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月廿八日敬接惠函,並所著儒佛諸書,捧讀之下,感愧無極。印光尋常粥飯僧耳,無事不親翰墨。迫不得已,禿筆俚語,聊取塞責。何得過為贊譽,致失切磋琢磨,麗澤輔仁之實益也。閣下博學多聞,為儒門躬行君子。所著《讀書錄》及《少年進德錄》等悉皆精微純粹,吾無間然。允為聖教金湯,後生模范。
至於佛經箋注,雖大體淵懿美妙,而其中頗有小不恰處。瑕瑜不掩,斯之謂矣。以閣下之學問見地,何為亦有見不到處?良以佛法乃超凡入聖、了生脫死之法,其中若文若義,若事若理,有與世共者,可以常情測之;有不與世共者,不可以常情測之。印光固愚癡無似,出家三十余年,不敢疏經之一字一句,以己未明心,曷能仰契佛意故也。古人注經,有十年八年注一部者,有畢生只注一部者。若天台、賢首、永明、蕅益等,實系久證法身,乘願弘法,未可以泛常比之也。
閣下研究佛經不過三數年,便能窮深盡奧如此。若用十余年工夫,印光當於所注一字一拜,一以報弘經之恩,一以企永劫流布耳。今以謬許同志及與知己,又令一一指其見不到處。然光目等生盲,不能一一詳閱,姑就所見,略標一二。而愚忠無補,狂言駭聽,但可作研究商量之微資,未可依決定無疑之確論也。祈垂麈政海涵,則幸甚幸甚。
……
印光目力甚衰,藏經大字尚不能看。閣下著述字過小,不敢多看,但只隨便翻閱而已,故隨所見者而標之。總而計之,二十分中未能看於一分耳。
制序發揮,須求名人。印光活埋海島,兼且無學無德,禿筆土語,何能發揮奧妙?是以不敢承命,祈垂原諒。
如來舌相,義意無盡。以目力不給,且就急者而論之。
節選自印光大師:“復丁福保居士書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