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佛教知識

 

“天界”您了解多少呢?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天界”——您了解多少呢

  佛經所說天,為梵文提婆(Deva)或素羅(Sura)意譯,原義為光明、自然、清淨、自在、最勝,常被用為形容修飾語,作為六道之首的天道,被認為是六道中最佳最上者,《大毗婆沙論》卷一七二解釋:“於諸趣中彼趣最勝、最樂、最善、最妙高故,名為天。”《大乘法苑義林章》卷六釋雲:“神用光潔自在名天。”佛經中說天道分三界,凡二十八重,總稱三界二十八天,有地居、空居之別,下劣上勝,壽量逐級倍增。其從上至下,名目如下表所列:

  ───┬─────────────┬─────┬─────────

  界  │天名           │身長   │壽長

  ───┼─────────────┼─────┼─────────

  無色界│非想非非想處       │     │八萬大劫

  │無所有處         │     │六萬大劫

  │識處           │     │四萬大劫

  │空處           │     │二萬大劫

  ───┼─────────────┼─────┼─────────

  色界 │四禅天 五不還天 色究竟天│十六千由旬│1.6萬大劫

  │         善現天 │八千由旬 │八千大劫

  │         善見天 │四千由旬 │四千大劫

  │         無熱天 │二千由旬 │二千大劫

  │         無煩天 │一千由旬 │一千大劫

  │    廣果天、無想天  │五百由旬 │五百大劫

  │    福生天      │二五零由旬│二五零大劫

  │    無雲天      │一二五由旬│一二五大劫

  │三禅天 遍淨天      │六十四由旬│六十四大劫

  │    無量淨天     │三十二由旬│三十二大劫

  │    少淨天      │十六由旬 │十六大劫

  │二禅天 光音天      │八由旬  │八大劫

  │    無量光天     │四由旬  │四大劫

  │    少光天      │二由旬  │二大劫

  │初禅天 大梵天      │1.5由旬│1.5中劫

  │    梵輔天      │1由旬  │1中劫

  │    梵眾天      │0.5由旬│0.5中劫

  ───┼─────────────┼─────┼─────────

  欲界 │他化自在天        │3裡   │16千天年(934400萬年)

  │化樂天          │2.5裡 │8千天年(233600萬年)

  │兜率天          │2裡   │4千天年(58400萬年)

  │夜摩天          │1.5裡 │2千天年(14600萬年)

  │忉利天          │1裡   │1千天年(3650萬年)

  │四天王天         │0.5裡 │500天年(912.5萬年)

  ───┴─────────────┴─────┴─────────

  欲明諸天的住處,須先略知佛教的世界說:一日月繞一須彌山,外圍四大部洲、八中部洲,須彌山下入香水海中,水面以上分上下兩段,下段分為四層,第一層名堅手天,第二層名持鬘天,第三層名恆憍(亦譯常放逸)天,為四天王所統帥之夜*神所居,屬於鬼類,非天道所攝,一說第三層之上還有日月星宿天,為日月星宿諸神所居;第四層為四天王天,與日月在一水平面上。須彌山頂為忉利天,此天與四天王天皆地居,忉利天以上為空居(天宮在虛空中),依次為夜摩、兜率、化樂、他化自在四天。六欲天之上覆一初禅天,與六欲天之下的人等五道眾生所居世界,為一“小世界”,乃宇宙中最小的世界單位。一千小世界之上覆一二禅天,為一“小千世界”;一千個小千世界之上覆一三禅天,為一“中千世界”;一千個中千世界之上覆一四禅天,為一“大千世界“,為宇宙世界海中基本的獨立世界單位。一大千世界為三個千數相乘,故稱“三千大千世界”,總計約有百億日月,亦即百億個小世界。小乘說一三千大千世界為“一佛土”(“一佛剎”),即一佛所教化的范圍、所居淨土。大乘則說大千世界之上還有“世界種”,為梯形,分二十層,每層皆有無量微塵數大千世界,無量微塵數世界種組成一“世界海”,為一佛淨土,在宇宙中有無量無數的世界海。

