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人生真正的滋味是“苦”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我們常說"苦海無涯,何以解憂?"

  其實沒有苦,不知甜。

  有些滋味,只有年紀漸長才懂得其妙處。

  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怨憎恨、愛別離、求不得、五陰熾盛。若將其熬成一碗藥,良藥苦口,未嘗不能斬斷前塵往事的孽與恨。

  苦,是五味之一。佛將其撒於人間,或成《詩經·小雅》中的“其毒大苦”,又或是切身之感“心比秋蓮苦”。苦難似乎每日如影隨形,但苦口良藥,無苦,又何來苦盡甘來一說?

  《金剛經》中須菩提面對塵世之苦發問:雲何應住,雲何降伏其心?面對世間紛擾,若問如何脫苦得樂,唯“靜”與“笑”攻克之,以“閒”納之。

  以“靜”的心態處之

  曾有一景:一個老翁獨釣於江畔之中,天地蒼茫,靜到唯有雪飄落肩頭的聲音。

  世人謂其孤苦伶仃,這孤寒之苦卻也不過在旁人心中,他的心中亦可能有我們未曾想到的安逸,他於冰天雪地怡然自樂,享受這垂釣之靜。如心中有情,落花便有意,但花其實一直很安靜,只是愁苦之人賦予其感時花濺淚之苦。

  談靜,不免亦想起陶公,采菊後悠然見南山,再無車馬聲的喧鬧。但昨日,他也曾為世俗名利之苦抑郁不得志。當靜下心來,與自然為伴,結傲菊為友,清風攜花香環繞,官場之苦已為昨日之惱。

  靜下心來,聽聽世界的聲音,於靜中,我們會聽見真實的心跳聲,手刃利劍斬斷愁苦,尋得一片桃花源地。

  以“笑”的胸懷應對

  笑自有李太白仰天大笑的狂妄,卻也能執手於山間,與知己故人,清茶一盞,笑當年。

  悠閒的笑是林和靖先生梅妻鶴子的舒坦。更能是我們某日故人具雞黍的相邀,赴約途中一路看雲卷雲舒,聽山鳥蟲魚之音,會心一笑。

  紛擾襲人,以笑為盾,可擋去這八苦之痛。當現代人的心終日被浸泡在求不得苦的池子中時,當夢想被包裝成欲望的樣子放在可望而不可得的地方時,我們可褪去一身的焦慮,不忘初心,笑看這風雲變幻,笑贊也曾努力過的自己。

  若是夜夜只覺西風凋碧樹,也可對這涼如水的天階夜色展露笑意,為發現這自然的無常亦有常的驚喜感到愉悅。

  以“閒”的境界容納

  閒,可謂閒適也。

  面對生老病死之苦,可將自我置身於一個物我相忘的空間中,明白日升月落、四季輪回是生命必將迎來的宿命,生老病死也不過是人生常態。不必杞人憂天,亦不必懼怕即將到來的明天。

  面對愛別離、求不得之苦,明白時代尚且合久必分。人又何須常被離別之痛折磨得死去活來,既然曾經擁有,緣盡於此亦是最美的結局。但若是求不得,也必將在另一處柳暗花明與我們相遇。

  面對怨憎恨、五陰熾盛之苦,大多來源於佛法中講到的“我執”。 因為執念,生出了諸多心中的苦悶,人欲與生俱來,無法消除,但當放下執念,進入閒適之境,將苦痛全然吸納卻不為其所影響,就可與苦共生共長,以苦水澆灌,卻長出堅強的根來。

  今日,不妨把人生八苦都靜靜地放在心爐裡熬煮,靜心等待,堅信眼下之苦都不過像孟子所言:“故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待到山花爛漫時,為與八苦相遇相識相知而共飲一杯,慶賀明日即天涯,紅塵作伴,潇潇灑灑。

 

上一篇:嘎瑪仁波切:對今生和來世,我們要做好充分的准備
下一篇:背誦楞嚴經的四種決定清淨明誨和楞嚴咒的改變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