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淫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信願法師:臨終正念訣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第十九段文仍然是善導大師所開示的法語。這段法語,善導大師教導我們,如何在臨終如理如法念佛往生極樂世界。如果有人在臨終,我們要去關懷他,應該要怎樣做,才對這位臨終者有所利益。

  凡夫臨終,欲生淨土,須是不得怕死,常念此身多苦,不淨惡業,種種交纏,若得捨此穢身,超生淨土,乃是稱意之事,如脫敝衣,得換珍服,放下身心,莫生戀著,才遇有病,便念無常,一心待死。須囑家人及問候人,來我前者,為我念佛,不得說眼前閒雜之話,及家中長短之事,亦不須軟語安慰,祝願安樂,此皆虛華無益。

  若病重將終,親屬不得垂淚哭泣,及發嗟歎懊惱聲,惑亂心神,失其正念,但同聲念佛,守令氣盡;若得明曉淨土之人,頻來策勵,極為大幸,依此法者,決定往生,更無疑也。

  善導大師在《臨終正念訣》所開示的這段文很白話,大家一看便能夠了解。如果大家能夠照善導大師所開示的法語奉行,就可以幫助臨終者正念分明,念佛往生極樂世界。

  “凡夫臨終,欲生淨土,必須是不得怕死”,這是一般人的通病,凡夫到了臨終,十個人九個人都是怕死的,縱然明知自己快要沒命了,還是不願意離開這個世間。對自己不可知的未來,不知是如何,所以內心的恐懼是一定的,誠如世尊在《無量壽經》所說的兩句話,“大命將終,悔懼交至”,大命即將終了了,一般的人通常有這兩種的心情,悔與懼。“悔”就是後悔,“懼”就是恐懼,後悔平時沒有利用時間好好修行,現在面臨著死緣,內心非常的恐慌,想要行善修行,也已經沒有時間了,恐懼著自己不知魂歸何處,對自己的未來不可知,在凡夫的心中,難免就充滿恐懼不安的心,這是自然的人性。事實上,一個人在臨命終,不只是這兩種心緒,除了後悔恐懼以外,還有眷戀、哀傷、悲痛、傷心、難過,對世間的種種親情、感情、名利、財寶的不捨,在凡夫的心中往往都會產生。所以善導大師就教導我們,有想要往生極樂世界,必須不得怕死。怕死焉不死,好生焉長生。怕死就不會死嗎?如果怕死就能不死,這樣大家都來怕就好了。怕死也是會死。

  所以,與其用害怕的心理面對死亡,倒不如改換一個心念,反正我有念阿彌陀佛或沒有念阿彌陀佛都會死,我念阿彌陀佛還有機會往生極樂世界,沒有念阿彌陀佛就沒有機會往生極樂世界,一定會六道輪回。這個時候改換一個念頭,那這樣我就一心念佛,等待死亡的來臨,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

  面對著自己色身會有死亡的事實,面對之後再進一步處理,用什麼方法處理呢?念佛!然後一心一意將心安住在這句佛號南無阿彌陀佛的專念,將身心生命交給阿彌陀佛做主,阿彌陀佛一定為你做最好的安排。只要你在臨終一心念佛,必然感召阿彌陀佛現前接引,為什麼?因為阿彌陀佛因地法藏菩薩,發四十八願的第十九願臨終接引願,法藏菩薩誓言:

  設我得佛,十方眾生,發菩提心,修諸功德,至心發願,欲生我國,臨壽終時,假令不與大眾圍繞,現其人前者,不取正覺。

  從法藏菩薩所發的臨終接引願,對念佛的行者或是修諸六度萬行的行者,只要一生修行,到了臨終,阿彌陀佛就會以臨終接引願現前接引。阿彌陀佛的現前,可以使行者正念分明、心不顛倒、意不凌亂、如入禅定,隨佛往生西方佛國。《稱贊淨土佛攝受經》就說出這樣的利益,佛菩薩來住其前:

