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淫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轉載

 

父母離婚對孩子的傷害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父母離婚對孩子會造成什麼樣的傷害?

  父母離婚,對孩子來說,無疑是種近乎天空那樣重要的東西——破裂了。

  父母離異,使孩子不得不生活在一個不再健全的家庭裡,這已經給孩子心裡投下一層厚厚的陰影。而一些感情走向破裂的夫妻,往往出於自己的某種需要,則更加重了對孩子的傷害。

  比如,一些離婚夫妻或經濟上的原因,僅考慮到再婚問題,在離婚時把孩子當成了包袱累贅,推過來他推過去,使孩子成了“多余人”,小小年紀就嘗到了世態的炎涼和自私者的冷漠。

  有的是把孩子當成了發洩不快情緒的對象。夫妻離異了,不論對男方來說,還是對女方來說,都是一件不愉快的事情,身心疲憊,情緒煩躁,往往因為生活中一件不如意的小事而大發脾氣。這時往往孩子就成了這些不良情緒的發洩對象,父母把孩子當成了出氣筒,不問清紅皂白地打罵孩子。

  再有的是一味地溺愛孩子。一些離婚夫妻在良心上感到自己對不起孩子,懷著深深的內疚心理,特別是想牢固地樹立起和孩子的情感,在對孩子的態度上,表現為一味地溺愛,拼命地嬌慣,對孩子的不足缺點,也因怕傷了孩子本來就在父母離婚中變得脆弱的心,而睜一只眼閉一只眼,放任不管。

  與那些因對孩子懷不內疚心理而對孩子過分溺愛不同的是,另有一些離異父母,因為對自己的婚姻失去信心,對個人的前途也失去信心,於是便把自己的人生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渴盼孩子長大成人,有所作為。因此央對孩子學習上和生活上,苛刻得不近人情。

  據對1000個離異家庭子女的統計,其中,45%的孩子有自卑心理,40%的孩子性格孤僻,情感脆弱,25%的孩子情緒波動,起伏不定,24%的孩子心理早熟。

  在平靜的家庭裡,孩子是被關注的對象。而婚姻破裂的家庭,父母互相冷戰,編排對方的不是,根本不把孩子放在心上。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中,孩子們擔心在與別人的交往中,會被對方問起家庭情況,因此,變得沉默寡言,離群索居。這些孩子還表現了對誰都不相信,對自己也缺乏信心。

  一位心理學家說:“父母離婚會造成孩子人格扭曲。有的孩子得不到應有的關心愛護和教育,逐步陷入流氓集團,從而走上犯罪道路。”據有關專家統計,在父母離異的家庭,青少年犯罪率在40%左右。前不久,北京一居民家裡發生了一起盜竊案,被盜現金10萬元。公安部門僅用4天時間將案犯抓獲。破案後,辛苦了4天的干警竟沒有一個人臉上露出勝利的笑容,因為4個案犯全是正在上中學的孩子,其中3個都生活在父母離異的家庭。

  一些為父母者,用離婚的方式來解脫他們的痛苦,然而任何痛苦的解脫,都是要付出代價的。但這種代價卻不應由無辜的孩子來承擔。我們不能阻止離婚的發生,但我們可以也應該向社會呼吁為了孩子,要動員各方面的力量,把離異家庭給孩子的傷害與負面影響降到最低點。以便使這些孩子能和其它孩子一樣地健康成長。

  要做到這一點,最為重要的是要尊重孩子的情感和權利。男女雙方緣分已盡,感情確實破裂,在萬不得已的情況下選擇離婚。這時,首先要想想孩子,比如沒有必要大吵大鬧,因為大吵大鬧會影響孩子的學習和生活。能協議離婚的,自行解決,協議解決不了的,訴諸法律,由法律來公開解決問題,總之要好聚好散,文明分手。離婚後,也要文明相處,寬宏大量,盡量和對方保持友好,為孩子提供和父母相處的寬松的環境。無論你對對方有什麼不滿,你都必須告訴孩子,我們都“很愛你”,“你是他的驕傲”等等。如果你與孩子生活在一起,那麼,在對方來看孩子時,應該提供最大的方便。如果孩子與對方生活在一起,即使你不願見到對方,但你都要抽時間看孩子,在孩子的特殊節日,你們還應在一起,與孩子共度好時光。

  要以平常心態對待孩子的成長,既不苛刻又不溺愛;要創造條件,讓孩子與其他孩子交往;要如實告訴孩子家庭變故的原因,即使得新組織家庭,也要尊重孩子的感情。

  婚外情離婚對子女造成不良影響——孩子的一生幸福就毀在你的手中!