  一大千世界中三界二十八天的概況大略如下。

  1.欲界天,因共有六層,故稱“六欲天”。最下層四天王天,居須彌山腰,為六欲天中國土幅員最廣者。此天分東南西北四大天區,每天區各有一天王,故稱四天王天。四大天王,即佛寺中天王殿內的四位威武天神,俗稱“四大金剛”。他們是:東方持國天王,梵文名提頭羅吒(Dhrtarastra),手持琵琶,領乾闼婆、毗捨阇神將,護四大部洲中的東勝身洲;南方增長天王,梵文名毗樓勒*(Virudhaka),手持寶劍,領鸠槃荼、薛荔神將,護四大部洲中的南贍部洲(即我人所居);西方廣目天王,梵文名毗流博*(Varupaksa),手上纏龍,領龍及富單那神將,護四大部洲中的西牛賀洲;北方多聞天王,梵文名毗沙門(Vaisramana),右手持傘,左持銀鼠,領夜*、羅剎神將,護四大部洲中的北俱盧洲。四天王各有八大名將、九十一子,其職責是守護四大部洲,管理各種鬼神,不令侵損人類,維持天下太平。《金光明經》等說,若四天王失馭,鬼神作亂,則日月星宿失度,風雨不調,人間必有戰亂災荒。四天王所統人民眾多,除本天國土外,還散居於須彌山周圍的諸小山。四天王所居城池,莊嚴富麗,《長阿含經·四天王品》描述東方增長天王所居賢上城:”縱廣六千由旬(一由旬當10—15公裡),其城七重,七重欄楯,七重羅網,七重行樹,周幣校飾以七寶成,乃至無數眾鳥,相和而鳴。……”四天王天的天眾,身高半裡,衣重半兩,壽五百歲,其天中一日當於人間五十年,其天壽五百歲,合人間912.5萬年。

  第二忉利天(Trayastrimsa),意譯“三十三天”,以有三十三個天國而得名。居須彌上頂巅,中央為主國帝釋天,為三十三天之主釋提桓因(帝釋)所居,八方各有八個天國,四角四峰,有帝釋天保護神金剛手居止。帝釋所居善現城,周長一萬由旬,中有殊勝宮殿,周千由旬,外有眾車、雜林、粗惡、喜林四苑,城外東北有圓生樹,花香熏百由旬,西南有善現堂。為帝釋之禮堂、會議廳。三十三天人身高一由旬,衣重六铢(約合2.4錢),壽一千歲,一日當人間百年,其天壽命合人間三千六百五十萬年。此天天主帝釋,為三十三天、四天王天之主,中國佛教徒多說他便是道教所奉玉皇大帝。

  第三夜摩天,全稱蘇夜摩(Suyama),意譯“善分”、“時分”、“妙善”,在忉利天之上十六萬由旬的虛空中,該處“日月光明上照不及,是諸人等自有光明”(《楞嚴經》卷八)《正法念處經》說此天天人女多男少,《佛地經論》卷五說:“夜摩天者,謂此天中隨時受樂”,此天人身高一裡半,衣重三铢(約合1.2錢),壽二千歲,一日當於人間二百年,其天壽合人間一億四千六百萬年。

  第四兜率天(Tusita),亦譯“睹史多”、“兜率陀”等,意譯“妙足”、“知足”,在夜摩天之上三億二萬由旬處。此天天人身有光明,高二裡,衣重二铢(約合0.8錢),壽四千歲,一日等於人間四百年,其天壽合人間五億八千四百萬年。此天宮殿分內、外兩院,內院是一生補處菩薩(候補佛)所居淨土,現由彌勒菩薩住持;外院為欲界天。佛教認為對修道者來說,兜率天是欲界天中最好的地方,尤其兜率內院,為不少佛教徒向往的歸宿。《涅槃經》說:“兜率陀天,欲界中勝,在下天者,其心放逸,在上天者,諸根暗鈍”,皆不及此天眾生清淨少欲,自在無為。上下界諸天,皆來此天聽佛菩薩說法。《楞嚴經》卷八稱此天“不接下界諸人天境,乃至劫壞,三災不及”,是個清靜安全的去處。