  “慈悲加佑,令心不亂”,這八個字是《稱贊淨土佛攝受經》的經文。這個時候臨終者還沒有斷氣,所以親眼目睹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現前,威神加持,慈悲加佑,令這位臨終者內心不動亂,內心不雜亂,正念分明,往生極樂世界。所以臨終的時候,一心一意將心安住在這句佛號,不必怕死,因為怕死也是會死,那種害怕的心理反而使你無法專心念佛,倒不如一心一意面對著死亡的到來,念這句佛號,等待阿彌陀佛的降臨,往生極樂世界,那個時候就會非常的自在,就非常的解脫。

  所以,善導大師教導我們,在臨終常念“此身多苦”,事實上不必等待臨終,在平時就要經常做如此的觀想。念佛人要觀想這個色身是苦本。世尊在佛經告訴我們,身為苦本。我們一生經歷生老病死,你我每一個人幾乎都會經歷生病,疾病苦臨身的時候會苦嗎?會!上個月信願無法來為大家說法,就是因為我人在生病,根本就無法講經弘法,所以向大家請假一次。病苦臨身的時候苦惱無量,念佛人再有無常觀,觀想日日是臨終日,時時是往生時,那麼你有無常觀,有觀此身多苦,你就會精進念佛,你就會好好用功修行,這是一定的道理。因為人命很無常,我們永遠不知道是明天先到,還是死亡先到。就是因為不知道是死亡先到,還是明天先到,所以今天還活在當下,就要把握今天的時間,一心念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因為有可能明天已經沒命了。

  這個禮拜信願才助念一位亡者,年紀五十四歲。我們台灣人平均,女眾七十五歲,男眾七十三歲左右,所以五十四歲說起來還很年輕。一場病苦,到醫院去醫療,經過一個多月,一直沒有清醒,一命嗚呼哀哉。是學佛的人,不是沒有學佛的人。所以,有可能一場意外,變成植物人或者變成老人癡呆,有可能嗎?當然有可能。所以念佛人再帶入無常觀,又感受身為苦本,好好用功,預備將來臨終佛現前接引,往生西方。

  善導大師教導我們,“常念此身多苦,不淨惡業,種種交纏”,我們這個色身,確實是九孔常流不淨,而且內心有很多煩惱,貪瞋癡的三毒。今天信願在看《大法鼓經》這部經典,世尊鼓勵佛弟子要好好念佛。因為在《大法鼓經》說,一個人在臨終聽聞一菩薩的名字,就能夠畢竟解脫,往生極樂世界,何況是稱念佛的名號呢?所以一個人在臨終,要念佛的名號,就能正念分明,往生極樂世界。那麼臨終要有正念,稱念佛的聖號,往生極樂世界,當然平生就要認真多念。所以平時的用功非常的重要,因為在《大法鼓經》世尊說,念佛菩薩的聖號,可以拔除三支毒箭。三支毒箭就是貪瞋癡,我們法身慧命,生生世世被貪瞋癡這三支毒箭射傷——可以說射死,生生世世一直生死輪回。請問諸位菩薩:你的內心有貪瞋癡三毒煩惱嗎?你我大家都有,多與少的差別而已。所以我們一次中三箭,如果沒有念南無阿彌陀佛,塗毒鼓藥,醫好箭傷,我們必定會因為箭傷而死亡。貪瞋癡的三毒煩惱,將我們的法身慧命毒死,所以貪瞋癡才稱為三毒。

  “若得捨此穢身,超生淨土,乃是稱意之事”,這段話善導大師說的真好。這就是對佛法有了解的人,一心要邁向西方淨土,心中才會這樣想。捨離這個業報身,捨離這個污穢之身,超生淨土,這是一件很稱心如意的事情。下面善導大師就說一個譬喻,這個譬喻說的真好:

