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根讓仁波切:發菩提心的意義與訣竅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根讓仁波切

  有沒有菩提心,是判定大乘或小乘的根本依據,同時也決定了今後修行成就的大小。小乘的羅漢只顧自己出離輪回,而大乘菩提心是無私地去幫助一切眾生都能解脫的大慈悲之心。菩提心是整個佛法的精髓。

  沒有發菩提心的人,就算他正在修行密宗大法,實際上也已落入小乘。為什麼呢?從因果的觀點來看,發心是成就的因,發的心越廣大,成就的果就越廣大。反之一個人如果只是為了謀求個人快樂為目的去學佛,就是一種自私的發心。為滿足私欲去學佛,怎能結出無上的佛果?!因此,一些大成就者干脆精辟地說:“佛教就是慈悲”。發菩提心應建立於一切修法之前,就算一個人修的法是小乘,如果他有廣大的菩提心,那麼他實際上已是在修大乘佛法,所作皆是菩薩行。

  很多佛教徒喜歡大談空性、中觀這些他們認為很高深的理論,而往往忽視了慈悲心的修行。如果沒有菩提心,根本無法通達空性,一旦具備了廣大的菩提心,慈悲心會自然地將你帶入空性的體悟。所以想了解空性,最好的方法是修菩提心。

  蓮師說得好:“殊勝之道就是服務於他人,任何厭倦‘無我地服務於他人的心’增長時,證悟的路途就加長了。”

  如何才能發出菩提心呢?傳統的方法是先修慈、悲、喜、捨四無量心。

  慈:願一切眾生都能具足快樂和快樂之因;

  悲:願一切眾生都能永離痛苦和痛苦之因;

  喜:願一切眾生永遠都不離無痛苦的妙樂;

  捨:願一切眾生都能遠離貪愛嗔恨的分別,心住於平等。

  四無量心是菩提心的種子,因此可以通過以上的發願來開啟和擴展自己的菩提心。

  發心又可分為願菩提心與行菩提心兩種。比如有人落入水中又不知水性,馬上有性命之危,你看到之後,出於對他的的慈悲,立即想去救他上岸,這個願望是願菩提心。當你決心已下,跳入洪水中奮不顧身地救起溺水者,這一舉動就是行菩提心。只有先發出願菩提心,才會生起行菩提心。

  關於願菩提心的修持,有三個方法:

  一、修自他平等;

  二、修自他交換;

  三、修重他逾已。

  把自己看得比較優越,把別人看得比較低賤的傲慢心理,是發展慈悲利他的主要障礙。所以要明白眾生在本性上是平等的--真正的慈悲心是平等的心境。認識到這一點才能將自己的快樂、美好施予眾生,並且去承擔他們的所有痛苦,進而才會產生尊重、愛護眾生超過自己。如此,善良的品質就可以增加。以上這三個方法都有具體的修法,在此恐繁不錄。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很善巧的方法。

  比如有一次,巴珠仁波切和他的心子紐舒龍多在山中閉關,一天,他們收到了一大塊上好的酥油,原來是紐舒龍多年邁的母親,日復一是積攢下來,然後托人從遙遠的家鄉帶來的。巴珠仁波切對紐舒龍多說道:“你看看,你媽媽是多麼疼愛你呀!你在修法時,是否經常想到她老人家。”

  紐舒龍多誠實的回答:“我是想到了媽媽,但不是常常想到。”巴珠仁波切喊道:“你真是沒有人性啊!她把你帶到這個世界上來,給了你一切。你卻不曾為她多作祈禱!真是丟臉啊!我給你七天時間,你在七天中必須專門思維媽媽無比的慈愛和恩德。

  依照上師的囑咐,紐舒龍多在七天裡對她母親的恩德與慈愛有了深刻而清晰的體會。他將這種感恩之情擴大,無始以來一切眾生都曾做過自己的母親。一種利益眾生的菩提心在他心中綻放開來,他比任何時候都強烈地生起了去救渡眾生的願望。

  至於行菩提心,就是把對眾生的關愛慈悲,真實地付諸於行動之中,包括:布施、持戒、安忍、精進、禅定、般若六個方法(六波羅密)。真正的菩提心不但應在心中生起,更應付諸行動之中。

