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在世的時候曾說過:出家眾作為住持正法,在家眾作為護持正法,很多弘法利生的事業必須要居士參加。所以佛教的七眾弟子,不管出家眾在家眾,都要精誠團結,親密無間,共同來護持正法,弘揚正法,使正法久住!
一、佛法僧三寶為信仰的根本
作為一名居士,必須要建立這個根本,實際上不僅僅是居士,包括七眾弟子(出家眾、在家眾)都是一樣的,這是信仰的根本,沒有這個根本談不上學佛。
我們信仰什麼?什麼是正信?就是信佛寶、信法寶、信僧寶,信三寶的功德。
為什麼說佛法僧三寶是信仰的根本?
第一,佛寶。佛,佛陀叫覺者,佛者覺也,這個覺是從因地到果地上的覺,因位上有六度萬行的功德,果位上有三身四智、大悲大智大願大無畏功德,所以佛被稱之為 “天中之天,聖中之聖”。佛就是苦海的舟航、人天的導師。我們向佛陀學習,那就是要以因位的佛和果位的佛的功德為榜樣,走向覺悟的光明大道,不再像凡夫一樣,迷六塵境界、五欲境界,迷因果,那是妄啊!我們不要再走那條路,那一條路叫死胡同,是走不通的,所以應該要有這個覺。
第二,法寶。法,就是佛說的教法,包括經、律、論三藏。教法精深博大,如大海一樣,從教理行果方面,指出了我們學佛一是有理論的根據,二是有修行的根據。從理上佛陀講得很清楚,從行上也指出了一條根本的道路,從人天乘到佛乘,五乘教法,因機施教,這是一條光明的正道。這個教法不是一般的世間科學、哲學所能及的,因為那些是從感官到理性思維說明的境界,而佛陀的教法是從修行中內證的境界,超越語言,超越時空,是一種不變的真理!至於這一教法,要了解它的功德,我們能夠學習教法、學習經典,就可以不走邪路而走正路,就像有指路明燈一樣,漆黑的夜晚沒有明燈,是要掉到深坑懸崖裡去呀!
第三,僧寶。僧寶,就是出家眾。出家眾是很少的,在人群中僧寶只占千分之一。僧寶的責任就是住持正法,弘揚正法;僧寶的主要功德是以六和合為主,以德為主,重點在實踐。我們恭敬僧寶,就是要學習德,和合的德,現在來講就是和諧的德。嚴持淨戒,不損害他人,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轉惡為善,轉染成淨,才能提高道德。
二、業報為生死輪回的根本
業報論是小乘、大乘所共同的,也是學佛與非學佛的區別。
世界上有許多人研究佛學,大學裡邊的哲學系、宗教學系都在研究佛學,但是不是學佛者,就看他是否真實相信業報。沒有皈依三寶,不相信業報,就還在門外,只是個佛學者,不是學佛者。
業報就代表人的行為、眾生的行為。“業”就是指行為,包括意識上、口頭上、動作上的各種行為。從行為的性質區別他的果報,而這個果報又是通於三世:過去世、現在世、未來世。有了業因,必然要感果,必然要受報,這個果可以現世感、後世感、再後世感。欲知來世果,今生做者是,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
業報論是很重要的,為什麼要特別提出來呢?因為就因果來講,哲學上講因果,科學上也講因果,但它的因果不是佛法的因果,佛法的因果裡還包括業報,是以業報為中心。
業報有三種:善業、惡業、不動業。
善業包括五戒十善。信三寶,信因果,修五戒十善,必然感人天果,起碼不墮三惡道,有來生就稱為增上生,可以進一步修道,不失人身,這是很殊勝的。
惡業有殺、盜、邪YIN、妄語、惡口、兩舌、绮語、貪、嗔、癡十惡業,其中屬於身業的為殺、盜、邪YIN三種,屬於口業的為妄語、惡口、兩舌、绮語四種,屬於意業的有貪、嗔、癡三種。假若做了十惡業,上品墮地獄,中品墮餓鬼,下品墮畜牲,那是肯定無疑的。從歷史到現在,這個因果報應的事實記載得很多,就我生平所見的也不少。另外還有五無間業,五無間業就是殺父親、殺母親、出佛身血、殺阿羅漢、破和合僧。
不動業是什麼呢?就是世間定。你修四禅八定,盡管可以生色界天、無色界天,但也都在輪回之中,所以說業報為生死輪回的根本。修行就要找到這個根本,根本在哪裡呢?根據十二有支講,離不開無明、煩惱、業。
無明是什麼?不明因果,不明解脫,根本原因是我執重。煩惱是什麼?由無明就發生煩惱,貪、嗔、癡、慢、疑、惡見,是六個根本煩惱,還有二十個隨煩惱。《瑜伽師地論》上講,有一百零八種煩惱。煩惱很多,由於煩惱就造業,起心動念、舉手投足、言語說話各方面就造惡業,由業就感果。所以學佛的人要想真正獲得解脫,就必須要斬斷生死的根本,在日常生活中用功,注意起心動念。
三、淨土法門為解脫的根本
淨土宗在中國是很盛行的,從東晉慧遠大師倡導淨土,唐代善導大師提倡淨土,一直到現在都很盛行,而且遍及於日本、東南亞等地,現在歐洲和美洲的有些地方也盛行淨土宗。淨土宗的五經一論,在歷史上是有根據的,五經是佛說的,為《無量壽經》《觀無量壽經》《阿彌陀經》《楞嚴經·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華嚴經· 普賢行願品》;一論,就是天親菩薩寫的《往生論》。
淨土宗既殊勝而又方便,能夠念佛行持,就可往生西方。“阿鞞跋致”的意思就是不退轉,有三不退:位不退、念不退、行不退,這就是初地菩薩以上的境界。淨土宗殊勝可靠,而且很方便,在寺廟、佛堂、家裡、田間地頭,行住坐臥都可以念。好好念佛,在現生中就可以得到受用,消除煩惱,身心輕安,臨終以後決定往生,這是有理論、有根據、有事實的,一定要深信不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