法的現象非常普遍。應該隨時糾正自己的修持方法,隨時調整自己的修行狀態,不能一錯再錯。希望大家都能用佛法對照自己,不要“好面子”,不要考慮多余的事情。真正的修行人應該是拿得起,放得下。

  人不怕犯錯誤,就怕不知道犯錯誤,不改正錯誤。我們都是凡夫,即使做錯了也是很正常的,只要能回頭就行。如果不回頭,一直走,就相當可怕了。希望大家都能認識到錯誤,都能改正錯誤,從基礎開始,按次第一步步學修。這是最穩妥、最便捷的修行道路。

  只有將自己所領悟到的這些佛法知識、智慧、境界融入到相續中,運用到生活中,才能得到法益。如果相續和佛法脫節,沒有把佛法融入到相續中,沒有讓修行改變心態,修行就沒有意義了。

  我們現在明白的這些,都是佛菩薩、成就者們的境界,不是我們自己的。如果能把自己的相續也變成他們那樣的相續,自己就能成為佛菩薩,成為成就者了。倘若沒有把他們的功德融入到自己的相續,我們就還是凡夫,還是沒有得到佛法裡講的成就。

  我們要從哪裡解脫呢?要從坎坷、煩惱中解脫。要在哪裡圓滿呢?要在生活、工作中圓滿。要圓滿什麼呢?要圓滿自己的身體,圓滿自己的家庭,圓滿自己的工作,圓滿自己的一切。這就需要我們將佛法運用到生活中、工作中,讓生活、工作變成修行。

  佛在經中講過,我們吃一頓飯也許是善,也許是惡,也許是不善不惡。如果說在吃飯之前先做供養,吃的時候有一種清淨的心態,這樣吃飯本身就是善。如果沒有這麼高的境界,也可以轉念。我們吃飯是為了什麼?是為了行善積德,幫助別人,利益眾生。這樣發心,吃飯也是善。如果心裡盤算吃完以後去殺生,去偷盜,去傷害眾生,那麼吃飯就是惡。如果吃飯時什麼也沒想,不是為了行善積德,也不是為了造惡業;既沒有保持那種清淨的狀態,也沒有在貪心的狀態中,只是糊塗地吃,就是在無記中,就是不善不惡。

  我們可以以此類推:若能保持一個清淨的心態,那麼我們所有的言行舉止都是善。佛講過,在貪嗔癡的狀態下所做的一切都是惡,在不貪、不嗔、不愚癡的狀態下所做的一切都是善。如果以一個清淨的心態去吃飯、去工作,去做任何事情都是善。若是以一個惡的心態,所做的一切都是惡。心善一切善,心惡一切惡,心正一切正。每一個言行舉止、起心動念,都可以是善,也可以是惡。我們修行,就是要將惡的心念轉變為善的心念。

  念佛念心,就是時時刻刻觀察自己的心;修行修心,就是時時刻刻調整自己的心態。佛在經中講:“唯心所現,唯識所變。”你把心放平了,一切都會風平浪靜;你把心放正了,一切都會一帆風順。

  密宗很多續部裡講過“普作”,“普作”就是我們的心。“普”是普遍、所有的意思。所有的一切都是以心來造作的,也就是“唯心所現、唯識所變”。若是能轉變心態,一切都會變成修行。這樣,我們的生活能圓滿,工作能圓滿,一切都能圓滿,這樣我們就能從生活中、工作中解脫。解脫就是能更好地工作,更好地生活,身體健康,工作順利,家庭和睦,一切都吉祥圓滿,而且還不會有任何煩惱與痛苦。智慧圓滿了,就沒有任何煩惱;福報圓滿了,就會事事如意、心想事成。

  身體健康了,家庭和睦了,工作順利了,一切吉祥圓滿了,這就是福報圓滿。沒有任何煩惱,沒有任何痛苦,非常快樂開心,這就是智慧圓滿。智慧不起煩惱,慈悲沒有敵人;佛法是種活法,生活就是修行。

  佛法是“慈悲為本,方便為門”,不可能給你帶來煩惱,帶來壓力。如果學佛修行了,給你帶來煩惱,帶來壓力了,就是學偏修偏了。學佛修行是一種最大的享受,有佛法、有修行的人,才有真正的幸福與快樂。真正的幸福是永恆的、無漏的、不變的,真正的快樂是內心的快樂。那種無漏的、恆常不變的幸福與快樂正在不遠處等待,我們不應該被這些有漏的、無常的、虛假的幸福與快樂所羁絆。

  我們是顛倒的,把假當成真,把苦當成樂,其實人世間沒有幸福,沒有快樂。我們能超越一切的時候,才有真正的幸福與快樂,那時我們的生活與工作等一切一切都是清淨的,圓滿的。

  煩惱是自尋的,痛苦是自找的。沒有人讓你煩惱,沒有人讓你痛苦。給自己創造一個美好的世界、美好的人生,還是給自己制造一個惡劣的環境、痛苦的人生,都由自己掌握。

  佛講過,佛改變不了你,也救度不了你,佛只能給你改變人生,改變命運,解脫的方法。能否改變命運,能否解脫,由你自己把握。所以,自己才是自己的怙主,才是自己的建設者,自己才能改變自己,才能救度自己。


 

上一篇:達真堪布:自己向上登,善神護法在上面拉
下一篇:智渡法師:佛教歷史上有猴子修成佛的嗎,如果有,是哪一尊佛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