  第五化樂天,梵文名尼摩羅(Nirmanarati),亦譯“樂變化天”、“化自樂天”、“妙變化天”,在兜率天之上十六億四萬由旬處。此天人身高二裡半,衣重一铢(約合0.4錢),壽八千歲,一日當人間八百年,其天壽合人間二十三億三千六百萬年。名“化樂”者,謂此天人能隨意變化出種種悅意器物,隨意娛樂。

  第六他化自在天,梵文婆令跋提(Paranirmitavasavartin),略稱“他化天”,在化樂天之上十二億八千由旬處。此天人身高三裡,衣重半铢(約合0.2錢),壽一萬六千歲,一日合人間一千六百年,其天壽共合人間九十三億四千四百萬年。《大智度論》卷九說:“此天奪他所化而自娛樂,故言他化自在。”大概是享受別人變化的東西。其天主為常與佛作對的魔王波旬,《大智度論》卷五六說,波旬雖有福德,而懷諸邪見,“見欲界人皆往趣佛,不來歸已,失供養故,心生嫉妒,是以佛菩薩名為怨家”,又說波旬為六欲天之主。《瑜伽師地論》卷四等則說此天中別有魔天,處所高勝,乃魔王(波旬)所居。

  六欲天人,不僅壽數甚長,而且享受諸樂,無病無苦,衣食自然,不勞而得,不憂生計。其相貌皆端嚴美麗,世人常喻美女美如天仙,佛經中則說人中最上佳麗,比起天女,猶如猕猴與人相比。欲天的宮殿園林器物,率皆清潔典麗。佛經中所描述的欲天勝妙五欲(色、聲、香、味、觸),完全是人間富貴者物質生活的理想化,如《瑜伽師地論》卷四說欲天們游戲娛樂於雅潔可意的園林池館,“常聞種種歌舞音樂、鼓噪之聲、調戲言笑談谑之聲,常見種種可意之色,常嗅種種微妙之香,恆嘗種種美好之味,恆觸種種天諸婇女最勝之觸,恆為如是樂牽引其意,以度其時”這確是許多人,尤其是現代人艷羨的幸福生活。欲天還有凡人所無法企及的諸多自在,如《長阿含經》卷二十說欲天有十事:一飛去無限數,二飛來無限數,三去無礙,四來無礙,五其身無有皮膚骨體筋脈血肉,六身無臭穢的大小便,七身無疲累,八天女不產,九其目不眴(眨眼),十身色隨意,好青則青,好黃則黃,赤白等色,隨意而現。

  六欲天的社會制度,大略也是人間階級社會的翻版。《大吉義經》說六欲天皆有君臣、尊卑、上下之分,有龍、象、孔雀等為其坐騎。《正法念處經》說忉利天以下,有貧富之別,夜摩天以上直至色界諸天,貧富皆等。

  六欲天的家庭體制,諸經論皆說有夫妻、嫁娶之事,亦不乏一夫多妻的現象,據稱帝釋的姬妾多達億數。然其性生活的方式,與人間有別。《俱捨論》卷十一有偈概括此事:“六受欲交接,執手、笑、視YIN”。意謂四王天、忉利天男女交合,與凡人無別,只不過不洩精液,只洩“風氣”而已,用道家丹功術語來講,這是“體交氣交”了。夜摩天男女擁抱即得性滿足、兜率天僅行握手、化樂天唯相對一笑,他化自在天更是互遞秋波便成欲事,這可謂“體隔神交”了。

