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為真佛,須先從能為真儒始。若於正心誠意,克己復禮,主敬存誠,孝友弟恭等。不能操持敦笃,則根基不固,何以學佛?選忠臣於孝子之門,豈有行悖儒宗,而能擔荷如來家業,上續慧命,下化眾生乎?佛法大無不包,細無不舉,世出世間,無一法不在范圍之中。
——印光大師《復汪夢松居士書(增一)》
儒佛二教.合之則雙美.離之則兩傷。以世無一人不在倫常之內.亦無一人能出心性之外。具此倫常心性.而以佛之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為克己復禮.閒邪存誠.父慈子孝.兄友弟恭之助。由是父子兄弟等.相率而盡倫盡性.以去其幻妄之煩惑.以復其本具之佛性.非但體一.即用亦非有二也。此實也.
——印光大師《復安徽萬安校長書》
“談玄說妙修證次第,自以佛書最為詳盡,而我等初學之人,持躬敦品,處事接物等法,雖佛書中亦有說者,但儒書所說,尤為明白詳盡,適於初學,故今多引之,以為吾等學佛者之一助焉。”
——弘一大師《改過實驗談》
“《起世經》雲:佛言,我遣二聖往震旦(中國)行化,一者老子,是迦葉菩薩;二者孔子,是儒童菩薩。明知自古及今,但有利益於人間者,皆是密化菩薩。”
——永明延壽大師《萬善同歸集》
或問:三教聖人本來一理,是果然乎?曰:若以三界唯心、萬法唯識而觀,不獨三教本來一理,無有一事一法,不從此心之所建立。
——憨山大師《道德經憨山注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