  “如脫敝衣,得換珍服”,就像一件又舊又破的衣服脫掉一樣,換穿一套非常珍貴的衣服。如果你身上所穿的衣服,又舊又破又骯髒,換一套新買名貴的衣服,你的心情是好還是壞?當然是好,內心一定很歡喜。那這個穢身捨掉了換成佛身,叫做無為法性身,內心應該是很歡喜。所以凡夫的顛倒,從生死這件事可以看出。照說出生的那個時候,是要非常的難過傷心,可是凡夫卻是在出生的時候很高興,父母非常的高興,甚至如果生兒子,滿月的時候、周歲的時候會請客。那死亡,如果是念佛要往生極樂世界,一生的苦終於受完了,要往生極樂世界,應該是很高興,可是一般的人卻是相反,死亡的時候哭的非常的傷心,這樣有沒有顛倒?照說,出生的時候要哭的非常的傷心,為什麼?因為要來人間受一生七八十年的痛苦。死亡來臨,這七八十年的痛苦將近要受完,照說要很歡喜,要往生極樂世界了反而傷心。所以,諸位菩薩!將來你如果在臨命終見到阿彌陀佛現前要來接引,是要歡喜還是要傷心?要歡喜。但是到時候可能你的家親眷屬不是歡喜,是傷心難過。

  所以善導大師教導我們,“捨此穢身,超生淨土,乃是稱意之事”,如脫如脫敝衣得換珍服,這確實是一件很快樂的事情。

  “放下身心,莫生戀著”,這兩句話不必等到臨終才做,諸位若將現在當做是臨終,平時就是臨終時,因為無常有可能隨時出現,死神有可能隨時降臨,所以現在就要練習放下身心,對這個世間的金錢、權勢、名利、財寶、感情,不要生出迷戀執著。善導大師這樣教我們,有道理嗎?有道理!你真的有心要往生極樂世界,你一定對這個世間不會非常的迷戀執著,因為這世間是暫時一段的旅程。我們的生命在娑婆世界,就好像無窮盡的生命旅程的其中一段而已。我們的自性故鄉,就是在極樂世界,這是我們真正安身立命的地方。所以你心中如此思惟:這世間短短七八十年的光陰,是暫時借住而已,這個身體也是暫時借用七八十年而已,所有的一切都是因緣所生法,緣生即住,緣滅即散。所以不要太過執著,金錢也是借用而已,外在一切物資也是借用而已,包括這個身體都是借用而已,有使用權沒有所有權。所以你這樣心中思惟,內心就比較能放下,對世間才不會生出迷戀與執著。縱然你迷戀世間、執著世間,無論是執著這個色身,還是執著感情、執著名利,都是繼續六道輪回,因位執著迷戀不會帶來解脫而會帶來輪回,不會帶來快樂而會帶來痛苦。

  經上說凡夫眾生在臨終,很容易生出三種愛心,第一是境界,第二是自體,第三是當來。生出境界愛、生出自體愛、生出當來愛,這種心一出來就相應六道輪回,所以善導大師教導我們,“放下身心,莫生戀著”。請問諸位菩薩:現在平生放下比較好,還是將來臨終放下比較好?你現在在平生,對感情、名利、金錢、財寶等等你都放心不下,臨終在受苦受難的時候,你能放得下嗎?而且你放不下也要放下,因為有一天這個色身會死亡,四大會分離,所以練習“放下身心,莫生戀著”,容易與阿彌陀佛的本願相應。

  事實上,你做好“放下身心,莫生戀著”,你的心是做到往生三法的第二切願。你真的有一份真誠切願要往生極樂世界的心,對這世間,你一定會看的比較淡,這是一定的道理。如果阿彌陀佛現前跟你說:“佛子某某人,我乘本願力,十年後的今天,迎接你往生極樂世界。”這十年雖然你不是日子過的很好,家境也不是很富裕,身體也不是很健康,所作一切也不是很如意,你會非常的在意嗎?我相信以一般人的想法,應該是不會,為什麼?十年後要往生極樂世界做菩薩了,這十年在人間的生活,再怎樣的困苦也是暫時,十年而已。猶如男眾在軍中當兵,當兵三年雖然非常的苦,因為每天出操又不自由,又要被管,但是會忍耐,為什麼?因為三年之後就要退伍了,常常想快要退伍了,這樣日子就好過多了。老鳥退伍有交代,菜鳥凡事要忍耐,所以忍一下就過去了,因為三年的時間而已。所以,你知道將來要往生極樂世界,是決定的、是百分之一百,在人間你日子再怎樣的難過,我相信你會比一般的人更能逆來順受,這是一定的心理。