  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師。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會對子女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甚至影響到子女的終身。一個熱衷於搞婚外情的父親(母親)遲早會被子女察覺的,子女要不就是跟父母學壞,長大了甚至還沒長大就像父母一樣搞婚外情,要不就是與父母“劃清界線”,鄙視嫌棄有過婚外情的父親(母親)。

  父母的婚姻沖突影響子女的情緒行為,情緒方面:子女會擔心、失望、憤怒、恐懼、失去安全感;行為方面:子女會出現反叛,退縮及成績退步,拉攏父母復合或像大人般安慰父母。

  此外,子女的人生價值觀和婚姻觀也因此而變得負面,徐安琪通過分析近10年在雜志上發表的定量研究文獻,並對上海500名父母離異的孩子及其家長、班主任定量分析研究,結果表明,婚外情對學齡子女的生活福利、學業、品行、心理發展和社會適應有消極影響。在對上海市500名父母離異的孩子的調查,“父母離婚對孩子心理的負面影響’’一項中,徐安琪發現孩子“自卑”、“孤僻”、“冷漠”、“任性”、“自私”、“欺騙”行為較為嚴重,與同學關系欠佳等方面有一定的聯系。

  父母離異,使孩子不得不生活在一個不再健全的家庭裡,這已經給孩子心裡投下一層厚厚的陰影,而一些感情走向破裂的夫妻,往往出於自己的某種需要,則更加重了對孩子的傷害。而婚姻破裂的家庭,父母互相冷戰,編排對方的不是,根本不把孩子放在心上,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中,孩子們擔心在與別人的交往中,會被對方問起家庭情況,因此,變得沉默寡言,離群索居。這些孩子還表現了對誰都不相信,對自己也缺乏信心。一位心理學家說:“父母離婚會造成孩子人格扭曲。有的孩子得不到應有的關心愛護和教育,逐步陷入流氓集團,從而走上犯罪道路。”

  離婚對子女的傷害

  1、未成年人犯罪單親孩子約四成

  不久前,記者刊發了中國青少年法律援助律師協事務所副主任時福茂對河北省某市未成年人違法犯罪情況的一項調查。統計顯示,該市近三年未成年人違法犯罪人數呈上升趨勢,18歲以下的未成年人犯罪人數由2000年85人上升到2002年121人。且暴力型犯罪如殺人、重傷害、強奸、搶劫等嚴重犯罪較為突出,占未成年人犯罪總數的66.46%;並且呈現低齡化、團伙化、惡性化趨勢。而最令人心痛的是:在所有未成年犯罪孩子中,單親家庭和破碎家庭的孩子占很大比例。從統計數據來看,未成年人違法犯罪年齡越來越小,2000年全市共抓獲違法犯罪未成年人398人,其中14歲至16歲的未成年人占未成年人違法犯罪總數的11.41%,2002年全市共抓獲違法犯罪未成年人568人,其中14歲至16歲的未成年人占未成年人總數的13.74%。

  調查結果顯示,特殊家庭的未成年人違法犯罪比例較高。父母離異或分居等結構不完整家庭中的子女犯罪率遠遠高於普通家庭的子女。而破碎家庭(即由於父母離異原因造成結構殘缺的特殊家庭),這些未成年人得不到應有的父愛或母愛,享受不到家庭的溫暖,變得人格扭曲,極易走向犯罪道路。

