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經》言:「為學日益,為道日損」。
我們研究學問、教理,記了一些名相,或思惟它的道理,學識因此愈來愈豐富,這就是「為學日益」;以修行來講,要一天減少一天的煩惱、習氣,所以是「為道日損」。
學佛不管出家、在家,也是要「為學日益,為道日損」。就我們凡夫來說,要有根本沒能力降伏或斷除煩惱的自覺,但處世為人或修心養性,卻可以自我提升,這就是「為道日損」。
如何「為道日損」以及提升心性呢?
譬如與人接觸時,應盡量和顏愛語,讓他人感覺態度親切,所謂「言語誠懇和藹」。「誠懇」就是真心誠意,「和藹」就是親切和悅,讓人對我們有好感,甚至產生敬重,這樣彼此相處就能夠和諧、和好、和樂。
貪瞋癡慢疑是人類深重的習性,往往不知不覺間高慢的習氣就會顯現,所以我們要時刻檢討,以免不自覺在言語或行為上對人流露出高慢的態度。
再者,感覺他人加之於我們的語言、形貌、或者舉動,似乎不很友善時,一般人往往會推究對方的動機,甚至因此懷恨在心,可是對修行人來說,不應如此,應該要「為道日損」。
別人對自己的言行,不管好與壞,要當下聽、當下看,當下就過。要有一種謙下、承受的心,「啊!好、好,是、是,對、對。」而不要進一步分析、推測、想象,「他為什麼對我這麼冷漠?為什麼用這種態度對我?」這樣就是在增加自己的習氣、煩惱,憑添彼此的摩擦,紛爭往往因此而起。如此就不是「為道日損」,而是「為道日益」了。
再來,遇到事情,不要以個人的主觀看法去解釋,這樣常常會跟事實有出入。佛陀說:「慎勿信汝意,汝意不可信,……得阿羅漢已,乃可信汝意。」
人與人之間會有紛爭,常因為只看事情的表面,再加上以個人的見解來下判斷。人是有煩惱、習氣的,往往存乎其心,現於其形,久了,一定會爆發出來,這樣就會產生紛爭。
我們的「宗風──俗谛」內容有「不談是非,不聽是非,不傳是非」,而且要「不較是非」。我們是學佛人,不管在家、出家,這一點都要嚴格遵守。
另外,如果事情關系到自身時,ㄧ般人往往不是诿過就是掩過,從來不是分怨共過,都是講自己對,講對方不對,就像基督教《聖經》所講的:「總看見別人眼中有刺,卻看不見自己眼中的梁木。」所以修行首重「謹守口德」,一個修行人要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绮語,有關人我是非的話,絕口不談。但是一般人習氣都很重,而且往往情緒化,不但沒有把人我是非在心中消化,反而是積堵在心中醞釀,逢人遇境就流露出來,甚至相互傾訴,這都不是學佛人應有的態度。
得道因緣
《智度論》卷八十八雲:「如有一人,即日應得阿羅漢,捨利弗日中時,證言無得道因緣,捨而不度。晡時佛以宿命神通,見過八萬劫前得道因緣,今應成就,晡時說法,即得阿羅漢道。」
這則典故大概很多人都知道。有一位老人到祇園精捨請求出家,捨利弗等大弟子,以神通觀察他八萬劫以來是否曾種下出家得道因緣,觀察的結果是沒有,就沒有接受他出家的要求。這個人因此很傷心,一直不願意離開。下午釋迦牟尼佛回來了,立刻就為他剃度、說法,在佛陀說法下,此人當下證入阿羅漢。
為什麼以捨利弗的神通,看不到這個人出家得道的因緣呢?因為捨利弗等都是聲聞,都證入阿羅漢果,阿羅漢的神通力只能觀察到八萬劫,超過八萬劫以前的因緣就看不到了!
佛的神通力卻不止如此,能明見這個人在八萬劫前有種下得道的因緣,目前正是證道成熟的時候。所以,就為他剃度、說法,他就馬上證得阿羅漢果。
「阿羅漢」是聲聞(小乘)最高的果位,有三種涵意:一是殺賊,二是無生,三是應供。所謂「殺賊」是指殺煩惱賊,已經斷除見惑、思惑;斷了見惑、思惑就永不再受三界六道的輪回,所以是「無生」;堪受人間以及天人的供養,稱為「應供」。
有句話說:「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後有。」指的就是阿羅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