  六欲天的生育,與凡人不同,無懷胎接生之事,“隨彼諸天男女膝上,有童男童女(焱+欠)然化生,即說為彼天所生男女也。”(《俱捨論》卷十一)比人類胎生是要簡便干淨多了。初生時的形貌,從四王天到他化天,依次如人中五、六、七、八、九、十歲孩童,生後不久即迅速長大成人。

  六欲天的業因,共同者是行十善業、守戒、布施。《佛為首迦長者說業報差別經》說:“復有十業能令眾生得欲天報:所謂具足修行增上十善。”依所修十善的品級而有上下天之別。其次是不同程度地節欲禁欲,如《楞嚴經》卷八說,人若未能離妻妾恩愛,只是“於邪YIN中心不流逸”'一點也不想有婚外性關系,則能生四王天”;於已妻房YIN愛微薄,於淨居時,不得全味”(獨居禁欲時還不能完全沒有性的想望),能生忉利天”,逢欲暫交,去無思憶,於人間世,動少靜多”,能生夜摩天(《正法念處經·觀天品》也說:“若能離婦女,則生夜摩天”);更進一步,“一切時靜,有應觸來,未能違戾”(雖堅持禁欲生活,但對送上門的美色不能力拒),能生兜率天,“我無欲心,應汝行事,於橫陳時,味如嚼臘”,能生化樂天;“無世間心,同世行事,於行事交,了然超越”,能生他化自在天。另外,兜率天以上,還須修禅達初級定,方得往生。《涅槃經》說:“修施、戒、定,得兜率身。”

  2.色界天。色界十八天的共同業因,是行上品十善且修禅入定。《業報差別經》說,“修行有漏十善,與定相應”,能令眾生生色界天。依所入禅定的深淺,有初二三四禅天之階差。因以禅定伏欲界之欲,故雖有身體,而無男女之欲,無家庭,恆處於禅定中享受“禅悅”,可以想象,那是一個清淨離欲的禅定、瑜伽修行者們各自坐禅的社會,自然是安靜異常,超然世外,沒有人間和欲天的各種紛擾,是瑜伽行者生活的理想化。

  初禅三天,為成就初禅者所生。第一梵眾天,為大梵天王治下的人民百姓,該天身高半由旬,壽命以中劫計算(一中劫略當三十二億年),為半劫。第二梵輔天,為大梵天王的輔弼臣僚,身高一由旬,壽一中劫。第三大梵天,所居為大梵天王,身高一由旬半,壽一中劫半。《楞嚴經》卷九說,修禅定者“但能執身不行YIN欲,若行若坐,想念俱無,愛染不生,無留欲界,是人應念身為梵侶,如是一類,名梵眾天。欲習既除,離欲心現,於諸律儀(戒律)愛樂隨順,是人應時能行梵德,名梵輔天。身心妙圓,威儀不缺,清淨禁戒,加以明悟,是人應時能統梵眾,為大梵王,如是一類,名大梵天。”大梵天王的業因,除增上十善、禅定外,還有慈、悲、喜、捨“四無量心”。此王為一小世界主。道德高尚,清淨仁慈,但因生於天地萬物之先,自以為天地萬物是他所創造,以眾生之父、之主自居。《大日經》卷六說:“所謂大梵天,名我慢自然。”佛典中認為天父創造萬物的信仰,即出自大梵天。如晚近太虛法師《真現實論》說大梵天先天而生,超越陰陽,即是基督教等一神教信仰的上帝。

  二禅三天,為成就二禅者所生,此天常受發自深心的禅定“喜”樂,超離了一切由外而來的感覺經驗,其壽數以大劫計算(一大劫略當一百二十八億年)。第一少光天,身長二由旬,壽二大劫。第二無量光天,身高四由旬,壽四大劫。第三光音天,身高八由旬,壽八大劫。《楞嚴經》卷九說:“統攝梵人,圓滿梵行,澄心不動,寂湛生光,如是一類,名少光天。光光相然,照耀無盡,映十方界,遍成琉璃,如是一類,名無量光天,吸持圓光,成就教體,發化請淨,應用無盡,如是一類,名光音天。”是則二禅天特以光明為著。光音天,即已離語言,以放光代音聲以交流信息之意,此天天王,為一小千世界主。