  2、“問題少年”折射父母問題

  時律師認為,未成年人犯罪的數量總體上呈上升趨勢,當然有孩子自身的問題,但是我們不應過多地指責孩子,而應從其犯罪成因上去分析。他的結論是“問題少年”往往折射的是父母的問題。他提出,統計表明,在導致未成年人犯罪的社會、學校、家庭及個體的各種因素中,家庭因素所占比率超過三分之一;正在服刑的少年犯中,大約80%與家庭教育不當有關,而不完整家庭未成年子女犯罪率占全部未成年人犯罪的25%以上。

  他援引北京海澱法院法官尚秀雲的調查指出,未成年人犯罪通常與其不良成長環境和教育失當有著密切關系,“問題少年”往往是“問題父母”的產物,導致未成年人犯罪的重要因素在於家庭教育的失當;單親、繼親、婚姻動蕩的家庭中的孩子犯罪率很高。

  他說,調查顯示:三類家庭容易出現少年犯罪傾向:第一類是殘缺型家庭,一方或雙方父母死亡,或被判刑,缺乏家庭的溫暖,許多孩子逃學、厭學、中途辍學,不能接受正常的學校教育,有的甚至被家長教唆犯罪;第二類就是離異型家庭,由於父母離異對未成年人的心理造成難以接受的心理和精神傷害,容易產生仇視、厭世情緒,這在少年犯中占三分之一左右,在少年教養中占一半左右;第三類是貧困家庭,由於生活困難,給這些孩子上學或升學造成一定的經濟負擔,許多貧困家庭子女被迫中途退學,過早地走向社會。由於思想不成熟,辨別是非能力較低,容易被教唆犯罪或模仿犯罪。既然家庭問題是青少年走向違法犯罪的重要原因就不能簡單地“大人有病讓孩子吃藥”。

  如果在三類易犯罪家庭中,在不完整家庭中成長的孩子占到兩類;而單親孩子的犯罪比例又占到三分之一強,甚至有的地方接近40%,我們做父母的就應思索一下:在孩子的犯罪成因中,你起到了一個什麼樣的作用?扮演的又是何種角色?特別是當調查顯示,破碎家庭或離異家庭的孩子,往往在父母“精神扯皮”的過程中,承擔了一個聆聽者、目睹者和他們宣洩彼此間仇恨的暴力承受者的角色,那麼這些孩子對人類對社會的仇恨也就可想而知了;他們會在父母行為中,習得“以暴制暴”,因為他們成長的家庭就是一個缺情少愛的環境。

  3、父母有“病”別讓孩子吃藥

  有關資料顯示:僅在2002年一年,全國離婚人數就高達117.7萬,其中已生育子女的離婚夫婦占離婚總數的68%。居高不下的離婚率,讓單親家庭的數字迅速攀升,復婚率卻不足10%。

  全國約有上千萬的單親孩子,並且每年以50萬到60萬的數量遞增,單親孩子多表現出孤僻、多疑、敏感、自卑等性格傾向,犯罪率更是高達40%。逐漸增多的單親孩子和單親家庭,已經日益凸顯為社會上又一特殊的弱勢群體,如何幫助這部分弱勢人群,成為目前一個亟待解決的難題。

  而中國有些地方的“簡易法庭”,夫妻到那兒十分鐘離婚手續就辦完了。

  北京青少年法律與心理咨詢服務中心主任告訴記者,他們去年請國際著名的家庭問題研究專家美國的薩提亞先生,對20多位自願者進行了為時三天的家庭模式的培訓。調查顯示,在這些自認為成年後家庭生活不幸福的報名者中,大多數人認為自己今天的家庭不幸,與幼年時的成長經歷有關:他們都受過父母情感的負面影響,而這種情感一直積壓下來,構成了對他們今天幸福生活的威脅。

  宗主任深有感觸地說,許多做父母的可能從來不會想到,自己在孩子幼年時給他或她的許多負面影響,需要孩子將來用一生的代價來做償還;這可真是“父母有病,讓孩子吃藥啊!”。


 

上一篇:持續放生,有求必應,可以迅速改變命運
下一篇:弘一大師:佛陀會做這7件你我都難做到的小事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