  有個老喇嘛喜歡獨自在山間的一潭清水前觀修,那正好有一塊平坦的大石頭,他可以坐在上面,可是每次當他剛坐好,准備開始修行的時候,卻發現有幾只小飛蟲落入水中掙扎,他慈悲地彎下腰去,將它們一一撈起,放到安全的地方,當他再一次調整好盤座的姿勢准備開始修法時,再一次地發現又有其它的小蟲飛到潭水裡,在無助的掙扎。

  他就這樣日復一日,從來沒有安靜的坐著,他把修法的時間都用在打撈落水小蟲的事情上了。他的師兄弟知道以後,都來勸他:“你可以到別的地方去,遠離這些瑣事的干擾。”一位好心的師兄說到:“那樣就可以很快進入甚深的禅定,開悟的時間就指日可待了!”另一位師弟接著說:”你可以試著閉上眼,不要被世間紛亂的幻像所吸引。”另一位師兄干脆說到:“你這樣反復坐下、站起、坐下、站起,怎麼能夠修行成功呢?”

  ……

  老喇嘛聽完了他們你一言我一語的善意關懷,對大家說到:“各位師兄說得很對,如果我能安靜的觀修,那麼我的修行功夫一定很有進步,可是我每天誦經,反反復復發願要幫助一切眾生,並不斷地念誦觀音菩薩無私的大悲心咒,怎麼能夠忍心眼睜睜地看著這些可憐的小生命溺死在我眼前而裝著沒看到呢?就這麼簡單的一個問題,他的那一群師兄弟竟不知如何作答。

  所以,菩提心不要僅僅在嘴上說說而已,這樣是沒有太大的實際意義的。應從最小的事做起,盡力去幫助眾生。現在很多人就是這樣的,看到別人都要病死或餓死了,本來是可以幫助他們,給點藥品或吃的東西,就可以很直接有效地解決了,可他們卻不願意去做,卻躲在自己的佛堂前發願、祈禱、頌經,還貌似慈悲地說把一切功德回向給眾生,這其實是為自己的自私找借口而已。

  從發心的自相來說,可分為世俗谛菩提心和勝義谛菩提心。前者在資糧道與加行道上所修,一旦到了五道中的第三層位--見道的時候(初地菩薩),即可生出勝義谛菩提心。這種菩提心依靠修持證得自然流露,毫無造作,離一切戲論。此時,就有能力直接去利益眾生。當然目前給你們講勝義谛菩提心還為時尚早,只是讓大家能明白修行的整個路徑。但要達到更高層次需要一個過程,就象上樓梯,只能一級一級地上,不可好高鹜遠。

  為加深對菩提心的了解,可以學習寂天菩薩的《入菩薩行》及各教派對此書注疏,以及噶當派大成就者朗日塘巴的《修心八頌》和薩迦派無著賢的《佛子行三十七頌》等,大圓滿前行引導文中也有專門教授。寂天菩薩是這樣贊美菩提心的:

  它是駕馭死亡的甘露,

  它是消除貧苦的無盡寶藏,

  它是撲滅疾病的靈丹妙藥,

  它是漂流於生死苦海眾生的庇蔭大樹,

  它是驅散妄念烏雲的明月,

  它是根除幽暗無明的艷陽,

  它是覺悟者的慈悲心。

  我們應先了解發心的種類。我們要修大乘佛法,都有各自的動機,但不外乎以下三種:

  1、國王式發心,2、船夫式的發心,3、牧童式的發心。

  所謂國王式的發心,就好象國王先摧毀一切外敵,清除一切國內的隱患,自己先坐穩王位,再盡君主的義務,安撫一切百姓。比喻修行人想自己先成佛,然後再渡一切眾生到佛位。

  而船夫式的發心,是指修行人想自己和一切眾生能同時成佛,同時獲得解脫的妙樂,就如同在江河上擺渡的船夫,他的目標與努力都是為了自己和所有乘船的人能一起到達河對岸。

  最殊勝的發心就是第三種牧童式的發心。牧童為了牛羊能吃到嫩草和飲水,並防止虎狼等野獸的傷害,於是將羊群趕在前面,他自己走在後面。就象地藏菩薩所發的願:“地獄不空,誓不成佛!”修行人只有發這樣的心,為了先將一切眾生都安置於佛位之後自己才成佛,才會有最高的成就。但千萬不要私下裡偷偷地想:“只要能快點成佛就發第三種心吧,反正也不可能所有人都真的成佛。”如果你有這種念頭,實際上就沒有牧童式的發心了。牧童式的發心應是從心底裡真真切切地發出的,完全是出於慈悲輪回中的苦難眾生而生起的,只有這樣,才會有無與倫比的巨大心力。

