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本願與本誓其差別如何?
答:使稱名之眾生往生者本願也,「若不生者,不取正覺」者本誓也。故四十八願是法藏菩薩當時之本願,依此願成就而成為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之名號勝余佛之名號者,本願之故也。若不建立本願者,雖稱名號,不能破無明,不成為報土之生因,則與諸佛之名號相同,故阿彌陀佛誓言:「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為成就此願,經兆載永劫之修行,今已成佛,此大願業力附隨故,勝於諸佛之名號,若稱念者,依阿彌陀佛之願力,決定往生也。是故聞阿彌陀佛之本願,無疑住於應得往生之道理,而稱念南無阿彌陀佛者,應思決定往生也。
譬如身著香味所薰之衣,雖謂其源是彼香味,然而衣香薰身故,成為其人之香。本願薰力之香味薰於名號之衣,故稱念南無阿彌陀佛之名號,名號之衣薰身故,決定往生之人也。
言大願業力之香味者,往生之香味也;大願業力之往生香味,由名號之衣傳出,薰於行者之身,依此道理,故《觀經》言:「若念佛者,當知此人,即是人中芬陀利華。」以念佛之行者喻為蓮花者,蓮花是不染之意,稱念本願清淨之名號,不為十惡五逆之濁泥所污染,故以此為喻也。
又言:「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為其勝友。」此文之意者:此亦是往生之香味薰身之行者,必定往生;故善導和尚雲:「三心具足之人,鄰於極樂聖眾。」言「極樂聖眾」者,因中說果之義也,有成為聖眾之道理故,以此時而言,與二菩薩並肩促膝而為勝友之意也。依命終以後,往生證得佛果菩提,故又言:「當坐道場,生諸佛家。」
是故一念得無上功德之人,應住歡喜之心,常稱念必得往生之彌陀名號。
*節錄於~法然上人(四條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