  善導大師說:“才遇有病,便念無常,一心待死。”當然這樣的話是善導大師鼓勵念佛人,要有無常觀,要有切願往生極樂世界的心。就念佛的眾生而言,心患病苦當然要看是什麼病,不是說只要有病就一心待死。如果你是小感冒而已,難道要放棄治療一心待死?當然不可以。如果是重症,醫生已經放棄治療了,這個時候照善導大師的開示,一心待死,認真念佛,這樣態度是對的。所以才遇有病,當然要看是大病還是小病,是重病還是輕病。有的病是慢性病,只要服藥就能改善或控制,譬如現代人很多人得到糖尿病,得到糖尿病,如果服藥,不是用注射的,也不會發覺得到糖尿病就馬上會死。通常得到糖尿病到了老來或者到了末期,因為視網膜病變,眼睛看不清楚,或者是心血管疾病,引發其它的並發症而死亡,也不是糖尿病本身死亡的,那當然就要好好服藥治療。

  “須囑家人及問候人,來我前者,為我念佛,不得說眼前閒雜之話,及家中長短之事,亦不須軟語安慰,祝願安樂,此皆虛華無益。”臨終者必須交代家人,或者是前來問候他的人,來到我面前,為我念佛,別說閒雜之話,也別說家中的長短事情,也不需要軟語安慰,不需要祝福身體健康,為我念佛就好了。當然這是善導大師教導臨終者,一心一意念佛,求生極樂世界。如果以重病的人來說,知道自己生命即將終了了,確實善導大師如此的教導,一點都沒有錯。如果一般的輕病,住院三兩天就能夠治好病苦,出院了,當然又另當別論了。我們如果有因緣去關懷病人,當然對病人的安慰說法,也是非常的重要。譬如病人因為病苦臨身,受到病苦的折磨,通常心情也會很郁悶,所以探病的人,這個時候善用要領,能夠使病人心情比較開心,對他治好病苦也有所幫助。

  “若病重將終,親屬不得垂淚哭泣,及發嗟歎懊惱聲,惑亂心神,失其正念,但同聲念佛,守令氣盡。”對重病的病人,已經快要死了,這個時候家親眷屬不要垂淚哭泣,當然用意是不要讓臨終者生起感情的執著。阿彌陀佛的救度絕對沒有問題,但是問題會出在眾生這方面。阿彌陀佛雖然用本願名號對十方眾生大悲不棄的救度,可是有人念佛往生極樂世界,有人念佛沒有往生極樂世界,那到底問題出在哪裡?當然是出在眾生。

  有的人念佛,一心一意就是要往生極樂世界,對這個世間毫無留戀。過去信願曾經向諸位報告過一個事實,香港有一位年紀很大的老菩薩,眼睛幾乎看不見,耳朵幾乎聽不到,她就是一心一意要往生極樂世界,而且想要早一點往生,所以請信願幫她求阿彌陀佛,早一點現前來迎接。這已經是去年的事情,這位老菩薩到現在還沒有往生,很認真念佛,整天都是一句佛號不斷,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一心一意要往生極樂世界。有的人念佛,雖然看起來是很認真的稱念,不過到了醫院檢查,醫生告訴他得到癌症末期,就非常的難以接受,晴天霹雳,好像天要垮下來一樣,無法接受這個事實。這樣的打擊對他來說,實在是太大了,他無法面對:“怎麼可能我會得到癌症?為什麼會是我?”所以,心態很重要,有一份真誠要往生極樂世界願生心。我想同樣罹患重病,有真心要往生極樂世界的人,面對自己生命即將終了的事實,會比一般的人,還要勇敢面對與接受。