  因此發牧童式的菩提心,應貫穿於修行的始末。開始時依靠念誦儀軌,思維法義並在皈依境(代表你誓言的見證人)前長期地反復修持。直至進入見道位後,能通達法爾真如,悟入空性就產生了無造作的的勝義谛菩提心。到了那個時候,也不需要儀軌來引發,自然而然的,時刻不斷地就有遠離戲論的無偽菩提心。

  發菩提心,在大圓滿前行裡被列為不共五加行其中之一,原理是在上師三寶前思維和念誦發菩提心的儀軌,把上師三寶聖眾作為你誓願發心的見證人,在他們面前至誠地發願,誓願生起無我利他的菩提心,以此不斷引發、擴大自己對眾生的大悲心。修發心時也應觀想皈依境,與修皈依大禮拜的方法相同。觀想六道一切眾生遍布四周,思維他們從無始以來生生死死輪回中,沒有哪一位不作過自己的父母親。

  因為我們的癡太深了,不知道前世是怎麼樣,不知道一切眾生都做過自己的父母親。比如說你這輩子從出生一直到十歲之間做過什麼事,你現在去想一下,完完全全都忘記了,就好象沒做過一樣。我們是一個月兩個月,一歲兩歲三歲……這樣長大的,可是十歲前做過什麼,都不知道的。這是因為我們太愚癡了。無始以來我們常常做著貪嗔癡的工作,這個癡就越來越深,前生前世就不知道了,下一輩子就更不用說了。

  因果是很清楚明白、很實實在在的,但我們的癡太深了,所以就覺得因果很神秘。從前,釋迦牟尼佛有個弟子叫嘎打耶那,是位成就者。印度所有的出家人,一到中午,就托著缽,到有人住的地方乞食。不可以乞過三家,如果三家都不送吃的給你,那這一天是不能吃飯的。也不能開口討,出家人一到門口,就振響錫杖,在家的人聽到聲音就來供養。然後,出家人就回到休息的地方,打坐修行。嘎打耶那已經修成阿羅漢了,當他和幾個弟子一起乞食時,見到一個女人抱著一個小孩在那裡吃豬肉,旁邊來了一只狗,女人就用骨頭來打狗。阿羅漢就笑得不得了。弟子們問他為什麼笑?嘎打耶那說輪回確實是很可笑的,他以智慧和神通知道輪回是真的很可笑。輪回就象是無知小孩玩的游戲,就象我們正常人看瘋子,覺得他做事是很不正常很可笑的。真正的大成就者看著我們在輪回中做著貪嗔癡的工作,不停流轉,也是象瘋子一樣的。嘎打耶那就給弟子說,這個女人前世的仇人就是她現在的小孩,她這輩子的父母親都落入了畜生道,媽媽就是那條狗,她吃的豬肉就是爸爸的肉。這個愚癡的女人,吃她的父親,打她的母親,抱著自己的仇人。這不是很可笑嗎?

  一切眾生都是這樣的,大家都吃肉,就是吃自己的父母親,知道嗎!!我們經常傷害別人、動物和很多眾生,狗也好,蟑螂也好,隨便就打死它,那也是打你的父母親。輪回真的很可笑,但也沒有辦法的,因為我們的癡太深了。所以,我們一定要發菩提心,要幫助一切眾生,讓一切眾生離苦得樂。

  對我們來講,這輩子除了自己的根本上師外,最大的恩德就是自己的父母親。大家都要清楚,父母親的恩德是比不上根本上師的。如果你在這輩子跟根本上師學佛,真正修到大圓滿的法,消除了貪嗔癡和業障,你就從輪回中解脫了,這不是最大的恩德嗎?所以說父母親的恩德不及三寶和上師的恩德大。從世間法來講,除了三寶和上師,沒有一個人比得上自己的父母親。你從出生一直到長大,都是父母親養育的,這個恩德非常非常大,是難以表達的。所以,一定要報答父母親的恩德。

