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達照法師:《數沙》之一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一

  問:修行人當謀何事?曰:謀道。

  問:道可謀乎?曰:謀其天然。

  問:既天然又何以為謀?曰:謀,亦天然也。

  問:善哉!斯謀?曰:當虛其心以待之,斷其念以求之,大其量以容之,慎其行以養之。然後方可與謀道也。不然,終成敗絮,徒具金表,止騙得過俗人,豈瞞得了明眼?

  問:余數十年來,孜孜不倦於道業,雖能說得大乘經典,然至今仍未得個入處,何況入後之獅子行乎?願仁者慈悲,為開甘露門,示真實路!

  曰:可爾。即搭衣展具,頂禮三拜,卻坐一面,聆聽法要。

  二

  修行別無難處,只是歇!將心歇下時,一切分別識心斷盡,看自己:一絲念頭也沒有,毫無把捉,毫不動搖;此時,只是眼前事歷歷在目,亦不知是心見是眼見,亦不分是好事是壞事,亦不曉是能知是所知,亦不管是自知是他知,只是明明白白、清清楚楚。更確認一下自己,真的一絲念頭都沒有了,這便是真的明心見性時刻。若到此地步,還要錯卻,不敢承擔,實在是太可惜、太可憐了。

  於此體認之後,便需要磨練慧心、革除習氣,只要遵守兩個字“保”和“任”,保護自己於一念不生時體認得來的境界,任自己的一切思想感情自由流動。如此用功,定可開大智慧,得大機大用,最終慶快平生。此中有極其深奧的道理在,須細細玩味!

  三

  若未能當下體認者,則需要選擇一種法門來修習,佛法修行的門路很多,只要是對自己根器的,就是最好的法門,這又需要有明眼的善知識來指點,法不對機,是師父的過錯,非徒弟之咎。得法後,不認真修學,朝三暮四者,乃是學人之大錯。而學人在修學過程中,出現了問題,不能得到很好的解決者,又是其師之罪過。這中間又有各人的福德因緣所至。所以,在修學佛法之前,先得觀察學人德福的情況如何,若福德尚有所欠缺者,一定要先培養福德,令其具備修學佛法的善妙因緣。如果不這樣安排,而使其日後生退心者,為師罪過不淺!

  所謂培養福德,就是先把學人調節成為一個具有正確人生觀的人,先教他做一個有非常優秀的生活態度的人,有了這種美好的生活態度,對以後的修學佛法,將有特別大的幫助。可以說,是事半功倍的。現在有很多人,不能做到這一點,因此也就有很多人,在修學佛法的旅程中慢慢地失去了信心,最終背道而馳,殊為可惜!

  四

  修行最難過的一關,就是“情”關,如果能把這個問題解決了,以後的修行道路就是一路綠燈了。怎樣來解決這個問題呢?

  情,無非是兩個方面的,一方面是親情,另一方面是愛情,這兩者都同樣難以解決。小乘人面對這些“情”景,躲之唯恐不及,以種種觀想,使自己對它產生厭惡,讓它對自己沒有任何影響,這就算是解決問題了。但大乘修習菩薩道的行人,卻要不但能夠使它對自己沒有負面的影響,而且要讓自己對它有正面的影響。這就給大乘行人一個更為艱巨的任務,並且要行大乘佛法,這個任務還是必須要承擔得起來,絕對不能有逃避的想法,更何況是逃避的做法呢?

  “升華”,是大乘行人解決“情”字的最好辦法,朝著這個方向去走,道路便會越走越大,眼界也會越來越寬闊,心胸更是越來越坦蕩。一直到把爛鐵鑄成佛像為止,世界的一切,便都難不倒你,生活的一切便都是修行的最佳時刻,“情”字也就得到圓滿的解決了。所謂“覺有情”正是此意。

  五

  修行的另一個難關,就是“懶”關。有人說,“人之初,性本惰”,是有深刻意義的。尤其是出家的人,對世俗的一切追求都拋在腦後了,便養成了“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的得過且過情緒,對現實人生和社會都很麻木,呈現出死氣沉沉的狀態。這無疑對修行大乘佛法來說是一個極大的障礙。

  “懶”與“閒”不一樣,修行人當學“閒”,斷不能有“懶”的毛病。

  “閒”是指心而言,歷一切事,無論大小、好壞、稱譏、苦樂,心常坦淡淡的,如月照臨巨壑,似風游行太虛,有聲有色,忙忙碌碌,無牽無掛,自自然然,這是真正的閒。能如此者,即是人間瑰寶、佛法健兒。

  若是“懶”,則不思上進,萎靡退縮,任習氣流轉,任心緒煩亂。世間事業不能成就,佛法修學亦復落空。虛度光陰,枉入佛門;糟賤生命,濫受信施。可憐可憐!

  應當奮起精進,革除現時當下的一念煩惑之習氣。如何革除?就是要比現在的“懶”還要更懶一點,連自己想懶得做事的想法也不要使它產生,也懶得去想。進一步就是根本不想要不要去做或不做。

  於是,發現生命原本是如此的自由,每一件事情都是如此的簡單,如此的從容。

 

上一篇:地藏菩薩感應錄:命懸一線如神助 母脫危境仗佛恩
下一篇:達照法師:《數沙》之二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