  親屬不可以在病重的臨終者面前流眼淚,就是怕他生起感情的執著,也不可以發出嗟歎懊惱的聲音。“嗟歎”的聲音就是,“唉!這個人怎麼會這麼可憐,年紀輕輕就快要死了,實在有夠可憐。這個人看起來就很善良,怎麼年紀那麼輕就得到絕症,實在有夠可憐。”不必發出這種嗟歎的聲音,好好為他念佛,也不要發出懊惱的聲音,“唉呀!這個人實在有夠可惜,看他長的很莊嚴,年紀又不大,又這麼誠心學佛,為人助念,實在有夠可惜,這樣就快要死了,老天實在沒有眼光。”不必為他懊惱,只要好好念佛。每一個人有每一個人的因果,不一定早一點走就比較不好,不一定!一個活三十歲的人,和一個活九十歲的人,捨報之後,這個活三十歲的人捨報,往生極樂世界,這個活九十歲的人捨報,繼續六道輪回,那這樣你要選擇哪一種人?三十歲還是九十歲?我相信我們學佛的人,幾乎都會選擇三十歲。生命的意義不在色身的生命在人間多久,讓你活到兩百歲,繼續六道輪回,有用嗎?沒有用,而且年紀大來老來多病,如果到了七八十歲,身體器官都壞掉了,過著痛苦的晚年,縱然活到一百歲,八十歲到一百歲還有二十年,這二十年過著病苦纏身的生活,你要嗎?如果是我我不要,我八十歲就要死了,這二十年我不要,你要嗎?不要了,什麼人要?現代人因為吃好做少,所以文明病很多;因為少運動,所以很多慢性病,事實上老來實在是病苦臨身,苦惱無量。所以,在病重的時候,不要垂淚哭泣,也不要發嗟歎聲、懊惱聲,因為這樣會惑亂臨終者的心神,失其正念。

  在重病的時候,如果臨終者的家親眷屬或者探病者,能為他念佛,引導他念佛,一句一句佛號慢慢的念,幫助他往生極樂世界的效果就很好,就像許醫生帶你們在課前念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一句佛號一句佛號慢慢的念,念的清清楚楚,聽到明明白白,這樣對臨終者而言,就是臨終最佳的菩提善緣。

  “但同聲念佛,守令氣盡”,在臨終者身邊大家同聲念佛。用“同聲”這兩個字,善導大師用的真好,就是大家在念佛的聲音要整齊,叫做同聲,不要他念四字你念六字,他念二音你念四音,那這位臨終者不知道要聽誰的。也許你會問:“如果臨終者他喜歡聽快板的呢?”如果有喜歡聽快板的臨終者,那個時候就為他念快板的,因為各人念佛的方法快慢不同。過去神岡有一位女眾菩薩,她就是來我的面前跟我說:“信願師父!將來我死了您要來為我助念,不要念慢的,一定要念快的,因為我平時念佛都是念快板的。”我就叫她念給我聽,她念佛任何時間都是念快板的,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她跟我說:“信願師父!您如果為我念慢板的,我覺得這樣來不及我聽。”我說好,妳如果死了,在臨終或是斷氣,我再為妳念快板的。念快板的比較容易口渴。事實上念慢板的慢慢的念,也比較不會那麼累。或是念佛機也是有快板的,用快板的念佛機為她助念,我們再跟著念佛機念佛,這樣也是可以。

  “但同聲念佛,守令氣盡”,念到斷氣了,不是斷氣就不必念了,還要念多久?還要念八小時。所以一個人在臨終,還沒有斷氣的時候一直到斷氣,這樣都在家親眷屬與蓮友的助念聲中圓滿人生,這是很大的福報。所以我們念佛人平時要多修福,因為臨終能夠遇到善知識助念開示,這是非常難能可貴的。