  我去過很多地方,對這些事比較了解。以前我們中國人都是非常講孝順,非常恭敬父母親的。現在情況就不同,很少有人崇尚孝道。你們看,你從小上學交的學費,你吃飯穿衣,都是父母親供養的。如果你有小孩,你就思考一下,只要小孩快樂,我再苦再累都無所謂。你小時候你的父母也對你這麼好的。畢業了,父母就幫你找工作,找到工作,就有工資了,你開始自己生活。這全都是父母親的恩德,你知道嗎?你們完全都不知道,認為這是他們應該做的。你們離開家自立了,就把父母親丟在以前住的地方,幾個月甚至一年都不去看他們,有錢了就認為這是我自己賺到的,應該是我自己享有。現在很多人都是這樣想的。國外很多人就是這樣,只管自己生活,不管父母親死活。可是,碰到比較困難的事呢,又想到父母親,又去找父母親幫忙。你快樂的時候就不用父母親,困難的時候就需要父母親。父母親真的很慈悲,你去找他們,他們一次又一次無條件的幫助你,沒有什麼捨不得的,很多錢財和好東西都慈悲地給我們,要自己用就很捨不得,這都是為了自己的小孩好。

  要這樣思維:一切眾生和現在的父母親一樣,他們也曾對我百般關心,萬般呵護,有好吃的先給我,有好衣先給我穿,極其慈愛地將我養育成人,他們對我的大恩大德比山更高,比海更深。然而,這一切恩重如山的父母,卻無一不是深陷輪回泥沼之中難以擺脫,深受種種痛苦,但他們卻因往昔的惡業,沒有智慧,分辨不出什麼是正法,什麼是邪法,沒有人去幫助他們,救護他們,他們自己也希望能尋找到一點快樂,每個人都不想受痛苦,但心裡想的和現實往往是相反的。這都是因果報應。就象無依無靠的盲人漂泊在荒郊野嶺。這些父母眾生,都還在輪回之中受種種大苦,我怎能忍心棄之不管?!卻想自己先解脫成佛,這豈不是太自私,太無情了!因此,我要向過去的大菩薩們學習,學習他們為幫助一切父母眾生離苦得樂的而行種種菩薩行,只有修行佛法,才可以報答一切眾生的恩德和幫助一切眾生。我們都是凡夫,完全都沒有辦法真正幫助到眾生。比方說,一個母親和一個小孩同時都掉到河裡,兩人都不會游泳,兩人相互都很慈悲對方。母親想:“啊,我的小孩一定要得救。”她連自己都不顧。小孩想:“啊,我媽媽一定要得救。”也很慈悲他的媽媽。但兩人都不會游泳,都在水裡,兩個都互相幫不了的,所以沒有辦法得到解脫。我們都是在輪回裡的凡夫,想幫助眾生,想幫助一切父母親,卻沒有很大的力量,所以是幫不了的。因此我們一定要發菩提心:我一定要報答父母眾生的恩德,一切眾生我都要幫助,一切眾生都要得到快樂,一切眾生都要得到成就。我做功課、修心、打好大圓滿的基礎,就是為了一切眾生而修行。要牢牢記住只有一個真切的願望:為了輪回中的所有眾生都能全部獲得解脫而精進修法,同時念誦儀軌中的發心四句頌:

  伙!(希有難得啊,無比殊勝啊,贊歎之意)

  種種顯現水月幻化相輪回相續飄泊眾有情

  自心光明法界中休息發四無量大乘菩提心

  盡力多誦(五加行中要求至少應念十萬遍),同時應了解句義:在六道中一切顯現出來的境象,都如同水中月、鏡中花一樣虛幻無實的,眾生卻因愚癡執幻象為實有,造下種種惡業而在輪回裡不斷地生生死死,枉受輪回之苦不能出離。為了他們都能在自心本覺的法身光明中休息,永得妙樂,我從此生起慈、悲、喜、捨四無量心,並使之擴大,升華至菩提心,發誓一定要將眾生一個不留地度脫輪回苦海,直至他們都成佛。

  同時對皈依境中的上師三寶聖眾應生起虔誠的信心與無比的恭敬,每次結束修法時,觀想一切聖眾都化為虹光,融入中間的上師心中,上師又化成一道虹光融入自己的身上。以這個殊勝的因緣,上師三寶一切聖眾心中的勝義菩提心傳遞到了自己的心中,我的心中也生起了與他們無二無別的勝義菩提心!