  三禅三天,為成就三禅者所生,此天常受發自深心的禅“樂”,此樂自內源源而出,綿綿寂靜,被稱為三界中最上之樂。第一少淨天,身高十六由旬,壽十六大劫。第二無量淨天,身高三十二由旬,壽三十二大劫。第三遍淨天,身高六十四由旬,壽六十四大劫,此天天王,為一中千世界主。三禅天蓋由身心清淨為著,《楞嚴經》卷九稱此天眾生“身心安隱,得無量樂”。

  四禅九天,分凡、聖二級,皆為成就四禅者所生。此天恆處於“捨”的定心中,苦樂雙亡,心如明鏡止水,無絲毫擾動。其中凡夫天有四:一無雲天,身高125由旬,壽125大劫;二福生天,身高250由旬,壽250大劫。第三層並列二天,一廣果天,是由三禅無量淨天中福德圓明而上升者所居;二名無想天,乃外道人雙厭苦樂,力捨一切念想,“身心俱滅,心虛灰凝”,生於此天,雖如廣果天,亦身高500由旬,壽500大劫,但因“既已生滅為因,不能發明不生滅性,初半劫滅,後半劫生。”(《楞嚴經》卷九),被佛教斥為因地不正的“無想外道”,其所入定稱“無想定”。

  廣果天以上五重,為佛教中修證到第三“不還果”(阿那含),已斷欲界煩惱的聖者所居,稱“五不還天”(再不復返欲界受生),其名目為:無煩天,身長一千由旬,壽一千大劫;無熱天,身長二千由旬,壽二千大劫;善見天,身長四千由旬,壽四千大劫;善現天,身長八千由旬,壽八千大劫;色究竟天,梵文名阿吒尼迦(akanistha),身高一萬六千由旬,壽一萬六千大劫。此天為色界之頂巅,故名色究竟,又名魔醯首羅天,意譯“大自在天”,其天王摩醯首羅(Mahe svara),乃三千大千世界主,是諸神中最尊者,其形相為八臂三目,騎白牛,即婆羅門教信仰的至上神濕婆。佛經說釋迦牟尼佛的報身,亦居色究竟天,為諸十地菩薩恆常說法。

  3.無色界。此界四天,依所入定而區分,皆恆處禅定中,連固定的形體亦消失,壽命甚為綿永。說無色,也非完全沒有物質身體,只不過其形質極為微細,如《俱捨論》卷二八所言:“由彼色微故名無色,如微黃物,亦名無黃。”據說此界眾生只有佛才能看見。第一空處,住“空無邊處定”,定中唯見一無邊虛空,壽二萬大劫;第二識處,住“識無邊處定”,定中唯見心識無量無邊,“唯留阿賴耶識,全於末那半分微細”(《楞嚴經》卷九),壽長四萬大劫;第三無所有處,住“無所有處定”中,“空色既亡,識心都滅,十方寂然,迥無攸往。”(《楞嚴經》卷九),唯見一無所有,壽長六萬大劫;第四非想非非想處,住“非想非非想定”,“於無盡中,發宣盡性,如存不存,若盡非盡”(《楞嚴經》卷九),沒有任何觀念,但還有分別無念無想的微細心存在(非非想),壽長八萬大劫,為三界中的長壽冠軍。非想非非想處為三界之頂顛,故名“有頂”。《楞嚴經》卷九說生四無色界天者有兩種人:一是從無想天等外道天繼續深入禅定而入,為凡夫,二是從五不還天上升,多住於超越三界的“受想滅盡定”中,而寄居於非想非非想處,為不回向大乘的鈍根阿羅漢。關於四無色界天的住處,有二說:一說在色究竟天之上;一說無別住處,如元代帕思巴《彰所知論》說:“無色界者無別處所,若有生者,何處命終即彼生處,作無色定,故名無色。”