  最近我助念這位女眾菩薩,就是和我很有緣,住在台中榮總醫院,醫生開出病危通知單,她的先生趕到醫院,要為她辦出院。她的先生就先告訴我:“師父!我的太太快要往生了,醫生開出病危通知,說能夠送回來了。”我就先為她安排好一切,很多蓮友已經去到喪家。這位臨終者回到家裡的時候,事實上就已經斷氣了。很多情形都是在醫院就已經斷氣了,或者是在回到家中的路上斷氣,所以這個時候如果蓮友已經在喪家等候臨終者或是亡者,那這位亡者實在福報很大。一直助念到十六個小時淨身換衣,身體非常的柔軟,臉色很好看、很紅潤。所以這就是各人的臨終善緣不同,念到氣盡再念八小時。下面就說到要為這位臨終者開示的道理:

  “若得明曉淨土之人,頻來策勵,極為大幸,”如果臨終者能夠得到明曉淨土的人頻來鞭策鼓勵,就是開示,這是很大的福報。“明曉淨土之人”,就是對淨土教理明白的人,這個時候“頻來策勵”,可見不是一次的開示,兩次或三次才叫做頻來,“策”是鞭策,“勵”是鼓勵,對這位臨終者的鞭策與鼓勵:“某某人,你這個身體,已經快要無法使用了,就像一部車,開了很多年了,零件都壞了。念南無阿彌陀佛,換一身佛的無為法性身。放下這個色身業報體,念佛到極樂世界成就佛身,無為法性身,就猶如一部破舊的老車換一部新車,應該內心是快樂的。”使這位臨終者能夠念佛,不管什麼樣的開示,都是為了要讓他生出念佛的正念,勸他放下萬緣。

  通常如果父母要離開子女,子女如果年紀還小,父母心中對子女的罣礙,這是一定多少都會。信願最近助念這位五十四歲的女眾菩薩,她有三個兒子,都還沒有成家,她的先生也會認為,可能他的太太死後如果有罣礙,就是想到,三個兒子都還沒有成家立業,所以信願對這位亡者的助念開示,就針對有可能這點的罣礙為她開示。一般身為父母的,對兒女或者子孫的疼愛,這是人倫常情,如果子孫年紀尚幼,父母的罣礙一定會比較重,所以要好好對這位亡者的開示:

  “現前亡靈某某菩薩,如果妳對子女的掛念,認為他們還沒有成家立業,妳就離他們而去,也許妳的心中不能安心,此時就更要念佛,前往極樂世界蓮華化生,成就菩薩。因為菩薩有神通、有慈悲、有智慧、有道力,可以護佑人間的家親眷屬,可以保佑一家大小,個個平安順遂、福錄康寧、心想事成、一切如意。如果妳不念佛,繼續在六道裡面輪回,那妳自己受苦尚且不及了,哪裡會有能力護佑人間的家欽眷屬呢?所以如果對人間的子女或子孫放心不下,更要念佛成就菩薩,才有能力護佑子孫。”

  這樣對這位亡者而言,她能夠接受,一念念佛,隨著阿彌陀佛,到了極樂世界。果真她到了極樂世界成菩薩,有能力有本事護佑陽上的家親眷屬。所以,這就是明曉淨土之人,對這位臨終者或是亡者的開示。開示的目的,當然是要使她生起正念,放下萬緣,念佛往生西方淨土,所以善導大師教導我們,對病重的人,要請明曉淨土的人,頻來策勵。

  最後善導大師說:“依此法者,決定往生,更無疑也。”依照此法而行,決定往生極樂世界。可見,對臨終到死後,如果能照善導大師在《臨終正念訣》所開示的這段法語實踐奉行,那麼要幫助一個臨終者或亡者往生極樂世界,是肯定的、是必定的、是一定的。

  善導大師在《臨終正念訣》這段文的開示,非常的重要,如果好好實踐,我相信臨終者或者亡者,能夠得到往生的利益。(選自《決定往生語錄》)

 

上一篇:覺慧普弘:開智慧最快速的方法切入法
下一篇:最強益智水果助益大腦幫助睡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