  於是發願:“如果珍貴的至寶菩提心,在我的心中尚未生起,願急速生起;若已生起,願它能不斷擴大增長,並且永不退失。”最後以回向功德結束。

  如果一定要找出八萬四千個修行方法之中有什麼可以固定套用的模式的話,那麼這個模式就是前行的發菩提心,正行的無執著地住於空性和結行的功德回向。這是至關重要的三個神聖的原則,適用於任何修法。正所謂“萬變不離其宗”。最初我們強調修法動機,是為了要去幫助一切的眾生,這是我們真真切切的出發點。在正行的修法是,應了知“一切有為法,皆夢幻泡影”而修,如看電視,盡管電視機裡的一切人、事都是這麼活靈活現的,與我們如此接近,卻全都是了無自性的幻像而已。每次修行結束,哪怕僅僅念一句六字大明咒,也應把由此產生的善緣、利益、安樂等等功德回向給一切眾生。

  修發心儀軌時,很重要的是要有實際效果。古德說:“發菩提心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能生起菩提心。”所以念誦四句頌時,自己心裡一定要生起對眾生真實的慈悲心,幫助、救護他們的真實心態,不然就是自欺欺人了。嘴巴上是念誦了十萬發心頌,心裡卻沒有菩提心,如此只是浪費了自己的時間,沒有一點點的實際意義。

  況且,你反反復復不斷地在上師三寶前信誓旦旦去幫助眾生,去慈悲眾生,但卻從沒在行動上有任何表示,這難道不是在十萬次地欺騙佛菩薩嗎?還有什麼比這種行為更罪業深重的呢?所以應當斷除這種欺騙上師三寶,欺騙眾生,欺騙自己的行為,時刻精進地修發心,努力讓菩提心在心裡真實地生起。

  就這樣修,菩提心就會越來越強大。

  發菩提心是佛陀所說八萬四千法門一切精髓的總匯心要。有菩提心的人就好象擁有如意摩尼寶珠一樣,一切自當滿足,沒有菩提心的人一切修法都缺失了,也不可能開悟成佛。一切生圓次第的法門如:忏罪、集資、持咒、修本尊、上師相應法等等的目的也是在於能通過修法令你生起菩提心。

  因此要明白,為你講授菩提心竅訣的上師比起為你講授其他法要的上師恩德更大。有一次,阿底峽尊者在提到他的各位上師時皆合掌當胸,但說到他的根本上師金洲大師時,雙手合什於頭頂上並流下眼淚,呼喚上師的尊名。他的弟子不解地問:“尊者,為何偏偏在說金洲大師時合掌於頭頂,難道其它諸上師都比不上金洲大師的功德大嗎?”阿底峽尊者答道:“我的所有上師都與佛無別,功德沒有任何的差別,只是對我的恩德不一樣。我現在心中有的這一點點菩提心,全都有賴於金洲大師的恩德而得到的,因此,他對我的恩德最大。”現在的眾生大多喜歡去追求名氣很大的上師,很大的法,對於修行來說,這完全是錯誤的。薩迦班智達曾說:“愚蠢的人追求名氣,以名氣恆量人;有智慧的人不輕信名氣,他會先作深入細致的了解再作決定是否可行。”

  什麼才是我們需要的上師呢?不管他的名氣是大是小,只要通過他的教導,我們能在身心中生起對慈悲、菩提心的了解與真實的體悟,這就是得到了最大的加持,這個上師就是對你恩德最大,也是你真正需要的上師。

  所有的大成就者,都是沒有什麼差別的,名氣大小只是他們的願力,與眾生的因緣不一樣。有很多的上師生前都默默無聞,平凡得不能再平凡,有的甚至不名一文,被世俗人視為異類,可死的時候示現了虹光化身,這時所有人都去朝拜。那還有什麼用呢?他生前你不去請問法益,等他去世了你才有信心,為時晚矣。而現在的末法時代,許多名師並不是明師,這是要千萬小心的啊!所有好的上師傳的法皆為你能產生菩提心,對菩提心避而不談的所謂大法,是沒有什麼意義的。

 

上一篇:積德,神奇的“德”字
下一篇:沒人不想知道富貴帶到來世的方法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