  佛經中述說,人生之時。也有天神隨生。如《華嚴經》說:“如人生已,則有二天恆相隨逐,一曰同生,二曰同名。天常見人,人不見天。”此蓋即所謂記人善惡的善惡童子之類。

  諸天雖然長壽快樂,神通自在,為世人艷羨,但也仍有其苦惱,欲界天下二天中,有宿世修福不多而相對貧窮者,或為人臣妾,受他所制,或神通未能如意,或受阿修羅作亂的戰禍威脅;而且不管壽命多長,福報多大,即貴為天主,也終有一死。六欲天臨死前有五種預兆出現:身光消失、不樂本座、花冠枯萎、天衣垢壞、身出汗臭,生平一起嬉戲玩樂的天女們,見到這種“五衰相現”,便皆遠離。又以天眼觀見將生何處,若是墮落,則更是淒惶恐怖,痛苦不堪,如地獄苦。《正法念處經》偈雲:“如蜜和毒藥,是則不可食,天樂亦如是,退沒時大苦”。規誡眾生不可貪著天界之樂,應思出離三界。

  人間皇帝的福報,遠遠比不上一個最普通的天人

  “福藏根本”者,“藏”是無盡之義,如來一毛孔之福亦無限量,故佛身為無量福德所依之根本。

  “藏”是無盡的意思,“根本”是所依的意思。佛身上極微小的一個毛孔,福德尚且沒有限量,何況其他無量的相好莊嚴,所以佛身決定是無量福德的所依。

  下面引《拋石經》作證明:

  又《拋石經》雲:“合贍部洲所有眾生福德,較統攝一洲鐵輪王之福,百千分不及其一。

  南贍部洲所有眾生的福德總合,與統攝一洲的鐵輪王相比,還不如他的百分之一,千分之一。

  如是,合二大部洲所有眾生福德,較統攝二洲銅輪王之福,百千分不及其一。

  二大部洲所有眾生福德的總和,與銅輪王的福德相比,還不如他的百分之一,千分之一。

  萬億統攝四洲金輪王福德,較一四大天王眷屬之福,百千分不及其一。

  一萬億個統攝四洲的金輪王的福德總和,與四大天王一個眷屬的福德相比,還不如他的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在人間,我們常常說皇帝洪福齊天,實際上人間皇帝的福德遠遠比不上一個最普通的天人。再看:

  萬億四大天王眷屬福德,較一四大天王之福,百千分不及其一。萬億四大天王福德,較一忉利天眷屬之福,百千分不及其一。萬億忉利天眷屬之福,較一忉利天王之福,百千分不及其一。

  就象這樣,隨著眾生階位的升高,福德也極大倍數地增上。

  例此,夜摩天眾夜摩天王,兜率天眾兜率天王,化樂天眾化樂天王,他化天眾他化天王,大梵天眾大梵天王,乃至色究竟天,前前福德萬億倍,較後後福,百千分不及其一。

  與前面的講法相同,一萬億個帝釋天王與一個夜摩天天人相比;一萬億個夜摩天天人與一個夜摩天王相比;一萬億個夜摩天王與一個兜率天天人相比;一萬億個兜率天天人與一個兜率天王相比。像這樣一直比到色究竟天的天王,前前的福德不如後後的百分之一,千分之一。這樣看起來,作人再有福報,也遠遠比不上天福,而下界天的福報又遠遠不如上界天。所以貪欲越重,越沒有福報,貪欲越薄,境界越清虛,福報也就越大。下面再看上界天王和出世間的羅漢誰的福德大:

  萬億色究竟天天王福德,較一獨覺羅漢之福,百千分不及其一。

  三界當中,福德最大的是色究竟天的天王,但是一萬億個色究竟天天王的福德總和,也比不上一位獨覺羅漢的福德,連百分之一、一千分之一都沒有。可見出世間福德才是大福,阿羅漢跳出三界外,生死當中的神仙、天王,哪裡能有這種福德呢?

  下面再比較羅漢和菩薩:

  萬億獨覺羅漢福德,較一安住慈心三昧菩薩之福,百千分不及其一。

  這一句是顯示小乘福德與大乘福德的差別。小乘的極果是獨覺阿羅漢,但是一萬億個獨覺阿羅漢福德的總和,與一個安住慈心三昧菩薩的福德相比,不如他的百分之一,千分之一。所以,大乘菩薩的福德才是大大福。大家想一想,只是求自己解脫的小乘福德,怎麼能與大慈濟世的大乘福德相比呢?所以,大乘利他的福德才是大大福。

  再比較低位菩薩和一來菩薩:

  萬億安住慈心三昧菩薩福德,較一一來菩薩之福,百千分不及其一。

  一萬億個安住慈心三昧菩薩的福德總合,不如一來菩薩福德的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十地菩薩利益眾生已經達到任運無障礙,境界極其不可思議,所以福德極大。《寶性論》中說:“如是普於虛空際,無邊有情恆時中,具慧任運無障礙,真實廣行利生業。”

  恆河沙數一來菩薩福德,較一佛陀之福,百千分不及其一,乃至算數譬喻亦不能及。”

  如同恆河沙數的補處菩薩,他們的福德總和,與一尊佛的福德相比,還不如佛陀的百分之一,千分之一,乃至算分之一,喻分之一。這樣才了知佛是最大福。我們尋找福德之王,找到最後,就是佛陀。小乘聖者、大乘聖者的福德總和遠遠比不上佛的福德,所以佛是福藏根本,佛的福德最為偉大。不通過經中這樣校量,我們可能認為佛的福德與菩薩、天王等差不多,或者只是比阿羅漢大一些,通過上面佛語的開示,我們才知道,上界與下界、出世間與世間、大乘與小乘、佛與菩薩之間,在福德上有極大的差別。這樣才顯示出佛陀是天中天,是聖中聖,是最偉大的導師。

  下面再看佛陀色身相好的福德,又是如何一層比一層殊勝的:

  又如雲:“以十倍所有有情福聚,成就佛一毛孔;

  所有有情福德總和的十倍,相當於成就佛身一個毛孔的福德。

  以百倍所有毛孔福聚,成就佛一隨好;

  以成就佛身所有毛孔福德總和的一百倍,能成就佛的一個隨形好。

  以千倍所有八十隨好福聚,成就佛二十九相之一相,除白毫、頂髻、法螺三相;

  以成就佛身八十隨形好福德總和的一千倍,能夠成就佛陀其他二十九相當中的一相,白毫相、頂髻相、法螺相不包括在內。

  以萬倍所有二十九相福聚,成就佛白毫相;

  以成就這樣二十九相福德總和的一萬倍,成就佛的白毫相。

  以十萬倍白毫相福聚,成就佛頂髻相;以萬億倍頂髻相福聚,成就佛法螺相。”

  以成就白毫相福德聚的十萬倍,成就佛的頂髻相;以成就頂髻相福德聚的萬億倍,成就佛的法螺相。

  根據上面的教證可以了知,佛身的每一分都是以無量福德而成就,而且相好越殊勝,福德越廣大,大到無極,這樣就可以決定佛身是福藏根本,已經圓滿成就十法界當中最不可思議的大福德聚,確實是“天上天下我盡見,一切無有如佛者。”

  以上節選自 益西彭措堪布講解三寶功德的講記

  ——《隨念三寶經釋·無盡吉祥妙音講記》

 

上一篇:中國首次瀕死調查:唐山大地震還陽者看到地下宮殿
下一篇:大安法師:帶業往生只能帶宿業嗎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